一、推进我国数字立体声电影制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上)(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1](2021)在《中国电影技术大事记(2000年——2020年)》文中研究表明2000年·2000年3月,以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数字电影工作室为基础,成立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承担电影数字产业化示范工程《电影数字制作系统及应用研究开发》项目。·2000年10月16日,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高精度连续图像数字处理系统及应用研究》项目验收会。该项目是国家重点攻关科研项目,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国家光盘中心申报立项。验收专家组认为本项目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黄耀祖,雷振宇,孙承健[2](2020)在《当下中国电影数字视效发展的现状与困境》文中认为时间:2020年9月29日、10月8日谈起电影,不仅一般观众,即便相关的专业人士也都会在无意识之中,首先谈及的是导演、演员,甚或是编剧等等,极少有人会关注到那些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那些电影的制作者们。然而,正是这些置身于银幕之后的电影制作者,运用各种技术途径和艺术手段,让电影故事世界的真实与想象,极具吸引力地再现于银幕之上,创造出一个个既不同于现实世界,又与现实世界构成"并置"或"平行"关系的影像的故事世界。
高慧琳[3](2020)在《基于麦克卢汉媒介观的新媒介技术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歇尔·麦克卢汉被视为二十世纪最着名的原创媒介理论家、思想家,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与热媒介”、“地球村”等诸多论断和预言,被誉为电子时代的先知。从麦克卢汉所处的以广播、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电子时代,到如今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与智能时代,新旧媒介的不断更迭与广泛应用,逐步印证了麦克卢汉对于未来社会的诸多预言,并重塑了人们的时空观。技术革新在为人们解决问题和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比如环境恶化、核武器等。因此,媒介技术的进步不是万能的,许多问题仍然在技术解决的范畴之外。媒介、人、社会三者之间相互作用,会对人与社会产生辩证影响。麦克卢汉媒介观在新媒介技术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新媒介技术对人类自身及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对于负面影响应当如何规避与应对?理清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从技术哲学视角对麦克卢汉媒介观进行重新审视,更是当前新媒介技术发展进程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麦克卢汉为研究对象,梳理与阐述麦克卢汉媒介观的形成溯源与核心内容,以其媒介观为研究依据,对虚拟现实、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媒介技术的发展进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探讨其媒介观在新媒介技术日益更迭的时代所展现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首先从麦克卢汉“媒介延伸论”出发,通过分析虚拟现实从思想萌芽到理论完善、从技术初现到技术应用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两重性及其对人的延伸与影响,阐明了虚拟现实技术对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理论的纵向延伸作用,揭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对受众感官、心理与意识的延伸方式与途径。基于麦克卢汉“媒介讯息论”和“地球村”理论,论述了物联网技术对麦克卢汉媒介观的横向拓展作用,从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与构建的角度,探讨了地球村的形成及价值体现;从移动互联网对数据的采集、分析与架构和物联网对人与物关系的重构角度,分析了大数据对物联网的技术支撑作用;在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基础上衍生出“数据即讯息”、“数据即媒介”观点,并对物联网在发展进程中可能带来的技术异化以及数据伦理的困境进行哲学反思与讨论,论述了麦克卢汉媒介观在理解人与媒介之间复杂互动关系中的创新性与片面性,揭示了新媒介技术改变人类认知方式、行为方式与社会交往方式的机制,提出了应对新媒介技术负面影响的策略。从麦克卢汉“媒介延伸论”和“冷热媒介论”出发,基于“缸中之脑”假说,从“脑机融合”、“人机融合”、“人机物三元融合”三个层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行哲学思考,阐明了脑机融合是人类大脑的延伸;基于人机融合的本体性、渐进性、辩证性三个特性,论述了人机融合是人类智能的延伸,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提升麦克卢汉媒介观的促进作用;基于人机物的三元融合,阐述了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的智能社会发展趋势,指出解决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困境关键在于确立以人为主导的人机融合机制,机器智能辅助人类智能,二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新媒介技术在其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多元化、高水平、强交互的特点,媒介技术的变革复兴了针对麦克卢汉媒介观的争论。通过重新审视麦克卢汉媒介观,以媒介技术的变革为切入点,对社会与时代特点进行正反两方面哲学思考,理性认识新媒介技术对人类认知方式、行为方式与社会交往方式的影响,有助于促进新媒介技术的健康发展,实现人与媒介的和谐共存。
刘何雁[4](2019)在《论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双重作用 ——兼谈“影像茧房”的建构》文中研究说明电影的发明是从纪录电影开始的,一部影视技术发展史就是一部包含纪录影像在内的影视艺术发展史。技术是带有双面性的,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作用必然是双重的。恰如其分、相得益彰的技术使用,可以在逼真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产生准确认知,提高认知能力,并进一步形成审美意象,扩展审美空间,提升审美境界,使人破茧而出,飞向自由王国;如果应用得不好,则容易在逼真的外衣下制造假象,或流于自然主义的纪录,或技术主义的炫耀使用,则会抑制审美意象的形成,使人作茧自缚。影视技术具有逼真纪录、揭示和再现客观现实世界的能力,这种优势在通向更高艺术境界的道路上不应该成为前进的障碍与桎梏。当下,人成为主体并日益以图像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影视技术的首要功能在于纪录和揭示,然后才是基于此之上艺术想象力的放飞。本文基于对影视技术发展规律性和必然性的考察,结合纪实美学,提出了“影像茧房”的概念。具体路径是:首先,在实践上,“影像茧房”概念的形成得益于VR纪录片创作中周围沉浸式的视觉感受;在理论上,结合技术哲学、唐·伊德的技术现象学、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格式塔心理学等理论层层推进和展开,在“人—技术—世界”关系的梳理中,根据唐·伊德提到的“技术蚕茧”,结合桑斯坦的“信息茧房”理论,推导出“影像茧房”的概念。在“人-影像-世界”的关系中,“影像茧房”是居间的中介技术系统,“影像茧房”作为中介体现了两个向度: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二是“自然向人的生成”,影视技术正是沿着人的延伸、具身、仿生、人性化、以人为尺度、全感官的参与、物质现实的复原等几个维度发展的。其次,本文从“影视技术对纪实美学的推动及规律性”,“‘影像茧房’的分层、功能与纪录片的关系”,“具体影视技术对纪实‘影像茧房’的推动与构建”三个方面展开论证,认为“影像茧房”是“完整电影”与时俱进的技术性呈现。它既是传播内容,也是传播渠道,还是传播终端;既是实体的,又是虚拟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象的;体现了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影像茧房”的内核和基础就是纪录片影像,它以具身的方式进行高效准确的社会认知,纪录片得以成为人类生存之镜,纪实“影像茧房”也成为人们舒适栖息的小生境。最后,本文从视听意象的审美境界入手,解析了纪录片存在的矛盾与伦理困境,批判技术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纪实影像能够深化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不断提升人生境界。“影像茧房”作为人与世界双向互动的中介,消融了二元对立,呈现出主客一体,天人合一,人在大地上诗意栖居的美丽景象。
史煜[5](2019)在《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鸦片战争遭遇西方武力冲击,中国渐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延续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从沿海至内陆城市渐次发生近现代化演变。西安作为中国内陆传统城市典型代表与华夏文化生发繁荣之地,经历了20世纪来持续变革求新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取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因明城区大片历史街区建筑消失与城市记忆难以承续的现状。在当前中国城市建设从经济指标“量”的扩张转向历史文化与环境生态“质”的彰显之际,学界对西安都城时代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城市近现代发展变迁的研究。鉴于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物质组成,本文选择以20世纪来西安明城区不同时段所生发新建筑作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具体产物,以西安从传统向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利用影像文本“客观纪实性”功能再现建筑形态特征,呈现与解析明城区建筑演进历程,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及再塑古城历史文化风貌的探索实践提供借鉴。首先,立足影像与建筑文化研究方向,将建筑影像与历史文本相结合作为还原城市记忆的基本载体,在以人为主体、建筑为客体所形成的城市记忆框架中,以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历史为线索,搜集整合20世纪来(1900-2010)不同历史时期典型的建筑影像文本,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时空背景中进行分期、分类及演变研究。其次,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历史地理学等学科在西安城市建筑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参照,将清末(1900-1911)、民国(1912-1949)与共和国(1949-2010)三个典型时期建筑影像文本进行分类对比,以“图文”互证方式还原西安明城区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借助图像学与现象学等研究方法进行解读,揭示演变特征、规律及综合动因。再次,利用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五要素”(道路、边缘、区域、节点、地标)作为体验与认知城市的一种方法,对应分析20世纪不同时段西安城市代表性建筑,尝试还原与建构近现代西安城市记忆。近现代西安传统建筑是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现实需求,从“模仿搬用”到“选择吸收”西方先进建筑形式与技术的演进历程,展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主体审美与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传统建筑体系融合西方文化不断做出权衡与选择的实践过程。以城市记忆的“整体性、时代性、延续性与建构性”为原则,对20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建筑状况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1)“体用”原则上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延续性在西安城市近现代化转型历程中,城市发展渐从传统社会的闭守走向近现代的开放,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对西方建筑形式、材料、结构等因素“用”的基础上,传统建筑主体地位逐步被削弱而日趋式微。是在政治与军事因素主导下,从清末“洋风”模仿建筑到民国以不同程度的中西“折衷”特征为主、兼有少量几何形式特征工业化建筑,经历共和国初期“苏化”因素影响,又从单一国家性建筑逐步走向现代化探索与多元化发展历程,建筑是“自上而下”非自然发展路径,以“局部-整体-简化-创新”不同程度中西“折衷”建筑特征的渐变为其发展规律。(2)传统建筑文化承续及创新的矛盾性与表面性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西北区域重镇与传统内陆城市,近代“洋风”模仿、中西“折衷”建筑到建国10周年经典的“传统”复兴建筑,在改革开放后1990-2010年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以房地产商业开发与以旧城拆迁改造为手段的城市化建设,带来明城区商业化、功能化的大尺度的现代建筑在明城墙内外无序耸立,因其与西安历史文化缺乏关联而影响古城整体建筑风貌。近年来,西安明城区依旧以在建筑上附加传统元素与佩戴仿古头饰屋顶作为体现古都风貌的手法,令人深感传统建筑传承与创新层面缺乏文化关联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与形式的表面性。(3)城市建筑演变缺乏历史文化承续性与整体观伴随20世纪以来西安城市建筑特征近现代化演变历程,西安明城区多数历史街区风貌逐步被科技文明所打造的功能化、商业化与符号化的新建筑所替代与消解,建筑景观的汰换更新导致历史特色被抹除失去城市记忆载体,而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加速城市记忆的缺失,不利于获得古城西安作为精神家园应有的历史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基于城市记忆与建筑影像的互动同构关系再现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历程,省察急躁功利的赶超式与风貌式城市建设行为,汲取东西方城市近现代化发展正反经验,以期在健全城市建设评估与民众参与的监督管控机制,重拾城市文化自信、再塑城市历史风貌,将西安建成生态宜居的家园,肩负起“国家文化形象”的城市职能与使命。
张晓月[6](2019)在《初写与还原:技术变革中的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史迹(190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专门以中国电影声音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为主线,初步梳理、试图还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电影声音发展的面貌,在相关专家、学者们的着作、文章中寻找蛛丝马迹,试图谱写中国电影声音的技术转折节点、工艺变化、艺术创作理念与实践、制片体系与历史背景综合在一起的总谱。希望可以激发国内电影理论研究者、电影声音研究者与爱好者对中国本土电影声音发展的关注,引出更多翔实的史料,引发思考、争论以修正谬误。
罗莉[7](2016)在《技术与电影艺术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在艺术这个大家族中,电影艺术无疑是七大艺术门类中最年轻的艺术。其他艺术门类,都可以称得上历史悠久甚至古老,比如绘画、文学、雕塑、舞蹈、音乐等。它们之中有的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了,迄今为止已拥有了悠久深厚的传统和辉煌灿烂的成果。而电影艺术却是19世纪末的产物,至今只有百余年历史,然其发展之快却使电影迅速地从其他艺术形式中独立出来,成为了继诗歌、音乐、绘画、舞蹈、雕塑、建筑这传统六大艺术门类之后的“第七艺术”。而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它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电影是唯一以一项技术的发明作为生辰标志的艺术。电影艺术诞生至今不过百余年,在这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推动着电影不断前进,甚至为电影带来一次新的革命,给不断发展的电影艺术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有学者曾表示,一部电影发展史,亦可看作一部电影技术史。电影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与科技结下了不解之缘,它能广泛吸收所有于其有利的科技成果,这种与技术的兼容性,是其他传统艺术难以企及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影的发展就在于技术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亦代表着电影的进步,两者相伴相生,不可分离。本文以技术与电影艺术作为研究对象,着力于研究技术与电影艺术发展之间存在的联系。通过回顾电影艺术自诞生以来,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每一次重大变革背后的技术背景,探讨每一次技术的进步对电影艺术产生的影响,以及艺术的需求对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力求深入理解和把握技术与电影艺术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绪论。综述、评析目前学术界对技术与电影研究的状况,梳理、回顾技术对电影影响的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不足,指出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内容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共有六章。先简要梳理相关概念,然后从五个大的技术进展探讨技术的发展对中国电影艺术的影响。第一章技术与电影。对技术、电影及电影艺术的定义进行明确界定,并从电影发展史的描述上说明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与影响,最后从掌握技术的人——电影创作者的角度来分析,电影艺术之所以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和艺术表现力,主要在于电影创作者对技术不同的选择和操作。第二章电影的诞生。首先回顾传统艺术中类似电影艺术的元素,如走马灯、皮影戏、绘画,并说明这些早期的艺术与电影之间的关系。然后论述现代技术的发展,如照相术的诞生、摄影术的出现、放映机的发明如何催生电影的诞生。最后介绍电影作为一门艺术与其他艺术(如戏剧、绘画、小说)的异同,并简要论述电影艺术的主要特征。第三章奇妙的声音。此章选取了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经历的四个阶段:蜡盘发声、胶片发声、磁性录音和数字立体声。简要回顾了每种声音技术的发展概况,着重分析蜡盘发声、胶片发声、磁性录音和数字立体声分别在声音的表现方式,声音理论的建构,电影空间的拓展,电影表演等方面对电影艺术发展产生的影响。第四章缤纷的色彩。首先回顾彩色胶片出现之前,调色法等技术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介绍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电影的发展概况,并分析早期的彩色片的审美特征;然后论述彩色胶片诞生后,色彩的调整和光效的变化对电影发展的影响,以及彩色片独有的审美特征;最后探讨数字技术在电影调色方面的应用。第五章变形的银幕。先回顾宽银幕电影出现之前,最初电影常见的两种影像画幅比,一种是默片的1.33:1(或4:3),一种是35mm有声片的“标准画幅比”1.37:1,此外还有一种特别的8.75mm电影的产生和消失;然后论述变形镜头技术问题的解决,对宽银幕影像质量的影响,并分析宽银幕给电影艺术的构图等方面带来的变化;最后介绍立体电影,先分析立体电影诞生的技术支撑,然后探讨立体电影技术对电影艺术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360°环幕电影和IMAX球幕电影等其他大屏幕电影。第六章疯狂的数字。首先介绍传统胶片的诞生,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概况;然后从电影类型、电影叙事、电影制作以及电影本质四个方面论述数字技术的介入对电影艺术的影响。第三部分结语。总结技术的发展对电影艺术的叙事、本质等产生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影像真实感等的追求对电影技术的促进作用。并通过对电影艺术史中的一些反技术主义的流派的主张和现在某些电影过分强调技术化倾向而损坏了电影艺术性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技术的堆砌并不是电影的本质,而技术含量的多少也并非电影追求的目标,对于电影而言,技术只是展现其艺术表现力的手段,所以不可过分突出技术,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利共生的结论。也就是说技术的更新推动着电影艺术的发展,艺术的追求又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在电影艺术的发展史上,技术的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技术就没有电影艺术,没有技术的进步就没有电影艺术的发展,而技术的支撑,才使电影艺术有了非凡的表现力,与此同时,技术也在电影艺术的表现中获得了更为宽广的展现。正因为电影的艺术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科技含量的影响,所以技术在电影制作过程中的不同运用,往往就导致电影艺术展现出不同的艺术表现力,而一种新的艺术效果的诞生,一般都是通过技术的变革而实现的,电影技术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潜能,从而导致电影艺术在创作手段上亦存在无限的可能性,技术与电影艺术之间是相互依靠,互相影响的,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让人着迷: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推动着电影艺术走向更为高级的阶段,而人们对于电影艺术的追求,又逼迫着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张芳瑜[8](2015)在《中国东北电影研究(1979-2010)》文中研究说明在“重构中国电影史”的学术倡导中,区域电影研究已经成为了史学研究的新方向。历史的绵延在东北电影那里留下了鲜明的印记,对于这段历史的研究是重构当代电影史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1979年至2010年的东北电影为研究对象,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结合历史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建构科学、系统的区域电影史学研究范式。在理性思辨、文本细读与逻辑推理的过程中分析东北电影历史演变的动因是什么,进而探究这些动因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东北电影现实命运的改变。全文由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以“横纵交错”与“‘三论’统一”为研究思路,对东北电影历史现象及流变原因展开深入探究,共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阐明选题的背景、研究的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通过逻辑学定义方法界定本文视域中的“东北电影”概念,进而在系统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找出东北电影的本质属性,最后在文化学范畴中阐释“东北电影”的丰富内涵。第三章在“横纵交错”的历史空间下“打通”电影史学新观念,横向上分析东北电影与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内在关系,将东北电影置身于中国电影大的发展背景下,结合其主营阵地——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时代际遇对东北电影的发展和演变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研究,深入剖析两者之间无法割断的“血缘”关系。纵向上以历史流变为线索,通过马克思历史分期法将东北电影发展历程分为“探索期”、“震荡期”与“建构期”,并从技术、题材、美学等角度对每一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予以阐释,力求在横纵交错的时空维度下全方位呈现东北电影历史原貌。第四章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本体论研究方法,打破传统电影史研究的单向度方式,将电影现象作为某一特定时代背景下经济、政治等诸多生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综合的、发展的产物,理性思辨各生成要素间的内在关联、相互影响。这一部分内容将结合上文历史分期的现象阐释,对其发展变化的内外因生成机制进行综合分析。外因包括电影体制与电影政策的影响与制约,内因则从马克思人学思想出发,探讨作为“群体的人”与作为“个体的人”在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在不同时期的“人”创作的东北电影中如何凸显“人”的意义和力量。第五章以马克思历史审美论为指导,将东北电影历史作为客体审美对象予以美学审视和价值评判。按照朱辉军在《电影形态学》一书中对于电影审美形态的阐释,将东北电影审美形态视作历史形态与文化形态的基础,从镜头语言、叙事结构、造型风格三个层面进行动态研究,解释东北电影审美活动的规律,以及主体如何以审美的方式对待历史。第六章结论部分承接全文研究脉络,以“认识的方式”总结1979年-2010年期间东北电影历史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从而实现历史本体论、历史审美论与历史认识论的内在统一。最后揭示东北电影的当代意义,思考如何从更广阔的文化视角回应东北电影新的时代命题。
刘凯[9](2014)在《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前,全球文化产业竞争不断加剧,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通过不断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成为主旋律的当代社会,从文化产业创新视角来研究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有其内在演化的逻辑性和时代发展的迫切性。本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加工,规模化地生产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文化产品,包括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实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的综合发展。文化产业既具有产业共性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基于人工自然过程论、地方性知识理论、世界3理论和文化理论,提出文化产业具有规模性、结构性、转化型、盈利性的产业共性特征,同时具有地方性、循环性、符号性、政治性等特殊性。文化产业创新是指从文化产业的特点出发,运用创新组合,加快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转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列活动。文化产业创新是一个系统概念,由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创新三个子系统组成。文化产业发展就是在文化产业上实现科学发展,具体表现为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加强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第一,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全面性;第二,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协调性;第三,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本性。本文对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理论解析和现实考量。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效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文化产业创新对文化产业普遍性存在的矛盾的解决;第二,文化产业创新对文化产业特殊性存在的矛盾的解决。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从三个方面展开:技术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体制机制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内容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论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找出文化产业创新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与困境,并提出对策建议,完成了对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的考量。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对于丰富和深化产业创新哲学研究、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余佳丽[10](2014)在《品牌影院经营—上海大光明光影80年》文中研究指明电影放映业近年来成为电影产业研究的热点。大光明电影院作为电影放映企业,从1928年诞生发展为中国电影院第一品牌,到今天上海的第二条电影院线,它的品牌经营历程见证并跨越了中国电影放映业的诸多关键时期,并还在继续发展。电影院从建筑空间、经济领域及文化传播媒介三个层面被全方位发掘、讨论。品牌成为研究影院经济的重点,也是电影放映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光明电影院是中国早期电影放映企业中品牌经营最成功的典范。进入21世纪,以大光明电影院为首的大光明院线集团又为中国中小电影院线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参照。本文以SWOT法分析了大光明的现代发展,并就影院做国际横向比较,对影院品牌激活也提出建议。本文由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到第九章正文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阐明论题提出的意义及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史料的准备和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正文部分首先从建筑空间的角度切入,指出影院建筑是品牌经营的物质空间,也是建设者美学理念、时代精神和城市空间实践的直接物化表现。并引出对空间问题的思考,将建筑空间与社会、都市文化、历史联结起来,探讨电影院在都市空间中的生产、实践及意义。第四章至第七章,梳理了大光明电影院品牌经营的三个历史阶段,将大光明电影院品牌经营归纳为品牌创建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品牌维护提升期。大光明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品牌发展战略,是同时代中国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的缩影。第八章从电影院作为文化传播空间的角度分析。它与社会互动,传播品牌文化。半殖民地时期电影院主要是殖民、消费、品牌文化主导的空间,推动现代性文化的建构。政治动荡时期,电影院充当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民族意识的凸显、文化阵地的争夺、意识形态的传播轮番上阵。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电影院也在全球化语境下健康发展,消费主义、体验经济成为关键词。第九章结合中美影院发展比较,提出影院品牌老化激活策略。结论部分,总结形成院线品牌是中国电影放映业发展的基础,品牌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提升是其发展的动力,另外还需完善的制度保障。
二、推进我国数字立体声电影制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我国数字立体声电影制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上)(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电影技术大事记(2000年——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3)基于麦克卢汉媒介观的新媒介技术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麦克卢汉媒介观的形成溯源与核心内容 |
2.1 麦克卢汉媒介观的形成溯源 |
2.1.1 时代变迁对麦克卢汉的影响 |
2.1.2 学术转向对麦克卢汉的影响 |
2.1.3 技术更迭对麦克卢汉的影响 |
2.2 麦克卢汉媒介观的核心内容 |
2.2.1 媒介即讯息 |
2.2.2 媒介是人的延伸 |
2.2.3 “冷媒介”与“热媒介” |
2.2.4 地球村 |
2.3 麦克卢汉与新旧媒介的更迭 |
2.3.1 麦克卢汉对新旧媒介的解读 |
2.3.2 后麦克卢汉时代新旧媒介的更迭 |
2.4 本章小结 |
3 虚拟现实技术对麦克卢汉媒介观的延伸 |
3.1 虚拟现实的理论形成与再现 |
3.1.1 虚拟现实的思想萌芽 |
3.1.2 虚拟现实的理论完善 |
3.1.3 虚拟现实的再现与延伸 |
3.2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与两重性 |
3.2.1 虚拟现实技术的初现 |
3.2.2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
3.2.3 虚拟现实技术的两重性 |
3.3 虚拟现实技术对受众认知能力的延伸与影响 |
3.3.1 沉浸性体验对受众感官的延伸 |
3.3.2 交互性感知对受众心理的延伸 |
3.3.3 构想性实现对受众意识的延伸 |
3.4 本章小结 |
4 物联网技术对麦克卢汉媒介观的拓展 |
4.1 移动互联的传播特性及其对“地球村”形成的影响 |
4.1.1 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与构建 |
4.1.2 移动互联网对“地球村”形成的促进 |
4.1.3 移动互联网的价值体现 |
4.2 大数据对物联网技术的支撑及其价值体现 |
4.2.1 技术即媒介——数据传播的根源 |
4.2.2 媒介即环境——数据传播的内涵 |
4.2.3 数据即讯息——数据传播的方式 |
4.3 万物互联的物联网环境下人与物的辩证关系 |
4.3.1 物联网对人与物关系的重构 |
4.3.2 物联网技术的异化 |
4.3.3 从人机交互到万物互联 |
4.4 本章小结 |
5 人工智能技术对麦克卢汉媒介观的提升 |
5.1 脑机融合——人类大脑的延伸 |
5.1.1 “缸中之脑”假说的阐释 |
5.1.2 从“缸中之脑”到“人工大脑” |
5.1.3 从“人工智能”到“机器智能” |
5.2 人机融合——人类智能的延伸 |
5.2.1 人机融合的本体性 |
5.2.2 人机融合的渐进性 |
5.2.3 人机融合的辩证性 |
5.3 人机物三元融合——智能社会的实现 |
5.3.1 人机物三者的互联互通 |
5.3.2 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 |
5.3.3 智能化社会的逐步形成 |
5.4 本章小结 |
6 麦克卢汉媒介观对新媒介技术的启示 |
6.1 对麦克卢汉媒介观的重新审视 |
6.1.1 从虚拟现实技术再看“媒介延伸论” |
6.1.2 从大数据技术再看“媒介讯息论” |
6.1.3 从物联网技术再看“地球村”预言 |
6.1.4 从人工智能技术再看“冷热媒介论” |
6.2 新媒介技术对人与社会的影响 |
6.2.1 人类认知方式的变革 |
6.2.2 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 |
6.2.3 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 |
6.3 麦克卢汉媒介观对新媒介技术的价值与意义 |
6.3.1 麦克卢汉媒介观对新媒介技术应用的理论价值 |
6.3.2 麦克卢汉媒介观对新媒介技术发展的现实意义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麦克卢汉主要专着列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论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双重作用 ——兼谈“影像茧房”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技术的概念 |
二、影视技术的概念 |
三、“影像茧房”的概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核心文献综述 |
二、直接相关文献综述 |
三、间接相关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框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难点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影像茧房”的理论来源及纪实美学的支撑 |
第一节 技术哲学视阈下的技术与影视技术 |
一、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及启示 |
二、卡普的“器官投影说”及启示 |
三、唐·伊德的技术具身理论及启示 |
第二节 技术、身体与知觉 |
一、诗性智慧与具身认知思维 |
二、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及启示 |
三、格式塔心理学及启示 |
第三节 纪实美学理论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一、“完整电影”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二、“物质现实的复原”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三、技术复制对“影像茧房”的支撑 |
第四节 技术美学与技术艺术学视角下的透视 |
一、技术美学对技术的透视 |
二、技术艺术学对影视技术的透视 |
三、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性和相异性 |
第二章 影视技术对纪实美学的推动及其规律性 |
第一节 从纪录片史看影视技术对纪实美学的推动 |
一、影视技术对早期纪实美学的直接推动 |
二、影视技术对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的直接推动 |
三、影视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纪实风格多样化的推动 |
第二节 从影视媒介史看影视技术的促进作用 |
一、摄影技术与精确写真 |
二、电影技术与照相的外延 |
三、电视技术及数字化趋势 |
第三节 从影视技术的规律性看“影像茧房”的必然性 |
一、跨时空的具身认知 |
二、全感官的具身认知 |
三、重量和质量的具身认知 |
第三章 “影像茧房”的分层、功能与纪录片的关系 |
第一节 “影像茧房”的分层结构 |
一、外部结构:人—影像—世界 |
二、内部分层:意义链的延伸 |
三、影像茧房的中心:受众 |
第二节 纪录片影像与社会认知 |
一、生存之镜:纪录片的社会认知 |
二、微相学:形神兼备的直观 |
三、VR全景纪录片与虚拟认知 |
第三节 数字技术对真的解构与反证 |
一、数字技术对真实的挑战与解构 |
二、解构的反证:拼贴与蒙太奇 |
三、真实的过程、后台及注脚 |
第四章 前沿影视技术对纪实“影像茧房”的推动与构建 |
第一节 前期拍摄技术的应用 |
一、镜头:电影眼睛 |
二、视角:时空的改变 |
三、运动:辅助设备的使用 |
第二节 后期制作技术的应用 |
一、非线编技术与非线性思维 |
二、动画CG对情景再现的推动 |
三、媒资系统对文献纪录片的推动 |
第三节 影视传播技术的应用 |
一、媒介融合下的多渠道传播 |
二、媒介融合下的多屏幕收看 |
三、媒介融合下的网络化生存与传播 |
第五章 作茧自缚与化茧为蝶 |
第一节 镜子到艺术:诗意的提升 |
一、视听意象:官止神行 |
二、审美思辨与朴素之美 |
三、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
第二节 纪录片的矛盾与伦理困境 |
一、真实与伦理的矛盾 |
二、真实与审美的矛盾 |
三、真实与意识形态的矛盾 |
第三节 对技术异化的批判 |
一、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 |
二、技术代码与编码 |
三、危险与拯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演发 |
1.1.2 近代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现状 |
1.3.1 近现代西安城市建筑研究 |
1.3.2 近现代西安城市及建筑影像 |
1.3.3 城市记忆的研究与实践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4.1 研究时间界定:1900-2010年 |
1.4.2 研究空间界定:以西安明城区为空间界限 |
1.4.3 研究对象界定:20 世纪以来西安明城区所生发新建筑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2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逻辑关联 |
2.1 建筑影像:城市记忆的载体 |
2.1.1 影像的内涵及其特征 |
2.1.2 影像文本的阐释 |
2.1.3 影像文本的选择 |
2.1.4 影像文本的价值 |
2.2 城市意象:显现的城市记忆 |
2.2.1 意象的概念及特征 |
2.2.2 城市意象要素的应用 |
2.2.3 城市意象理论的探索 |
2.2.4 城市意象理论的借鉴 |
2.3 城市记忆:内化的城市意象 |
2.3.1 记忆的概念及其特征 |
2.3.2 城市记忆三要素及其建构 |
2.3.3 城市记忆的所指及特征 |
2.3.4 城市记忆的保存与延续 |
2.4 “建筑影像-城市意象-城市记忆”的互动生成结构 |
2.5 小结 |
3 清末西安“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1900-1911) |
3.1 西北重镇的历史机遇 |
3.1.1 “两宫西狩”与清末新政发布之地 |
3.1.2 清末西安影像文本的生发 |
3.1.3 欧美及日本人眼中的西安 |
3.2 “洋风”模仿建筑的生发 |
3.2.1 教会建筑“洋风”的先导 |
3.2.2 洋务军事工业的创立 |
3.2.3 城墙城门建筑与行宫内的“洋风” |
3.3 内陆传统城市地域风貌 |
3.3.1 坚固的城防体系 |
3.3.2 严整的空间布局 |
3.3.3 延续的建筑风貌 |
3.4 公共建筑近代化萌芽 |
3.4.1 近代城市功能的增加 |
3.4.2 近代文教建筑的创设 |
3.4.3 近代寺观建筑的衰落 |
3.5 小结 |
4 民国西安“中西折衷”建筑的创发(1912-1949) |
4.1 国内外战争期间:短暂而有限的城市发展 |
4.1.1 持续的战火饥荒与“陪都”西京建设 |
4.1.2 城市生活与建筑影像的丰富 |
4.1.3 “洋风”模仿到“中西折衷”建筑 |
4.2 北洋政府时期:持续的灾乱致使城市发展滞缓(1912-1926) |
4.2.1 战争对城市的影响 |
4.2.2 公共建筑的初创 |
4.2.3 医疗建筑的建立 |
4.2.4 文教建筑的近代化发展 |
4.3 南京政府时期:“陪都”西京建设促进经济繁荣(1927-1945) |
4.3.1 开发西北与“西京”建设 |
4.3.2 市政交通建筑的发展 |
4.3.3 军工商业建筑的初创 |
4.3.4 文教建筑持续发展 |
4.4 国内外战争频发:动荡变局导致城市发展衰败(1945-1949) |
4.4.1 抗战时期城市遭受重创 |
4.4.2 战后城市发展快速萧条 |
4.4.3 建筑行业发展走向衰落 |
4.5 小结 |
5 共和国西安建筑现代化的探索实践(1949-2010) |
5.1 共和国时期的城市建设环境 |
5.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风貌 |
5.1.2 城市建筑的阶段性发展 |
5.1.3 影像文本从政治化到多元 |
5.2 工业化建设时期:“生产型”城市建筑的发展(1949-1978) |
5.2.1 经济恢复期与“一五”期间的建筑成就(1949-1957) |
5.2.2 大调整时期城市建设萎缩(1958-1966) |
5.2.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城市建设停滞(1966-1978) |
5.3 市场经济转型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城市建筑增长(1978-1999) |
5.3.1 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渐趋起步(1978-1989) |
5.3.2 “旧城拆迁改造”时期建筑的突变(1990-1999) |
5.3.3 城市化加速时期明城区建筑的杂糅(2000-2010) |
5.4 小结 |
6 西安城市建筑近现代化演进分析(1900-2010) |
6.1 农业经济背景下建筑近代化的布局与特征 |
6.1.1 “洋风”模仿搬用时期的建筑(1900-1911) |
6.1.2 “传统”革新求变时期的建筑(1912-1931) |
6.1.3 “现代”初创繁荣时期的建筑(1932-1945) |
6.1.4 战争导致发展停滞时期的建筑(1945-1949) |
6.2 建筑近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
6.2.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
6.2.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动因 |
6.3 计划经济背景下建筑现代化的布局与特征(1949-1978) |
6.3.1 “苏化”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形式”的建筑(1949-1957) |
6.3.2 大调整时期“新的民族形式”的建筑(1958-1966) |
6.3.3 文革与“三线”建设时期的建筑(1966-1978) |
6.4 市场化与“旧城改造”背景下建筑的布局与特征(1978-2010) |
6.4.1 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复苏的建筑(1978-1989) |
6.4.2 经济转型时期去旧布新的建筑(1990-1999) |
6.4.3 城建加速时期国际化多元化建筑(2000-2010) |
6.5 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规律与动因 |
6.5.1 新建筑布局与发展规律 |
6.5.2 新建筑演进的综合社会动因 |
6.5.3 新建筑演进的影响因素 |
6.6 小结 |
7 20 世纪西安城市建筑演进的文化反思 |
7.1 从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探索历程 |
7.1.1 政治军事因素的主导 |
7.1.2 地域交通因素的制约 |
7.1.3 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 |
7.1.4 文化观念因素的转变 |
7.1.5 城市建设管控与监督机制的不力 |
7.2 近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的省视 |
7.2.1 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景观的异化 |
7.2.2 国际化大都市与再塑国家文化形象 |
7.2.3 对21 世纪城市发展的展望 |
7.3 小结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初写与还原:技术变革中的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史迹(190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一、声音营销与叙事协助的无声片 (1905-1929) |
二、有声电影的初步尝试 (1930-1931) |
(一) 唱片现场配音 |
1. 没有对白声, 对白用字幕表现; |
(二) 蜡盘发声 (单声道蜡盘机械录音) |
三、自觉的本土电影声音制作探索 (1931-1937) |
(一) 片上发声影片 (单声道光学录音) |
1. 单声道光学录音基本原理和基本指标 (以Movietone为例) |
2. 电影录音设备情况 |
3. 录音人员配置与拍摄工序 |
(二) 配音片 |
四、纪实性与技术性“倒退” (1937-1945) |
(一) 国统区大后方 |
(二) 上海“孤岛” |
(三) 陕甘宁边区 |
五、技术储备与推崇同期录音工艺 (1945-1949) |
(一) 国民党方面 |
(二) 共产党方面 |
1. 东北地区 |
2. 北平、河北地区 |
3. 上海、南京地区 |
(7)技术与电影艺术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成果综述 |
三、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技术与电影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技术与电影的互动 |
一、有关电影艺术发展的技术因素的历史性描述 |
二、电影创作者的重要性 |
第二章 电影的诞生 |
第一节 传统艺术的启示 |
一、活动的图画 |
二、光影的故事 |
三、暗箱的启示 |
第二节 现代技术的发展 |
一、照相术的诞生 |
二、摄影术的出现 |
三、放映机的发明 |
第三节 电影艺术的诞生 |
一、电影与其他艺术 |
二、电影作为艺术 |
第三章 奇妙的声音 |
第一节 蜡盘发声 |
一、无声电影 |
二、技术背景 |
三、蜡盘发声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
(一)看到还是听到?——声音表现方式的改变 |
(二)有声还是无声?——电影声音理论的初现 |
(三)取代还是改变?——有声片对默片的影响 |
第二节 胶片发声 |
一、技术背景 |
二、胶片发声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
(一)音乐的运用 |
(二)电影空间的拓展和延伸 |
(三)摄制过程的变化 |
第三节 磁性录音 |
一、技术背景 |
二、磁性录音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
(一)丰富的环境声 |
(二)多样的叙事声 |
(三)三维的立体声 |
(四)便捷的录音法 |
第四节 数字立体声 |
一、技术背景 |
二、数字立体声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
(一)声音设计 |
(二)声音的空间定位 |
(三)声音制作的跨国合作 |
第四章 缤纷的色彩 |
第一节 黑白电影 |
一、黑白时代 |
二、心理诉求 |
第二节 彩色电影 |
一、技术背景 |
二、电影色彩带来的艺术效果 |
(一)电影叙事 |
(二)人物塑造 |
(三)渲染环境 |
(四)表达主题 |
第三节 数字中间片 |
一、技术背景 |
二、数字中间片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
(一)丰富了电影画面语言 |
(二)增强了电影画面感染力 |
第五章 变形的银幕 |
第一节 标准画幅比 |
一、胶片的诞生 |
二、35mm胶片 |
第二节 宽银幕画幅比 |
一、技术背景 |
二、宽银幕画幅比带来的影响 |
(一)关于宽银幕的讨论 |
(二)画面构图 |
第三节 立体电影 |
一、技术背景 |
二、3D立体技术的影响 |
(一)叙事 |
(二)镜头语言 |
(三)观影体验 |
第四节 其他大银幕电影 |
一、360°环幕电影 |
(一)独创的题材内容 |
(二)巨大的展示空间 |
(三)与众不同的叙事手法 |
二、IMAX球幕电影 |
第六章 数字的加盟 |
第一节 技术背景 |
第二节 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
一、电影类型的丰富 |
二、电影叙事的变化 |
三、电影制作的改变 |
四、电影本质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东北电影研究(1979-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电影史的研究 |
(二)关于东北电影的研究 |
(三)关于电影历史研究方法的研究 |
(四)小结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意义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东北电影”概念及内涵 |
一、“东北电影”的概念考辩 |
(一)逻辑学范畴下的概念解构 |
(二)系统论指导下的本质判断 |
二、“东北电影”的内涵解读 |
(一)开放包容、多元融合的移民文化精神 |
(二)粗犷强悍、顽强不息的“铁人”文化精神 |
(三)自由诙谐、乐观纯朴的喜剧文化精神 |
(四)狭隘保守、懒散懈怠的村社文化精神 |
三、小结 |
第三章 东北电影发展的“纵横”分析 |
一、横向维度下东北电影的孕育母体 |
(一)东北电影的发轫之地——东北电影公司 |
(二)东北电影的主营阵地——长春电影制片厂 |
二、纵向维度下东北电影的历史进程 |
(一)探索期 1979-1988 |
(二)震荡期 1989-2005 |
(三)建构期 2006-2010 |
三、小结 |
第四章 历史本体论视阈下的东北电影内外因生成机制研究 |
一、东北电影历史动因分类 |
(一)外因:东北电影的外部生成机制 |
(二)内因:东北电影的内部生成机制 |
二、东北电影外部生成机制研究 |
(一)探索:全盘计划下的硕果 |
(二)震荡:市场渐进中的博弈 |
(三)建构:市场发力后的变革 |
三、东北电影内部生成机制研究 |
(一)东北电影创作群体分化 |
(二)东北电影创作个体更迭 |
四、小结 |
第五章 历史审美论范畴下东北电影审美形态的蜕变 |
一、东北电影的镜头语言探索 |
(一)画面层的组织建构 |
(二)声音层的立意求索 |
二、东北电影的叙事结构转变 |
(一)线性事理结构的变奏 |
(二)非线性心理结构的显现 |
三、东北电影的造型风格逆转 |
(一)现实乡村与诗意乡村的转换 |
(二)激昂城市与荒诞城市的交接 |
四、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东北电影的历史认知与当代意义 |
一、历史认知 |
二、当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9)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关于文化产业的论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文化产业内涵 |
2.1.2 文化产业创新内涵 |
2.1.3 文化产业发展内涵 |
2.2 基础理论 |
2.2.1 人工自然过程论 |
2.2.2 地方性知识理论 |
2.2.3 世界3理论 |
2.2.4 文化理论 |
第3章 文化产业本质 |
3.1 文化产业的普遍性探析 |
3.1.1 文化产业的规模性 |
3.1.2 文化产业的结构性 |
3.1.3 文化产业的转化性 |
3.1.4 文化产业的盈利性 |
3.2 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探析 |
3.2.1 文化产业的地方性 |
3.2.2 文化产业的循环性 |
3.2.3 文化产业的符号性 |
3.2.4 文化产业的政治性 |
第4章 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解析 |
4.1 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本质 |
4.1.1 文化产业创新的构成要素 |
4.1.2 文化产业发展的表现形态 |
4.1.3 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本质显现 |
4.2 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
4.2.1 技术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
4.2.2 体制机制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 |
4.2.3 内容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 |
第5章 我国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考量 |
5.1 我国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困境的表现 |
5.1.1 技术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乏力 |
5.1.2 体制机制创新滞后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
5.1.3 内容创新落后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 |
5.2 我国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困境的根源 |
5.2.1 核心技术的缺失是技术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乏力的根源 |
5.2.2 文化产业内部的体制机制改革不彻底 |
5.2.3 创意的匮乏是内容创新促进文化发展不足的根源 |
5.2.4 宏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存在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 |
5.3 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5.3.1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5.3.2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
5.4 我国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
5.4.1 通过信息数字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及创造文化产业新业态 |
5.4.2 加强并购扩大文化企业规模 |
5.4.3 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且加强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 |
5.4.4 完善文化产业链 |
5.4.5 加强企业精益化生产同时打造人才专业化 |
第6章 结论 |
6.1 文化产业二重性 |
6.2 文化产业创新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10)品牌影院经营—上海大光明光影8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论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注释 |
第二章 上海近代娱乐业产生及社会背景 |
第一节 上海近代娱乐业的明星——电影的萌芽 |
第二节 上海开埠后的城市生活图景 |
第三节 上海近代娱乐业的起步 |
第四节1930年代上海娱乐业背景 |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远东第一电影院”建筑空间的生产与实践 |
第一节 电影院空间的生产与实践 |
第二节 大光明电影院建筑空间的演变 |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大光明品牌创建期 |
第一节 资本环境与行业准备 |
第二节 卢根的“托拉斯”计划 |
第三节 大光明品牌创建及发展 |
第四节 大光明品牌经营与管理 |
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大光明 |
第一节 大光明经受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7) |
第二节 大光明经营方针的调整(1958—1965) |
第三节“文革”浩劫殃及大光明(1966—1976) |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大光明品牌复苏与重塑 |
第一节 大光明品牌初入改革轨道(1978—1993) |
第二节 大光明品牌复苏与波折(1993—2002) |
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大光明院线SWOT分析与品牌提升 |
第一节 院线制建立及电影放映业特点 |
第二节 大光明SWOT分析与品牌提升战略 |
小结 |
注释 |
第八章 电影院:文化空间——文化传播媒介 |
第一节 半殖民地消费文化空间 |
第二节 革命与政治话语空间 |
第三节 全球化消费与体验空间 |
小结 |
注释 |
第九章 他山之石:影院品牌激活策略 |
第一节 中美影院发展比较 |
第二节 影院品牌老化激活策略 |
小结 |
注释 |
结论 中国品牌影院发展瞻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推进我国数字立体声电影制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电影技术大事记(2000年——2020年)[J]. 本刊. 现代电影技术, 2021(08)
- [2]当下中国电影数字视效发展的现状与困境[J]. 黄耀祖,雷振宇,孙承健. 当代电影, 2020(11)
- [3]基于麦克卢汉媒介观的新媒介技术哲学研究[D]. 高慧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4]论影视技术对纪录片的双重作用 ——兼谈“影像茧房”的建构[D]. 刘何雁.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5]影像记忆中的20世纪西安明城区建筑特征演变研究[D]. 史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初写与还原:技术变革中的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史迹(1905-1949)[J]. 张晓月.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9(01)
- [7]技术与电影艺术的发展[D]. 罗莉.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8)
- [8]中国东北电影研究(1979-2010)[D]. 张芳瑜.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6)
- [9]文化产业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刘凯. 东北大学, 2014(03)
- [10]品牌影院经营—上海大光明光影80年[D]. 余佳丽.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