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GPS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聂艳丽,姜艳

试论GPS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聂艳丽,姜艳

禹城市圆合测绘有限公司 山东省禹城市 251200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测绘技术也不断创新。GPS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GPS测绘技术原理以及技术特点,探讨了GPS测绘技术在城市建设以及公路建设方面的应用,介绍了GPS测量的具体应用策略,推动了GPS测绘技术的发展和优化。

关键词:GPS测绘技术;测绘工程;应用

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已经正式步入现代化的轨道,技术手段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制定一套合理合适的测绘方案是业内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话题。GPS技术有整合、分析、计算信息的功能,最后展示信息采用的是三维模式,人们获取的信息也是三维立体坐标的形式,这让人们识别信息变得更加方便。

1GPS技术特点

GPS技术一种新型的高科技定位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测绘技术,有很大的优势。第一,精确度高。GPS技术可以采用静态测绘法,在静态测绘中,它可以精确到毫米水平,这是无论哪一项传统测量技术都无法比拟的,可见,GPS技术在精度上有很大的进步。第二,测量速度快,效率高。GPS技术已经有一定成熟的水平,衍生出了相应的软件,无需像传统测量技术一样必须要几位测量技术人员相互合作才能完成,它只需要一两名技术操作人员就可以在软件的协助下完成测量工作,并且失误率比较低,大大减少了测量时间,提高了测量效率。第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GPS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员操作也越来越便捷,只要在测量领域安装对应的仪器设备、接通电缆,观察天线高度以及天气现象,就可以轻松快捷地完成测绘工作。第四,无需要通视。在传统的测量方式下,测绘工程需要对全部需要完成的工作通视才可进行,给测试工作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测绘时间一般都会很长,测试效率也就降低了,但是GPS技术的应用,不需要通视全部过程,已经得到了测绘工程领域高度认同。

2GPS测量具体应用策略

2.1外业观测

GPS测量的外业观测工作内容主要是天线安置、观测作业以及观测数据记录等。天线安置。在进行天线安置时,主要是:对中、整平、定向和测量天线高。对中是指在静态相对定位过程中,需要把天线安置在三角架上,同时将其安装在标志中心上方位置,直接对中,并且必须保证天线基座上的圆水准气泡居中。而所谓的定向就是保证天线定向标志线直接指向正北,定向误差应该不高于±(3°~5°);观测作业。此项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捕捉GPS卫星信号并且进行信号的追踪、接收以及处理,从而获得相应的定位信息以及观测数据。在做好天线安置以后,还需要把GPS接收机放置在离天线不远的安全位置,将接收机、电源、天线的连接电缆接通,在经过仔细检查无误后,在约定的时间将电源和接收机启动,开展观测;观测记录主要包含两种方式,其一是通过接收机自动形成,同时将观测结果储存到接收机存储器当中,以便随时查询、应用以及处理;其二,观测人员填写的测量手册。观测记录代表的是GPS定位的最初数据,也是之后开展后续数据处理的唯一的依据,需要保证数据真实、准确。

2.2GPS定位技术在测绘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GPS技术是一种采用科技产品的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打破传统测量方式的静态GPS定位测量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水利大坝监测、高层建筑测量以及隧道贯通等各种高技术难度的工程中。GPS定位技术不仅可以实行静态定位,还可以进行动态跟踪。比如我们常见的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各种电子地图软件,其采用的最主要的技术就是GPS定位技术,它通过比例以及地形的图形绘测的方式,对实际地形进行高度浓缩,实时更新,避免了传统地形测绘方式的局限性。另外,GPS的网精度不会受到GPS网络结构的影响也可以对现实情况进行跟踪测绘,及时更新内容,更好地服务使用者,因此GPS的网精度完全可以达到测绘工程领域测量的基本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布网工作

在工程测绘的布网工作中,GPS测量技术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简单地说就是利用GPS技术完成网格布置。针对的主要是线路工程,或者是带状工程。最为常见的就是引水工程和海港工程。应用GPS技术进行测绘应用的方式主要有点连式和边连式,构成的三角锁同步图形,而且该图形是在不断发展的。施工控制网和变形监测网主要应用在工程的枢纽区域内,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使用的测量方式都是网联式和边连式。以水下地形的测绘为例,水下工程施工难度大,而且施工条件会受到很多限制,所以就需要非常精确的水下地形图作为施工依据。此时就要用到水深测量仪和超声波测量仪,以得到精准的水下地形高程。在某次测量工作中,完善伪卫星的相位差,使得东北两个坐标方向上的测绘精度明显提高。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如果是第四等级的测量条件,也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在600~2000m之间,就应该将GPS定位点均匀分布,最大距离不能大于平均间距的三倍,最小间距不能小于平均间距的1/3。

2.4实时动态测量

RTK技术就是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在完成这项工作时要在地面测量点安装GPS接收机,并将此作为测量点的准确点,GPS卫星接收测量信息与此点相连,这样就能实现实时获取信息内容的目标。与此同时测量的信息也能实时传递给测量流动站和中心测量站。流动测量站的任务不仅要接收GPS卫星信号,还要实时获取其他的信息。实现科学的整合所有信息,发挥GPS导航技术的优势实现对信息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测量流动站的具体坐标会上传至计算机信息系统,同时计算机信息系统也会完成各项信息的回传,这样就形成了动态的测绘参数,达到动态测绘的目标。事实上RTK的工程程序是比较清晰的,GPS技术能够观测到在视线范围之内的卫星运行状况,在传输需要的信息时,借助的是无线机械设备。流动站完成的工作是接受并加工有效的信息,并且还会将这些信息展示出来。在地震预报中GPS技术也有应用,用来研究地壳的运动,总结地震前夕的各种地形变化。过去GPS技术尚不发达,此时地质学家已经开始运用传统的测量技术,进行相关的测量活动,证实地壳的运动是客观存在的。

2.5GPS技术在测绘工程领域中的主要方法分析

每一项工程的规划与建成都依赖于测绘工作的精密度,只有较准确的瞄准控制点,才能够提高测量工作的进度。传统的测量控制工作相对GPS技术来说,都只能粗略地测量,并且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GPS技术在测量中可以较好地控制,大大地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并且采用信息测量,测量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GPS技术应用到常规测量中也是可行的,这意味着GPS技术可以大范围的使用。

2.6选点与建立标志

在GPS测量选点环节,需要符合以下条件:GPS测量点的位置应该优选交通便利、方便安装接收机的位置,而且测点视场需要有良好的开阔性;选点位置还需要远离对电磁波具有干扰性的物体,例如电视台、高压线等等。

2.7成果校核与数据处理

需要对观测成果进行校核,这样能够保证外业观测质量,达到预期定位精度要求。在完成观测工作后,需要第一时间校核观测数据质量,并且根据《规范》要求检查、分析外业预处理成果。若是发现成果不合格,则需要进行重测或者是补测。成果校核合格,就需要开展内业数据处理。内业数据处理主要是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平差计算,坐标系统的转换或与已有地面网的联合平差。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各项工程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做好测绘工作。随着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发展,测绘技术的准确性和便捷性越来越高。GPS测绘技术由于其良好的准确性,节约测量时间,测量工作方便快捷,因此GPS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当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今后,还应该充分发挥GPS测绘技术的优势,提升测绘工程的精准性与工作效率,促使测绘工程顺利进展,为测绘工程的进步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吴敏东.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8):227+230.

[2]耿强.GPS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0):75.

[3]刘晓晴.GPSRTK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8):33+35.

[4]郎赞文,丁坤.关于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测绘,2016(03):53-54.

[5]刘伟.GPS技术在测绘工程的应用初探[J].科技与企业,2016(09):164.

论文作者:聂艳丽,姜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3

标签:;  ;  ;  ;  ;  ;  ;  ;  

试论GPS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聂艳丽,姜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