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4-0078-01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为了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达到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我在数学教学中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小组合作学习做好,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科学地编排小组成员。
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成员间的性别,成绩、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另外,还可以考虑到家庭、社会经验、性格、脾气等差异,采用异质分组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协作,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总之,合作学习的分组技术不同于以往的能力分组,兴趣分组,这些都是同质分组。合作学习小组不是纯粹的交友小组或娱乐小组,而是一个协同共事的团队。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问题的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是由问题引发的。
问题是以一定的认知为前提,而指向未知领域的命题。提出某个问题就为学生的智能活动树立起一个方向性的障碍,从而对学生的智力活动产生刺激。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后,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演绎成问题提出。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引起讨论的问题就要切实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能够引起师生思维活动的展开。当然,问题还应是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学生“跳一跳能够摘下的果子”
(一)矛盾型问题。即问题揭示教材中知识之间的矛盾之处,有意识地挑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促使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二)假设型问题。即要求学生以已知的内容为前提进行猜测、推断。如教学分式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让学生根据分数的性质猜测分式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性质,再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猜测、推断的不唯一性,就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容易将学生置于种非得思考的问题情境中,因此问题一经提出,学生便会思绪飞扬。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措施。
(一)导情趣——营造宽松愉快的合作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学习、工作,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活跃;而在情绪低落时,思路狭窄,思维迟钝。同样,学生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敢想、敢说、敢做、敢怀疑、敢标新立异。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无拘无束地展开讨论,必须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就要因题而异,通过巧妙的诱导,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导操作——培养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享受到群体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例如:
“展开与折叠”的教学时先给每一小组发一些正方体让他们自由地玩弄几分钟再提问: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你能得到哪些图形?教师在引导操作时,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三)导质疑——激发共同探索的合作欲望。“学源于思,而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创新。课堂合作学习中应把质疑、释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指导,让学生学会从知识的探索与对比中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学得更为主动、更为深刻
(四)导讨论—提高思维训练的合作效率。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小组讨论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和决定合作学习效果的优劣。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好讨论的契机,选择好讨论的内容,使讨论成为深化课堂教学、促进合作交流、参与互动、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其意义是很大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现象,这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扎实的实践研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逐步完善,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 。
论文作者:李娜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合作学习论文; 小组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操作论文; 知识论文; 同质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