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72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运用中医疗法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_贺鹰

衡阳市祁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600

【摘 要】目的:观察中药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72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中,按用药区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苁蓉通便口服液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煎服的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及持续稳定性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持续稳定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疗法;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范围广、复发率高的特征。临床上一般采取药物配合饮食来治疗,药物一般多是以西药泻剂为主,虽然具有快速通便的效果,但相对来说刺激性较大,长期使用容易形成药物依赖性或引发不良反应。本院在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中实施中医疗法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具体情况如下: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进行功能性便秘治疗的172例患者中选取86例行中医疗法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8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中成药苁蓉通便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男46例,女40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为(54.1±2.4)岁。对照组男50例,女36例,年龄36~80岁,平均(56.2±0.9)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症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罗马III》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a.超过25%的排便出现大便干结或硬便;b.超过25%的排便有出力困难的现象;c.超过25%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d.超过25%的排便有直肠梗阻现象的出现;e.排便的平均间隔时间超过3天;f.排除其他器官性影响因素。凡是满足2条或多条以上即可判定为功能性便秘。

1.2.2 中医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对功能性便秘的定义进行诊断:厌食厌动、面色晦暗、畏寒畏冷、口干口臭、舌苔淡薄、排便困难、大便干结、黄腻或湿白,脉弦、若、滑、沉迟或细数。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苁蓉通便口服液(甘肃天水岐黄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10910032)治疗,该药物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肉苁蓉、何首乌、枳实、蜂蜜和甜菊糖。一次1-2支(10-20ml),一日一次,睡前或清晨服用为佳。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疗法,中药组分为生黄芪、生白术各30g,鸡内金20g,虎杖、大腹皮各15g,枳实、当归各10g。若有严重腹胀腹痛,可加减适量厚朴,口干口苦者加减玄参、生地若干。配药后加300ml冷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行煎煮,时间50-70min,过滤掉药渣后空腹温服,一日两次。治疗疗程一个月,共两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治疗2个疗程后通过观察患者的排便症状和肠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持续稳定性。疗效分为无效、有效、显效三种。排便恢复正常,排便症状无改善视为无效,各种便秘症状减轻视为有效;不良症状基本消失判定为显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平均值±标准差( ±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 或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持续稳定性比较如表1所示。观察组第四周、第八周与治疗前的排便间隔时间比较t值分别为6.205、6.163,区别不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第四周、第八周与治疗前比较t值分别为7.272、1.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功能性便秘是排除器质性病变的一种便秘综合类型,目前其病因尚不明确,有研究显示这种病症可能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患者常因为便秘而出现不少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主要以通便润肠为主,多选用一些西药泻剂,虽然前期疗效显著,但极易产生不良反应或对药物形成依赖性,因此本院应用中医疗法尝试治疗功能性便秘。中医学认为“肠属脾胃”,《圣济总录》[2]也说到“大便秘涩,盖非一证,皆荣卫不调,阴阳之气相持也”,因此中医治疗便秘主要以补脾益气、清热润肠、从而促进胃肠蠕动、并以调节身体机能为主。本药方中白术和黄芪能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恢复肠胃的传导功能;虎杖有能清热解毒,行气通便;当归有舒筋活络,养血润肠之效;鸡内金更是能促进肠胃消化,补益脾胃,增强患者食欲。全方药性平和,扶正祛邪,对功能性便秘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8.4%明显高于对照组65.1%,这是因为本方药性平和,无明显副作用,且能有效改善肠胃功能,促进消化道分泌,调整机体机能,从而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在持续稳定性方面,观察组用药后的第四周与第八周排便间隔时间分别为(1.12±0.32)d、(1.13±0.42)d,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原因在于对照组以通便泻剂为主,没有从根本上调理肠胃功能,对药物产生较大的依赖性,而中药制剂以补脾益气、调理肠胃为主,从根本上改善了机体机能。

综上所述,在治疗功能性便秘中实行中医疗法,药性平和,无明显副作用,且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肠胃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程跃,周晋.中医疗法对60例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的观察研究[J].医学综述,2014,20(2):347-349.

[2]王靖思.益气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观察及生命质量评价[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18(9):156-157.

论文作者:贺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6

标签:;  ;  ;  ;  ;  ;  ;  ;  

对172例功能性便秘患者运用中医疗法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_贺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