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园林景观工程和道路绿化养护工程,是市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关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的民生工作。由于施工项目复杂,技术要求较高,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和道路绿化养护工作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对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及道路绿化护的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
一、园林景观建设现状
1、植被管理存在盲目性
园林景观的施工过程中,涉及到植被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新型植被的引进和对植被类型的划分上。在新型植被的引入问题上,一些人过分强调某种植物是不是比较新潮,引入到城市园林规划中是不是能够引起高度的关注,而忽视了对原有植被的保护,也忽视了这种新型植被引入后,它成长成材所需的土质、空气环境、气候条件是不是都能够满足。这就涉及到植被引入的盲目性问题,这个问题对原有植被和新引入植被的影响是难以预测的,有时会出现新型植被种植之后,原有植物大都干枯坏死的现象,有时会出现将引入植被种植之后,绿化养护假以时日,仍旧不能成长成材,甚至成片枯死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造成了资源的白白浪费,也使得城市的生态系统平衡被破坏殆尽。另外,就是对于植被类型,往往缺乏明确的分类归属,要么是比较单一的品种,大范围种植,要么是多种品种盲目种植,这个问题同样影响巨大,单一品种种植使得园林景观多样性难以兼顾,多品种种植又使得植被的特殊性被忽视,造成养护的难度无形中被提升。因此,园林景观建设中,植被管理的盲目性亟待解决。
2、缺少对绿化工程的管理
目前,园林景观绿化施工的投资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并不能全面的了解绿化工程的问题,有一些施工企业也不能充分掌握植物的生长特征,在进行绿化施工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环境,为了实现园林景观的设计效果,违反了植物生长的规律与要求,进而导致大量植物的死亡,这也给相关的企业与部门造成了经济损失。
二、园林景观施工及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策略
1、强化管理,因地制宜地开展绿化工作
在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及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是对施工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提升整体管理水平,首先,要制定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标准以及施工进度报表制度,保证责任落实到位,使工程按照事先计划顺利进行;其次,要做好施工前的材料准备工作和施工中的技术、顺序控制,保证原材料质量达标,操作过程符合规范;最后,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好施工地点土壤、水质、气候和人文条件的勘察,选择合适的树种、花卉和植被,使绿化工作与城市景观完美结合,保证绿化效果良好。
2、园林景观道路绿化的养护管理
2.1提高土壤的肥力
园林景观施工和道路绿化建设中,会种植多种植物,各地园林景观施工和道路绿化建设需要的不同会导致所选择植物的不同,而不同的植物对于土壤肥力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要及时调整当地的土壤肥力,针对需要充足肥力的植物应及时以人工的方式进行施肥。植被的选择和应用能够直接影响园林景观施工和道路绿化建设的效果,因此,注重土壤肥力,促进植被的充分生长是十分必要的。
2.2注重灌溉工作
在对园林景观施工和道路绿化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科学的灌溉原则,工作人员应在灌溉过程中减少灌溉的量而增加灌溉次数,同时与当地地形和植被需要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灌溉植物,促进植被顺利生长。据有效调查显示:乔木被应用到园林景观施工和道路绿化建设中,通常的灌溉时间为3~5年,而灌木的灌溉时间要长达5年以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应该注重灌溉方法,优先灌溉新种植的植物,避免灌溉过程中过度的操作给植被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2.3加强土壤排水工作
土壤的水分对于植被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土壤中包含大量的水分没有能及时排水,将会导致植物被淹而腐烂致死,严重影响园林景观施工和道路绿化建设的质量,同时还会给城市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土壤排水工作在园林景观施工和道路绿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排水工作要在确保地表毫无坑洼的时候进行,坡度要保证在0.1%~0.3%,对于降雨量过多的情况,可以采用挖明沟的形式来排水,保护植物。
3、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作为施工和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影响着城市绿化水平。因此,要想做好园林景观施工和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必须重视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一方面,要不断强化其责任意识,加强对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使他们在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时能够选择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施工方法,保证施工质量;另一方面,施工人员要不断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工作中查找自身的不足,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施工管理水平。
4、制定园林景观建设体制机制
任何一件事要能够做好事前预备、事中严谨、事后完善,都要进行整套体系的完整设计、全盘考量之后才能实现的,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也是如此。在进行园林施工养护中,规划者的导向性应先行一步,那么,规划者如何进行导向指引,就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严格把关了。首先,规划者要能够认识到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对园林建设有足够的重视,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发出的号令能够客观,能够符合城市园林规划的实际状况。其次,要能够进行相关制度的确立,对于施工中的准备工作,譬如图纸的设计上,要有硬性的指标加以规范和引导;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具体的流程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施工人员要能够照章施工,按流程展开施工;在园林的养护上,对于植被的引入要有明确规定,避免植被管理出现盲目引入的现象,对于引入的植被要规定其类别,比如要求引进两到三种,做到类别明晰,养护得力;对于养护的细节也应有明文规定,比如灌溉的次数,灌溉中的用水量,灌溉的层次,以及施肥的量和质的标准,施肥的正确时间,都要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在保证园林施工养护工作细致到位的同时,兼顾了生态环境。再次,应当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畅通与城市民众沟通的渠道,对于民众反应的关于园林景观建设的问题建议要能够得到及时关注,并将其中的建设性意见整理出来,用于指导今后园林景观的养护工作。
5、规划设计技术
为了推进绿色城市的发展,确保人、自然、生物三者的协调关系,从而实现健康的生活环境,需要对城市的绿化建设进行有效的规划设计。因此,规划设计必然要考虑到三方面内容。①生态设计,城市建设要符合人文环境,符合城市的健康发展,以此来协调城市中信息、物流等因素的良性循环,保持绿色生态工程与城市系统合理性发展。②区域设计。规划设计的关键在于让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空间需求等有机融合,让城市园林景致规划区域符合城市的建设规划特点。③文化设计。绿色城市的规划不仅需要绿色植物的参与,还需要文化元素参与其中。通过对绿色植物的修建改造,使之成为一种文化元素,从而为城市增添文化气息,从而提升这个城市的整体印象。
结束语
由此可见,城市园林景观的施工和养护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有着完备的流程和具体的细节操作,如果说,在城市的园林景观中,施工是一切工作的开始,那么养护工作就是一切工作的归旨。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上,要能够站在生态环境的战略高度,从保护生态的角度着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陈成.刍议道路园林施工与绿化养护管理[J].四川水泥,2014(12):333+336.
[2]范海涛,徐甲峰,潘珏.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5(14):206.
[3]汪升波.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J].现代园艺,2015(18):200.
[4]姚炳辉,杨忠海.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心得[J].现代园艺,2014(06):215.
论文作者:邵光银,宋洪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1
标签:植被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城市论文; 道路论文; 植物论文; 工作论文; 土壤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