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东道国吸引FDI的特殊优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道国论文,产业集群论文,优势论文,FDI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种重要性不仅体现为FDI从母国和国际资本市场带来资金弥补各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缺口,更体现为FDI作为“一揽子生产要素转移”为各国提供技术、管理理念等多方面支持。因此,各国尤其是极需外部资金和技术的发展中国家在吸引FDI方面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包括竞相放松、解除FDI规制,提供优惠政策等等。再加上目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全球化的网络、便捷的交通和通讯促进了资本流动的速度和效率的提高。FDI流入更多的国家,大量接受FDI的国家数量也显著增加,FDI流入存量超过100亿美元的国家,从1985年的17个增加到2000年的21个。但另一方面,无论从全球格局还是次国家格局来看,FDI的地理分布都表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即所谓的“双集中”。在国家层面上,FDI出现“大集中”。主要集中于美国、中国、德国、英国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他们所吸收的FDI占世界流入总量的70%以上(WIR2001)。在次国家层面上,FDI出现“小集中”,即往往集中于某些东道国的几个特定领域尤其是几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例如,在日本投资的外国分支机构有4/5在东京市区,它们占日本所有外国分支机构销售总额的90%左右;奥地利有一半的跨国公司分支机构设在维也纳,它们占奥地利所有跨国公司分支机构资本总额的57%和雇员的51%;流入葡萄牙的FDI则主要集聚于PORTO和LISBON两个城市附近等等。可以说,地理分布上的集中,近年来己成为跨国公司FDI发展的一种趋势和规律。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FDI在国家层面和次国家层面出现“双集中”现象呢?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立足于东道国,从国家及次国家两个层面来阐释跨国公司FDI“双集中”的原因——东道国吸引FDI的二重优势,即基于国家层面的基础性优势和基于次国家层面的集聚性优势。并试图在经济全球化和各国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以基础性优势为前提、以产业集群为存在形式的集聚性优势在吸引FDI中起着主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提升我国吸引FDI竞争力的策略。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对东道国吸引FDI优势的分析,还没有完整、全面的理论体系。近二三十年的研究主要沿着两条思路展开。一是从东道国角度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引申出国家层面的吸引FDI优势理论;二是基于对跨国公司FDI的区位决定因素分析,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探讨特定国家或次国家层面的地区吸引FDI的优势。
在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只有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东道国区位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他把区位优势归为四类:成本因素,即接近供应来源、劳动力成本、原料成本、运输成本;市场因素,包括东道国市场规模、地理位置、市场增长潜力、同顾客密切联系的程度、现有市场竞争程度;政府政策因素,主要包括政府解除FDI规制、提供优惠政策,设置贸易壁垒以吸引市场导向型FDI等;投资环境因素,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法制等各方面,是投资者对东道国的一个整体评估。以上四种因素对区位优势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和概括。由于区位优势不属于跨国公司,而主要属于东道国。可以说以上各因素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从国家层面阐释了东道国吸引FDI的优势。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各国吸引外资的竞争,这种基于国家层面的吸引FDI优势的重要性在逐步下降。但FDI的地理分布依然呈现明显的集中现象。对此,很多学者做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发现集群在一国吸引FDI中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集群对吸引FDI的研究主要针对特定国家或地区。例如,Wheeler and Mody(1992)对美国企业的研究表明,集聚经济(表现为基础设施质量、工业化程度和现有FDI存量)对FDI流量显示出高度的统计显著性,并对FDI的区位选择具有很大的正面效应。Smith & Florda(1994)对日本制造业在美国投资与汽车相关的产业的研究表明,具有前向和后向联系的制造业企业呈明显的集聚趋势。Keith Head et al(1995)考察美国在1980年以来的751家制造业日本跨国公司,发现资源禀赋、劳动力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影响并不显著的同时,还证明了产业集聚(包括为美国制造业活动的集中性、日本先前投资累积、产业集群向心力和相邻地区间的影响)收益对日本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有重要作用。Paulo Guimaraes等(2000)对葡萄牙集群经济和FDI区位选择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商业服务集聚有显著作用,产业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的外部性也是因素之一,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依然是主要的阻碍因素,但劳动力成本的作用并不明显。以上的实证研究虽然是针对不同特定地区,采取的计量经济学方法也各不相同,但基本结论是一致的。即集群在一国吸引FDI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我国吸引FDI优势的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或多元回归分析、条件逻辑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基于国家和次国家两个层面,作大量的实证研究。基于国家层面的研究是通过与世界其他国家各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及我国吸引FDI的整体优势;基于次国家层面的研究,则是在假定各次国家层面的地域单位均质的前提下,检验区域间各因素的差异对吸引FDI的影响。在国家层面上,鲁明泓(2000)采用西方假说分析法,验证了非制度因素(包括经济因素、基础因素、区位因素)和制度因素(主要指贸易制度变量、外资制度变量、金融管制变量等)对FDI流量和存量国际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较高的国内储蓄率、接近日本和香港的有利地理位置对FDI有较大的吸引力;总体上,我国在经济因素方面表现较好,在基础因素方面表现最差,在制度因素方面表现中等偏下,但是在后两个因素方面的发展速度较快。次国家层面的研究又有针对特定区域的,ChyAU Tuan & Linda FYNG(2003)对以香港为中心,以珠江三角洲为外围的CP结构(core-Periphery system)区域作了实证分析,认为1990年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投入成本直线上升,但是FDI还是大量流入,这主要缘于CP结构的集群经济地理距离、地理面积、人均GDP和人口密度等对不同产业的FDI、不同规模的外商投资企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良好的基础设施水平、完善的第三产业以及交易成本优势有利于促进集群经济。另外较高的劳动力素质、良好的基础设施、政治的稳定性以及对外开放度等对吸引FDI都很重要,凯文(2002)将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987-1998年的有关数据分三段(1987-1990、1991-1994、1995-1998)来分析我国吸收FDI的因素,结论表明FDI主要受我国市场规模以及越来越开放的外资制度和外资鼓励政策影响;拥有较高的劳动力素质、生产能力、基础设施文化联系的省份对跨国公司更有吸引力,市场规模、劳动力素质、交通因素和集聚经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FDI的作用也日益增强。梁琦用1999-2001年的有关数据,证明地区开放度和产业关联对吸引FDI有重要影响;优惠政策的作用已退居次要地位;莽丽则选择相关变量1999年与2000年的平均值作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数、基础设施(交通)和第三产业比重对吸引FDI有重要作用,高等学校的数量也对外资的流入有较大的作用。对我国54个城市93家外资企业作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的城市有更大的吸引力,可以获得更多的FDI。贺灿飞、魏后凯(2001)用与信息成本和集聚经济有关的变量(后者包括工业企业数、商业服务水平、基础设施、城市人口密度)来解释我国207个地级以上城市间实际利用FDI和协议FDI的分布,验证了信息成本和集聚经济对FDI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目前现有的理论研究,或基于国家层面的研究,或仅用实证分析,证明集群在东道国吸引FDI中有着重要作用,并未综合考虑国家和次国家两种不同层次的优势,本文试图就以上存在的不足做进一步研究。
二、国家层面优势是东道国吸引FDI的一种基础优势
1.国家层面优势的内涵及其作用
跨国公司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点和国别时,充分考虑东道国不仅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而且包括东道国政治经济制度、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外贸和税收政策等,跨国公司总是把资金投向具有区位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东道国的基础性优势包括政治环境、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及进一步扩展前景、投资补充要素成本(指实现一笔投资所涉及的其他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能源及给排水设施)、投资的“软环境”即政府产业导向对投资的限制性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跨国公司投资是一种权益型融资,具有长期性和不易抽逃特性,受各种风险的影响也最大。因此,长期性外资注重的是整体环境和潜在的市场,一旦投资,随着企业的发展,后续投资会源源跟进。
2。基础性优势对吸引FDI的作用正逐步下降
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和良好投资环境的美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中国,其吸引FDI的业绩一直处于前列,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基础性优势对吸引FDI是很重要的。但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WTO,原有的贸易壁垒将按规定逐步取消,市场导向型FDI有被贸易替代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为了吸引FDI各国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导致各国间吸引FDI政策的竞争愈演愈烈,政策的作用因竞争而相互抵消。所以,总体上,这种基于国家层面的吸引FDI优势的重要性在逐步下降。但FDI的地理分布依然呈现明显的集中现象。对此,很多学者做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发现集群在一国吸引FDI中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
三、次国家层面优势是东道国吸引FDI的一种竞争优势
1.集聚性优势的内涵及特征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等),由它们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的机理是通过地域的邻近性来获得与促进分工效率,同时降低因频繁交易而产生过高的交易费用。假定技术条件不变,产业集群的特征可用集聚经济、规模经济、劳动分工、范围经济和劳动力供给来解释。
集聚经济。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并利用地理接近性而节省相互间物质和信息流的运移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外部规模经济。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有三种类型:一是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二是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三是信息交换和技术扩散。同行业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价值活动,如大批量购买原材料等,不仅使原材料价格降低,也节约了单位运输成本;建立共同销售中心,形成零售、批发市场,降低集群内企业成品的运输、库存费用,使平均成本明显降低。
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生产率。大量专业化企业集聚在一地,使区域实现了规模生产,相应地企业集群创造了一个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对分工更细、专业化更强的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同时随着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还使它们实现规模生产,两者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企业集群整体生产效率。
交易成本降低,形成外部范围经济。通过专业化分工,不仅满足了市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而且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通过建立网络关系进行交易,利用空间接近大大降低了每次交易的费用,同时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双方容易达成交易并履行合约,还节省了企业搜索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这种网络结构形成外部范围经济,克服了单个大企业等级制组织的弊病。
劳动力市场的有效供给。一方面,集群的区域性易形成供给充足的劳动力市场,单个企业在长期雇佣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同时,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的需要,及时调整工人的数量,减少工资成本和工人劳动保障方面的费用;另一方面,劳动力在区域内企业间自由流动,企业内部劳动力变换率也高,劳动力快速流动对其自身素质要求加大,也促进了信息、思想的扩散和传播。所以,集群内劳动力工资和培训成本降低,在数量和质量上真正实现有效供给。浙江嵊州市是个领带生产企业集群区,共有企业1000多家,年产值达80亿元,从业人员有8万人。嵊州被称为“国际领带城”,最大的优势就是生产成本不仅低于山东、江苏等地单个领带生产企业的成本,而且远低于韩国、墨西哥等国生产同类产品的成本,成本优势是嵊州领带企业主要的竞争优势。
2.集聚性优势已成为东道国吸引FDI的主要优势
在高度开放的经济环境下,由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它们都会流向产业效率最高和要素回报率最高的地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产业分工逐渐被产业内部的分工所替代,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组合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产业内部的生产链由原来的一个国家内部延长到许多国家,实现这种产业内部分工在某一地区的高度集群将是保证产业效率的一种途径,原因是产业的盈利能力在于其垄断优势,具有垄断优势的产业才具有国际竞争力。决定产业盈利能力首要的、根本的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Porter,1997)。产业吸引力的定性分析可以用产业在生命周期(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期)中所处的阶段解释和分析;产业吸引力的定量分析指标通常有: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市场竞争的地理区域、进入和退出的难易程度、基本技术的变革速度、规模经济和经验效应曲线以及行业整体的盈利水平。以高科技产业中的企业集群为例,如美国的硅谷、台湾的新竹等不仅通过创建新产业和推出新产品获取来源于技术上的超额垄断利润,而且通过群体效应形成共同的技术标准,进一步扩大垄断优势。而企业集群就有着独特的优势,利用地理接近性、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技术标准在集群内容易被认同,采纳的企业越多,集群的外部效应就越大:卖出采用某一技术标准的硬件设备越多,那么需要编写更多的软件来支持这种设备,又增加了该设备的需求量,形成循环累积效应,我们称之为“群效应”。产业集群可以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集群程度,一定会出现强大的国际销售机构作为附属产业而集中,这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一种必然规律,产业内部的技术外溢效应也会发生重要作用,促进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从而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产业集群所达到的产业效率边界比孤立分散的产业要大得多,尤其是在开放经济因素的前提下,产业关联度较大的制造业,产业效率的提高就更加明显。
由于产业集群可以达到较高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因而能够形成几乎是最高的产业效率。在产业集群区,无论是主产品的生产,还是附属行业的配套服务,都有严格而精细的分工,从而降低了因转换生产加工环节而必须付出的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例如行业内部的上下游生产集中于一个地区,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充分化,无论是上游企业还是下游企业,均可以比较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原料和中间产品,或找到自己的买家,并保持较低的交易成本。此外,产业集群区内部的高度竞争性也足以使该产业能保持较高的产业效率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在政治、经济条件一定的前提下,FDI必然选择东道国最具优势的产业,而东道国最具优势的产业必然以集群形式存在,集聚性优势已成为东道国吸引FDI的主要优势。
标签:优势分析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产业集群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