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践唯物主义学派”几种观点的质疑_本体论论文

对“实践唯物主义学派”几种观点的质疑_本体论论文

“唯实践唯物主义学派”几个观点质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唯物主义论文,学派论文,观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80年代后期开展实践唯物主义和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以来,我国哲学界出现了“高扬人的主体性的实践唯物主义学派”,或称之为“唯实践唯物主义学派”。这一学派片面夸大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张“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用“实践本体论”取代“物质本体论”;用“实践唯物主义代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观这二对范畴,可以从实践这一基本范畴中引伸出来”;“人类的存在是一种实践的存在”……等[①]。这些主张和观点,笔者是不敢苟同的。

在我们看来,主张“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同志是对马克思所阐明的作为唯物史观的实践范畴本质涵义缺乏全面的把握。众所周知,实践概念并非是马克思所首创,而是在遥远的古代就早已出现了。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曾在与哲学的“沉思”相对的人的“活动”的意义上,使用过这一概念。在康德那里,实践被看作道德的“践履”;而在黑格尔那里,实践主要是作为理念的目的性活动,通过实践以实现自己。所以他的实践主要是作为绝对理念自我发展的一个环节而出现的,这无疑是“绝对唯心主义”的。但是,黑格尔在唯心主义的外壳下,也揭示了某些具有深刻意义的思想。如他把实践看作解决主、客体矛盾的中介,实践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的品格,因而实践包含认识又高于认识等等。费尔巴哈虽然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把实践“当作认识论的基础”,但是,他却“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的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②],而不是看作人的创造性劳动和历史性活动。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所有哲学家都没有把实践看作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因而都没有能够从历史观的高度科学地揭示出实践的本质涵义。

马克思比他的先辈们高明,就在于他赋予实践概念以新时代内容的科学规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在把实践观点看作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的同时,也把实践观点与唯物史观作了一体化的论述,亦即马克思所阐明的作为唯物史观的实践范畴的本质涵义,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一切实践都是社会性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③]。他还说:“新的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④]。另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人的实践主要形式劳动时还说:“我们要考察的是专属于人的劳动”[⑤]。这些显然都说明,马克思所说的实践,不是别的实践,而是专属于人的或人类的实践,而人或人类又都是社会化了的;因此,一切实践,在本质上都属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也就是说,一切实践都毫无例外地具有社会性。这可以说是对实践最本质的规定。这一规定看来非常平凡,但正是这一平凡的规定,杜绝了一切对实践的非社会性的解释。如把实践当作是无目的性的动物式的消极适应活动的观点。

第二,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⑥]又说:“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⑦]这里所谓“人的感性活动”和“人类感性的活动”,显然是同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和唯心主义的抽象思维相对立的。这即是把实践看作社会的主体人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实践总离不开人,人是实践的人,实践是人的实践,或者说,人在本质上是实践,实践在本质上是人。因此马克思又把实践称为“客观的活动”。这可以说是对实践范畴的本质涵义的又一根本规定。按照这一规定,那么很显然,那种把马克思所说的“感性活动”、“感性劳动”解释为无目的的“感性实践”亦即“只有实践才赋予实在以意义,离开实践自然界便不存在”[⑧]的观点,就同马克思的原意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了。

第三,以上述两点为基础。马克思又从人类的全部实践活动中,区分出了物质生产实践、非物质生产实践,并将物质生产实践作为人类社会和全部历史活动的基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即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⑨]。而为了生活,首先就要有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也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⑩]。但是,“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1),开始了人类自己的历史。正因如此,马克思明确地说:“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同时只有从市民社会出发,才能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艺术、哲学、道德等等,并在此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种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不同就在于,它“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12)。这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所阐明的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即物质生产实践与非物质生产实践,如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理论和艺术的实践等等之间最根本的关系。这种关系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物质生产实践是其他一切非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它是决定一切其他实践的,而其他一切非物质生产实践则必须由物质生产的实践来说明。这一点可以说是马克思所阐明的唯物史观最基本的原理,同时也可以说是使马克思的实践成为科学实践观点的根本点。

以上三点就是马克思所阐明的作为唯物史观的实践范畴的本质涵义的全部内容。从这里我们显然得不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的结论。相反,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化的物质活动,人是实体、本体、主体、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载体。而实践则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这种特殊物质系统的机能和存在形式。可见“实践”同“物质”是有区别的。不能等同。物质是自然的始源存在,而实践顶多是人工事物的形成始源,而人工事物原初也是源于物质的。既然实践也源于并依赖于物质,那么,实践就不是“本体”。其次,虽然人是主体、本体、是实践的物质承担者、载体,但也不能由此引伸出实践是本体。因为实践并不是什么在人之外独立存在的实体(本体)。而是依附于人这个物质实体而存在的人的本质属性,是人所特有的机能和存在形式。人作为社会存在物,“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2)。既然人也是整个物质世界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实践又离不开人,那么,实践也必然源于并依赖于物质。因此,实践不是本体,它不能成为世界观的最高范畴。那种认为“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这二对范畴可以从实践这一基本范畴引伸出来”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主张“实践本体论”的同志,都说要用实践唯物主义来取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但他们都回避“唯物”这两个字的本意。就是说,到底实践唯物主义的“唯物”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有什么质的不同,现在没有看到能足以服人的论证。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在克服了旧唯物主义一系列重大缺陷,如“终极元素”、“不变的实质”,用物质的某种形态、结构或特性来说明哲学上的物质范畴,看不到物质运动的多样性、联系、转化和发展等。马克思主义对哲学实现革命性变革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对“唯物”作出了科学解释。它立足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辩证理解基础上。首先,肯定了旧唯物主义所主张的物质本体论,即认为物质是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意识独立存在着,而又能为意识所认识的客观实在,它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原和本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意识、精神是物质派生的,是特殊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物质的主观映象。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主张对“唯物”的理解,既要充分肯定物质世界的“优先地位”,又要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即通过人的物质实践活动而展开的主客体的对立统一去理解。具体地说:既从客体去理解,又要从主体去理解事物、现实、感性。质言之,“唯物”既在主体的认识之外,又在主体的认识过程之中。第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既包含人类出现之前的自然界,又包含经过人类的实践活动、生产劳动加工改造过的那部分自然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不象“实践本体论”者所说的那样,只是“一切从物质展开,又还原于它。它完全忽视了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事物、现实、感性要求”。恰恰相反,它十分重视“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13)。并认为实践,无论从它的构成要素,还是从实践发生的实际过程来看,都必须以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存在为前提,都必须立足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才能给予正确的解释。实践的实质归根到底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从来没有否定过在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而且认为这是人类得以生存、劳动得以实现的根本前提条件。他说:“人靠自然生活、这就是说,自然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存在”(14)。可以说,不承认物质第一性或者说不承认物质的本体地位,人类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更谈不上实践问题。需知实践决不是什么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创造自然和人的“超自然的创造力”。它是现实的历史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性,而人“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15)。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所在及其真理性。主张“实践本体论”的同志,既忽视了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点,又忽视了两种物质本体论的区别,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简单地当作“停留在18世纪的唯物主义水平”来批判,这就不能说服人。

“唯实践唯物主义学派”认为“人类的存在是一种实践的存在”,这种观点是把实践关系绝对化,用实践关系涵盖其他各种关系。这与马克思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的思想不符。

为了弄清问题,有必要将马克思的有关思想进行完整的综述:马克思指出: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本质即自己的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16)。这是说,人只有与周围世界发生对象性关系,建立起丰富多样的联系,并在这种关系系统中,才能表现、确证和实现自身的存在。人同周围世界的对象性关系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它是人通过自己特有的实践创造活动而建立发展起来的。所以,马克思得出结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具体地说:

第一,实践活动是人独有的存在方式。就人和动物作为生命体来说,它们都需要依赖于周围的环境才能生存下去,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但动物与周围环境只有 本能性的适应行为,它是靠本能的活动而存在的。人却不同,人是通过自己积极能动地创造性实践活动而存在着的。人和动物都存在着需求渴望,在需求与需求对象之间存在着时空上的距离,在需求与不能直接满足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正是这种距离和矛盾,以其必然的逻辑规定着人和动物;只有靠自己的行动,才能获得自身需要的满足,从而现实地生存下去。但在满足自身需求的行动方式上,人和动物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

科学研究表明,动物的本能强于人的本能,就本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来看,人不如动物。在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动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了一种特定化的强本能关系,使得动物在稳定化的环境中只要依其自然本能行事,就能舒适、安逸、美满地生存下去。无需去开辟新的生活方式。相反,大自然没有赋予人类在相应的自然环境中顺利生存下去的本能化的、完善的适应能力,而随着人愈来愈“人化”,其自然本能还在不断弱化。人的弱本能化,决定了人无法仅仅靠自然本能适应环境而存在,他必须靠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创造力去开辟新的存在方式,以求得生存和发展。人的弱本能化,促使人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于动物本能式的存在之路——实践创造活动之路。

人就是通过自己积极能动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而不断地改变着外部环境,支配着自然,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在我们已知的世界范围内,“人是唯一能够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的动物状态的动物——他的正常状态是和他的意识相适应的而且是要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17)因此,实践活动是人所独有的存在方式。是人各种存在方式中的一种,而不能代替其他的存在方式。

第二,实践决定着人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8)这即是说,人首先是作为一种生命体而存在着的。人要获得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就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人的实践活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过程,是人的力量作用于自然物,使之发生改变,转变为为我需要的过程。正是在这一改造自然的活动过程中,人才实际地获得自己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从而使人的生命得到维持。因此,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活动,决定着人的生存。人的生命的维系,人类世代相继,正是通过连续不断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得以实现的,实践活动,就是创造人的生命的活动。

实践活动不仅决定着人的生存,同时也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进步。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生产力、资料、社会交往形式和教育、文化等条件,这些只能通过实践的创造活动去获得。实践活动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丰富和发展着人的生活,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同时,实践过程也是人的自我发展的过程。人的才智、体质、气魄,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增强的,人的价值通过劳动实践而形成和体现;人的幸福在劳动实践中获得;人的解放在实践中实现。马克思说,在实践活动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形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19)。实践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一致的,实践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过程,就是人的发展和进步的过程。

第三,实践活动是人和世界关系的基础。人正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而与周围世界发生丰富多样的关系、表现、确证和实践着自身的存在。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人的实践活动无疑地具有基础的地位和作用。

人对世界的现实的把握和变革。是一种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相互交换的统一过程,是现实人的整个生命、全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因此它是人对世界的全面的、整体性的把握。而且从实践活动范围看,它不但涉及到人对自然的关系,还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实践主体人和自身的关系,它又是人和世界的总体性关系。

人对世界的实践关系只是人对世界其他诸多方面关系的基础。从哲学上讲,人对世界的关系除实践关系外,最主要的还有认知性的、价值评价的和审美的关系。然而,人对世界的关系首先必须是生产劳动的实践关系。因为,人只有先解决了吃喝穿住以及其他一些生活性问题之后,才有可能从事物质生产之外的别的活动。况且,人们的认识、思维、审美、意识等活动和关系,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并且总是受物质实践活动的发展所制约和影响。实际上,人正是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获得关于外部世界和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认识、形成了人和世界的认知性关系;也正是在实践活动中,人进一步认识和发展了自身的需要,并对外部世界的有用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形成了人与世界间的价值评价的关系;在实践活动中,人通过创造对象,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作用,获得了美的体验,美的感受,美的享受和美的满足。

总之,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以及人的一切都是由实践活动创造的。马克思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20)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1),就是说实践创造了人本质的存在。但实践的本质是人。人作为生命的存在物,时空也是人的存在方式。所以在马克思那里,只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以上述三点为基础理论依据的,除此之外他从来没有认为“人类的存在是一种实践的存在”,更没有把实践关系绝对化,抬高到至上性的地位。

注释:

[①][⑧] 《哲学动态》1996年第1期,第23页。

[②][③][④][⑥][⑦][⑨][⑩](11)(13)(18)(20)(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18、19、17、32、25、43、43、24、30、18页。

[⑤] 《资本论》第1卷,第202页。

(12)(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0、29页。

(14)(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5、92、168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35—536页。

(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94页。

标签:;  ;  ;  ;  ;  ;  

对“实践唯物主义学派”几种观点的质疑_本体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