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分认定: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分论文,普通高中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学分认定无疑是一大亮点。它指出了一种更具弹性的课程管理模式发展的新方向,为实现普通高中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提供了可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条件。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学分认定遇到了种种困惑和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改革的进程。笔者试从理论认识、实际操作和制度层面分析学分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普通高中学分认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被视为课改一大亮点的学分认定在实施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无论在理论认识、实际操作还是在制度层面它都遇到了诸多困惑和问题。
(一)理论认识层面——对学分认定内涵的误读
现实中,不少高中的学生、教师、甚至管理者并未真正理解学分及学分管理的内涵。如有的学校用学分作为奖励,规定学生学习成绩特别优秀或在某一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如参加竞赛获市级及以上奖项的),按该学科学年学分值给予等值的奖励学分,有的学校推出“德育学分”,即给每一位高一新生“分配”基本学分,根据学生表现扣除或奖励学分。[1]有的学校则允许学生“学分互借”,即学生将同一模块考试中平时表现成绩与模块考试成绩互借,从而获得学分。这样,大家为了学分而学分,学分似乎是学校被迫接受的外在赋予物,其实质是未能真正理解学分认定的意义。我们实施学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促进学生真正富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为完成某种外在任务。
而在学分的计算方法上,多数学校采取的做法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赋予不同的权值后求总分,60分以上即可获得两个学分,即总成绩=模块考试*权重+过程性评价*权重。很明显,这是对“学分”的误读。何谓学分?学分[2]是学生成功地完成某门课程的学习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获得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个级别所需要的学习量。据此,学生进行模块学习,通过获得模块考试获得的两个学分的含义[3]应是学生在该模块三维教学目标上均达标,即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均达标。那么,认定某一课程模块合格的依据应是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总分均达到60分以上。
此外,实践中不少学校和老师认为,学分就应该能区分优劣,分出好坏,认为学生学完一个模块都能拿到学分很不合理。究其原因,还是对学分本身的一种误解,它将学分认定视为学生学业评价形式,将只具备记录和管理功能的学分认定附加了另一个功能——甄别功能。由此可见,实践界并未真正领会学分的含义及学分管理的本真目的。
(二)实际操作层面——认定过程过于随意,认定办法过于繁琐,认定手段过于落后
理论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带来实际操作层面的困惑。具体而言,主要体现为认定过程过于随意,认定办法过于繁琐,认定手段过于落后。
课改伊始,各学校制定的学分管理意见可谓力求“尽善尽美”。但模块考试后,发现大范围学生学习不及格,按要求将无法认定学分,学校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安排学生大范围补考或重修。教师负担加重,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加速。从理想回归现实,学分管理意见的“尽善尽美”在遭遇困境后迅速陷入形式化的泥淖。如此,学分认定过程的随意就有了某种必然,这种随意性主要体现为允许学分互借、用学分作奖惩手段、随意给过程性成绩、多模块统一认定学分及活动类课程弄虚作假等。前面已述及前两项,过程性成绩的给分仅凭印象,其主要原因是任课教师不重视对教学过程的记录;多模块统一认定学分[4]是指在模块教学结束后不立即进行考试和学分认定,而是实行多模块统一考试,统一认定学分。常见做法是以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代替模块考试;而对于活动类课程的学分认定,虽各校都有详细方案且认定主体为学校,但因其学分认定主要是基于“材料”而非“过程”,如认定研究性学习活动学分主要依据开题报告和学习方案,这必然给“弄虚作假”提供温床。
其次,学分认定的认定办法过于繁琐,认定手段过于落后。翻阅各省、市、校的学分管理细则或方案,不难发现其共同点:学分认定主体多元,程序、环节繁多。学分认定一般先由学生提出申请,再由任课教师给出认定意见,最后由学校认定委员会审核认定。学校认定委员会成员一般由各年级组长,学科负责人及校领导组成。从理论上说,程序的充分能够保证学分认定的客观与公正。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校认定委员会的工作往往由班主任一人完成,班主任独家认定或领导签名代签、乱签现象普遍存在。
同时,认定学分的手段过于落后。给予学分不仅基于学生模块学习后的终结性考试或测试合格,还基于学生模块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合格。后者具体包括模块学习修习课时评价、模块学习修习过程诸如情感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的评价。如此,任课教师必须详细记录学生在模块学习的过程表现,如出勤、情感态度、作业情况、课堂表现等。教师在给予学生学分时,必须有详实的过程性记录;同样,教师决定不给予某位学生学分时,也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予以证明。一旦教师自己的过程性记录有所偏失或差错,便很有可能将自己置于学校、班主任及学生、家长的“拷问”之中。[5]而目前,这些工作几乎都是靠老师用纸质的“记录本”来完成。其工作量之巨大可想而知。如果说“情感态度、作业情况、课堂表现”还能靠我们广大兢兢业业的教师勉强记录下来,那出勤无疑会将教师推入“尴尬”的境地。实行选课制后一般是以教学班而非行政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选课情况不一,而且班额可能很大,教师对学生的出勤情况的掌握必须靠点名,是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点名还是不点名继续完成教学任务?我们的教师该何去何从?这些都明显反映出学分认定手段的落后。
(三)制度层面——学分制还是学分管理?与学分认定关系密切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方案中提出“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即普通高中将采用学分进行管理。学分管理虽汲取了学分制的精髓,但与学分制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正是学分管理这种功能上的局限性使得学分认定避让于高考有了某种必然性。因为“学分”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毕业,却与高考无直接的关系。而今,旧的考试文化并未因为学分管理的实施而自然消退,新的高考制度姗姗来迟,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主要标准依然是高考,于是乎,大家都不必在学分上过分较真,学分认定的随意及变异也就有了某种必然。
其次,学分认定的诚信制度及社会监督制度远未完善。学分认定只有保证真实、客观、科学才能实现其价值。虽说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我们同样看到,社会上屡屡出现诚信缺失的现象。诚信话题属于道德规范范畴,而道德靠的多是自觉、自律,因此,我们必须完善诚信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建立被社会所接受并针对学生诚信或失信行为的规则、规章、行为模式,形成主客体在认定工作中所应遵循的程序性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学分认定工作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保证学分认定的公平公正。
最后,新课程制度设计本身也存在问题。[6]新课程框架中明确要求授课9周,考试1周,即在每一模块学习结束后及时进行考试。也就是说只是对学生学习单个模块的结果进行了检测。这事实上隐含着一种“简单还原论的思想”,即认为学生在某一学科每个模块逐一达标,就会在此学科上整体达标。其实,这忽略了同一学科不同模块内容之间的融合与贯通,同一学科各模块之间虽相互独立,但也是相互联系的。单个模块教学目标的逐一达成未必会促成学科的整体性学业合格。
二、普通高中学分认定的相关对策
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一项课程政策的鼓舞人心总是伴随着实践中的困惑与问题。面对学分认定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正确理解学分认定的内涵;完善制度,为普通高中学分认定提供制度支持;改善办学条件,为普通高中学分认定提供物质保障。
(一)提高认识,正确理解学分认定的内涵
要解决普通高中学分认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要提高认识,正确领会学分认定的内涵。首先是转变我们狭隘的人才观与成才观。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能力和创新。学分制正是旨在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固守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的人才观及成才观势必成为时代的弃儿,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时代要求我们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这样才能为学分认定的真实、客观创造宽松的外部条件。
其次,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教育文化及考试文化。时代的发展对教育的个性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正是此次高中新课程学分制改革的重要价值追求。我国的传统教育文化过分注重整体关系,压抑了个性的自由发展。它将顺从、听话看成是一个好学生的主要标志。我们的考试文化正是在此大背景下逐渐沉淀、发展和成熟,其量化可比的公平性是其他评价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但它同样束缚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后者不利于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是我们必须摒弃的糟粕。唯有如此,才能正确领会高中学分制改革的意义,把握学分制的本质。
认识的提高除依靠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自觉外,还需有积极、进取、开放的学校文化的引领。无数事实证明,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普通高中学分制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获得广大教师的支持。然而,人们对变革都有着天然的抵制,高中教师们也不例外。其中,有来自于文化层面的深层次原因。教师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一般来说,教师文化具有封闭性、保守性和实用性三个特征。[7]封闭性主要表现为教师的个人主义,它往往使教师拒斥合作,难于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生事物。保守性主要指教师不愿冒险,不热衷于对观念、价值、假设与现行措施的批判反思,这种保守性往往使教师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相信课程改革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其理念是先进的,即应该进行课程改革;另一方面却不愿冒险,患得患失。实用性指看重个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若投入很多却没有明显的回报,他们就抵制变革,这种实用性使得教师不愿变革,安于现状。由此,我们必须建立积极、进取、开放的学校文化,从文化层面消除教师对变革的抗拒,引领观念的转变。
(二)完善制度,为普通高中学分认定提供制度支持
首先,要确立学分制的合法地位。学分制课程管理模式在实现高中课程的选择性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学分制并没有因其这种先天的优势取得合法地位。从理论上说,将学分认定作为由刚性课程管理走向弹性化课程管理的一个平稳过渡将有助于克服学分制在中国的“水土不服”。但事实并非如此,其身份的模糊带来的实践困惑远比其在中国的“水土不服”严重。虽然当前在全国全面实行学分制尚不具备现实可能性,但学分制自身的完善和外部条件的成熟尚有巨大的空间。它需要的是我们从制度上还它以合法身份。
其次,继续改革高考制度,发挥高考积极的引导作用。现实中,我们没能像预期的那样看到教师、学生、家长对高中新课改及模块学习评价与学分认定的热情,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们对新课改的担忧,听到的更多的是他们“高考不改,其它免谈”的感慨。因为学分只涉及毕业,不涉及高考。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让高考发挥它更积极的作用。其一,实现“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定”与高考的挂钩。这其实也代表着高考改革的方向,部分省份已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海南2007年高考方案将水平考试的总成绩按10%的比例折算(满分为30分)计入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录取的总分。将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作为重要的录取参考指标,载入考生电子档案,供高校招生参考。[8]同时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中规定水平考试6科全部为A的考生在录取时增加10分投挡,同时还将综合素质评定正式纳入高考录取参考。这样,学分的“含金量”被重新掂量,势必引导学校和学生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分管理的落实及学分认定的真实。
第三,还高校一定的高考自主权。高校作为办学主体,理应享有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条件自主地组织选拔性考试,招收自己需要的学生入校深造的权力。在招生录取时,允许部分高校根据条件,在高考成绩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对学业水平考试及综合评价的考查。[9]如允许高校在录取时对水平考试的相关科目提出等级要求,甚至允许部分高职直接根据水平考试成绩录取新生。这样,高等教育将更具特色,它也必然要求个性化的高中教育与之相衔接,从而使普通高中实行学分管理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必要,为普通高中学分制改革赢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四,建立并完善学分认定的诚信制度及社会监督制度。诚信是学分认定的前提和基础,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其公平、公证,并最终实现其价值。这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使学校的学分认定能接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的监督。如为学生建立过程性的电子档案,为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学分认定小组成员,学分认定委员会成员建立诚信档案。
此外,我们还要不断地完善新课程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在和学校的对话中建构新政策,并警惕政策推动过程中的“去学校化”现象。
(三)改善办学条件,为普通高中学分认定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
学分认定的客观、公正仅靠学校和教师的自觉及强制层面的制度变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实践中,物质资源的不足在客观上已经成为制约普通高中学分认定的重要因素。其一,学分认定的实施必然带来教学行政班的分化,这种分化又必然带来师资、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等教育资源的紧张。[10]其二,学分认定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及学校管理的难度。如模块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材料的记录,选课科目的统计、任课教师的安排与调配、课表的排定、学分统计、学籍管理的学校管理工作的难度等。而当前,虽各级行政部门都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拨付了专项资金,但仍与实际所需相差甚远。有数据显示,全国大部分地区高中教育投资财政性经费不足50%。[11]而近几年正值高中教育迅速发展时期,全国有400多所高中规模在5000人以上,“万人学校”也屡见不鲜。高中有一半以上的班级是大班额,四分之一是超大班额,有的甚至是“百人班级”。[12]这必然使改革前只能勉强满足需求的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更加捉襟见肘。
故此,笔者以为,我们必须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其一,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改革后的普通高中,多元化筹资渠道尚不健全,加大投入,为学校提供充足的经费,使校领导们不再忙于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争取教育经费投入的奔波中,而能够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学分制改革的落实上。其二,允许普通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适当收费。普通高中在性质上属于基础教育而不是义务教育,从社会功能上可以说是“选择性教育”,也即可以向其消费者收取适当费用。
这样,我们可以将资金用于硬件投入,为学分认定提供技术支撑平台;可以用于引进师资和提高师资水平。如扩充教学场地,改善教学设施等硬件资源,这样保证选修课的开设不至于由于教学场地、教学设施、实验室等资源的不足而无法开设;又如合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建立校园网络平台,如用EXCEL的VBA程序进行成绩管理和学分认定,利用打卡机记录学生考勤。这样,将在一定程度上将学校和教师从繁琐的机械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从容应对学分制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