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造价控制管理是实现建筑工程成本目标的关键途径,必须全面掌握工程造价影响因素,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工程造价。本文首先对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决策影响、设计影响、施工影响等。在此基础上,对如何降低工程造价,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对策,以期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造价降低对策
引言: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下,行业内竞争越来越激励,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决定了未来发展空间。只有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尽可能的降低造价,才能确保工程建设效益,从而保证企业资金的良好运转。但是在建筑工程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的影响下,工程造价管理难度显著提高,企业需要积极总结以往建设过程中,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通过管理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承接工程,其根本出发点在于获取相应的报酬,即经济效益,这也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筑工程造价、经济效益,这二者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现阶段,在国内建筑工程领域,造价“三超现象”相当常见,即“概算>估算、预算>概算、决算>预算”。上述造价管理问题将会给建筑工程的当下管理及未来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重视并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减少甚至杜绝那些不必要的开支便成了当务之急,这一方面关系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问题,同时还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以其无与伦比的重要性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现阶段,有必要针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新问题,研究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为该项工作的制度化、法治化以及高效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要素
(一)造价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我国,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投资成本管理和价格管理。对于造价管理的内容包括:工程成本造价的定价计算、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的造价管理,以及工程成本的评估、概算等方面。由于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缺乏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致使市场供需出现不平衡的问题。此外,因为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对施工单位的约束力较差,管理人员不能有效的控制住建筑工程的成本,造成了资源不能够被充分的利用,从而使得决算超出了预算,给工程带来了经济损失。
(二)工程造价管理不到位
虽然我国在建筑工程造价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管理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一般都是在工程结束时进行统一的核算,但是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工程,而且施工的周期也比较长,如果管理人员只是在工程结束后才进行造价管理工作的话,那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成本的约束力就会很小,从而导致建筑项目的一些账目模糊不清但是管理人员却又找不到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差错,造成建筑工程的投资超支现象。比如,现在建筑工程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些建筑商和材料供应商为了谋求私利,就会不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办事,建筑商会盲目的压价,盲目的压缩施工周期,这些不健康的行为表面上会降低工程的投资成本与缩短施工周期,实际上会给工程带来很大的隐患,使建筑工程不能正常的施工,最终增加了建设周期,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投资成本,使工程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因此,必须转变以往的造价管理方法,积极的实行多角度、全方位和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模式,以促进其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建筑工程的造价出现虚假现象
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不真实、失控的现象。其造价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工程造价的虚假呈报情况,这也是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多数现象。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会面临众多的决策意见,而每一个环节都会对整个工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管理人员的决策不合理、不科学,建筑工程的投资成本与造价管理就会出现矛盾,就会从根源上导致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现象的发生,因此,工作人员一定要保证工程造价的真实性,从而才能保证造价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三、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具体对策措施
(一)树立全程造价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就是要对工程开展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和工程竣工阶段全过程的工程的投资资金进行监督管理。通过合理的规划,把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在预算的范围内,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都能够充分的利用好人力、财力、物力,从而取得较为可观的经济收益。由于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都是相互连接的,所以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树立起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意识,协调好各个阶段的管理工作,建立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同时也要设置相关的奖惩措施,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样才能督促工作人员更好的工作,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监督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它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管理监督。而工程造价的管理监督工作,需要单位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进行密切配合,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规章执行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的监督管理体系,健全造价管理的监督机制,同时还要制定出明确的责任落实制度,确保各项监督职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管理人员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职能和法律监督的方法,对工程造价进行统一的监督管理,其管理内容包括:估算、预算及结算等。通过对建筑施工全过程的监管,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的作用,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工程的资金花费和投资成本,不断的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改进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建设能够有效开展重要保证,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创新和改革施工技术。根据相关数据的统计,我国目前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材料成本占建筑工程投资成本总额的60%以上,由此可见,施工材料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能不能顺利地开展。为了建筑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造价管理人员要慎重选择施工材料。在工程的建设中,应该积极尝试使用新材料、先进科学的施工技术,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投资资金的利用率和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从而对建筑工程造价实现有效的控制、管理。
(四)完善工程造价的信息系统
工程造价信息作为人们共享的社会资源,加强对它的完善管理建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今世界,大多数的西方发达国家都提高了对造价信息的重视,具体包括造价信息的广泛收集、优质信息的筛选以及最后的整理归档工作,这是相关单位准确及时掌握建筑市场价格的凭借,也是确保提高建筑工程投资效益的关键措施。通过对研究表明,建立信息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国也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通过使用先进科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实现建筑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为建筑企业提供完整的价格信息,保证建筑工程的经济收益最大化,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明确造价控制管理的重点工作,从而更加高效的开展相关工作。在此基础上,通过管理理念和方法创新,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做好造价控制监督,可以有效减少成本浪费,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的降低,帮助企业提高工程建设效益。
参考文献
[1]朱晓楠.关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222-224.
[2]刘英.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要素与其工程造价降低的对策[J].价值工程,2014,10:169-170.
[3]李红.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2:104-105.
论文作者:包梅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成本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