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投资银行的理论与经济分析_投行论文

现代投资银行的理论与经济分析_投行论文

现代投资银行的理论经济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投资银行论文,经济学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现代投资银行起源的理论考查

现代投资银行是伴随着证券信用或信用证券化下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发展的,商业信用、银行信用、证券信用是社会信用等级由低向高发展的三种形态,作为证券承销和发行的基本中介,投资银行与证券市场相伴相随。

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现代资本市场是与企业制度的历史演变相联系的。股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两权分离的公司治理结构,为了部分解决股份公司中的代理成本问题,股票二级市场产生了,股票二级市场不仅为股票持有者提供了资产流动性的场所,而且对经理人员构成了约束力和压力。资本市场的出现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它作为沟通资金赢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桥梁,促使了储蓄与投资的融合,使得储蓄可以顺利地转化为投资,资本市场的信息反馈功能、流动性和企业监控功能直接促进了资源的再配置,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改进。

单有资本市场工具的出现,对促进储蓄与投资的分离与融合以及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是有限的。因为没有资本市场中介机构,资本市场就是一个浅短的市场,它不可能有人们现在所看到的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中介机构对于资本市场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它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资本市场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资本市场中介的出现,使得资本市场的活动更方便了,它还有利于扩大资本市场的规模。资本中介之所以能够发展,是因为它能够集中资本市场中的信息,并且可以以较低成本集中处理资本市场中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并减弱这种信息不对称性的程度。

资本市场的中介主体便是投资银行。过去人们将投资银行定义为一种机构,但随着金融制度的变迁和投资银行业不断的创新与发展,特别是对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突破及最终导致它的废止,各种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大量交叉,很难从涵盖投资银行业务范围的机构来对它进行定义描述,从其业务性质和理论根源上进行考察和论证,用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对投资银行重新释义,才能使之在理论上寻找到依据的同时更贴近不断变化的实际。所以,我认为从广义上讲,现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应当是指资本市场中所有收费中介业务的统称。

二、交易费用一般与投资银行中介费用

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但其创始人科斯并没有对“交易费用”概念本身下严格的定义。阿罗将交易费用定义为经济制度运行的费用,这一定义是有高度概括性的。不过阿罗的定义没能使人们就定义本身直接得到更多的信息,人们还是不能因此具体知道交易费用到底是什么。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事先的交易费用,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责任等所花费的费用;二是签订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诺斯的定义更具一般性:交易费用由衡量所交换物品的价格属性的成本、保护权利的成本以及监察与实施契约的成本组成。①

为便于效率分析,可以把交易费用分为交易费用一般、单位交易费用和边际交易费用。运用交易费用的概念,我们可以判断在提供或需求一种服务时互相替代着一种交易方式,如企业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的替代,企业与市场的替代等哪一种更优,显然,是单位交易费用最低者为最优。同样,运用边际交易费用的概念,我们可以判断不同的交易方式之间的边界在什么地方,显然是在边际费用相等的那一点上(如直接与间接融资的交易边界等)。边际交易费用所暗含的意义在于随着交易活动获得的总效用的增加,每单位交易费用在增加。从短期看,边际交易费用即使最初会下降,但终究会递增;从长期看,随着交易方式与交易技术的改进,边际交易费用呈下降趋势。

作为资本市场中介的投资银行,其本源业务是证券承销,充当证券发行公司和证券投资者的中介人,随着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它的业务呈现多样化,可以概括为三类:传统型、创新型和引伸型。传统型业务包括证券发行和代理买卖等金融性业务;创新型业务则主要是企业兼并、收购和重组以及项目融资等策略型业务;引伸型业务包括基金管理、金融工程、风险管理及创业投资等。无论哪种类型的业务,投资银行的中介费用主要是指替委托人在资本市场中与其他人打交道时发生的摩擦费用,鉴于资本交易中资本需求方和供给方信息的非对称性以及信息费用的存在,投资银行业的存在既能节省筹资者的信息费用,又能降低资金宽裕者的信息成本。从影响交易费用的主体、客体和环境的三类因素看,决定投资银行中介费用的因素,主要是主体和环境两大因素,而这两大因素正是威廉姆森认定的决定市场交易费用的因素。从人的因素看,人是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的混合物。机会主义倾向有事前的机会主义和事后的机会主义,事前机会主义的存在,要求对交易对方的情况进行彻底的了解。如在兼并和收购过程中,收购方要对被收购方的资产状况、赢利能力、管理水平进行调查,所有这些都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都是达成交易之前所必须支付的成本。再比如,对于初次公开发行(IPO)的企业,投资银行家对证券发行人就恰当的利率水平、认购价格以及投资者的需求预期提出合理建议,这些建议对于发行人成功地筹措资本至关重要。由于投资银行家把无法量化的专业知识融入首次公开发行的综合决策之中,这种专业知识应该得到合理的报酬。

三、投资银行组织体系的理论分析

市场体系中投资银行业形成的充分理由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来论述。微观分析的基础是个人或企业的效用最大化原则,而宏观分析的基本点是经济体系中交易费用的节约。

投资银行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为一个产业,因此,我们可以测定其集中度,并可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及产业集中的理论对投资银行业集中成因进行分析,以此指出投资银行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产业组织理论是研究产业内企业间竞争与垄断的应用性经济理论,其核心问题是在保护市场机制下竞争活力的同时,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从而寻求资源最合理分配的市场秩序。因此,产业组织理论是为决策服务的,它有一个较为稳定的体系,即所谓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效果模式。市场结构是决定企业行为从而决定产业组织的竞争性质及产业效果的基本因素。因此,测定市场结构便成为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基本性问题。测定市场性结构比较可行的标准是产业中企业分布的规模结构一产业集中度,它有两类指标:一是绝对集中指标,是在规模上处于前几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或某一百分比的市场占有率之内的最大规模的数目来度量,用以测定某一产业部门中少量或占很小比例的厂商对一种经济活动的控制程度;二是相对集中指标,这类指标可反映产业内企业间的相对集中度,主要是以洛伦茨曲线及以其为基础的吉尼系数来确定,洛伦茨曲线用以分析某一特定市场中企业规模的不平衡状况,吉尼系数是均等分布线和洛伦茨曲线之间的面积除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吉尼系数在0到1之间波动,当吉尼系数为0时,意味着企业规模分布完全均等,吉尼系数数值越大,企业规模分布的差异便越严重,反之亦然。由于绝对集中指标与相对集中指标各有缺点,实践中一般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资本市场的发达,同时伴随着资本市场的主体——投资银行业的相对集中。投资银行业规模与规模经济的关系是决定投资银行业集中的最主要因素,规模经济按照微观经济学的解释,是指规模的收益递增现象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任何投资银行组织在竞争的压力下,都力求把自己的经营规模扩展到最佳规模水平,追求规模效益。但市场是有限的,有限的市场规模和追求规模经济的冲动结合在一起,必然造成投资银行业务的集中和组织机构数量的减少。日本著名的产业组织理论专家马场正雄在研究产业增长与产业集中的关系时得出以下三个基本结论:(1)产业增长使集中度下降,反之产业的停滞将促使集中度的上升;(2)集中度对产业停滞的反应要比产业增长的反应敏感;(3)只有出现高增长率时,产业的增长变化才可能成为降低集中度的决定性因素。这三个结论在投资银行业中得到了证实。另外,投资银行提供的是金融服务,其产品属于服务商品,并且各投资银行组织提供的服务是大致相同的,这里的差别是投资银行家以某种方式改变了服务产品,从而使投资者与客户相信这些服务产品是所有不同的,这些差异体现在诸如经营规模、经营品种、经营网点数量与位置、经营作风、软硬件设备、公关能力及业务网络等方面,这些差异不一定是有形的,但对客户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投资银行组织会想尽办法来强化服务产品的差别化。①

从宏观上分析,正如货币的出现能使产品市场中的交易费用下降一样,资本市场的出现也使生产要素市场的交易费用节约了,而投资银行正是资本市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织部分。我们知道,企业无非是一组要素的集合,在资本市场出现以前,集中生产要素创立企业,其费用是高昂的,但自从资本市场出现以后,大规模组织生产要素以形成大型企业就变得较为容易和普遍了。股票市场的出现,降低了企业集中货币资本的单位费用,也使企业面对更多的货币供给,而当交易所和投资银行等出现了以后,股票市场的交易费用进一步下降,股票交易费用的节约使得集中货币资本的费用降到了相当低的程度,从而大大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使得这些金融中心具有极强的辐射力,扩大了资本市场吸收资金的能力。由于投资银行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得企业间重组的费用进一步下降,而且形式也不断多样化。总之,投资银行业的介入,使得资本市场上资源配置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实际上就是降低了产权的交易成本。

标签:;  ;  ;  ;  

现代投资银行的理论与经济分析_投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