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检修的安全问题以及维护技术分析论文_王强

电力线路检修的安全问题以及维护技术分析论文_王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禹城市供电公司 山东禹城 251200)

摘要:电力传输途径中定时对输电线路检修十分有必要,它不仅能够减弱整个线路不稳定性,还能使输电线路运行达到标准水平。而电力检修工作技术水平和电力检修工作能否开展有着直接联系。所以,完成电力检修任务必须从提升技术人员的检修技术水平和电力施工安全意识这俩个方面着手。同时结合电力检修状况,安排详细合理的方法检修,从而提高电力检修技术水平,消除问题隐患,让电力检修工作准时顺利开展。

关键词:电力线路;检修;安全问题;维护技术

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现代社会中,电能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日趋旺盛,从而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电力故障一直困扰着我国电力事业的正常发展。它不仅影响着电力企业的效益,也对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电力运行系统中故障,是我国电力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线路的常见问题以及影响电力线路安全的因素,并对相应的维护技术进行了介绍,希望对我国的电力安全有一定的帮助。

1 电力检修和电力施工安全问题与分析

1.1 供电设备超负荷运转

国家电网电力供电设备长期保持着高速运行状态,造成电力设备超负荷运行,由此引起电力超负荷运行现象和问题。在这种长期工作的状态中,若不对电力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养护工作,电力设备轻则会出现电压、电流不稳的供电现象,严重时会使整个电力系统崩溃,导致整个电力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电力设备超负荷运行问题是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的关键问题,因此,加强电力设备安全方面的管理,并增加电力检修的次数,提高检修的技术水平,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

1.2 电力保护设备与装置安全问题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正常的运行,通常电力系统需要安装电力保护设备以及自动保护装置。这些保护措施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目前的电力保护设备以及自动保护装置质量问题十分令人担忧,这就可能造成电力系统应用受到造成严重的影响。这些保护设备与装置在实际运用时达不到相关国家规定的安全要求,从而使其对使用过程造成安全问题的隐患。

2 解决措施

2.1 超负荷设备进行重点检查检修

设备检查是电力检修工作中必有的工作。因为电力系统的设备长期处于运行状态,有些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工作超负荷现象无可厚非。为了减小超负荷工作给电力设备可能造成的损害,把电力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发生故障概率最小化,应该增加对这些电力设备定期检查的次数,并进行重点的检查和检修,尽最大努力保证电力设备能够对使用要求得到满足,消除安全隐患。

2.2 对电力保护设备和自动保护装置进行重点检查

电力保护设备和自动保护装置作为电力传输线路中至关重要的装置,对电力传输线路的正常运行具有很大的影响。对于这些装置中的质量问题电力部门一定要足够重视,要充分认识到保护设备和自动装置的重要作用。电力检修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电力线路检修的要求对电力保护设备和自动保护装置工作质量、性能和工作状态等进行仔细反复地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逐一消除,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3 维护技术

3.1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安全风险的预警机制将安全提前预防,在危险发生之前将它扼杀在摇篮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立有效地风险预警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分析并提前进行检查,事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另外,检修人员要加强对线路和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控,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及时掌握和了解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此外,还要建立相关的应急抢修队伍,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做到发生问题及时解决。只有这样,风险预警机制才能在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

3.2 精准定位与诊断技术

传统的运维方式需要在故障测距以后,由相关的工作人员前往维护工作现场,以人力的方式确定线路的故障点,最后由技术人员完成抢修工作。由于测距精度的影响,工作人员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找出具体的故障位置,也就说运维工作的周期较长。将精准定位与诊断技术应用在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中,会结合线路的实际情况将线路分为若干区域,并将故障检测终端、故障传感器设置在每一个区域中,进而将线路检测数据传输到运维工作的后台,由专业的系统完成分析与判断等工作,最终可以更加精准地确定输电线路中的故障位置。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极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故障检测工作的质量,提升运维工作的智能化水平,促进电力企业稳定发展。

3.3 在线监测技术

在输电线路中,应用在线监测技术主要是以诊断技术、状态监测等技术为基础,从而为运维工作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提高故障诊断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以在线监测为依托,能够对输电线路的整个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从而第一时间发现线路的故障。在线监测技术的系统由传感器、采集终端、通信网络、监测主站等部件构成。实际上,应用在线监测技术还需要借助卫星通信技术,将系统软件采集的信息进行分类、归纳,然后凭借实验分析、模型等方式诊断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在监测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问题,或者安全隐患等,监测系统就会发出告警信息,进而避免当前的故障演化为更严重的安全问题,从而在根本上保证输电线路能够稳定运行,在提高运维工作智能化水平的同时,为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3.4 无人机巡视技术

在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的工作中,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在日常工作中, 能够很好的弥补在线监测技术的不足,主要将其应用在山区的线路运维中。 基于无人机的帮助,工作人员能够提高运维工作的效率,并且降低工作的难度,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通过情况下,可以将无人机分为两种模式:飞行模式、通信中继模式。 其中,飞行模式就是在应用无人机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其对线路造成不良影响,就需要使其与线路之间保持距离,最好将无人机置于线路的斜上方完成监测工作。 通信中继系统模式实际上可以有效弥补无人机飞行模式的不足, 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覆盖更广阔的面积,并能够灵活运行, 避免输电线路中电磁对于无人机的干扰,从而高质量的完成智能化运维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部门电力检修工作时不断提升检修技术水平并增强施工安全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它对电力检修工作能否正常开展有关键性影响。电力部门可以通过观察长期运行设备并进行重点检查检修,对电力保护设备和自动保护装置着重检查,加强员工培训与安全意识教育来提升整体的电力检修技术水平并增强施工安全意识,从而保证电力检修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诚.输电线路状态检修与智能决策系统[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2] 任海涛.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9):124-125.

[3] 林以阳.电力线路的施工控制与管理探析[J].房地产导刊,2014(21):171-171.

[4] 郭慧芝.电力线路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其安全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6(2):5-5,6.

[5] 黄玉琴.电力线路施工作业危险点及其控制[J].通信世界,2015(14):110-111.

论文作者:王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2

标签:;  ;  ;  ;  ;  ;  ;  ;  

电力线路检修的安全问题以及维护技术分析论文_王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