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_舒春燕

浅谈如何做好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_舒春燕

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 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目的 加强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心理护理方法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特别是因人制宜,以适应其个体性特征。结果 在努力减轻或消除躯体痛苦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缓解了病人的不良情绪,帮助病人找到新的生活目标和精神寄托,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结论 不仅可有效抑制躯体的主观不适,更能激发机体的潜能,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关键词:癌症患者,心理特点,心理护理

Abstract Aim: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of the cancer patients,improve their living qualities. Method:the rey to mental nursing,differing on the grounds of time and place,vavies from person to person,to the extent that,it is captable of adjusting to personal features.Result:mental nursing is upgrated on the basis of reducing or easing the somatic pain,peleasing the patience's sorrow moods.what's more,it possesses the capacity to help patience find new good and the bay of their soul,and receive treatment with good spirits.In conclusion:not only can this effectiuely restrain the subjective discomfort of our body,hut can spark the potential and enhance the function of immume system.

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大多预后欠佳,特别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目前没有彻底治愈的办法。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治疗癌症的主要目的之一,而生活质量又是由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状况三个因素所决定,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帮助癌症病人减轻心理负担,摆脱情绪困扰是肿瘤、心理等学科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1 癌症患者常见的心理特点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癌症患者的心理动态有很多共同之处,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否认、抑郁、愤怒、孤独、求生等。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恐惧,包括对疾病不明确的恐惧、疼痛的恐惧、与亲人分离的恐惧、孤独的恐惧等,使其产生消极的情绪,患者遭受着癌症诊断及治疗的双重精神压力,医护人员应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灵活运用沟通技巧,根据疾病不同时期、不同治疗阶段,给予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2 癌症患者常见的心理分期

2.1怀疑期

此期为未确诊时的患者心理,在确诊前多持怀疑心理,文化层次高的患者通过上网查资料、查看医院检验检查报告等,疑虑重重,出现感知过敏、紧张、焦虑和抑郁等情绪。了解和观察这些反应是心理护理的前提。

2.2希望期

存在于确诊后的早、中期及部分晚期患者,对于诊断,患者可能知道,不知道者或多或少有所警觉,并有恐惧心理,但不愿相信自己的诊断,因此对治疗抱有很大希望。此时医护人员要暗示患者此病可能治愈,但需坚持系统化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绝望期

此期心理是晚期癌症患者所特有。随着病情逐渐恶化,患者自觉症状无好转,情绪出现低落,烦躁不安,抵触治疗,甚至拒绝治疗。

2.4弥留期

晚期癌症病人在死亡前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弥留期,这是患者死亡前的心理表现。病情进一步恶化,使患者进入临终前期,此时患者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身体严重衰竭而神志尚清醒,除忍受躯体的磨难,还忍受即将与亲人永别的情感痛苦。

3心理护理的方法

心理护理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特别是因人制宜,以适应其个体性特征,基本方法如下:

3.1针对患者不同性格倾向的心理护理

3.1.1外向型患者心理护理:主动向患者介绍其所患疾病,讲解与其疾病相关的知识,并告知情绪稳定、耐心治疗是恢复健康的关键,使患者能乐观冷静地对待疾病并战胜疾病。

3.1.2内向型患者的心理护理:应注意倾听患者的倾诉,谈话时语言要小心谨慎,不用暗示性语言,以免患者心生疑虑。必要时可隐瞒部分病情,以减轻其心理负担,护理时多注意开导患者,启发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针对患者在不同时期心理需求的护理

3.2.1确诊时的心理护理

病人在接受诊断的过程中常常过分紧张、焦虑、恐惧,但又抱着怀疑的态度。医生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不能向病人及其亲属透露,“可能是癌症”的言词或泄露出暗示性的表情。在诊断已经明确,但病人的精神准备还不充分时,医生应该给病人心理上的缓冲机会,以避免出现过于强烈的心理刺激,要让病人在知道患癌症的同时,建立起治愈疾病的希望和信心,对病人隐瞒病情是不妥的。一旦病人发现自己被欺骗,顿时就会受到一个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并因此对医生和家属产生不信任感,这对进一步治疗措施的实施很不利。护士要以自己对癌症的乐观态度去影响病人,使其对即将开始的治疗抱有信心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3.2.2治疗阶段的心理护理

不论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还是手术切除,癌症病人总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忍受比较大的精神和躯体损伤,一个完善的治疗计划将使病人在确定诊断时遭受的心理创伤得以较快地平复,并带来恢复健康的希望,有助于改善情绪。医生必须在治疗中得到病人的高度信任和密切配合,必须把整个计划及其利害关系以及治疗措施向病人交待清楚,使病人有更充分的心理准备。病人对治疗计划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则比较容易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若一旦出现严重的治疗反应,并且超过病人事先想象的严重程度时,病人还需要得到心理的和对症治疗的双重支持,对于恶心、厌食、虚弱、失眠等一系列治疗不良反应,除给予一些对症及保护性药物外,医生和护士一定要在精神上经常给予其安慰和鼓励,耐心解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解除病人的焦虑和不安。这种心理上的支持,会使病人情绪稳定、乐观,有助于减轻治疗反应,使治疗方案顺利完成。

3.2.3弥留期的心理护理

此期应尊重患者信仰,尽量满足患者情感需求,使他们愉快地渡过生命的最后时刻。对不能满足或不合理要求也要进行合理解释,尽职尽责,这不仅是对患者人格尊重,也是对家属的最大精神安慰。同时也应重视家属的心理护理,癌症患者家庭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和物质负担。医护人员应指导家属陪护知识,增加陪护时间,并协助做好基础护理,给患者创造倾诉和发泄的机会,使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尤其是在患者病情变化时,及时适时地向家属讲解病情并关心疏导家属,让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之,对于癌症患者,需在努力减轻或消除躯体痛苦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帮助病人找到新的生活目标和精神寄托,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这样不仅可有效抑制躯体的主观不适,更能激发机体的潜能,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论文作者:舒春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做好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_舒春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