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方芳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方芳

杭州市节能技术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地震灾害严重威胁着建筑设计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严格控制抗震设计的重点,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为建筑安全和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抗震性能。维护和爱护生命财产,为促进整个房屋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对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策略

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直接决定着建筑的整体性能。建筑结构从选址到结构设计的全过程都需要进行设计,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符合要求。因此,在设计不同的建筑结构时,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抗震设计方法,合理安排建筑结构,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确保建筑在地震中受到的破坏尽可能小。实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

1 重视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意义

当高强度地震发生时,其破坏力是巨大的。地震灾害的发生,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危及人民的人身安全。情节严重的,直接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住房和建筑物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的主要场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水平和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本身的抗震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但目前我国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重视抗震设计,改进建筑结构。建筑抗震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保障人们日常生活安全,促进住宅建筑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2.1合理确定房屋建筑场地

在评价房屋建筑抗震性能时,通常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若是房屋建筑环境出现了较大地震灾害潜在威胁,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提升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要结合抗震性能评价结果,对房屋建筑做出相应的抗震预防。房屋建筑物抗震预防等级包括甲、乙、丙、丁四个等级,其中甲级为最严格的抗震预防措施,合理选择施工场地,有利于房屋建筑抗震性能的提升,为房屋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提供可靠保证。若是房屋建筑所在区域土质比较疏松,或者是频繁出现地震,其防震性能设置应该适当提升。采取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房屋建筑倾斜、沉降等问题,避免对住户及相关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2.2设计多道抗震防线

通过在房屋建筑中设计多道抗震防线,可以防止部分结构与部件破坏后造成整个体系抗震能力降低,或者是失去承载重力的能力。对房屋建筑抗震结构体系而言,一般由多个延性好的分体系构成,且通过连接具备较好延性的结构构件,进行协同工作。通常来说,主要选择不承受重力荷载的竖向支撑与填充墙,也可以选择轴压比较小、延性较好的抗震墙等构件,这是第一道抗震防线的抗侧力构件。框架—抗震墙结构体系内的抗震墙为第一道防线,在抗震墙受到一定强度地震作用后,出现了可允许的损坏,刚度变小而退出工作,同时在吸收一定地震能量后,框架能够发挥出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2.3科学选取抗震材料及结构

我国各地区地质结构各异,因而在具体的抗震设计中,设计者需结合区域抗震设计要求进行材料与结构的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房屋建筑的高度也是选择房屋建筑抗震结构的关键因素,楼层越高,抗震设计难度越大,结构选择也应愈发严谨。目前高层房屋建筑中,框架核心筒结构应用频率较高,通过钢筋混凝土的施工与浇筑,该类型的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相对较强,但是设计者应结合现下该类型结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适当调整混凝土配比,从而达到优化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性能。

2.4对于轴压比和短轴进行的相关设计

对于轴压比的降低,其目的是将柱子设置于偏心受压的状况中,防止纵向受力钢筋脱离受拉屈服,出现混凝土破损的情形。对于柱本身,其具有较大的刚度和强度,但是,与之相适应的是结构的延性发生变化,出现延性较差的情况,一旦发生地震,整个结构在消耗地震能量方面就显现的十分差,结构发生变形、受到侵害的几率就大幅上升。因此,在进行高层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墙柱若梁是比较常见、有效地设计模式,主要是梁的延性较好,能够将适当的变形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极大降低了柱子达到屈服强度的几率。在具体设计的时候,可以对轴压比进行合理范围内的增大。

2.5做好房屋建筑空间布局设计

①考虑空间结构的均衡性。在地震灾害中,房屋建筑不仅会受到来自地面的作用,还会受到空气冲击的作用,因此,在其抗震设计中应当考虑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从平面主轴出发,使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且刚度越好,稳定性就越高,能够承受水平力的性能就越好。②考虑空间结构的简单性。房屋建筑结构越复杂,在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更多方面,在计算相关参数的过程中也会更加繁琐。因此,设计人员在抗震设计时应当尽可能简化设计内容,减少可能会影响房屋建筑抗震能力的因素,同时通过计算机技术全面加强抗震设计,保证房屋建筑的安全性。③考虑空间结构的整体性。抗震设计是一项整体性较强的工作,并不是对房屋建筑的部分构件加强抗震性能,因此,设计人员应当将楼盖、房屋建筑内部以及相应的底层结构有效结合到一起,使其在地震灾害的冲击下能够以整体的方式对抗地震作用,这样能够避免单一结构抗震性能低下而造成房屋建筑整体崩塌的现象,在提高各部分抗震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房屋建筑整体的安全性。

2.6做好房屋建筑结构的参数计算工作

房屋建筑结构的参数设计工作对于完成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保证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设计师应该在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对具体的房屋建筑结构应该承受的具体作用力进行清晰明确的计算,同时对不同房屋建筑结构类型在面对地震冲击力时应该具有的荷载作用力承受参数完成相关的计算工作,模拟地震灾害的发生过程中建立相应的房屋建筑结构抗震模型,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保证房屋建筑结构的具体参数能够有效的提升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保证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受力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

总之,抗震设计的好坏对整个房屋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影响很大,虽然我们不能控制地震的发生,但是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不断提升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避免在地震中发生倒塌等事故,为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远,赵丽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 2017(08).

[2]黎静.高层房屋建筑抗震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 2017(05).

[3]朱克冰.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 2016(18).

[4]贾昭.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 2016(12).

论文作者:方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方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