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模型收藏:一种都市休闲消费体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收藏论文,汽车模型论文,都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收藏
收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老得都不太能够让人回忆起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以至于许多人坚信收藏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他们通过观察一些动物的“收藏行为”加以论证。
与任何有关起源的问题一样,关于收藏的起源,也有数不清的答案。但无论如何,人类的收藏行为应该是从“物”开始的。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通过臆测,或者仅根据对动物的观察,或者凭借考古中发现的某些聚集物就对人类的收藏行为进行论证,但是人类孑然一身来到这个世界,没有“物”,人类就没有生存的可能。我们每个人也都似乎依稀记得自己儿时的“收藏”,烟盒、糖纸、瓷片、瓶盖等等,还有后来的邮票、明信片等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如果将人类“发现”物视作“收”,人类“保存”物视作“藏”的话,那么“收藏”就是人类的本能吧——这通常被认为是广义上对“收藏”概念的理解。
近年来,伴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出现了一些收藏家和学者给“收藏”下的定义。如李彰平在文章《收藏的含义是什么》中总结了几种有关收藏的定义:算盘收藏家陈宝定:“‘收藏’简单的含义就是把东西收集起来再以储藏,也就是先去收再以藏,所以叫‘收藏’。”赵申生在《收藏——多棱镜的世界》文章中主张:“收藏,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它是记录历史、保存历史的特殊载体,是收藏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的巨大宝库。……凡广泛地收罗、系统地整理某种物品、某种资料的行为,均可视作收藏。”王续琨在《收藏、收藏学、收藏科学》一文中写道:“收藏是人类搜集、鉴赏、研究具有文化意义的非生命存在物和死亡生物体的活动。”李彰平在总结了上述三位的定义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收藏’是人类有目的的系统收集、整理、鉴赏、研究人类社会创造和自然界存在的、带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价值的物品的自觉行为。”①在成志伟主编的《收藏辞典》中,是这样定义的:“收藏,一种收集、整理、研究、欣赏自己所喜爱物品的文化娱乐活动。”②还有人认为:“收藏,仅指人类特有的一种为精神与心理需要而进行的寻集收藏物品的行为。”③这些对于人类收藏行为的表述可谓是狭义的定义。
收藏是一种游戏。从历史最悠久的藏品——“古玩”来看,我们就已经不难发现收藏是“玩儿”的一种方式。“收藏是古代人,也是现代人玩的一种特殊方式。‘玩’这个字属于‘玉’部。‘古玩’就是古人欣赏的玉器之类珍贵的东西。它们也就是收藏品。可见在古代人的‘玩’中,早就有‘收藏’这一条。”④游戏之于成年人,人们也许更习惯于用“休闲”二字来表述,尽管我以为它们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休闲在当代社会与消费密切联系,被称为休闲消费。收藏就是一种休闲的消费。凡勃伦是首先注意到休闲与消费间的联系的学者之一。他的《有闲阶级论》通常被视作系统研究“休闲”的标志性作品,书中主要论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他认为休闲可能是阶级的象征,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休闲活动象征着社会属性;其次,休闲也进入了消费领域,一定的社会地位不可缺少的休闲设备也被列入了竞赛之中。休闲表现为神经质地消费,以为能够带来新的满足,其实只是服从了一种社会差别的心态。⑤他所重点讨论的“夸耀式消费”表明了有闲阶级在获得物质上满足的同时,更加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愉悦。美国心理学家奇克森特米哈伊(M.Csikszentmihalyi)1990年发表了著作《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提出“畅”(flow)的概念:“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的一种体验”,它是指人们在工作或休闲时产生的一种最佳体验,是人在进入自我实现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极度兴奋的喜悦心情。有研究表明,收藏者在搜寻和获得其所期待的藏品过程中就有这种“畅”的体验。⑥
二、车迷部落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国人不仅告别了曾经的“商品物资紧缺”时代,昔日有钱有闲阶层才能“玩儿”的“收藏”,在普通百姓间悄然兴起,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收藏热”,藏品类型繁杂多样,“汽车模型”就是其中的一种。
汽车模型是一种现代工业与商品经济的产物。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最早的汽车模型是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1914年出品的、著名的福特“T”型车模型,那是作为一种促销手段而生产的。最初,这种模型是用铁皮制成的;到了50年代,出现了金属锻造的合金汽车模型(Die-cast Model Car);后来,又开始出现用树脂材料制作的汽车模型。由于这种汽车模型是根据真车的图纸将汽车的各个零部件按比例缩小制作而成的,因而又被称作“仿真汽车模型”。
汽车模型最早出现在我国南方沿海城市。1980年前后,从广东沿海城市开始,汽车模型开始逐渐进入内地市场。80年代中期,上海有了国内首家与香港合资的车模厂——上海环球玩具有限公司,开始生产“MATCHBOX”(“火柴盒”)牌的汽车模型,从此拉开了我国车模收藏的序幕。汽车模型自其诞生之时起,就注定了要与收藏结缘。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汽车模型不仅“移植”了汽车的象征意义,它那逼真的造型、精美的工艺、优秀的品牌以及不菲的价格,在满足了人们感官上享受的同时,其拥有者还可以借此来体现身份,彰显品味。作为一种收藏项目,汽车模型收藏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目前不到20年的历史,收藏者的数量也不很多,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
车迷,几乎是我认识的所有汽车模型收藏者所认同的称谓。相反,对于“收藏家”或“收藏者”的称谓,却为大多数汽车模型收藏者所否认,他们会说:“我们只能叫收集,不能叫收藏。”问及原因,大多数人认为汽车模型并不具备价值增长的空间,而且相当一部分车模还会随着模型制造工艺的提高而贬值。当然,也有相当人认为这是一种收藏,但多数认为他们收藏的是“汽车文化”、“汽车的发展史”等,而不仅仅是模型或艺术品什么的。
人类是依靠一定的社会组织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部落通常被认为是人类社会早期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是一种结构简单、相互平等、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单位。随着一系列的复杂化变迁,人类社会形成了现代的多形态的组织模式。麦克卢汉在其著名的《理解媒介》中曾提出了一个关于人类社会的“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过程的观点。虽然麦克卢汉所谓的“重新部落化”过程是指后工业社会中,人类认知体系的一种回归:“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不再只偏重视觉、文字和线性结构——人不再是分裂切割、残缺不全的人。”⑦是在工业社会中被肢解了的认知系统的重新整合过程。而我理解这种“同归”在人类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中,是表现为在现代社会中被“分离”了的个体向群体的一种“回归”。这种回归以某种新的认同元素为纽带,而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圈子”,我认为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做是这些社会内部组织模式的通俗化代表,即麦克卢汉所谓的“重新部落化”的后果。
汽车既是供人们使用的工具,也是使人们着迷的偶像。神奇的汽车在满足了人们对于出行的需要之外,还成为一种“认同元素”,因此成就了一个“车迷部落”。这是一个没有酋长的部落,也可以说是一个人人都是酋长的部落。车迷,顾名思义,就是迷车之人,他们迷车的方式各有千秋。在此所说的车迷主要特指藏玩汽车模型的人,或称为“车模迷”。关于车模迷的世界,有这样几个特点:1)没有“酋长”。这个“圈子”没有明确的组织和界限,亦不受任何契约限制,“人人平等”;2)各自为政。他们每个人都分别统治着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汽车王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组织自己的收藏品,其他人一般不可以随便摆弄他的模型;3)为汽车模型“痴狂”。大家都痴迷于汽车、汽车模型,无论先后,“迷”劲儿不相上下,各有千秋;4)联系松散,交往有限。车迷间的交往非常有限,谈论的话题突出仅局限于“车”,通常不涉及车以外的任何私人问题。他们之间的交往几乎属于一种单线的模式;5)追求完美。寻求系列化的收藏,实现一种“完美”,几乎是所有车迷们不约而同的特点。
家不仅仅是一个私人领地,也是一个公共空间。对于车迷来说,家既是铸造车迷的“工场”,也是他们展示收藏的“展厅”,还是他们相互交流的“俱乐部”,更是“社会关系的养成所”。⑧由于国内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汽车模型交易市场,车迷们最通常的交流活动一般都在家里。他们会举行一些不定期的聚会以便交流、展示与交换。这种聚会通常不是随意的,因为大家平时都非常忙,所以聚会往往且必须要有事先的约定,最重要的是必须在不影响其家庭其他成员的情况下才可以实现,所以类似聚会并不频繁。车迷之间经常是“一见如故”,但却就如一位车迷向我介绍的那样,“我们只谈车!”而这不过是车迷之间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尽管有许多年的“交情”,他们通常也不会去打听与车无关的私人问题。车迷们通常都是独来独往,保持一种“单线”的联系模式。
虽然每个车迷开始收藏汽车模型都有各种各样的机缘,但帮助他们实现这一机缘的却是那些大小不一的模型店。车迷们对于模型店的情感是“既爱又恨”,那里既是他们“梦想成真”的地方,又是他们进行博弈的“战场”。很多车迷都不约而同的抱怨:“太贵!”也还是要想尽办法以最“合理”的价钱“淘”到最渴望的模型。
店既是买主与卖主的“战场”,也是买主间的“战场”。由于作为一种商品,“汽车模型”的市场非常有限,原来北京一度有许多主营或兼营“汽车模型”的批发零售商,但坚持下来的并不多,目前也就四、五家的生意还比较稳定。因此,对于这些车模迷来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一般,店主都会根据与顾客,也就是车迷间的“交情”而或早或晚地通报到货时间,并给予多少不等的折扣。“交情”是在长期的买卖关系中建立的,这一方面需要时间的考验,另一方面还要以资金作基础。在交情相当的情形下,那就得“先下手为强”了。车迷们经常用“抢”这个非常形象的词来形容他们的这种竞争。有一次,我熟悉的一家模型店向厂家预订了一批新货,其中有几款汽车模型都是很多车迷“等待”了很久的。而碰巧到货的时间与一位车迷出差的时间冲突了。在他临出差前的那几天,他几乎每天至少到店里来一次,有时实在来不了,也会来电话,可是直到他出差那天,货还是没到。老板向他做了保证,一定给他留着!可他好像还是千万个不放心。因为我那时常去那家店面做调查,所以后来连我都再三表示,一定会帮他看住!他才犹犹豫豫地离开,出差期间好像还来过电话!再后来,听说他出差回来时,是下了飞机直接先来店里取了车才回的家。
麦克卢汉在四十年前就说过:“媒介即是讯息(media is message)。”⑨我相信许多人都为他的这种“敏锐”所折服。电子互联网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当国际电子互联网络开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出现,当人们还在纷纷议论它的利弊的时候,它已经改变了我们。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认为:“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一场革命,这就是信息技术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信息技术就像工业革命时期的能源一样重要,它重组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根植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技术范式,它使社会再结构化,改变着我们社会的形态。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就是信息时代,或者说网络时代。”⑩一个车迷说,他们现在根本就“懒得”去大街上逛模型店,但这并不是说他们已经不再希望体验寻找的乐趣,而是寻找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现如今,全国,乃至海外的车迷们都可以在同一时间汇聚网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当然,车迷们也时常在网上约定着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人们陆续从现实世界走入虚拟网络,又不断由虚拟中走出来——在虚拟的网络上相识,在现实的世界里相认。现实与虚拟就是如此被演绎,车迷的世界就是这样被筑造。这是一个多维的网络世界,是个亦虚亦实的世界。卡斯特给网络下了一个定义:“网络由一组相互连接的接点构成。而网络的接点,具体地讲,依赖于我们所讲的具体网络的类别”(11)。每个车迷就好像一个个的节点,相互之间编织钩联。通常说电子网络所构筑的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展现的是一个虚幻的世界。然而正是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使我们看到了那个在现实空间里“看不见”的“车迷圈”。存在的看不见,看见的不存在。现实与虚幻相交错,这就是“车迷部落”。
虽然车迷们见了面一般只谈论与汽车或汽车模型相关的话题,但由于大家的性格、个人喜好、客观条件等因素,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聚在一起交流的。每个车迷都分属一个或几个“圈子”。如果将我所描述的“车迷部落”比喻成一个大圈子的话,那么,在这个大圈子中间又包含着一个个的小圈子,或者更应当说正是这些重重叠叠的小圈子构成了“车迷部落”,而“汽车”则是联结他们的纽带——他们的“图腾”。
三、汽车模型收藏
至于“汽车模型收藏”到底是什么?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的说法。车迷们在网上论坛上发的帖子不失为一种解释:
wocar发表于:2003/08/06 05:29pm
你的收藏就是我的玩具,我的收藏就是他的玩具。呵呵
Evolution发表于:2003/08/06 10:16pm
我觉得车模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我毕生的最爱,
我不能没有车模,更不能生存在没有车模的生活里,
所以车模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Nfs发表于:2003/08/07 07:45pm
对根本不懂汽车或者根本不想拥有汽车的人来说是玩具!
但对那种睡觉都想跟汽车在一起的真正车迷来说车模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毕竟在具备搜藏上百辆汽车的能力之前,
搜藏车模的是搜藏至爱的唯一选择,
至少我是这么认为!
rangerover发表于:2003/08/0710:22pm
艺术品啊!~那些不爱车的觉得我有问题,
花那么多钱买个对他们来说毫无价值的东西,呵呵,
我和他们说:我就是把它们放在桌上看我就是爽,精神食粮啊!
没错啊,车子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不可能拥有那么多的汽车,有时候觉得我有了某车的车模
就好像有了拥有真车一样,很有满足感:)
mini发表于:2003/08/13 09:11pm
怎么看待车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把它当作一种精致的东西,一种好玩的东西,一种系统的东西。
它里面有历史、有技术、有文化……有我们的苦乐、更有乐趣!
汽车模型可能自其诞生之时起,就注定了要与收藏结缘。因为就如麦克卢汉所述:汽车的未来不会属于运输领域。(12)因为,不仅由于通用汽车公司创制的“有计划过时”理论在汽车制造业的盛行,而且,随着人类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的改变,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肯定会像马一样被淘汰。而汽车模型延伸了汽车的生命。自从它的上市起,汽车模型就博得了众人的喜爱,不仅其他的许多汽车厂商纷纷效仿,很多玩具厂家也看好这一商机,适时推出了各种品牌的汽车模型。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汽车模型不仅“移植”了汽车的象征意义——当初老福特看中的一定就是这种“移植”了的象征。此外,汽车模型本身还有它独特的魅力,它那逼真的造型、精美的工艺、优秀的品牌以及不菲的价格,都使喜爱它的人们匪夷所思,不仅满足了感官上的享受,还可以通过它来体现其拥有者的身份,彰显特殊的品味。
如前所述,收藏是一种“玩儿”,一种休闲方式。就如一位有近20年“车龄”的北京车迷所说:“我们玩儿车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愉悦。”为了实现这种“愉悦”,他们有其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他还告诉我,他的哥哥即便是在高三最紧张的时候,每个星期日也要乘车从西到东的把北京城里所有知道的卖车模的地方逛个遍,看看有没有什么“新东西”。而他自己也有一周内逛5次“红桥市场”的经历。而另外的一对儿兄弟车迷也有与他们同样的经历,只不过由于他们家住在东边,则与他们的路线相反。他们说:“那时候如果不去找一遍,就不放心,生怕放过了什么‘好东西’”。那时候车迷们还不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购买。另外一个在公司做财务工作的车迷告诉我,他现在也通常每周都会去“万通”那儿的模型店看看,“看过才会放心!”就连一位身患糖尿病的老车迷,年近80高龄,由于糖尿病的缘故,尽管现在走路已经不十分方便,也常常会骑车从西至东横贯北京城去寻车!
车迷一般是乐于展示自己的收藏的。大家通过展示,相互进行交流,其间既是“车趣”的交流,也是人际情感的交流。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许多车迷都无缘见到其他车迷的收藏。这其中当然有客观原因,比如住房条件的限制,使许多车迷的车根本没有办法将车陈列出来,大多都会抱怨自己的家已然成为“库房”。很多车迷都会将相当数量的车“寄放”在父母家。但除去客观上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他们却是不愿意随便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藏品,因为,那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私人领地。
展示是种乐趣,更是为了求得认同。曾经有位年轻车迷邀请我去他家参观,其实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同行的另外一位“资深”车迷的一种认同,并渴望获得认同的心态。展示是一种竞争,竞争的目的在于寻求认同,认同又衍生了新一轮的展示,如此这般。这并非是令人尴尬的“循环论”解释,而是一个螺旋形的发展过程。认同才得以展示,而展示却又是为了求得认同。与此同时,展示也是出于竞争,而竞争的目的是求得更高层次上的认同。 “寻求认同!”这是一位车迷在我们共同观察到另一个车迷近来在论坛上的“突出”表现后所做的评价。
收藏汽车模型是一项开销很大的个人爱好。一位车迷好几次都不无嘲讽地用到“扭曲”这个词:“我们的价值观是扭曲的!”他们经常会用我们难以置信的价钱去购买模型,而且通常进行一些在我们眼里“不合算”的交易,他们告诉我:“我们不是以车的大小、新旧、或者购买价格为标准的”。为此,我特意与他进行过讨论——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扭曲的,他们只是觉得自己的价值观是不能够被其他人认同的,在别人眼里是“扭曲”的。而他们对于有人花很多钱购买手机、服装等等也同样感到有些不可思议。车迷门所追求的是那种“愉悦”!他们会说:“玩儿车就是这样,重要自己喜欢!”车迷们并不会仅仅根据同一的行为表象,就生发出认同感。很多车迷在评说那些大量购买汽车模型的大款时,表现出的就是一种极其的不认同。“这不就等于扔钱嘛!既不懂车,又不了解它的历史。”一位车迷在看到某大款的购车场面后如是说。
四、作为一种大众消费的收藏
鲍德里亚在论述收藏时指出:
我们可以如此假设,如果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的确是一项热情的对象,那就是我们对私人财产所具有的热情,而且,其中的感情投注的热烈程度,不会输给人性中的任何激情,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它经常要比其他热情来得更强,或者,有时在其他热情缺席的情况下,只有它独自统领着日常生活。温和的、朦胧的、有调节作用的激情,我们对它在主体和团体的生存平衡中,甚至对他们是否要生存下去的决心本身,究竟占有何种基本地位,却是难以衡量。在这样的意义下,物品已在实用范围之外,在特定的时刻里成为一种别有意义的事物,和主体深深联系,它因此不只是一个有抗拒性物质体,而是成为一个我可以在其中发号施令的心之城堡,一件以我为意义指向的事物、一件财产、一份激情。(13)
人类之所以游戏,是因为游戏是我们的一种本能,但更重要的是游戏具有一种有意义的功能——有某种超出了生活直接需要并将意义赋予行为的东西“在运作”。(14)我们需要靠游戏或休闲来慰藉我们的灵魂。玩是人类的根本需要。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写道:“游戏——人的延伸。”(15)曾几何时,有闲还是某个阶层的代名词,游戏、玩耍也是不务正业的代名词。人类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大都提倡要鼓励人们多生产、勤劳动,等等。而对于“玩”,仿佛总存有偏见,与玩联系在一起的话语多有不务正业之嫌。杰弗瑞·戈比在《你生命中的休闲》一书中从时间、心态、生存状态、行为等角度对休闲进行了重新定义:
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休闲能使个体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使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基础。(16)
车迷们之所以痴迷于汽车、汽车模型是因为它们之于他们有种特殊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人在某种程度上好像被进行了分割,就像福特公司的流水线将汽车分割成一个个的零件一样,我们每天都要在生活着的这个世界中扮演各种各样不同的角色。而游戏使我们的这种分裂得以恢复,在欢乐的嬉戏中我们又恢复了作为人的整体性。约翰·凯利在《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
休闲应被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的存在空间,是人的一生中一个持久的、重要的发展舞台。“成为人”意味着摆脱“必需”之后的自由;探索和谐与美的原则;承认生活理性和感性,物质与精神层面的统一;与他人一起行动。使生活内容充满朝气并促进自由与自我创造。休闲是以存在与“成为”为目标的自由——为了自我,也为了社会。(17)
我以为正是这种“成为人”的意义使车迷们痴迷于“车”,无论这意义是工具性的、物质利益上的、精神情感上的、或者其他的什么都是如此。
虽然汽车模型收藏仍被许多人视作“另类收藏”,但也没有人能够否认它作为“收藏”的存在,它又是如何传承传统收藏的品质的呢?由于“汽车模型”与收藏的“意外”结缘,这一非雅非俗的批量生产的现代工业化的产品——汽车——的替身也被赋予了许多“品味”,被分出了高下。其实这品味所遵循的无非是个不证自明的道理:“物以稀为贵。”所以虽然是批量生产,但商家却想出了“限量”的策略;尽管它并没有生命,但它却有特殊的血统,可以成就它的系列。许多车迷也逐渐开始使用类似“品相”、“绝版”、 “精度”等术语。收藏是一种消费行为。通过对“汽车模型”收藏现象的考察,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鲍德里亚在《物体系》中为消费所做的新定义——
财富的数量和需要的满足,皆不足以定义消费的概念:它们只是一种事先的必要条件。消费并不是一种物质性的实践,也不是“丰产”的现象学,他的定义,不在于我们所消化的食物、不在于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不在于我们使用的汽车,也不在于影像和信息的口腔或视觉实质,而是在于,把所有以上这些元素组织为有表达意义功能的实质;它是一个虚拟的全体,其中所有的物品和信息,由这时开始,构成了一个多少逻辑一致的论述。如果消费这个字眼要有意义,那么它便是一种符号的系统化操控活动。(18)
虽然就我的理解,鲍德里亚对于大众消费所持的是消极的批评态度,而且他仅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大众消费进行宏观评说也难免有偏颇,但他的上述观点对于当代社会的这种大众的“收藏消费”行为来讲却十分恰当。“汽车模型收藏”就是这样一种“符号的系统化操控活动”。“汽车模型”本身是一种符号,被用做收藏后,其非雅非俗的品质被传统意义上的“收藏”体系所升华。尽管许多“汽车模型”收藏者都认为自己是在收藏“汽车”、在收藏“汽车历史”,其实就如杭斯所说:“收藏品,对人来说,就像一只没有感觉的狗,它接受人的抚摸,而它也以它的方式回应给人它的爱抚,或者应该说,它是一面镜子,它所忠实反映的,不是人的真实形象,而是人对自己所欲求的形象。”(19)通过对“汽车模型”的收藏,人们实际上是在收藏他们自己。他们之所以认为自己是在收藏“历史、文化”或其他什么,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顺应——对原有体系和秩序的顺应。我在调查中发现,他们对收藏品所谓的真实性来说并不是太在意,也许对这个“真实性”的理解本身存在不同,但是就汽车模型从来就是汽车的一个“替身”这一不可否认的事实看确是如此。收藏者更看中的是自我,“我藏故我在”可能是个不恰当的借用,但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现实存在的就是真实的,他们更希望的是通过自己参与来构建一种新秩序,而不是满足于原有的规则与制度。他们所做的并不是什么“汽车历史”或“汽车文化”的收藏,他们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在完成一种“汽车历史”与“汽车文化”的建构。应当说这也是能动性在当代社会的一种充分体现吧!
休闲消费在当代已经不再是有闲阶级的特权,已经日益成为一种大众的消费。然而它难免遗传了“夸耀式消费”的某些缺点。以汽车模型的收藏来说,由于汽车模型是一种价格相对较高的商品,这种消费必然要以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持,而且相当部分人会多少带有“夸耀”的成分购买一些所谓的“经典款”、“珍藏版”、“限量版”等等。这虽然有“保值”因素考虑,但仍然难以将“夸耀”的成分去除掉。但是“夸耀”只是休闲消费的部分因素,事实上它更体现的是当代社会相当一部分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很多车迷将收藏汽车模型视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话乍听上去似乎有些过分,但事实上,据我的观察,“车迷圈”是相当一部分车迷在工作之余的一个主要社会交际圈,而他们的为人处世风格、审美价值判断等等也均可以在这种交往中窥见一斑。而整个活动中,无论是以保值为目的,还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为境界,汽车模型收藏给大家带来的是愉悦,这也是休闲的最本质的特点。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矛盾需要面对,太多问题需要解决,太多困难需要克服,为了生存,人们往往背离自我——被分割了。休闲为人类心灵的整合提供了途径。通过这种途径,人们再度体会到久违了的“畅”。当车迷们发现或欣赏一款心爱的模型时,体验到的就应当是那种“畅”的感觉吧!
这是个消费的时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说法似乎正在被“人以物聚”的现象加以扩展,汽车模型收藏者给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他们为传统社会演绎出了新的故事,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费文化长卷中的一个片段。
注释:
①李彰平:《收藏的含义是什么》,《收藏》杂志1994年第1期,第18页。
②成志伟主编:《收藏辞典》,知识出版社,1992年,第1页。
③张绍先:《收藏价值初探》,《收藏》杂志1994年第4期,第18页。
④于光远:《吃喝玩——生活与经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5页。
⑤[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⑥Belk,Russell W.,Collectors and Collecting,in Susan M.Pearce (ed.) Interpreting Objects and Collectinn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p.319.
⑦[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页。
⑧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76页。
⑨同⑦,第33页。
⑩[西]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95页。
(11)同上,第497页。
(12)同⑦,第272页。
(13)[法]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14)[荷兰]胡伊青加:《人:游戏者——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页。
(15)同⑦,第290页。
(16)[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康筝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4页。
(17)参见[美]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赵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8)[法]让·鲍德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3页。
(19)同上,第1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