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探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框架论文,理论体系论文,逻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一个科学理论,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其自己确定的对象领域,这是一个理论的内容和目标的客观要求,子虚乌有或游离不定的理论内容,不可能构成独立的理论体系;二是理论的对象必须与实践的对象相统一,这里的实践可以是现实的实践,也可以是人类过去的实践(历史事实),也就是说,理论所研究的领域,同时也是事实上存在的,或事实上存在过的实践内容,而不是写小说,可以根据情理需要自行虚构的,这一条体现了理论的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三是每一理论都必须有自己的逻辑结构和方法,也就是说,理论必须有一定的“形式”把其内容构筑起来,否则只有对象,没有理论存在方式,正象亚里斯多德笔下的没有形式的质料一样,是不可能组成为独立的体系的。正是由于之,它才能“自圆其说”而成为完整的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展开的,其理论的对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与规律,其实践的对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两者既确定又统一,并且它具有自己的基本逻辑结构和科学的论证方式,因而,它是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见下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对象和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无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内容,要回答的理论和实践主题都是在中国这样的现实状况下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因此,“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它们必须解答的共同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对象和主题。理论界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和对象有三个,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其实,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误读。中宣部编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和《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精确回答了这个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①“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② 这两段文字充分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尽管其直接所回答的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但他们实质是进一步深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和对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实事求是
精神实质是一种理性形态,它是一个理论之所以立论、建构的出发点和根本。如果把理论比作一座大厦,那么精神实质就是这座大厦之所以如此构成的本质。在现象上,它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不是任何作为大厦实体的一砖一瓦一石,但在本质上,它却是使一砖一瓦一石之所以如此组成的内在根据。离开了这个本质,一砖一瓦一石只有个别存在意义,而没有组成大厦的整体意义。事物存在之本质,并非是人的感性所能把握,而只有通过人的理性才能正确认识。因此,本质一旦在人的意识中呈现,必是以一种理性形态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理性与本质同构,本质离不开理性,理性离不开本质,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可见,一个理论之精神实质是该理论之为该理论的内在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是实事求是。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也必然是实事求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用“实践”来审视以往一切旧哲学的缺点并由此阐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并归根到底要受此制约。这种“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③ 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真谛。列宁既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把实践看成是辩证唯物主义之首要的根本的观点,而且更在实践上,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出发,在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首先胜利”,从而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转向实践。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精髓概括为“实事求是”,对实事求是的内涵进行了科学规定,并把它定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而且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实践,就是实事求是。尽管其理论的内容随着社会生活、时代条件的不同而不断与时俱进,但其理性本质、其精神实质是内在统一的。
其次、实事求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精神实质,是现实实践理性所使然。自1956年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诸多失误,究其失误的根本原因,首先在于思想路线。究竟是从中国具体实践出发,还是从社会主义的某种理论,某种固定模式出发,这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由于我们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错误,致使在这一重大问题上产生偏差,路线、方针、政策严重脱离中国国情,社会主义经济在“大”、“公”、“纯”的恶性膨胀中到了崩溃的边缘,社会主义政治也濒于无序的混乱状态。“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一个接着一个的革命运动把中国推上绝路,把中国社会主义推上绝路,中国人民也在一个接一个的愚昧的精神蜃楼里越变越穷。因此,无论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史都呼唤着真正的实事求是精神。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把实事求是作为其精神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的客观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它前无古人的经验,现无其他国家的模式可资借鉴,更不能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找到现成答案。它客观上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在现实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总之,实事求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精神,不仅渗透在其理论的各过程,各层面,而且是其理论之逻辑建构的内在聚合剂。实事求是是一种精神,既是一种理论理性,也是一种实践的精神,它尽管看不见、抓不住的,但它弥散于其理论的每一血络,穿透其理论的每一毛孔,成为其理论精髓。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所谓理论基石,也就是指一个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承载一个理论大厦之全部负荷的基础。因此,基石的性质如何,是否结实直接关系到理论体系大厦的牢固性和永久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载其理论全部负荷的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其它的相关理论都是竖之于这个基石之上并与其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体系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针对中国情况讲的,其科学涵义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我国从1956年起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阶段,它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特定历史时期。有了这个理论,使得人们对国情有个清醒认识,使得理论有了对象基础,真正成为“有的之矢”,使得理论有了坚固的“事实”依据和实践场景。
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一根本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髓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深刻揭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规律,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解答这一根本问题的首要条件是要搞清我国社会主义处于一个什么阶段的问题。“我们讲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它使得我们“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从而能“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④“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⑤
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层面的理论以及这些理论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逻辑起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答案并不存在于“本本”之中,而存在于现实的实践中,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不在于抽象的理论原则之中,而在于现实的中国国情,确切地说在于对现实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之中,这就是初级阶段理论。“革命是这样,建设也是这样。在革命成功之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⑥“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⑦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和起点,是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我们制订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这块基石的根本点在于:它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与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区别开来,把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和不发达阶段区别开来,把建设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建设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区别开来,它不拘泥于社会主义的抽象原则和一般形式,而是立足中国,从中国的“实事”出发来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支柱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
正是由于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这块坚实的基石,才有建立于其上的理论体系大厦。需要指出的是,基石虽然重要,但仅仅只有基石是构成不了理论体系的,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必须有竖之于基础上的支柱理论。正像一个大厦的主体都是梁柱一样,支柱理论是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支柱理论是反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规律的理论。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
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地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它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要求,而且从理论上延续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理性,从而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支柱。“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本质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都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创新,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社会主义历史的几次重大发展尽管每一次都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但由于当时的时代条件的限制,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如何建设问题涉及较少。由于长期受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限制,人们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一直处在蒙昧的摸索之中。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对此问题大胆破题,创立了新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完整整体,它从根本上解开了长期以来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使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迈上新的征程。它在突出生产的首要地位基础上,坚持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即以社会生产方式为基本依据来考察和界定社会主义本质,这充分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精神。社会生产方式决定和制约着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规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社会主义的性质和面貌也同样受生产方式决定,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在生产方式里,最活跃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内涵,因为一个社会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上,它的物质水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怎样,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生活方式、活动方式怎样,都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思想理论对社会主义的考察和认识,只注重公有制、按劳分配和无产阶级专政几个方面,以此来推究社会主义本质,这只是停留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中,有空中楼阁之嫌。邓小平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中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并且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到社会主义本质中以彰显其突出地位。这既有效地破除了离开生产力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本质的唯心史观,也从根本上澄清了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种种扭曲认识,奠定了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
社会主义本质论揭示了社会主义途径(手段)与社会主义目的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本身是一种现实的运动,它是活动的。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要素的内部联系,它本身也是由特殊矛盾构成的,而矛盾的本质是对立面的统一,并以此为动力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状态。因此,对本质的概括也应是具体的、辩证的,而不是抽象的、僵死的。过去我们过分强调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并且以最终目的来规范和评价现实的实践活动,这使社会主义理论有脱离实际的空想之嫌。而事实上目的与手段是统一的,一定的目的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来实现,一定的手段总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也应从目的与手段统一的角度出发。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目的,而这些目的的前提是发展生产力。这里发展生产力是手段,手段和目的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有机统一,从而谱写了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篇章。
(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旨在于建设中国,发展中国,使中国尽快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要实现这一点,根本的途径是发展生产力,而要发展生产,就必须对内进行改革,对外实行开放。因此,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改革具有特殊性质,它具有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内涵。一方面,它是一场革命,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改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说它是革命,是因为它要从根本上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而经济制度的确立,本身属于革命的内容。同时,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内含着革命的因素,尤其对于某些既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又被顽固地坚持着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要以革命的方式予以坚决改变。说它是改良,是因为它是在社会主义原则下的改革,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改革,并且是以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为直接内容,因此通常用自上而下的形式出现。因此,革命和改良两层含义是相互统一的,离开了革命谈改革,就认识不到改革的深刻性、艰巨性、全面性,离开了改良讲改革,就有可能导致对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的否定,两者是有机统一的。这种改革的特殊性质客观要求人们在改革中,既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更要大胆探索,坚决改变与现实生产发展相适应的种种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改革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二是改革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这是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律具体演绎。我们所倡导的改革,并不是对旧制度的简单的修补,而是一种全面、彻底的改革,它本身具有完整的结构。它不仅要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某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环节,而且改变一切同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因此它几乎触及每一社会领域,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教育体制改革,社会生活管理体制改革等等方面,并且各方面的改革又都不可能独立进行,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所以改革是一种整体性趋进。尽管在某个阶段某些方面有所侧重,但这只是改革进程的操作步骤的客观要求,只是整个改革的具体的一步。
如果说改革主要是就“对内”而论的话,那么“开放”则主要是就“对外”而发的,两者相辅相成,都是为搞活经济、发展生产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的成功的,相反,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日益一体化趋势客观要求中国借鉴和吸取其它国家的文明成果,既然如此,除了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别无他途,对外开放必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互为发展条件。因此,对外开放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与改革一样,对外开放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对内改革的深入,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拓展,使我国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范围不断扩大,已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局面。
改革开放理论相对于其它理论来讲有着明显的特点:一是工具性,也就是说改革、开放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效工具。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两者都是作为工具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二是革命性,“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它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三是过程性,改革开放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而是逐步拓展、不断深化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的历史,正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历史。这个过程一方面是充满艰辛的曲折过程,另一方面也是不断取得新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日益欣欣向荣的过程。四是整体性,改革开放是一个整体的趋进过程。一方面改革是社会诸要素的全面的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必须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开放也是全方位的开放,从地域到内容,它都是多层次立体形的对外开放。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也是一个稳中求进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有序递进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时间连续,也是内容的连续,它们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纵向整体。五是群众主体性。改革开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其目的是为人民群众,因而也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改革开放的每一项政策都源于群众、为了群众。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只有群众正确理解和积极支持改革开放,才能保证其顺利进行。
总之,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离开了改革开放理论,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最具“特色”的支柱理论,是深刻揭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规律的重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现实实践科学“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首要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它是社会的基础和根本所在。而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首先必须确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经济体制。建立如何的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一直维系人们思想的重要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解决了我们现阶段的经济体制问题,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的科学反映,因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支柱。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历史的必然。因为我国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始终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必须合理地配置资源,使各种生产要素形成最佳组合,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这客观上需要市场机制来调节,它通过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引导生产和消费、调节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从而使生产效益日益提高。我国处在并且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劳动是人们的主要谋生手段,追求个人物质利益是人们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动力,而社会对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的分配只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等价劳动获取等量劳动报酬,而等量劳动交换只能依据通过市场形成的表现为价格的社会必要劳动这个尺度来进行,离开市场很难对劳动者的劳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也搞了几百年,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来没有人搞过。因此对这个开创性的事业我们必须“小心求证”。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要建设商品经济社会共有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要使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并非是件易事。我们在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中必须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一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两者是不同领域的范畴,但两者并非是完全独立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结合的,因为任何制度必须有一定的经济体制,至于用什么经济体制,这要看现实的经济条件,任何以僵化的模式框住现实经济做法是愚蠢的,也是不成功的。因此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结合”的关键是看现实经济条件,现实经济运行的客观状况。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发达,产品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较低,这种社会主义的客观实际需要建立市场经济,以不断充实经济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公有制为主体和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由于市场经济是自主的经济,经济的“自由”必然产生各种形式的所有制,这些所有制之间和所有制内部必须按价值规律进行交换,这就是牵涉到对“公有制主体”的理解问题。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需要公有制经济,也需要非公有经济,无论是公有经济,还是非公有经济,都服从和服务于增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个目的,邓小平讲的计划、市场是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关键。以此推论,相对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来讲,经济体制中的“公有”、“非公有”的多少必须的依据“现实经济条件”,其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其目的是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效率是一个经济范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高效的经济,因此,讲效率是其应有之义;而公平既是经济范畴,又是哲学范畴,作为经济范畴,它要求市场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给每个人都以平等的发挥能力的权力,机会均等;作为哲学范畴,它是一种人的道德要求,它要求对社会进行种种人道主义的救助,从而使社会不断向着正义发展。从理论上讲,公平和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因为效率是以公平为基础的,离开了公平,经济秩序混乱,不可能提高效率,公平为提高效率创造了社会条件,稳定的社会环境,健康的社会心理,良好的精神状态,而这些都是公平所能提供的。当然,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是矛盾的统一,对于微观经济来讲,公平要求企业“付出”、“贡献”,这本身就影响效率的提高,效率要求采用各种手段发展经济,而有些手段很可能是有碍公平甚至破坏公平的。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这个角度看,公平和效率的矛盾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内在必然性,一方面社会主义以公平为价值目标,而市场经济以效率为直接目标,两者是矛盾的,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内部也存在着这一矛盾。在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效益优先的原则日显突出,这使一部分人在效率的惯性作用下,无法参与公平竞争,从而失去部分的社会权力,造成社会不公,两极分化加剧。但是这种矛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会得到不断解决的。因为公平和效率的统一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它反映了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要求和经济规律。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而建设的中心是经济,因此,市场经济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因为这个理论一切都是围绕发展这个实践主题来展开的。必须清醒的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的现阶段,经济发展尽管是中心,但经济发展并非是发展的唯一内容,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全部,发展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内生性的特点。从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到江泽民的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都非常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因此,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是贯通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支柱规律。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基本目标。物质文明可以消除人们的物质贫困,是发展的基础内涵,但社会发展不能停留在物质文明上,正像人不能停留在吃饱、吃好等的物质享受上一样,社会发展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物质财富的拥有,而必须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使社会的精神内涵不断升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文化条件和智力支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它不断生成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和社会的人文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最终保证了物质文明的正确方向,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光靠物质条件,我们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取得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核心价值。无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还是思想文化建设,其主体是人,离开了人的素质的提高谈社会发展是一句空话。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关键是知识水平的提高,思想觉悟的提高,实践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基础和目的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发展。由于人之为人(人之区别动物)的本质在于“自觉的能动性”,在于理性,在于精神,因此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的价值目的也在于人的精神的日益丰润,从这个意义理解“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有两个方面,一是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二是精神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富,不仅要使物质“富”,更要使精神“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必须要使物质和精神共同“富”。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建设才能真正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关怀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尊严水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发展的整体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的重要内容。社会发展是整体的发展,正像有人的生长不是先长头、或先长脚,而是整体生长一样,社会发展也是社会诸要素的共同趋进。从社会存在的共时性角度看,社会的基本要素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科学发展观非常强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强调经济建设的中心,强调社会发展的政治保证,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努力把社会发展看成是一个包容性的系统工程。从社会的历时性角度看,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论、发展机遇论、发展战略论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的思想集中体现了这一点。总之,发展是一个整体结构,这整体结构一方面是存在的立体结构,另一方面也是时间的延续结构,两者的统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发展要讲效率、讲成果,但其成果的取得方式,效率的增长度要符合客观规律,这就是说发展有一个自然限度。人不可能超越自然而生存、发展,社会发展也不可能超越自然而行进,相反它必须以自然的客观条件和规律为基础和前提,这就要求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而不能竭泽而渔,追求暂时的、短期的发展成果,使其失去可持续性。“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主要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⑧。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涵义在于不断改善社会的人文环境,使人们在“公平”原则下合理发展。它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两方面。“代内公平”是指当代人在发展的机会上是均等的。邓小平的“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正是实现“代内公平”的条件;“代际公平”是指当代人不应享用后代人的自然条件,而应该为后代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一定要高度重视人文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优化,努力使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能给后人留下赞叹,而不给后人造成遗憾。”⑨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要在实现人与自然关系优化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从而为未来社会的更好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条件。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人的价值观念的转变,社会的价值目标的正确。它要求我们注重增殖发展能力,注重社会公正以发挥人类整体力量的优势,注重人的精神升华而贬低追求物质享乐。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永续性。
总之,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为目标和内涵的整体发展观;是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为最终目的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它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并在实践中有效地指导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从不同的侧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而且总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因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这些主体内容之间是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从理论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论回答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途径问题,市场经济论回答了如何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这个中心问题,科学发展论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价值目标和整体战略问题,四者相辅相成,从不同方面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辐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教育、民族、宗教、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理论
如果说前文论述的四大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厦的支柱、顶梁的话,那么其理论的辐射内容则是其大厦的砖瓦,没有支柱顶梁,大厦无以支撑,没有砖瓦,大厦缺乏丰富的内容而不成体系。因此,进一步说明其理论辐射的内容是揭示其科学体系之脉理的重要一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辐射的理论观点涵盖了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的内容,显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观点和论断,织成了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六、理论到实践的根本中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深根植于现实实践中,并指导着现实实践。而理论转化为现实,变为“物质力量”,需要一系列中介环节,这就是党的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措施等,而在这些中介层级中,最根本中介是党的基本路线。因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制定各项具体的方针、政策的依据和准绳,它一头系于理论,它内含着实事求是的精髓,内含着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内含着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正确掌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它作为统揽全局的总方针,对现实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的另一头系着实践,它通过具体的方针、政策的制定,使实践活动得以一步一步展开,党的基本路线本身是理论实践化过程的首要环节,理论的形成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理论的目的是从抽象(理性认识)返到具体(实践),而路线则是理论返回实践的首要环节。党的基本路线,把自己的内在实质理性内容具体化为我们党在一定时期的战略任务、奋斗目标、基本政策等,进一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各地的生动实践。因此,党的基本路线实质上是一个实践纲领,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根本中介。马克思主义与其它一切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从抽象的理念王国中思辨而至,而是从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概括提炼出来的,这种建立在现实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反过来又对现实活动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样也具有这种显著的实践品格,它通过党的基本路线的不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相互融合、交相辉映。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完整的科学体系。首先,这一理论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有其哲学基础。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自己特定的对象和主题。其三,它自身的严格逻辑结构,从精髓——基础——支柱理论——理论的辐射面——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中介——具体的方针、政策——群众的实践,环环相扣,丝丝入理,构成一个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根本问题,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几大科学领域的,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军事、外交、党建等丰富内容的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注释:
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2003年,第9—10页。
②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年,第17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43页。
④⑦ 参见《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13页。
⑤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0—399、292页。
⑧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3页。
⑨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第38—39页。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逻辑框架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