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分子生物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体系建立初探
曹 阳 侯义龙 付常振 迟 彦*
(大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辽宁·大连 116622)
摘 要 双语教学是教育适应现代化、国际化要求而采取的手段。本文就近年来开展的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情况,探讨了教学内容安排、教材选择及讲义编写、教学模式建立、教学手段选择、考核及评价体系等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有关双语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双语教学 教学体系
0 前言
为了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这一关键性文件,为更好地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经济、科技和当前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需要,本科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进行外文教育重组,对于外文原版教材运用应落到实处。结合中文语义和语境做好外文的重组和整编工作。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教育部[2007]2号文《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又明确鼓励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工作,[2]为了进一步推进外文教育的发展,从07年到15年之间进行500多门课程的设计和实际操作。此外,教育部还将双语教学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双语教学已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领军发展的年代,分子生物学是发展最快、最具活力、最有生命力的一门学科,已经渗透到生命科学几乎所有的领域,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为其发展提供着驱动力。近年,随着学科的快速发展,分子生物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理论和新技术,其成果大多发表在影响因子比较高的英文期刊上,相关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也都使用英语。因此,对于分子生物学这种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涉及面广、国际通用性和可比性强的课程而言,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能够更认识到国际教学环境的变化与变革,更和谐的融入到双语教学的课程设计中,掌握相关知识和专业性技术技能,增加自身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不断提高双语课程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当下最先进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和专业理论知识和国际接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直接利用外语从事学习和开展初步研究的能力,以适应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的时代需求,也为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高质量及高素质生命科学人才队伍提供保障。笔者对所开展的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教学改革,介绍了双语教学改革措施,总结了相关教育学知识和经验总结,国内目前双语教学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国内双语教学更好更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刚刚从“文革”深重灾难走出来的中国,亟需一场变革让国人从梦魇中醒来。中国若要发展前进,必须打破把毛泽东的话作为判断一切是非标准的神学信条。好在邓小平、胡耀邦等人以极大的胆魄,推动了接下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思想钳制和政治专断,也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1 双语教学体系的建立
1.1 教学内容安排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要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细胞活动的规律,揭示生命的本质。分子生物学涉及的专业知识较为广泛而且所涉及的内容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的变化,更新速度较快。怎样更好地与其相关学科比如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更好的契合,更适应当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变化课程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既要体现知识发展与更新,又要避免与其它课程重复,内容的优化显得尤其重要。
本课程围绕信息流传递,阐述从DNA复制、RNA转录到蛋白质翻译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并且牢牢扣紧当前最新的科技发展情况,从五个主要方面即染色体与DNA、基因表达及调控、疾病与人类健康、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进行阐述和研究,主要研讨基因表达及调控以及分子生物学前言进展和方法介绍,避免与其他课程的交叉重复,去除陈旧及老化内容,体现前言进展。
同时,为了拓展生物学双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应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定期和不定期的更新大纲内容学习目录和主要学习课件。及时的发布当前全球前沿的生物学知识和理论,结合教材和原版英文翻译设置课时作业课后巩固和反思探讨三个部分。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互动平台对课堂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讨记录在课后及时巩固思考,做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促进。我们学校及其它高校的实践证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在双语教学中效果显著。[4]
1.2 教材的选择
2.2.2 研发能力。三德科技建有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与机制,据介绍,该公司截至目前,先后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11次、申请专利413项(其中发明专利140项),均位居行业第一。同时,该公司也是行业唯一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建有“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和“湖南省煤质分析与检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研发平台,拥有近200人的研发和技术团队,制修订国家/行业产品技术标准6项。考虑到煤炭入厂验收智能化建设有许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或个性化需求再设计的环节,较强的研发能力有利于该等需求的实现。
教学方法综合化:分子生物学内容新颖而庞杂,知识更新较快,除采用讲述法外,有必要实施多元化探究性互动式教学方法。知识是通过主观能动性建构习得,因此教学应该采用一种积极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双语教学的体验学习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高校学生的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完善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论体系,会接轨,国际化生物学研究打好基础。在生物学研究的双语课程设计上要尽量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和老师理论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情怀,让学生自主的积极参加培训和课后的英语常规化训练。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内,让学生能够对英语教学产生浓烈的兴趣进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和课程网站:当今社会多媒体时代的大环境背景下,英文的教学应结合多媒体的特性进行推广和运用。以一种新颖的更容易被青年人接受的教学模式启发和诱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生物学基础知识存在着一定的学习难度,然而加上英文的专业性的词汇,使得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热情弱化。但是介于当前网络自媒体对英文词汇的扩大宣传生物课程设计的双语化发展,可以结合网络自媒体的特色进行改革和创新。将一些绘声绘色的图片声音文字结合到教学的过程中,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这样的形式不但有利于提升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形象理解也便于记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到全球最前沿的生物学知识演变现状。
教材选择对于教学效果非常重要。分子生物更新速度快,在教材建设上需要重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新颖性与启发性。
1.3 确立渐渗式教学模式
鉴于授课对象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人员素质不同,等问题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避免填鸭式教育,遵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的过程,逐渐培养高校学生对英语的适应能力和学习热情,选择英文原版教材,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授课。采取一种鼓励式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创新,主动合作。在初期阶段,可以以中文形式为主以外文形式为辅逐渐渗透逐步深化。大学生对双语教学有一定认识之后增加英文教学的比例,从而高校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双语教学的进程,强化双语教学的水平。但关键内容,尤其是概念性问题,还是采用先中文阐述,在学生理解、领悟前提下,再使用英文,以避免英文懂而中文疏的尴尬现象;当多数学生无法听懂时,则采取先中文后英文讲解,以便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类似教学方法在其它高校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
1.4 构建立体化教学手段
在语义网的七层结构中,根标记语言(XML Schema)层、资源描述框架(RDF Schema)层、本体(Ontology)层主要用于标识Web信息的语义,是系统的核心和关键所在[3]。通过对万维网上的文档添加能够被计算机所理解的语义“元数据”,语义网使整个互联网成为一个通用的信息交换媒介。在语义网的整体设计中,URI、RDF框架模型和本体的引入,打破了信息资源知识组织传统的、平面的、单维的链接模式,形成了立体的、异构的、多维的语义链接。
我们选用的中文教材为朱玉贤等编著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分子生物学(第4版)》,英文教材选用了James Watson编著冷泉港出版的《Molecular Biology of Gene(第 7 版)》。
课程主要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大学外语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四个类别,着重提高大学外语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例,同时提高选修课程比例,提高各模块选修课程学分比例,分别设置通识教育类、外语类、专业方向类、专业任选类、实验教学类选修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具体课程类别与学分占比如表1:
1.5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及评价体系
教育部多年来一直鼓励和推行双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逐渐被认可并受到重视,教学效果良好,但并没有大范围开展,原因有多方面。
2 关于双语教学的思考
成绩考评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中,要求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弄懂专业外语,因此我们采取了多元化考核方式,在符合规定前提下,提高了平时考核成绩比例,占总成绩40%(期末占6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发言、小测验、翻译、课件制作、分组讨论等;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英文形式的试题占50%,试卷的分数设计上应采取一种鼓励性的加分政策。这种分数的设计要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对学生引用英文参考文献 或者炎用英文论述进行严格的审核和公平的评价。
首先是学习需求。出国留学或工作的本科毕业生对专业外语要求较高,学习欲望强烈,却只占少数,国内读研学生对专业外语非常渴求,也非常欢迎双语教学,而其他大部分人并不十分感兴趣。如何摆脱这种困境,需要进一步认真思考。
其次,师资力量薄弱。国家每年派出很多人员出国学习、进修,并对其进行外语培训,但这些人未必胜任双语教学,以往双语教师培训无法满足需要。对此,需要国家加大力度,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并行,来提高双语教学师资数量和水平。
第三,需要营造双语教学环境。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双语教学课程,在经费、工作量、设施和条件等方面给予倾斜。学生心态很大程度决定双语教学效果,[5]必须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双语教学,并主动营造双语学习氛围。再有,应多门相关课程联合开展双语教学,这样可以取得更好效果。[6]我们学院多年来开设了专业英语,对分子生物学等课程双语教学的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高等学校开展双语教学,是教育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应坚持适应时代、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态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临床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并发肺炎的发生率约为正常人群的10倍以上,且糖尿病并发肺炎死亡率约为糖尿病未并发肺炎死亡率的8倍以上,也是普通肺炎患者死亡率的6倍以上。因此,糖尿病并发肺炎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生命质量均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有效提高防御力度,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十分重要[2-3]。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2001]4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2007]2号).
[3] 熊伟,左绍远,周静华,王唯斯,普元倩,徐春萍,罗永会.渗透式双语教学法在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11):859-862.
[4] 李睿,邱杏,朱家华,甘露,崔鸿.信息化视角下本科生双语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分子生物学》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9):80-84.
[5] 柳莹,高丽,唐永政.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对策[J].生物学杂志,2015.32(5):108-110.
[6]沙莉,甘纯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双语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3.3(3):49-52.
Establishment of Bilingual Teaching Reform System of Molecular Biology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CAO Yang,HOU Yilong,FU Changzhen,CHI Yan
(Dalian University,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Dalian,Liaoning 116622)
Abstract Bilingual teaching is a means of adapting education to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Based on the bilingual teaching of molecular biology for undergraduates in recent year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s,the sele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compilation of lecture notes,the establishment of teaching modes,the selection of teaching means,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and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bilingual teaching.
Keywords molecular biology;bilingual teaching;teach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400/j.cnki.kjdkx.2019.03.050
*通讯作者: 迟彦
基金项目: 大连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标签:分子生物学论文; 双语教学论文; 教学体系论文; 大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