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国家电网公司运行分公司郑州管理处 450000;4.国网枣庄供电公司台儿庄客户服务分中心 277400)
摘要: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众多行业的进步,与此同时也使我国电网迎来了新的挑战。电网的单纯供给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更重要的一点是对现有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高。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取决于配电网的稳定性和供电企业的整体发展。为此,如何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是个关键性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供电企业提供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城市电网可靠性的提升,促进供电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城市电网;供电企业;可靠性;措施
城市电网对城市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电网规划重要内容的供电可靠性是起其中的一个关键,只有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才能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可靠,供电企业才能获进一步发展。以下就从城市配电网规划入手,对如何提升城市供电可靠性的做了探究。
一、城市配电网机构及要求
我国相比较其他发达国家,在电网的规划上欠缺完善的研究方法。电力企业管理水平随着规划情况的改变而改变。从电力市场的整体环境来审视电网的价值,是建立在导电规划水平上。根据电力市场的外部环境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然后处理得出电力的供求关系,整改长期的缺点走向缓和局势。城市配电网的结构先期在于“重发、轻供、不管用”的问题下,因此导致网络结构繁杂,不能将投资资金有所利用[1]。所以城市配电网的结构在建立供电可靠性上,起到重中之重的作用。在考虑电荷的负责转移能力上,必须采用环网结构的对供方式,提高可靠性指标达到“N-1”的标准。
城市配电网的结构,是考虑经济条件的前提下对配电网架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的提高。无论线路是以辐射、单环网还是双环网的方式进行开关配置,都应对配电网进行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的实施,是取决于一次系统的建立和二次系统的配置。对城市配电网的要求是从结构规划、功能规划、通信规划。
自动化的结构是依照开放性、安全性、可靠性、简化性的原则下进行创立的,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能源的安全运行、维护简单、节约投资资金的目的。自动化结构是从两个方面构建规划。首先是建立纵向结构,对配网规模、规划通信网络、二级结构的设置、流量状态构成二至三层的结构维护,在三层系统下,要做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无论是在变电站还是供电所都要把现场的终端信息上报至主站,接受主站的安排命令后,对管辖范围进行故障处理。最后建立横向结构,在以主站作为第一层后,二层建立为底层终端,通过将各个系统独立建立的同时,还可以到达信息共享。功能规划是根据主站、子站以及元档终端的特点进行分别设置。通信规划是以配网自动化作为建设关键,配电运行方式、管理功能设置作为配电系统通信的基础轨道,并将光线通信和波载通信技术结合在一体,为提高配电网的灵活性、自由拓展功能做出突破。
二、当前城市供电可靠性现况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对市场化需求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力企业,也需要做出相对应的措施。传统模式在向新的发展管理模式逐步改进的道路上,也必面临着一系列随之而来的问题。我国传统电力企业主要受上级部门的指示和管理,其依据的供电可靠性指标也是由上级部门限定的,在对设备保养、管理系统的治理上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均是依靠用户分摊[2]。但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供电企业在经济成本和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之间难以取得平衡。造成供电可靠性不高的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电力设备更新间隔过长,保养与维护力度不大,容易因为自然老化和环境因素而发生损坏,引发电路故障,从而影响用户生活和造成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人员的管理和技术不到位。在传统管理向新型体系发展的过程中,设备的更新也使得员工的技术落后的问题逐渐展现,电网线路结构的更新、维护与修理中问题的不同,许多算法的变化等都是与从前的系统完全不一样的,而人员的编制和管理也与传统管理模式有所不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三,当前城市配电网存在网架结构不合理的现况。由于放射性结构的网架架设对于供电可靠性并不十分有利,因此导线所能承载的电力不够、发生故障时线路难以接替等问题都时常出现。
三、提高城市供电可靠性的相关措施
1.建设供电可靠性管理信息平台
电力企业的深化改革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更高,建立出供电可靠性管理信息平台,能够赢取最大的生产效益,适应当地的电力供应,并可以随着系统进行同步开发,实现平台上的信息流转,把原始数据加工为具有规范性的信息,对数据进行整理规划,找寻出适合企业电力发展趋于可靠性的方式方法。建立系统的总体目的是,采用基于 J2EE 组建体系架构的 B/S 结构,建设集中获取供电可靠性的管理信息平台。企业集团的运作与管理应满足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信息系统应在高度的集成条件下,自动化完成主机获取信息,减少人工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准性。强化对基础数据和运行数据、统计指标、基础指标的管理指导水平。
加强可靠性数据的统计及分析
第一,强化预防能力。日常电力巡检是维护工作稳定进行的关键,通过发现问题、隐患可以及时对突发状况进行预判,对加强城市电网的可靠性有利无害,而且通过日常的维护与改进,提高设备水平,供电企业今后的发展增光添彩。作为供电企业在为居民提供电力的同时,向客户宣传安全用电意识和保护电力设备意识,从思想深处提高客户的对供电可靠性的认知度。分配各个部门的任务职能时,要对管理体系与评估水平进行严格的分化,组织员工进行预防演练,模拟事件发展,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促进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开展。
第二,加强故障预判能力。供电企业在培训岗位员工上要注意对专业技能的培训,只有加深对工作质量的监督,才能严格维持企业供电的可靠性。员工们的技能在高科技手段的协助下,可以应对供电企业市场的改变,以及对故障进行预判[3]。电网维护人员在工作中进行自动化维修业务技术水平培训,提高电网故障检测、定位故障、及时恢复用电、电网故障处理等专项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力,充分体现出工作人员爱岗敬业的专业素质。
3.强化可靠性管理
可靠性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强化运行管理,尤其要重视提高农网设备水平,做好巡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积极实行状态检修、带电作业技术,强化日常管理,经常进行设备运行的摸底,及时堵塞管理漏洞,消除事故隐患。科学组织开展计划检修工作和施工,实施综合检修施工,加强计划刚性管理,大力推行带电作业,保证供电可靠率的提高,核查可靠性系统数据,核实补录线路与用户的资料,核查并及时录入运行数据,确保可靠性数据准确、及时、完整。
另外,还要优化配电网络,需对10k V线路加装分段开关,减少供电线路长度,并结合地理位置实现相邻线路的互连互供,从而使线路检修等工作实现区段停电;提高电网设备水平,主干线路使用电缆,其他线路使用绝缘架空线路或电缆,在改善市容市貌的同时消灭接地等事故,并解决架空线路故障几率高等问题;不断拓展带电作业方法和项目,逐步实现不停电作业;强化停电管理,积极协调检修,避免重复停电,实行先算后停;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和抢修队伍建设以及用户监督、宣传力度,减少外力破坏事故,及时进行故障抢修,减少用户方面因素导致的停电;继续核查用户数据,对相关基础数据进行核实补录。
四、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力市场也进入到了改革的深化阶段,只有实现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升,才能促进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电力企业工作者此时就要全面考虑,加大研究,在实际工作中深入探索,在实践中提高供电可靠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智勇.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2]李琳. 提高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3]周建其,王主丁,张代红,孙峰,冯霜. 基于提升可靠性关键措施的配电网规划实用方法[J]. 供用电,2012,02:34-38+43.
论文作者:陈子璇1,陈晓蓓2,陈天璐3,陈凯4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9
标签:可靠性论文; 电网论文; 城市论文; 结构论文; 配电网论文; 线路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