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思维下《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新工科思维下《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新工科思维下《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翟辉辉1,周海超2

(1.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电气电竞与交通学院,江苏 镇江;2.江苏大学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摘 要: 《汽车构造》是汽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具有知识广泛而专业、结构图形多而复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多样性和实践性。传统的课堂理论讲解与实操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认知的需求,本文作者结合自身任教该课程五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体会,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汽车构造》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等做了一些总结和改革,并探索着新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汽车构造; 网络教学;教学模式

随着中国进入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阶段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社会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急需高水平创新人才[1,2]。汽车构造是汽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具有知识广泛而专业、结构图形多而复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多样性和实践性,是培养汽车高技能人才的核心课程[3]。传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认知的需求,虽然在实训室授课,但是2 课时为一个教学单元,很多老师都是一节理论一节实训,一节理论课下来,信息量太大学生很难接收掌握;到第二节直接开始实训,无分组无计划,上节课的理论讲解也没记住多少,导致实训没有针对性,本作者以任教《汽车构造》的多年经验, 归纳以下几点,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总结现状,提出定位

为了适合新工业革命与工程发展的新趋势以及互联网+的蓬勃发展,针对网络一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汽车构造》课程的特点,以培养新工科学生个人效能、知识能力、学术能力、技术能力和社会能力等5 类核心能力为目标,运用虚拟学习环境、跨学科协同合作和促进师生互动、实践互动的教学策略,依据深度学习、混合学习的智慧型教学理论,探寻新工科背景下《汽车构造》课程的新型教学方法,培养有车辆背景特色的互联网时代的有人文、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有智力与实践技能基础,有职业能力,伦理、价值、态度与行为,有社区与全球意识,有综合与应用学习能力的新工科大学生[4]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先秦文化学术的繁荣昌盛。在音乐思想上儒家、墨家、道家音乐思想他们有利也有弊,不能否定也不能肯定他们。受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人文文化的发展和其他思想家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有利的一面也就有弊的一面,对如今的现状来说很大的重要意义。

二 改进教学,自主学习

《汽车构造》这门课程大多还采用线下教学,本文作者以行为活动为引导,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通过项目、案例或示范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控制教学的进度和方向[5]。仿照德国“双元制”的教育方式,采用线上线下同时教学,课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学习任务发给学生,并在后台监测学生预习情况,课后将作业和新的预习任务发布在教学平台,学生自己查资料,观看教学平台学习视频,建立讨论群,找出答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并大大提高了兴趣,教师在教学平台后台可以答疑并批改作业。

三 探索模式,提高质量

目前《汽车构造》这门课程大多还采用理论+实训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大多采用先进行理论授课然后实践,或者一节理论一节实践交叉进行的方式,这两种教学模式的缺点是学生的实践针对性不强,或者实践没有目的性[6]。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论讲解比较系统,通常集中在45 分钟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起到了一定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但并不提倡,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尤其是大专学生,过多的理论灌输效果并不好,这就要求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20 分钟内,完成理论部分讲解,剩下时间进行讨论或者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具体的做法如下。

拟定此研究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以规定研究时段内收治的150例急诊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此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且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

(一)教学单元化

5.实施

房产项目其成本费用的预算管理要以项目的交期为依据,根据房产项目的开发程序,从房屋建设的前期图纸设计,到房产项目的建设与实施,房屋的市场营销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通过费用计划的方式形成文件。由于项目每年投入的费用与项目的工期管控关联很大,因此项目的工期预算是确定年成本费用管控,以及企业年利润的重要指标。

鄱阳湖区圩堤管理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机制不活及“以建代管,只建不管”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为提高管理效率建议改革圩堤管理机制,采用类似水文系统的管理模式,设立设区市河道湖泊管理分局,下设管理站,将原县水利(务)局河湖局的职能分离出来,统一日常的建设与管理职能,而在汛期的防汛抢险工作中,接受各级防办的统一指挥。

(二)课堂环节化

以《汽车传动系统构造》中传动系统检查保养这个任务为例进行阐述。

2.讲解

1.开课

用有趣的视频或者学生表演的方式引入传动系统系统需要保养这个话题,吸引学生兴趣,进而开展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传动系统检查保养。

按照该法,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将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土壤、防止土壤污染的义务。土地使用权人从事土地开发利用活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减少土壤污染,对所造成的土壤污染依法承担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负责。国家实行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平台,实行数据动态更新和信息共享。

(3)推进自动化监测技术,提高监测能力。自动化监测是地下水监测的发展趋势,新建设的监测站点一般都安装了自动化监测设备,提高了监测精度和频率[13]。同时应该加快推进人工长期监测点的改建工作,提高自动化监测点比例,全面提升地下水自动监测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4.计划

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选小组长,每个组员都要有任务,防止个别学生偷懒。

3.分组

各小组列出详细实施计划,小组逐一汇报计划,老师点评无误后才可实施,防止盲目执行。

5月7日,周恩来向毛泽东作了电话汇报。汇报中说,绝大多数社员甚至于全体社员都愿意回家做饭。社员不赞成供给制,只赞成把五保户包下来和照顾困难户的办法[2]486。同日,毛泽东把周恩来的汇报转发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参考。

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前20 分钟进行理论讲解,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讲解传动系统的作用、分类,然后配套小测验,如:汽车传动系统的作用是什么,汽车传动系统按照布置形式可以分为哪些类型;接下来再讲传动系统检查都包括哪些内容,再次配套小测验,如:传动系统的组成是什么,传动系统的检查项目有哪些;随后借助视频介绍传动系统的检查方法,再次配套小测验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传动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检查方法;最后讲解变速器油的检查与更换,配套小测验如:美国石油学会将车辆齿轮油按使用性能分类情况,变速器油的主要作用;随时随地检验学生掌握情况,达到最好的接收效果。理论讲解结束之后,介绍传动系统检查保养所需工具与设备,如工具准备(常用工具与专用工具)、设备与车辆准备、资料准备(车辆维修手册)、配件准备(变速器齿轮油);最后强调实操时的安全防护与注意事项,如袖口扣紧、领口扣紧、裤脚扣紧、佩戴手套,摘掉戒指、项链等金属首饰等,维修人员在进行车辆维修操作时,防止车辆轧伤脚部、车门挤伤手部、作业结束要做到6S 管理等等事无巨细;最后一步提交之前小测验的结果,80 及格,不及格的话理论部分再进行一遍。

在整个《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上,作者根据现有的教学实情,将《汽车构造》这门课划分为《发动机构造》、《汽车传动系统构造》、《汽车制动系统构造》、《汽车转向系统构造》、《汽车行驶系统构造》、《汽车车身及附件系统构造》若干小课程,再把每个小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任务划分,每个任务为一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内包含理论和实操内容,例如《汽车传动系统构造》这门课,总课时48 学时,作者将它划分为十二个任务,分别为传动系统检查保养、半轴拆装、万向节拆装与检测、变速器外部操纵机构拆装与调整、变速器5挡齿轮的更换与拨叉调整、变速器壳体更换、变速器内部操纵机构拆装与检查、检查变速器3、4 挡齿轮及同步器、检查变速器1、2 挡齿轮及同步器、主减速器与差速器检查调整、变速器故障综合检查、离合器拆装检查,每个任务分配4 课时。

6.自检、互检

视频播放标准操作流程,学生按照分组和计划严格实施任务,检查项目有:检查变速器外观、检查半轴总成、检查万向节防尘套、检查变速器油液面及油质、检查系统螺栓、变速器油加注型号及加注量、变速器放油螺栓安装力矩,实施过程中学生完成项目单的填写,老师巡查各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并记录。

实操完成后检查组员自己完成情况,并提倡小组间互检实操结果。

7.终检

最后集中老师点评大家普遍存在的问题。

如遇到多个知识点,可以反复进行以上环节。如此一来,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后讨论化

在《汽车构造》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确立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又探索了适合学生自学的教学平台线上学习方法,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线上学习。老师适当布置作业,发布在网络教学平台,设置学生观看相关教学视频后方可答题,并要求答案多样化,这种网络自主学习的方式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整个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不少制约《汽车构造》教学改革发展的客观因素,,比如教学实训车辆难以适应现代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比较滞后;而且对教师的专业培训也不及时不到位。因此,在教育界大力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潮流下,积极推广“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并努力克服制约教改的客观因素,全面提高《汽车构造》 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 结束语

《汽车构造》是汽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课程的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面对新工科发展的环境和要求下,确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探索着新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这势必会增加在校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和理解程度,对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冠男, 王浩, 宋佳.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8, 5(38):34-35.

[2] 李梁成. 工匠精神视域下艺术类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8, 27(04):74-78.

[3] 陈齐平, 吴明明, 李香芹,等. 基于科学创新培养理念的汽车构造课程改革[J]. 机械职业教育, 2018(3):23-25.

[4] 杨迎利, 车呈湘, 宋利刚. “汽车构造”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索[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0(12):46-47.

[5] 高超学, 王平会, 尹华. 高职院校《汽车构造》理实一体化教学探讨[J]. 才智, 2010(26):245-245.

[6] 朱琳. 浅谈中专《汽车构造》课程的教改与探索[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12):249-249.

本文引用格式: 翟辉辉,等.新工科思维下《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9):77-78.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9.030

基金项目: 互联网+与新工科思维下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8YB021)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 翟辉辉,女,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与改革。

标签:;  ;  ;  ;  ;  

新工科思维下《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