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安全:谁主沉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洲论文,主沉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11”事件后美国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的调整,导致美、欧、俄关系的调整,使三 方对欧洲安全事务主导权的争夺呈现新的态势,牵动欧洲安全格局发生微妙变化,其发 展走势值得关注。
美、欧、俄:争夺欧洲事务的发言权
美国在欧洲安全格局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增强。阿富汗战争进一步彰显了美欧 之间的军事实力差距,美国凭借优势军事实力维护和强化其单极独霸地位的野心再度膨 胀,对北约的态度发生变化,有意矮化北约的作用,抬高自己的地位,更加露骨地强调 要在联盟中完全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军事和战争问题上,认为欧洲盟国应顺从其意 志,而不是成为行动的掣肘。对北约能用则用,不能用则单独行动。对此,美副总统切 尼说得再明白不过:“维持制约美行动自由的广泛联盟是毫无必要地自寻烦恼”,必要 时美必须采取单边行动,而不用依靠北约欧洲盟国。
欧盟不甘示弱,认为欧洲安全主要应由欧洲负责,谋求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更大作 用。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姿态,欧盟从三个方面着手加以应对:其一,努力维护北约的 地位,寻求在北约体制内发挥平等作用。欧盟对美国试图撇开北约采取单边行动的倾向 严重不满,不甘沦为美国的附庸。在年初召开的慕尼黑国际安全政策会议上强调,北约 内部出现了失衡局面,“即使超级大国也需要伙伴”;必须大力加强北约欧洲部分的军 力,增强北约的欧洲防务特性;美国与欧洲在北约的任务分工、费用分摊以及决策权等 方面应更加平衡;美国尤其应在军事技术转让和工业合作等方面更多地帮助欧洲实现防 务现代化。其二,加强共同安全和防务联合,努力建设自身“军事臂膀”,以减少对美 依赖。欧盟对美发展反导系统以便使盟国在安全问题上更加依附于美深感不安,“9·1 1”事件后明显加快了军事一体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军事委员会和参谋部等欧盟军 事指挥系统;德、法、西、英等7国就购买近200架A400M军用运输机达成协议,以加强 远程投送能力;在3月召开的巴塞罗那首脑会议上正式决定实施耗资34亿欧元的“伽利 略计划”,自主研发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于2005年开始发射30余颗侦察卫星, 以图逐步摆脱在军、民情报搜集领域受制于美GPS卫星侦察系统的局面。其三,积极拉 俄罗斯融入欧安体系以牵制美。欧盟认为新形势下俄对西欧已不再构成现实威胁,从自 身地缘政治和安全利益考虑,认为应将俄逐步融入欧洲安全体系,允许俄在欧安事务中 享有一定发言权,英、德等国积极推动北约与俄合作模式由“19+1”发展为“20国”。
俄罗斯寻求加入北约和欧盟,希冀在欧安体系内争得发言权。俄为争取美、欧经援, 为重振经济赢得时间和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在反恐问题上与美加强合作,对美在反导 条约问题上作出妥协与让步,改善与美关系。俄在意识到难以阻挡北约东扩的情况下, 由坚决反对北约东扩,转而容忍北约将来吸收波罗的海国家,同时,自己提出加入北约 的要求,试图打入北约内部以争取对欧安事务的发言权。
欧洲安全秩序的发展走势
“9·11”事件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美、欧、俄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的调整以 及对北约态度的变化,势必对未来欧洲安全秩序走势带来深远影响。
从长远看,北约的地位和作用可能下降。长期以来,北约一直是维护欧洲安全的主要 军事支柱,美国借北约控制欧洲,主导欧洲安全事务;欧洲则因自身军事实力不足,仰 仗北约抵御来自俄罗斯的威胁,维护自身安全。欧美双方对北约互有需要,直到科索沃 战争也是如此。但“9·11”事件后,形势发生了改变。美国虽然动用北约第五条款请 求欧洲盟国在阿富汗战争中提供了一定援助,但美国发现盟国的军事行动能力有限。而 且,因为欧美双方在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的手段和途径上发生歧见,欧洲对美借反恐谋 求全球霸权的战略企图形成掣肘。所以,美国不再把与北约欧洲盟国结成联盟作为唯一 选择,今后有可能根据实际需要与世界其他国家结成不同形式的联盟,甚至撇开欧洲盟 国更多地采取单边行动。特别是面对欧洲离心倾向增强和俄罗斯寻求加入北约的新形势 ,美国将会更加削弱北约的作用,使其只负责在欧洲防区内处理危机和履行维和任务。 而欧盟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面对与美军事技术和行动 能力鸿沟的进一步拉大、在北约内的地位下降的新情况,对北约的倚重必然减弱,转而 努力加强自身的军事一体化建设。美、欧对北约态度的这种变化势必造成北约在欧安事 务中的作用下降。
在短期内欧盟还难以对美在欧安事务中的主导地位构成强有力的挑战,但随着时间的 推移,其发言权会呈扩大之势。短期内欧盟难以实现其“欧洲安全主要由欧洲主导”的 雄心,主要是因为:其一,军事投入严重不足,并且与美差距还在扩大。美国2003年度 军事预算高达3790亿美元,而欧盟国家的军费总和只有1400亿美元,不足美军费的40% 。据统计,英、法、德防务开支1998—2000年间平均减少了2%,去年三国又分别下降0.4%、1.5%和5%。军事投入严重不足成为欧盟在2003年前建立快速反应部队、增强军事行 动能力的严重障碍。现在欧盟军事实力只有美国的20%,特别是其远距离投送能力短期 内难以望美项背,A400M军用运输机在2008—2020年间方能陆续交付使用,要独立使用 北约设施也决非易事。其二,欧盟现在仍只是一个主权国家联合体,难以在重大问题上 形成合力。特别是军事一体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要真正实现共同安全和防务政策还 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三,受自身安全观念的局限,使其防务建设动力不足。欧洲政策研 究中心主任最近在一篇题为《欧洲在重新组合的国际关系中的位置》的讲话中说得很清 楚:“美国和它的欧洲盟国之间军事技术上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战略上以及利益上 的分歧。”就是说,与美国不同,欧盟现在仍主要寻求在地区安全事务中发挥作用,奉 行多边主义,更强调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主张加强国际合作,并且主张主要依靠军事手 段以外的方式即经济和外交力量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发挥作用。所以,短期内欧洲在安 全上仍离不开美,欧盟要建立真正的独立防务、实现共同安全与外交政策尚需时日。
但“9·11”事件深深刺痛了欧盟,欧盟与美在地区和国际安全问题上的分歧加大,其 努力寻求建立独立防务、实现共同安全与外交政策的决心不可低估,从中长期看,欧盟 增大在欧安事务中的发言权势所必然。因为:其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将为其加强防务 建设提供强大的经济后盾。欧盟现在经济实力已与美旗鼓相当,巴塞罗那首脑会议抓住 欧元现钞正式流通的契机,决心深化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努力推动欧盟向里斯本首脑会 议制定的“于2010年赶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经济体”的宏伟目标迈 进。其二、欧盟东扩将使其能够在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发挥作用。欧盟历史上规模最大 的一次扩大已经启动,计划于2010年前后吸收10个左右中东欧国家入盟,这一目标实现 后,欧盟的领土面积将扩大60%,人口增加45%,综合实力将大为增强。其三,欧盟加快 了政治联合的步伐。美国近来的单边主义行径使欧盟深切体会到,唯有加强政治联合、 实行共同外交与防务政策,才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与其实力相当的作用。欧盟制 宪大会已经启动,将就欧盟未来发展方向及决策机制提出改革方案,提交2004年欧盟政 府间会议。欧盟政治联合的大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强。其四,外部环境有利。美国虽然实 力强大,但它既要求欧洲分担更多防务费用,又力图控制欧洲,同时又在全球范围内谋 求霸权,战线拉得过长,必会遭到欧、俄、中抵制,久而久之,恐力难从心。欧盟努力 扩大在欧洲事务中的发言权,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俄等大国将乐观其成, 特别是俄将会加强与欧盟在欧安事务中的磋商、协调与合作。
对俄罗斯而言,想通过加入北约寻求在欧安事务中发言权的愿望恐难以实现,其在可 预见的将来对欧安事务的影响将继续呈下降之势。实力决定影响。普京虽有重振俄罗斯 的雄心,无奈苏联解体后俄国力式微,在欧盟和北约双东扩的形势下,对其传统势力范 围中东欧国家的影响江河日下,最近提出加入北约和欧盟的要求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短期内难以被接纳。北约加强与俄合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俄民主改革,并将俄逐步纳 入西方的安全和价值体系,防止其将来东山再起后对西方构成威胁,在这方面欧美的战 略利益是一致的,他们可能会以“20国”的形式与俄讨论某些问题,但在可预见的将来 不可能让俄拥有平等的表决权和决策权,更不可能给予俄对北约决策的否决权。所以, 在欧洲安全的整个棋局中,三方力量是不等边的,俄现在和可以预期的将来仍是实力最 弱的一方,其对欧安事务的影响也将不断削弱。
标签:军事论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欧盟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