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选拔领导干部应变革三种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种论文,领导干部论文,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抓紧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关键是要大力提高培养选拔工作的质量效率。即:准确识别干部“德才”及其“兼备”状况,及时采取相应培养选拔措施。总结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结合当前培养选拔领导干部的操作实践来看,清理和理清确定培养选拔标准的思路,是大力提高培养选拔工作质量效率、切实加快培养选拔步伐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
变“顺向”思路为“逆向”思路
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使领导干部的“德才”及其“兼备”情况,集中表现于执行指令的过程本身,而不是领导工作的最终效果,因为任何结果都是执行计划的结果。由此,旧的培养选拔各级领导干部标准的思路,实际上是:按照领导干部执行上级指令过程的顺序,由前往后顺向考察、衡量领导干部的“德才”及其“兼备”状况。即:由考察领导干部自己“德才”及“兼备”的主观努力入手,从主观上,别人对领导干部评价的“德才”及“兼备”表现:再以主观努力、领导工作过程为中心,去看领导干部工作实际效果中表现出来的“德才”及其“兼备”状况。
这种传统的“顺向”标准思路形成的培养选拔标准,常常是重主观愿望、主观努力,重就事论事看领导过程(如:是否踏实肯干,是否吃苦耐劳,等等),轻“德才”及其“兼备的最终结晶——领导工作实效。因而难以准确把握领导干部真实“德才”及“兼备”的差异情况,很难形成真正优秀的领导人才脱颖而出的局面;相反,“论资排辈”倒可以“顺理成章”。
这种“顺向”思路,目前并未随经济体制的转轨而消失,而是以一种思维惯性的形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当前我们培养选拔德才兼备领导干部的质量效率。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今后,政治路线已经解决了,看一个经济部门的党委善不善于领导,领导得好不好,应该主要看这个部门实行了先进的管理方法没有,技术革新进行得怎样,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多少,利润增长了多少,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和集体福利增加了多少”,并强调:“各条战线的各级党委的领导,也都要用类似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遵循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当前培养选拔德才兼备领导干部标准的思路,必须深入清除“顺向”思路的影响,确定“逆向”考察、衡量思路。即:立足于“德才”及其“兼备”的终端结果——领导工作客观实效,从后往前看;由凝聚在工作实效中的“德才”及“兼备”情况为根本依据,去审视具体领导行为、领导过程;由实效和领导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德才”及其“兼备”状况,回头审视、鉴别其主观动机上的“德才兼备”努力、以及周围的评价。
变“个体封闭衡量”思路为“立体开放比较”思路
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领导工作的“执行”特征,使不同领导干部的工作特色基本趋同,相互区别不大。因而其选拔领导干部标准的思路是一种典型的以领导干部自身工作范围为界限的,过去与现在相比较的“个体封闭,自身衡量自身”的思路。
这种思路,往往导致“没有功劳有苦劳”、“无过就有功”、“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等不思进取的领导工作意识,阻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原则的实施,必须深入清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竞争型经济,其领导工作的“相对独立负责,开拓进取”特征,既使领导干部个体的“德才”作用增大、相互差异突出起来,又使决定和制约领导干部个体“德才”及“兼备”情况充分发挥作用的因素错综复杂起来。因此,要在开放、竞争的诸多因素中准确把握辨别某一个领导干部在地区、单位整体工作实效中个人的“德才兼备”发挥的状况,就必须坚持“立体开放比较”的思路。坚持这一培养选拔标准思路,要着重把握三点:一是要把领导干部“德才”及“兼备”状况,与主要工作条件(经济基础、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状况等)相近或差异明显的一定数量的同一层次领导干部作横向对比,准确鉴别其“德才兼备”的优劣等次;二是要把领导干部“德才兼备”情况,和所属的上个层次、与其所辖的下一个层次的领导干部“德才”状况,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准确鉴别领导干部个人的“德才”素质状况;三是要在结合横向、纵向比较鉴别的基础上,进行领导干部自身“德才兼备”状况的历史比较,把握其“德才”及“兼备”的发展变化状况和发展潜力。
只有坚持这种“立体开放比较”思路,培养选拔德才兼备领导干部标准,才能真正贯彻“竞争、择优”原则,保证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人才脱颖而出,为切实解决“能上不能下”的领导干部任免难题铺平道路。
变“一把尺子量各类英才”的思路,为“多把尺子量不同英才”的思路
受长期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及其他历史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在培养选拔领导干部标准的思路上,实际上是“一把尺子量尽天下各种英才”的“大一统”思路:鉴别和培养选拔上级领导干部“德才”及其“兼备”情况的标准,与鉴别培养选拔下级领导干部“德才”及“兼备”状况的标准,衡量党政领导干部与衡量经济技术部门领导干部“德才”及其“兼备”状况的标准,衡量基础条件差的落后地区领导干部与衡量工作基础好的发达地区领导干部“德才”及其“兼备”状况的标准,衡量行业景气状况很好的单位的领导干部与行业景气不好的单位的领导干部“德才兼备”状况的标准,一个模式,要求相同。这一思路由于只看共性,忽略差异,因而在实际培养选拔操作上经常产生“标准悬空”的“选不准”现象:衡量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的领导干部的“德才兼备”结论与衡量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成效不明显的领导干部“德才兼备”结论差不多:上级领导干部“德才”的评价结论,与其下级领导干部“德才”评价结论基本相同;彼此差别不大,难以比较,无从鉴别,因而选谁都差不多。结果,一方面是不少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人才无从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却是选人用人部门普遍苦于优秀领导人才难找。
为此,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有关部门要根据不同领导职务的不同特点,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和标准,对工作实绩进行全面考核和准确评价”。因此,当前培养选拔“德才兼备”领导干部标准的思路,必须从新形势的新要求出发,深入清除“一把尺子”思路,确立“用不同标准衡量不同职务特点的领导干部”的思路。一是要明确区分不同层级领导干部的具体“德才”及其“兼备”要求,力求标准具有准确的层次特色;二是要准确划分领导干部“德才兼备”的类型和行业特征;三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周期或波动规律,灵活调整标准中的具体衡量条件;四是要按照相同层次领导干部所在地区、部门工作基础的差异,准确把握领导干部“德才”素质的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