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心理反应也产生了一些变化。针对此情形,高等院校和教育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文结合高校美术专业展开对毕业生心理特点的调查,并针对调查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毕业规划的建议,希望对提高学生就业率提供一些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美术类专业 心理特点 毕业规划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造与发展,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涨。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比较冷门的专业的学生就会面临着更大的就业挑战,特别对于美术专业学生来说,心理承受压力更大。因此,为了促进就业的公平性与合理性,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予以解决。
一、美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1.就业不充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创新科技在市场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在这种有利的发展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型或拓宽市场领域来发展电子商务,所以对于技能型和应用型的人才需求也日渐上升。而对于美术专业人才,由于自身专业知识范围的局限性,只能从事与美工制造、美术设计等方面相关的工作。然而,由于社会上与美术相关的行业或岗位在市场上并不占据优势地位,加之岗位的供应量少之又少,所以无法达到与学生需求的平衡,因此导致美术类专业毕业生不能充分就业。
2.毕业生数量增多。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因此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将会持续高涨。但是,由于现代教育改革教学模式还不纯熟,使得对人才的培养并不完全符合社会的实际发展状态与发展要求,所以就导致了大量的毕业生被市场淘汰。据调查结果显示:处于失业或待业状态的大量的美术类专业毕业生要占据整体专业毕业生数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3.心理因素。调查中显示,美术类毕业生中有25%的学生不愿意选择自己专业以外的职业;有31%学生处于失业与待业的状态。依据调查可以分析出,这些不愿意跨行业或者迟迟不就业的状况都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对未来就业的恐惧或迷茫、缺乏就业指导等使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发生扭曲变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多种就业问题的出现。
二、毕业规划策略分析
1.学生角度。作为就业的主体,学生自身必须提高对就业的重视,并且依据自己的就业目标或专业收罗多种就业信息咨询,实时关注就业情况以及招聘信息,制定明确的就业计划;根据计划设置合理的时间进行准备工作,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以及竞争实力。对于自己的专业应宽松对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与择业观念,比如在第一就业意向下设置第二或第三就业意向(可跨专业),考察其他行业就业情况或就业前景等,并因此依据合理的准备为未来就业提供良好的保障。
2.高等院校方面。高等院校是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的推动器,也是为社会培养和铸造人才的重要基地。以此,各个院校必须依据自身的办学优势,制定合理毕业生就业规划。(1)适时优化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2)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3)加强就业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的教学,结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讲解就业面临的知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活跃的气氛下完全掌握就业知识。学校应完善和创新网站平台系统,收集社会上发布的招聘信息,对其整合后放在学校的就业指导网站平台上,并及时予以更新,及时处理学生反馈的问题。另外,还可通过微信平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学生面临的就业心理压力。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逐渐完善就业指导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指导环境,从而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更好的保障。
3.政府方面。教育部门应对高等教育的政策改革导向及时掌握,并在教育政策制订时加强对社会需要为导向的方法,从而引导各个高等院校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对自身发展进行精确定位,再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知名度、影响力的新型教学结构形式,并且引导各高等院校在各自的专业层次中致力于发展成为一流的院校,致力于形成分层次、分类型的多样化的教育格局。
三、结束语
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高等院校、教育部门、学生等都在努力着,对此问题的解决措施不能做到全面性、有效性,所以必须正确地找出导致这种问题发生的原因。结合市场发展规律,实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策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善策略,进而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就业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聪 地方师范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就业现况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2]张兄武 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5。
[3]施展 高校美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规划与美术教育课程反思[D].四川师范大学,2013。
论文作者:叶茂林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2月总第2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学生论文; 毕业生论文; 美术论文; 高等院校论文; 就业指导论文; 自己的论文; 高校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12月总第29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