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居环境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集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四大效益为一体的一项巨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水利枢纽工程,而且是一项社会工程和文化工程。它涉及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和技术方法,跨越超常规的时空界限,以其前所未有的宏大规模和操作难度摆在中国人面前。本文试图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的角度出发,提出人居环境学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从三峡大区域综合开发的高度和深度,讨论工程实施建设与人居环境学的关系,以及三峡工程大地区乃至长江流域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和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探讨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三峡工程;城市迁建;移民;人居环境学
一、三峡工程建设面对的大课题
三峡工程建设,对于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科来说,是整个三峡大地区及相关范围内19个县市、106个集镇和近5万多平方公里水陆域面积上近1400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一次大调整、大平衡和大建设,是三峡库区100多万移民安居和生存环境的一次大搬迁、大调整和大建设。
1.三峡工程建设,首先引来了整个三峡大地区产业和经济结构的一次大调整和大发展
三峡工程的建设,是国家拟以整个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经济开发为基础,引导中国经济的腾飞从沿海走向内陆,推动中国腹地向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起步。去年9月,国务院批准三峡库区成立特殊经济开发区,正表明这样的目的。长期以来,三峡工程议而不决,不上不下,使三峡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受影响很大,人民的生活水准与全国的其它区域相比,日益落后。据有关统计数字反映,库区19个县市人均社会总产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5%,人均国民收入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3%。黔江、万县两地区人均工农业产值甚至比四川全省水平还低1000元左右。万县地区10个县市中有8个贫困县,到去年底方越过温饱线。1950年全国工农业人均产值是106.2元,以当年全国指标为100,三峡地区(19县市)为117元,为全国平均数的110.2%。而到了1985年,全国是1276元/人,三峡地区才477元/人,为全国平均数的37.4%。我国有80%的人口在农村,而三峡库区则是90%。就目前情况,三峡地区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农业经济社会特征,如万县地区时至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55.4亿元,人均仅674.47元,工农业总产值93.9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高达50.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3.45%。
三峡工程的兴建,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国家的特殊经济政策,给广大三峡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次机会,使长期落后的农业经济开始走向先进的工业化,给人民生活奔向小康幸福带来了希望。正因为三峡工程的兴建,三峡地区经济开发成为必要,使得该地区经济发展突破常规模式。尽管其农业并不发达,经济基础也较薄弱,但在三峡地区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中,在强大外力的推动下,可以导致经济的快速起步,直接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阶段。
2.三峡工程建设,是中国一次特殊形态的城镇化过程
从三峡水库淹没涉及的19个县市看,其面积5.4万平方公里,人口1379万人,密度达255人/平方公里,是我国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之一。由于是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公路交通不发达,城乡经济和建设发展缓慢,致使该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低下。据调查,其现状城镇化平均水平还不到10%,比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26%(1992年)还有较大的差距。三峡大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变和重新确立,必将导致现状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走向工业化,引来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全面展开。因三峡工程长江水位上升所引起城市、场镇、农村的淹没并迁建,使一定比例的农民转为城市人口。另外国家所倡导的“开放、开发”性移民政策,使三峡地域农业人口和城镇人口的实际比例发生变化。这种非自然增长式的城市人口在一个短时期内迅速增长和集聚,使得该地域城镇化的形式有自己的特殊性。据调查,三峡区域的城市在作总体规划时,大都利用三峡工程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城镇化的水平,近期(至2000年)定为20%左右,远期(至2010年)为35%,远景(至2050年)为40%以上。由于三峡区域城镇化形式是我国特殊地区在国家特殊的三峡工程建设中所呈现的特殊城镇化过程,研究和把握这种特殊形态下的城镇化发展过程及其运行规律,对于探索和总结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和模式,指导其它落后地区的经济改革和城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三峡工程建设使该区域生态环境面临一次重大变迁、调整和建设
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以及相应的运行状况,就目前水平看,不算优秀。大片森林地带极少,残存的天然植被通常在难以进行农业活动的高山和陡坡上才能发现。三峡地区沿江两岸的工厂、城市和场镇的污水与废水,大都未经处理排入江中,绝大部分城市和场镇的垃圾倾倒江边。客轮和旅游船将废弃物任意抛入江中,江面还常可见到轮船漏出的浮油等等。虽然由于长江自净能力的作用使水质尚不至对沿岸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构成灾难性的影响,但其污染程度已达到危险的边沿,生态环境质量一年差似一年。众多的城市迁建,大量工矿的搬迁,百万人口的移民,为三峡大区域的城乡面貌带来一次大变迁、大调整和大建设,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一次重大变迁、调整和建设。这样大规模集中的工程建设,必定带来对现状地质地貌的人为改变,如果处理不当,又将使该地域生态环境面临一次集中的、灾难性的大破坏。相反,如果注重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并举进行,制止非必要性的大面积破坏,或把破坏减至最低限度,是不容忽略的工作。所以,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三峡大区域生态环境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破坏与建设并举的复杂问题。我们应将三峡工程及城市迁建看成是调整和建设该区域优良生态环境的一次机会,整个区域可以通过这次大规模的迁建解决长期滞留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以及其它方法的综合治理)。在这一工作持续近20年的时间内,三峡大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其运行水准,应保持在一种动态的平衡中。城市迁建所引出的对环境资源的毁坏,应想法在同步进行的生态培植中求得弥补,从而建立起优良生态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的运营体系。以此为起点,推动和扩展三峡大区域和整个长江中下游流域优化生态环境体系的运行,从而保证该工程巨大效益长期的稳固发挥。
4.三峡工程建设是100多万移民的一次大规模安居工程
三峡区域的搬迁工程涉及19个县市和地区,12个城市,106个集镇的118万移民,这是在1992-2013年时间段中所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安居工程。这项工程以期望带来三峡大地区城市建设的繁荣、人民居住水平和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宗旨。据调查,库区城市现状的人均用地面积大都在40平方米。而云阳、奉节、丰都、忠县等县城,还不到40平方米/人。人均居住用地不到10平方米,市民的生活和居住水准都极低。在迁建规划中,城市的人均用地普遍可达80平方米以上,人均居住用地一般达20平方米左右。城市的其它用地指标,也都作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和改善。很显然,它们充分地把握国家提供的这次机会,试图解决长期以来因三峡工程不上不下,城市建设无法进行的矛盾,以及经济落后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城市遗留问题和城市建设的欠账。同时,也可望在新城的规划中解决旧城的布局不合理,功能混杂,航运与陆路交通缺乏联系,港域码头作业面不够等城市在规划技术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云阳、巴东、万县、巫山、奉节等县市建成区及所辖范围的场镇和居民生活点,长期以来受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危害问题,也可望在移民搬迁的安居工程中得到彻底解决。三峡大区域人民的安居乐业,享有一个高质量的生存环境,是保证三峡工程建设和建成后巨大效益正常发挥的前提。
5.三峡工程建设对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提出了严峻的、前所未有的保护与发展新任务
长江三峡优美壮观的景观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构成了三峡风景旅游区。它是国务院正式公布的全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在国内国际上广有声誉。以古巴、楚文化和“三国”文化为主要背景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景点,是三峡风景旅游区的主要特征和内容。其中有涪陵的白鹤梁水文题刻,丰都的“鬼城”,忠县的石宝寨古建筑,西沱的云梯街传统民居街,云阳的张飞庙,奉节的白帝城、三峡古栈道遗迹、摩崖题刻,巫山的大宁河小三峡、大昌古镇,秭归的屈原祠等,尤以涪陵的白鹤梁水文题刻最为珍贵。据涪陵志记载:“城北江中一道狭长的石梁,长约1600米,宽约15米,因白鹤常聚集于此而故名。梁上有石刻鱼图14尾,石刻题记163题,计3万多字。刻记自唐朝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以来的1200余年间,72个最低长江枯水年水位线”。白鹤梁为国家级文物古迹,国家文物部门正准备申报联合国,使其成为世界级人类文化遗产。这些遗迹和风景资源,数量之多,价值之珍贵,分布密度之大和地域之广,游览之方便,是全国乃至世界少有的。在西起重庆东至宜昌的600公里地段中,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多处。它们构成了三峡沿线历史文化“长廊”和风景旅游线上重要的支撑点。大多数城市每年风景旅游业所创造的经济收入,在国民经济收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三峡工程的建设,将淹没文物古迹44处,其中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6处,包括白鹤梁,石宝寨,张飞庙,三峡古栈道遗迹、摩崖题刻,大昌古镇等颇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民居古建筑。三峡风景区景观的品味构成,也会因为水位的提高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不注意缜密的规划保护和搬迁复建工作,带来的损失是不可逆转的。目前,国家文物局已委托历史博物馆馆长组织专家们进行调查、研究与考古发掘方面的工作。另外,由于三峡地区经济落后,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三峡风景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就现状情况看)也还存在较多问题,缺乏长远的发展计划,不科学的开发方式和手段,对风景资源和文化遗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毁坏。在这种大范围、大工程量、时间紧迫的客观条件下,如何科学有效的保护、抢救和挖掘三峡地区的珍贵文物古迹和风景资源,以及用现代手段和科学管理方式来更好地发展三峡大地区的旅游事业;如何从规划、设计到开发建设等环节,都能实现长久保持三峡库区经济持续发展势态,以便创造该地区综合效益良性循环的客观条件,乃是对我们提出的严峻的、前所未有的保护与发展新任务。
二、三峡工程建设问题的思考
1.三峡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人的生产、生活与环境建设的研究对于三峡工程的重大意义,主要在于讨论它的巨大效益与三峡大区域乃至长江流域人的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设三峡工程四大效益的同时,必须同步建设与之相伴生的人的生存环境,以确保这种效益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人类生产活动和生存环境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际上普受关注的问题。李鹏总理1992年6月1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首脑会议上指出:“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与发展经济方面建树了光辉的业绩。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失当,尤其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三峡工程是整个三峡大区域生产和生存环境的一次重大变迁、调整和建设。它不仅仅是防洪、发电、航运和调水四大效益本身的问题,而同时伴生着对人的生存环境建设的客观要求。两者相依相生,同等重要。对人的生存环境的建设,反映两个方面的重要性:首先,是解决三峡大区域上百万人的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问题,是三峡工程四大效益产生的前提和条件;再者,是三峡大区域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生产与生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据目前调查,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城市规划和建设实施,就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与讨论而言,尚显薄弱,至少在城市规划领域还做得很不够。更缺乏从整体上综合各个学科来对问题深入研究。对工程建设本身(如大坝建设问题、地质地震问题、泥沙问题、水文问题、施工方法问题和效益问题等)讨论得多,而对保障这种巨大效益正常运行,长久发挥作用的环境建设与持续发展问题讨论得少,对三峡大地区人的生存环境的建设问题讨论得更少。在城市的搬迁规划工作中,对单个城市的发展、迁建工作考虑得多,而对整个库区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功能安排考虑得少,对三峡大区域特殊城镇化形态构成及其发展规律的把握,则考虑得更少。兴建三峡工程的真正难度不在水利枢纽工程本身(虽然工程本身的难度已超过一般),而是在巨大数额的移民安置和环境的建设。移民安置工作的真正难度,不在于这些移民有一个栖身之地,而在于住下来之后,所形成的生产、生活与生存环境关系是否可以持续发展。
图1 三峡库区城市一般平面构成形态
用地选择在岸边的2、3阶地上和坡地上,呈沿长江带状布局。城市的构成形态与自然环境结合极为紧密,充分体现出其生存发展中人工与自然结合的双重属性和特征。
图2 三峡库区城市一般断面构成形态
图3 三峡库区城市人工与自然双重属性关系
另一方面,在三峡库区城市迁建中,从研究城市个体形态的构成关系出发,对人工部分与自然部分的构成关系,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整体的概念。三峡库区的城市,由于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比一般形态的城市大得多,体现城市人工与自然属性的特征也明显。纵观这些城市的发展史,大都有上千年的文化与传统。从数千年的变迁中,风风雨雨,经历自然界和人为的各种沧桑与灾害,因袭军事、政治、文化、经济、交通等多种因素而逐渐生长起来。城市的发展,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城市的用地选择,规模大小,空间形态构成和城市性质确立,也是由自然演变和人为意识的双重因素发展而成,体现出人工和自然双重属性与特征(图1、2、3)。
三峡库区城市形态与城市特征的形成,更直观地反映人的生活与环境的必然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这一点比一般形态的城市表达更明显,相互依赖关系更为直接和紧密。库区城市的构成形态,是由时间(历史的发展与演变)、空间(地域环境条件)和人的因素(生产和生活的客观需要)三者协调与作用构成的产物,城市形态构成的自然与人工双重属性,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城市的自然环境部分至为重要,这一点比一般形态的城市更不容忽视。否则,城市的正常运行就不能维持,城市规划所做的一切工作也就不完整。在我们所面临的大量城市迁建工作中,要格外地注重对城市形态构成中人工与自然两个因素的把握,以及对自然环境部分的规划与设计的强调。因为,在对城市人工部分的营建中,自然部分的同步建设最容易被忽略,往往在不经意中对自然部分造成毁坏和将其放到次要位置。事实上,目前工程建设尚未全面展开,大量的土石方动用对水土的流失,地质的破坏,就已经面临着许多新的不可忽略的问题,而这些处理也所费不菲。自然环境的培养与建设,比之人工部分更困难,它不全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一经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和培植起来,三峡库区的新城规划与设计,大都在新的用地环境中进行,对于充分地分析传统的城市形态构成,尊重和继承人工与自然关系的合理性,了解和把握新城用地环境的内有因素,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出人工与自然完美结合的新城市,是十分重要并不容忽略的工作。
单个城市形态人工和自然部分的构成关系,将其扩展至整个三峡区域来讨论,则成为三峡大区域人的生存形式和所处自然环境的构成关系,是整个三峡大区域人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所以,在城市规划与建设实施的工作中,要加强对薄弱环节和遗漏问题的讨论,要将对三峡大地区人与生存环境建设的问题与大区域的特殊城市化问题、移民问题、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建设问题、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发展问题等综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以建构起三峡工程环境与发展的优化运行体系。
图4 三峡库区的“簇群”传统住房形式
图5 新“簇群”住房规划形式
图6 商肆与街道合一的传统步行街空间
图7 三峡库区城市的江边“吊脚楼”
图8 库区城市建筑组群外部小空间
2.三峡工程建设中地域文化和城市、建筑传统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三峡工程建设所伴随的城市迁建,是三峡地域各个城市建设发展史上的一次突变,是一次人为的发展与迁移。在这些城市的旧城区,沉积了上千年的传统与文化所遗留下来的住屋形式、院落空间、街道空间、城市结构和历史遗迹,它们为当地市民和乡民所熟悉、亲近和喜爱,三峡库区传统城市的构成形态和个性特征也由此来表达和反映。在新城市的建设中,对传统城市形态构成特征的合理因素部分,应该充分的研究、吸取,如象“簇群”式的住屋形式、商肆与街道合而为一的步行街空间、适应岸线水位升降变化和地形坡度的吊脚楼、富于生活气息、灵活的居民户外游乐空间等。认真地去分析三峡库区城市中人的生活习性与地域环境的构成关系,就会发现城市与建筑空间的传统形式,往往是集经济性、文化性和适用性为一体的综合表达方式,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造就一方水土,由此而产生了传统形式(见图4、5、6、7、8)。
人的生活由适应环境来,反过来也作用于环境,这说明了地域文化与人生活关系的重要性。对于三峡库区新城建设的规划与设计,我们除运用所熟悉的那些惯常的、一般的、流行的理论和技法之外,还要善于去发掘民间的传统。“……眼睛往下看,我们就能找到另一种传统。这种传统比孤立的纪念性建筑更为普遍,各地都有,很少受大的建筑风格潮流的影响。这就是民间的传统。……每个城市都有一些使人感觉得到的,显示出智慧和艺术的地方,有象沙漠中的绿洲一样,使人牵挂向往和体现出创造性的地方。”(《设计结合自然》,I.L.迈克哈格)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发掘出来,灵活地用于新城的规划与建设中。
图9 三峡库区城市空间构成关系“平衡”图
地域文化和传统形式,它与人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关系相适应,因而构成了城市形态与人生活因素的方方面面。三峡地域的城市在结构形态、经济指标、市民生活习性、城市文化特征等方面都有其各自内在规律性和客观必然性。譬如,就城市的绿化指标而言,大多数县城还不到1平方米/人,城市内几无绿地空间可言,而恰恰是城市外围的大山水绿地环境,调节和补充了城市功能正常运行中对绿化环境的基本要求。再如,库区现状城市的平均容积率,比我国其它区域的城市要高得多,中心区(通常是旧城区)容积率也比一般城市的旧城区要高,可达3-4,而建筑的最高层数不过8-9层左右。象这样的指标条件,在平坦用地的小城市,几乎无运营生存的可能性,但在三峡库区的县城中,却为普遍现象。其原因就在于地域环境的客观条件为其提供了特殊生存的方式,开阔的江面和背临山地的绿化为密集的建筑群作出了视觉上、心理上、空间使用上和形态构成上的平衡和调节(见图9)。
据了解,目前三峡库区城市总规工作大部分已完成,详规工作正在起步。就走在前面几个城市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而言,规划设计大都采用全新的风格和市面上颇为流行的“现代”手法,建筑的形体也大都是“条式”、“点式”或“混合式”,这种风格和手法在今天中国几乎到处都可以看见。当地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民间的传统似乎用得很少。对新城建设所做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工作,也受“经济效益”和“市场经济”行情的冲击颇大,缺少对问题的深入细致研究,而简单地用肤浅的“时髦建筑”来代替一切的趋势。当然,并不是这种代表“现代”的形体和式样本身有什么不好,而是如果三峡库区城市迁建,全然不考虑地域文化和民间传统的客观使用要求,都被这样的“现代”形象和风格所统帅,那不免有些令人担心:一是城市建起以后,这种形式是否真可以让当地的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二是富于地域特征和个性的传统城市形态和建筑形象,是否会随着175米大坝蓄水位的升高,而从中国的历史舞台中消声匿迹。所以,在这里提出这样一个严肃的和值得思考的问题,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心和探讨。我们需要通过对传统和历史文化的发掘,去找出三峡库区那为数不少、生存了几千年、而又即将不复存在的城市中那些“智慧和艺术”的地方,那些“使人牵挂向往和体现出创造性”的地方,将它们创造性地再现于发展于新建的城市中,并留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三、人居环境学研究对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
人居环境学是研究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与人生存的环境之间构成关系的科学。对于三峡工程这样一项各个学科领域综合性、交叉性极强,涵盖面极广的巨系统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实施操作,需要首先以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为出发点,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的角度,以整体的、综合的、宏观的和交叉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框架,来面对三峡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1.三峡工程建设中人居环境概念建立的必然性
三峡工程建设所面临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构成问题的复杂因素来自各个方面。它是在一个有限的时间段(1992年—2013年),有限的空间范围(西起重庆巴县,东到宜昌三斗坪的600多公里水域范围),有限的财力(据1986年国家公布的价格水平计算,三峡工程静态总投资约300亿元,其中枢纽工程投资约188亿元、水库淹没补偿投资111亿元)和有限地技术设计力量等因素中展开的,并集中在一个范围点、面上的巨系统工程。其巨大效益需由这些有限的因素作为保证来完成,三峡工程长久优良地运营和整个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也需由这些有限的因素来作为基础。下面,仅就三峡工程建设中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科所面临任务的艰巨性方面问题略为展开讨论:
按三峡工程建设的要求,城市、场镇、农村移民搬迁与安居建设速度,必须略先于大坝水利枢纽工程的进程。从1992年4月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通过兴建三峡工程的议案开始,到2013年大坝蓄水位抬高到175米工程最后完成的21年中,三峡大区域人居环境及其优化的运行体系的雏型必须建立起来。我们要为100多万人建造起与现代中国市民同等生活水准的新的住房、工厂、商店、学校、办公楼,公园、街道和城市,并保证在一种优良生态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和大区域性的产业结构转变与农村移民安置,将使这些城市不是在原有规模和性质上的复建,而是一次膨胀和扩大。三峡库区城市的新建规划,在人口和用地规模上大都作了(非自然增长的)数倍乃至十多倍的扩展。这样规模的建设周期,将要求持续20-60年,而100多万人的安居建设以及他们所应拥有的优良生存环境的培养,则需要我们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完成……。
三峡工程的建设及其长久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不是众多的相关学科在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方法上的叠加,不是各个学科的简单组合,而是多种学科的研究理论及其方法的交织、综合和相互作用所建立起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的框架。这一构成形式和复杂程度,古今中外无可借鉴。与三峡工程建设相关的每一个学科领域,都责无旁贷的承担着自己范围的理论研究内容和实施技术手段,同时,又必须建立起与相关学科协调综合的整体意识和操作方法。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的专业属性,以及三峡工程所赋予的重大而内容繁多的建设任务和历史使命,使得我们必须站在更广泛、全面和综合各个学科研究范围的位置和高度来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提出和建立人居环境学,就是为了实践这一目的。
2.人居环境研究对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
①避免纯技术的观点来考虑问题,防止将问题导入偏颇和走极端。三峡工程不仅仅是一项水利枢纽工程,而且是大地区城镇化发展、人民安居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建设的社会工程和文化工程。是以社会、文化工程为背景和基础的技术工程。其中移民安置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问题等等,均是与三峡工程技术和效益问题不可分割的实质内容。城市规划、建筑学、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人口与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与三峡工程的技术性问题交叉、结合在一起,形成三峡工程巨大效益产生的前提和其长久生命效益的保障。
②避免单一学科的观点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可防止将问题导入简单化和孤立化。三峡工程及其效益的构成,是各个学科综合作用的结果。任何一项问题都不可能依靠单一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比如,城市迁建,不可能仅依靠城市规划、建筑学科的孤立研究达到对问题的全面解决,同时还涉及到社会与政策、移民与经济、生态研究、环境保护、地质和地理、航运、水文、文物古迹等多个学科的研究领域。这种学科交叉、综合辐射和信息沟通的情况是现代信息社会科技发达进步的明显特征,也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表征之一。对于三峡工程这一集多学科领域为一体的巨系统工程,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③避免“一时一事”,“就事论事”的研究方法,可以防止将问题导入狭隘、目光短浅的境地。三峡工程的兴建和所发挥的效益,在空间范围的作用和影响,小则涉及长江中下游流域,大则涉及全国。在时间跨度上,短则影响数十年乃至百年,长则数百年乃至更长时间。所以要求我们要有一种历史发展的观念,从跨越时空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高度来研究三峡工程。如移民的安置,就不仅仅是简单地让这100多万人住下来的问题,而是牵涉到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和人的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牵涉到广大长江流域子孙后代的生存延续问题,乃至中华民族在未来世界中的兴衰问题。
人居环境学理论的提出,不是期望它能够解决三峡工程建设的所有问题,而是试图用人居环境学的概念来比较详尽的阐明,三峡工程实质上是一项复杂的人居环境建设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区域科学、环境科学、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新城镇规划建设、风景旅游区规划和地方建筑学多种领域。社会、经济、历史、地理、能源、土建、水利学科等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有更宏观的尺度和更高的起点,来认识它,研究它。事实上,时至今日,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所做的实际工作还远远不够。我们通过对三峡库区众多城市的规划和迁建,以及关连问题的实际调查,迫切地感到三峡工程建设将面临的综合性和复杂性。需要再一次强调指出,三峡工程不仅仅是一项水利枢纽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工程和文化工程。其建设的操作难度和复杂程度也将更多地反映在后者。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工作者,应责无旁贷地积极参与和严谨思考,希望在现实工程中,以人居环境的观点,重视改进我们的工作,深化认识,弥补遗漏,减少失误。因为,这样巨大的工程是犯不得错误的。多个学科领域融贯协调,紧密合作,将众望所归的三峡工程及其巨大效益的建设,导向必然的成功,乃是我们跨入新世纪的历史使命。
标签:生态环境论文; 三峡水位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空间形态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生态工程论文; 移民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