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观的企业成长理论探讨_资源基础理论论文

基于资源基础观的企业成长理论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基础论文,资源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基于资源基础观的企业成长理论(以下简称资源基础理论)是当代西方管理领域中正在迅速发展的一种理论,它集中探讨企业成长的实质,研究了企业资源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把资源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随着经济学对企业认识的逐步深入,资源基础理论外延不断扩大,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一些变化。为了帮助理解其理论脉络,本文首先介绍资源基础观在企业理论中的发展,然后以企业成长的理论演进为线索介绍资源基础理论的要点。

1 资源基础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

资源基础概念从20世纪初开始提出,真正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经过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长足发展,现已成为战略管理理论中的一支重要流派。早期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企业只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实体,古典经济学没有企业理论”,西方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也未将企业作为研究范畴。而新古典经济学虽然逐渐注重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微观基础,在设定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对“经济人”——企业进行了研究,但企业也只是作为一个“黑箱”,被假定在市场和技术的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实体,价格机制是经济调节和资源配置的唯一机制,企业单纯把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作为生产函数并且按最优组合进行生产。到1933年,经济学家Chamberlin与Robinson对企业拥有的特定资源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特殊的资源或匹配的能力是保证企业在非完全垄断竞争状态下获取经济回报的关键要素[1]。他们认为这些要素是企业异质性的体现,Chamberlin还专门列举了几种资源,包括我们所熟知的管理人员协调配合的能力、技术能力等,从中可以比较清晰看出资源基础理论资源概念的原型。

Penrose在《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一文中把企业描述成“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2]她认为企业的内部资源是企业的增长动力和源泉,企业的增长是资源过剩和关于资源认识水平提高的产物,并将企业成长归结为企业内部资源的运用。国内许多研究企业成长理论的学者都将Penrose作为资源基础理论学派的鼻祖,但准确地说,Penrose只是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内生理论,因为早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马歇尔就曾提出了企业内在性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问题,将企业成长规律阐述成“一个企业成长、壮大,但以后也许停滞、衰朽,在其转折点,存在着生命力与衰朽力之间的平衡或者均衡”[3]。从这个意义上说,马歇尔才是基于资源基础观企业成长理论的先驱创始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源基础理论发展很快,1984年,Wernerfelt提出了公司内部资源对公司获取经济利润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4]他认为,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与外部环境相比,公司内部资源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并对企业创造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的观点对90年代以来的企业成长理论研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后来的Winter,Barney,Dierickx,Cool,Schendel,Conner,Petaraf,Foss,Heene,Collis,Shuen等人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作了进一步探求,从公司内部资源和能力的角度对公司竞争优势的产生和维系进行了研究,共同形成了所谓的资源基础理论学派。正因为如此,1994年沃纳菲尔特的研究成果被美国战略管理杂志授予最佳论文奖,被评价为“在关键领域内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

国内一些学者对资源基础理论也有较深入的研究。杨杜从经营资源的概念出发,通过对经营资源的数量、性质、结构和支配主体特性四个方面考察企业成长,分析了构成企业成长理论之核心的规模经济、成长经济和多样化经济,以及它们的结合状态——复合经济。[5]他指出企业成长包括量的和质的成长,企业成长表现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数量扩张,还必须包括质的变化,特别强调了未充分利用的资源是企业成长的源泉。张林格对企业竞争能力资源与企业规模的关系及竞争能力资源与事业结构即多元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在杨杜的二维成长模型基础上提出三维企业成长模型,在三维模型中添加了企业竞争能力这个维度。[6]他认为竞争能力与企业规模的关系呈“S”型曲线,随着规模扩大,竞争能力逐渐提高,超过一定最优规模后,竞争能力递减。竞争与事业能力呈“X”型关系。随着多元化向专业化转变,规模效益提高,竞争能力逐渐提高,当多元化超过一定程度时,竞争能力下降。周三多在杨杜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企业成长的过程总结为:单一产品—主导产品—多元化经营的过程,并分析了张格林三维企业成长模型中企业规模、事业结构与竞争能力三者的关系之后,结合美国学者马基兹(Markides,1995)的归核化理论,认为企业的成长过程遵循专业化—多元化—归核化的路径。[7]

2 企业成长资源基础观与“异质性”假设

与传统经济学对企业的定义不同的是,企业“异质性”假设是资源基础理论建立基础。异质性资源的一大特征是企业之间流动性极差,Dierickx和Cool甚至认为这种资源完全是不能流动和不可交易的。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拥有独特、价值性、稀缺性和非流动的资源自然而然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源泉,而且这种资源难以被其他资源替代。因此,企业要获取有利或统治性的竞争地位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内部资源条件,尤其是那些其他企业所缺乏的具有战略性资产特性的企业资源,这是资源基础理论的推导逻辑基础。资源基础理论中的资源是一个集合概念,早期资源基础理论研究者只是将一些有形的战略性资源作为决定竞争地位的源泉,特别是货币资金为最多种用途的资源。Wernerfelt(1984)把资源定义为“任何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给定企业的力量或弱点的东西。更正式地说,一个企业的资源可以被定义为企业所永久性拥有的(有形和无形的)资产。资源的例子是品牌、内部的技术知识、高技能的雇员、贸易联系、机器、高效的程序、资本等等”。[4]而Barney则把企业资源定义为“一个企业所控制的并使其能够制定和执行改进效率和效能之战略的所有的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性、信息、知识等等。”[9]Peteraf认为资源的异质性体现在资源的供给有限,至少其供给不可能快速扩大,所以这些企业可以因拥有对这些资源的“垄断”而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rent(租金)。[10]Olive认为企业内部稀缺的生产流程、商誉、专利、专有技术以及和客户、社区乃至政府这样的制度参与者形成的制度资本都是资源的体现。[11]Helfat和Raubitschek进一步扩大了资源概念范畴,他将对知识的管理作为企业战略性资源,认为导致企业竞争优劣差异的根本源泉是企业的组织能力与企业特定资产互动过程中积累的核心知识,企业中具有内生性的知识和能力与企业的产品发展都处在一个共同演进(co-evolution)的模型之中。[12]

3 综合知识积累性增长与企业成长

资源基础理论是一种内生的路径依赖的理论。资源既作为企业的基础,又是企业扩张的诱因。而管理能力决定了企业边界范围,企业扩张的最大极限是由企业为扩张储备的现有管理服务与单位投入扩张所需要的管理服务的比率所决定,扩张需要的管理服务依赖于扩张本身的特点、市场环境、新业务与现有业务的关系及扩张的方法。导致企业扩张的内部诱因主要来

源于企业存在着剩余生产性服务、资源和特别的知识,由于这些资源的不可分性,资源功效的多重性及资源的不断创新性导致企业永远存在剩余资源,不可能存在完全出清的均衡状态,因此企业存在永远成长的动力。Penrose(1959)研究认为企业的成长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基于综合知识积累性增长的演化过程(见图1)。

图1 综合知识积累性增长的演化过程

Fig.1 The evolvement of the integrated knowledges accumulated increase

在知识经济时代,增强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成为提高企业内在发展能力的关键,企业发展所依赖的资源要素发生了重要变化,知识创新与知识吸收能力成为企业成长与再生的关键。知识作为企业内在发展能力的外化,而影响企业发展要素的知识管理内生于企业资源体系之中。对影响企业知识积累内在因素的研究,从Penrose企业内在成长论、Porter竞争优势理论到Prahalad & Hamel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再到将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知识资源论,在认识上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思想轨迹,即企业知识分布在“积累—扩张—再生”的不同生命状态中,体现不同知识管理要求。积累主要存于企业保持的自然状态,并持续存在于正常运行,反映出知识仅作为资源的质量和外延;扩张表现为知识在企业内的复制、消化与转化,体现了企业通过知识资源集聚、积累及成长等方式实现了经营内涵的发展与转变:再生着重展现了综合知识的积累性增长,表明企业在依次经过知识积累、扩张,达到综合知识的积累性增长,并引发创新、变革及战略的资源外取与集成等,实现企业资源的发展与再造,它反映着新的提升跨越以及创造出的企业生命壮大,从而不断获取企业竞争优势所需的技术和能力。

4 资源的动态竞争优势与企业成长

动荡变化、复杂纷繁的外部环境会对企业竞争优势所依赖的资源产生实质性影响,因为只有那些对外部环境变化能够战略资源再生的企业才能继续得到生存和发展,企业成长也就更多地要受不可预期因素的制约。既然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异质性资源,资源的持续性必然会受资源的不可模仿性决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没有获得经济租金的企业肯定会模仿优势企业,其结果则是企业趋同,租金消散。因此,企业竞争优势及经济租金的存在说明优势企业的特殊资源肯定能被其他企业模仿。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者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他们认为至少有3大因素阻碍了企业之间的互相模仿:逻辑主因关系不确定,路径依赖,模仿成本。[13]

但即使是资源具有一定的不可模仿性,最终还是会被其他类似企业所学习和模仿。如果三个阻碍模仿的因素被克服,在决定资源的竞争优势是否会持续上,资源的成长性和动态性就变得异常重要了。早期资源基础理论主要以均衡分析为基础,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困难,1982年Nelson和Winter研究了组织、创新、路径依赖等的进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提出企业演化利率,强调企业资源与环境变化的统一,认为企业的成长是通过生物进化的三种核心机制(多样性、遗传性、自然选择性)来完成的。[14]这为以反均衡的演化经济学为基础的动态资源观的出现提供了基础。而最早明确提出“动态能力”概念的是Teece,他与Pisano和Shuen将演化经济学中的企业模型和“资源观”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基于“动态能力”的资源战略观的框架。[15]他们认为,由于大量企业特有的默会知识包含在以专有技能、组织惯例和互补资产为基础的能力中,所以特定企业的惯性和组织能力被模仿和被复制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根据这个动态能力的资源战略框架,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被嵌入在不断发生变化、各式各样的组织过程中的胜任和能力,即在企业内部运行的、由位势和过程所决定的高绩效的惯例。但组织运行过程的内容或惯例及其生成竞争优势的可能,在任何轨点上都明显地由企业所采用、继承的演进路径以及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不管是内部还是市场的)所塑造。资源的动态性因此强调以前的资源观所忽略的两个关键方面:一是获取竞争优势的资源后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而不断更新管理能力和知识;二是能力和知识要能调整、整合、重构内外部组织技能和资源来满足环境变化的要求方面发挥出关键的作用。由于企业文化、价值理念和组织沉淀的经验等软性资产的难以流动性,致使交易无法完成,因此一般来说独特的能力和胜任是无法买到的,只能在长期的组织过程中被逐渐构建和清晰出来。动态资源观点认为企业成长在非动态时点的选择上是有限度的,今天获得竞争优势或成功的原因部分是由于前期所追求的战略和所得到的经验和效率,而将来的竞争优势孕育于今天的过程之中。按照动态能力的资源理论,如果继续实施静态的资源观将对以稀缺资源的控制作为利润的源泉的话,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将消失殆尽。因此,必须积极通过知识、技能和诀窍的学习与管理,重构组织位置、过程和发展路径,管理层也需要具备不断重构已经拥有的与资源匹配的能力,建立企业动态的资源优势。

5 企业成长与产业分析路径

企业成长受很多因素制约,不仅有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组织管理等因素,还有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等外在不可控因素。Bain(1959)针对“斯密定律”的逻辑矛盾提出SCP分析范式后,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积极构建企业成长模型来分析成长路径及其生成和作用机制。而如何最大限度地培育和发展企业独特的战略资源以及优化配置这种战略资源的独特能力就属于企业成长的路径问题。国内许多研究者简单地将资源基础理论划分为内生理论范畴,这只是源于对该理论的不了解。资源基础理论学派代表Collins承认产业分析的重要性,[16]并着力于分析产业组织结构中企业集合性资源状况,认为企业能力分析不能局限于企业内部,只有在产业竞争环境中才能体现出重要性,通过与其竞争对手的资源比较,从而发现基于供给弹性的租金来度量有价值的资源,体现了其对产业经济学“壁垒”四项对资源价值重构的分析。资源基础理论学派代表Rumelt等人(1996)在分析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时指出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忽视是Poter理论的缺点。现代的资源基础理论对企业成长路径分析采用了较多的产业分析方法,其分析路径可以概括为:产业环境分析、企业内部资源分析—制订竞争战略—实施战略—积累战略资源并建立与产业环境相匹配的管理能力—赢得竞争优势—获得绩效。从方法论来讲,资源基础理论致力于在考察外部环境后对公司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并将他们放在最佳的行业内容中,因此这一方法是一种“由外到内再到外”的思路。

企业成长往往表现经营资源的蓄积、扩张过程,而且是其结构调整和特性革新的过程。在产业分析框架下的企业成长过程中,企业的经营能力可表示企业利用所拥有经营资源来获取规模经济(表现为企业一定时点的、经济的、数量的扩张)、成长经济(表现为企业经营资源持续不断地扩大)和利用各种资源间相互协同的多样化经济(表现为企业经营领域的拓展和扩大)的能力。企业成长模式的选择则是通过比较企业经营能力和经营资源之间的配比关系进行的。鉴于起初根植于企业内的资源不是马上能对企业成长产生作用,Nanda和Williamson认为管理者应对所需进入的市场(或进入的行业)加以辨识、培育和保护,而后才能将资源转化为顾客价值,而与潜在的顾客方形成合资联盟是解决进入市场较为有效的方式[18]。因此,管理能力不仅需要与资源相匹配,还应主动适应产业特性和行业标准。不过,由于产业环境是一个开放的公共领域,信息的集中和收集以及分析的雷同,往往得出的结论和战略是相似的。所以,仅仅作环境和产业分析并不能得出预想的经济回报。因此,资源基础理论仍强调了内部资源与能力的整合,为此企业需要不断地积累战略制订所需的各种资源,并需要企业不断地学习、超越和创新。只有资源与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不易被模仿、替代和占有的战略资源,从而获得有利外部的竞争地位。

6 行为、学习与企业成长

耐特(1921)的“非确定性”概念和西蒙(1957)的有限理性假设,都是针对经济行为主体对行为事件缺乏完全的信息和感知而产生的。而资源基础理论认为,虽然外部市场结构和市场机遇对企业竞争地位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隐藏在资源背后的企业规划、组织、配置等能力才是举足轻重的。这些能力可以描绘为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经营和技术。企业对外部知识的吸收能力,即员工的学习行为以及企业内的知识,尤其是是一些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默会知识,以及当前知识存在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企业发现未来机会、配置资源的方法,企业内各种资源效能发挥的差别都是由企业现有的知识所决定的。同时,与企业知识密切相关的员工认知行为决定了企业的知识积累,员工学习行为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竞争优势。所以,在面对外部环境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由于企业内的知识结构和员工认知能力不尽一致,所以它们所能发现的市场机会也不相同。因此,资源基础理论一个重要的概念应是员工学习行为,但这部分理论内容尚在发展之中,将员工在知识学习过程的行为要素作为一种资源尚未对企业成长的经济学逻辑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毋庸置疑的是知识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Conner和Prahalad都特别强调了学习行为对知识转化为资源的重要性,并对知识资源与企业成长关系以及如何转变企业竞争优势有专门的阐述,[19]知识资源的技术和行为两个层面包含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和传递的过程。技术是指知识技术本身,需要被整理、管理和传递。组织行为,主要指组织内人员的行为、组织整体的行为,以及组织间的关系行为对知识学习的影响。要达到理想的知识学习行为,实现理想的知识管理目标,要解决三个组织行为层面的基本难题:一是知识的外延化,即知识的价值实现途径;二是人力资本产权难题,知识的个人独占与组织共享;三是知识的隐含性难题,即转换障碍与竞争壁垒[20]。知识资源另一关键要素是人力资源,企业竞争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人力资源的配置为基础。企业拥有合理的入力资本结构时,企业所需的必须外部知识以及默会知识就有可能通过某种熟知的易于接收方式连通而传递至企业内部,并被吸收为企业内的默会知识,从而完成知识的资源化过程。

7 资源基础理论对现实的意义

从Penrose企业是一定管理框架内的各种资源聚集集合体,到Ansoff的企业成长经营活动之间的协同,再到Chandler的企业经营结构与组织形式的搭配,以及Nelson和Winter新熊彼特派有关企业成长的演化模式,日益突出了企业资源具有成长性、多重边界性以及结构关联适应性,也说明组织成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特征。而资源基础理论的不断演化更是引起企业理论分析范式的重要转变,对企业成长的剖析由此开始从企业资源水平、企业资源结构构成、企业资源结构多样化、企业资源结构改变、外部资源结构构成及其变动出发,企业成长不再仅是经济学框架下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动的结果,而更是内外部资源积累的相互作用、相应协调的过程。企业成长转向Penrose式演进与Demsetz式互动相结合的过程,不断主动或被动的吸收、消化、共享、分配、过剩和再收回内外部各种资源的循环过程,同时也是创造、稳定和再造竞争优势的过程。这些对于我国的理论界和企业而言,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启示和意义。

(1)资源基础理论对于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贡献就是提供了一个解释企业产生超额利润的分析工具。企业可从考虑内部的资源能力以及外在的市场地位来决定公司战略以获取超额利润。从长期来看,这种企业成长的资源必须是动态的;从短期来看,这种成长资源是静态的,因为企业要想改变自身的资源和能力需要时间。但也正是由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各个企业的机会、资源和能力以及匹配不尽相同,所以才有超额利润存在的可能。特别地,如果企业拥有与众不同的资源和能力或者是在企业的价值链中拥有更为领先的组织结构,那么企业就可以很好地从这些资源优势中获利。

(2)从企业成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来看,资源基础理论将研究焦点和核心从研究企业外部环境中行业结构对公司竞争行为和竞争战略的影响逐渐转移到研究组织内部的资源、能力对企业建立和维持竞争优势的作用上。这种转变有其深刻的背景,即竞争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竞争优势的创造和维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必须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研究竞争优势的产生和维持。同时,企业资源内涵的扩大,即资源的内在属性从显性的特质向可感觉的能力或知识转化,通过资源基础理论的资源价值生成机制和特质,企业竞争力可由原来潜在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条件,逐步生成由制度、组织、技术和认知的四维价值平台,从而获得持续、显性的竞争优势。

(3)在解决公司治理价值内涵方面,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了企业竞争性资源来源于诸多利益相关方面的竞争性资源的形成,因此,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交易成本的降低这一目标外,公司治理目的还可通过促进企业形成竞争优势过程中所需管理能力沉淀的价值机制。随着资源基础理论外延的扩大,公司治理和持续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依托资源而明晰化,特别是董事会职能的发挥和董事委员会的功效,都是企业竞争和市场影响力问题[21]。

(4)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该理论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企业的成长并不是深不可测的,只要从企业内部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上下功夫,总能找到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契机。我国企业当前存在的一些情况是某些资源过度地被利用,而有些资源却被闲置或利用率严重不足,企业生长的动力机制没有真正发挥,无疑基于资源基础观的企业成长理论会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收稿日期:2005-03-15。

标签:;  ;  ;  ;  ;  ;  ;  

基于资源观的企业成长理论探讨_资源基础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