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中心医院心脏康复科 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动态心电图对缺血性J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出现缺血性J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组,并将同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复极患者60例选为本研究中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将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情况以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各指标发生情况对比差异较大,观察组室性早搏发生率为86.67%、成对室性早搏发生率为46.67%、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53.33%、室扑/室颤发生率为1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监测中,观察组患者的出现缺血性J波,且ST段抬高。结论:在动态心电图监测下,可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现缺血性J波,表示其心电活动不稳定,易引发心律失常,值得关注。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缺血性J波;临床意义
对于缺血性J波的研究报告,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其提出了新概念,已经引起了临床的重视[1]。对于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例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出现缺血性J波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与其心律失常具有较大关联[2]。动态心电图可监测出冠状动脉阻塞性病变或者功能性痉挛患者在发生急性心肌缺血时的J波以及J波幅度,即称之为缺血性J波[3]。本次研究中,为进一步探究动态心电图对缺血性J波的临床意义,特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相关研究报告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次观察对象均选自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均为我院收治的患者,共计120例。其中60例早期复极患者为对照组,排除具有明确的器质性心脏疾病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诊断标准。60例出现缺血性J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
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占34例,女性患者占26例;年龄最小限值为18岁,最大限值为60岁,平均年龄为(40.26±5.18)岁;住院患者占41例,门诊患者占19例。
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3例、27例;年龄最小限值为18岁,最大限值为58岁,平均年龄为(38.94±6.15)岁;住院患者占37例,门诊患者占23例。
将以上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并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组间具有对比意义。
1.2方法
选择通道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产自美国,型号为GE MARS 3。在24小时的监测下,应将患者的活动日志进行详细记录,并将症状出现时间、停止时间以及患者的感受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将分析系统进行回放,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纠正以及编辑。将监测得出的各种心律失常、ST-T变化以及缺血性L波图形进行保存[4]。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情况以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室性早搏发生率、成对室性早搏发生率、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室扑/室颤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文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用SPSS20.0软件进行核对,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进行检验;采用“%”形式表示计数资料,并采用卡方检验。若组间数据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则表示统计学具有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室性早搏发生率、成对室性早搏发生率、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室扑/室颤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情况
对照组:R波降支,伴有切迹、胚胎型正向波;其J点以及ST段向上抬高,呈凹面形状。对于散步、激动以及运动情况,患者的心率明显增快,J点则逐渐变小或者消失,其ST段则回到正常水平。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下时,其心率明显减慢,ST段向上抬高,而J波较明显。
观察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ST段向上抬高,呈下斜型改变、驼峰状改变以及单项曲线改变。部分患者伴有相应导联ST段下移,少数患者伴有心绞痛等临床表现,持续时间为1-90分钟。
3讨论
患者在心肌严重缺血性时期,其所伴发的一种超急性期的心电图改变临床称之为缺血性J波[5]。缺血性J波的发生机制为钾电流增强,缺血区的心外膜心肌以及M细胞动作电位均呈现明显的缩短现象[6]。钾电流的异常改变使得心外膜之间出现较为显著的电压梯度,进而形成J波[7]。
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缺血性J波与ST段抬高情况常先后出现,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若患者ST段的抬高越明显,则缺血性J波则越显著。观察组中,共出现52例室性早搏患者,8例室扑/室颤患者。而成对室性早搏发生率为46.67%、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53.33%,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患者在出现缺血性J波与ST段抬高是,其随后则反复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者过缓以及室扑/室颤情况,直至患者全心静止[8]。
综上所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现缺血性J波与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相关性。临床可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进行预测,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吕常智,赵利华. 替罗非班对伴缺血性J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286-288.
[2]刘强,杨小梅,韩乾国.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临床分析[J]. 医学与哲学,2015,36(16):32-34.
[3]蒋庆渊,陆铭. 替罗非班对畸形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的影响及近期预后评价[J]. 中国急救医学,2015,35(s2):248-249.
[4]张凤梅,任国成,许长存,等. 碎裂QRS波和缺血性J波与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J]. 山东医药,2016,56(12):51-53.
[5]夏敏,施亚明,吴春阳,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J波与心律失常关系及替罗非班治疗的远期预后[J]. 海南医学,2016,27(13):2099-2101.
[6]刘燕,郭培,姬晋芳,等. 动态心电图不同心动周期触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0):2428-2429.
[7]黄小莲,兰晓华. 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1):2039-2041.
[8]史子园,杜萍,曾林玉,等. 妊娠中晚期孕妇临床动态心电图应用意义及相关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2):181-183.
论文作者:曹坚,夏姿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患者论文; 缺血性论文; 心电图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动态论文; 发生率论文; 发生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