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观察论文_文利琴

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 337000

摘要: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掷骰子方法将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DAS、SAS、SDS及QLQ- C30评分。结果:组间护理后的DAS、SAS、SDS及QLQ- C30评分比较,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改善患者的抑郁及认知功能障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深入观察。

关键词:抑郁症;个性化护理;临床效果

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们承受的各种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精神障碍问题随之亦日益尖锐,直接导致我国抑郁症患者人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抑郁症存在着极大的危害,据有关统计显示,超过一半的抑郁症患者被疾病影响而失去主要职能(比如无法操持家务及工作),甚至产生各种应激事件,基于此,采取有效措施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改善其抑郁症状,是当前精神科临床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的内容[1]。本文作者对40例抑郁症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不仅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对其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掷骰子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AB两组,全部患者均与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相符。其中A组40例,男28例(70.00%),女12例(30.00%);年龄17-55岁,平均年龄(33.17±1.08)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2.42±0.37)年。B组40例,男29例(72.50%),女11例(27.50%);年龄16-56岁,平均年龄(33.18±1.12)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2.49±0.82)年。组间一般资料做比较,p>0.05,可进行对比。

1.2护理方法

A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及健康宣教等等。

B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干预。抑郁症患者比较特殊,通常很少与人交流,为此,护士应保持和蔼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并且以患者兴趣为切入点,获取患者的信任,从而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此外,护士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将其病情、治疗方法、目的及预后等详细告知患者,使其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2]。(2)认知干预。患者较容易出现错误认知,护士需要详细分析患者的认知状态,并且给予个性化认知指导,帮助患者认识到自身错误,同时建立及巩固科学的观念,促使患者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3)家庭干预。患者家属的鼓励及关心能间接增加临床疗效,对此,护士应积极与患者家属交流且相互达成共识,而家属在探视过程中应与患者交流,且告知患者亲人的关怀以及期盼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家庭,促使患者感受来自家庭的关心,并采取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3]。(4)克服消极情绪。护士应以患者兴趣爱好为根据,针对性地给患者安排有关娱乐活动(比如早上唱康复歌曲、开展健身操锻炼以及朗诵养生文化等等),促使患者对生活充满激情;治疗结束后,护士可组织患者开始知识竞赛、唱歌、演讲及游戏等等娱乐活动,给患者提供大量与人交流或者接触的机会,从而缓解患者的孤独感,并且克服消极情绪[4]。

1.3观察指标

采取活质量核心量表(QLQ- C30)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进行评价;采取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对患者护理前后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0.01时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组间护理后的DAS、SAS、SDS及QLQ- C30评分比较,p<0.05,具体可见表1。

注:组间护理前比较,●P>0.05;组间护理前后比较,▲P<0.01;组间护理后比较,★P<0.05。

3.讨论

目前我国抑郁症患者人数越来越庞大,一方面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对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为此,临床治疗患者的过程中配合个性化护理干预意义重大。药物治疗联合个性化护理时,护士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心理疏导,促使患者在心理方面获得满足及愉快,从而稳定患者的情绪,并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个性化护理干预还对患者进行认知干预,使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意识,重建观念,积极面对现实,对生活充满热情;护理过程中护士还与患者亲友达成共识,令患者感受来自家庭的关怀,走出悲观,对抗疾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5]。本研究中,组间护理后的DAS、SAS、SDS及QLQ- C30评分比较,p<0.05,该结果充分说明个性化护理实施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患者的抑郁、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夏春芝.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3,9(7):155.

[2]李秀荣.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8):33.

[3]杨翠英,张贞,金云红.社区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1,11(9):2458.

[4]陈琼.综合护理干预对产褥期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8):1379.

[5]陈永琴,冉程,崔太秀.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病人康复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1):16.

论文作者:文利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2

标签:;  ;  ;  ;  ;  ;  ;  ;  

抑郁症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观察论文_文利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