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中心小学 317203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训练与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守好口语交际“主阵地”,抓好文本“空白点”,用好段式“训练营”,走进角色“演练场”,聚焦矛盾“结合处”,给学生提供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机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材 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作为个人形象的必备条件,语言作为衡量一个人的重要因素,掌握必要的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现实意义。什么样的口语表达才是好的呢?内涵丰富、主旨明确,懂得什么时候该停,什么时候该听,能够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好的口语表达不但要包括生动的内容,还要有一定的条理性。小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模仿,小学阶段是为后期成长奠定基础的阶段,只有掌握必要的口语表达技巧,才能为未来成长夯实基础。
口语交际作为连接语文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桥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存在被忽略的现象,口语交际课往往是为了交际而交际。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小学教材作为基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隐形资源,设计成对话形式,为学生设计出合理的交际情境,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口语表达的能力。
一、寻找问题所在
小学生学习语言的时间较短,语言知识掌握不足,特别是在口语表达上存在一些问题。
1.词汇量不足
小学生最大的缺点就是自身词汇量不足,大部分情况下,受到词汇量不足的限制,小学生仅能通过口语模糊地表达意思,甚至需要配合肢体语言,这都表明口语表达能力偏低。
2.技巧性不足
在掌握一定词汇的基础上,掌握必要的语言运用技巧至关重要。如词语前后顺序与排列组合不同,意思也存在差别;不同语境下,同一词语意思也不同。而小学生对语感的掌握不准确,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进而影响其口语表达的效果。
3.不愿意交流
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有限,口语表达时往往因为词汇量不足与技巧缺乏出现障碍。这些障碍对小学生交流积极性产生打击,造成部分学生不愿意交流。最终减少口语交流训练机会,影响后期成长。
二、分析问题成因
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存在问题,除了与教师重视度相关外,还与学生生活环境、不良心态等存在关系。以自身经验为依托,全面分析影响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因素。
1.性别因素
现实学习中,男女生因为性别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特点与规律,这种差异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体现。比如,学校组织诗歌比赛时女生比男生积极性高,而进行体育比赛时,男生积极性却别女生要高。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这种差别,给出差异性针对方案。
2.个性因素
可以将人的性格分成两类:内向与外向。而在语文口语表达能力方面,这两种性格的学生表现出的差异极为明显。外向性格的原因表达与交流,因此都较为健谈,用词准确且缜密;内向性格的人则相反。教学中要注意这种差别。
3.教育因素
学生家庭因素不同,自小接受的教育差别。有些学生口齿伶俐、积极活泼且爱开玩笑,自信且愿意表现自己,就比较受老师关注,得到锻炼的机会也会相对较多;相反,部分学生不善于表达,性格内敛,长期下来造成语文语言表达能力下降。
三、深入挖掘教材
现阶段,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不够重视,学生也是跟着老师走,使得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不到重视和提高。下面我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以教学经验为出发点,详细分析挖掘教材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措施。
1.守好口语交际“主阵地”
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将口语交际课作为主阵地,全面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每一个园地里面都有口语交际课的安排,我们教师要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吃透学生,找到兴趣点、关注点、疑问点。如:《夸夸我的同学》中不说出同学的姓名,你说我猜;《以诚待人》中出示班级里面的好人好事的图片,同学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的镜头,以他们身边的人、事为例子,学生话匣子就打开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媒体巧设情境,如《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中,学生生活在新社会,对旧社会中国遭受的屈辱不是十分了解,在课前我收集了许多的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观看,学生感触颇深。之后我还让学生观看了一些演讲的视频,讨论了怎样演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一堂演讲交际课有模有样地拉开了序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有限,口语表达时往往因为词汇量不足与技巧缺乏出现障碍。这些障碍对小学生交流积极性产生打击,我们要守好口语交际“主阵地”,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和生活中的图片等,全面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帮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口语表达能力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
2.抓好文本“空白点”
补白训练,本质上就是要求学生对课文某一“留白”进行补充,形式可以是写作也可以演讲,通过补白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如《桥》文章中,结尾“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老太太会在坟前说些什么?以这种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与口语表达能力。
如课文《桂花雨》中,详细描写作者童年摇桂花、赏桂花的趣事,将自己对故乡的思想通过回忆表达出来。“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评析时,让学生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固定句式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如美国的( )再( ),也比不上家乡的( )。以这种固定句式的联系,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回答紧扣主题,答案丰富多彩。
3.用好段式“训练营”
小学第二学段的教材,循序渐进地编排了“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等训练。教师利用这种段式训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确保其言之有序。
列举如下:
师:我们以前已经学过不少总分结构的文章或段落了,可能有些同学还不知道,总分结构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总—分”“总—分—总”“分—总”。现在我们就来判断一下这些段落是不是总分结构,如果是的话还要说出属于哪种情况。
春天到了,百花盛开。迎春花吐出小小的黄色花瓣。桃花展开了粉红的笑脸。丁香花穿上了紫色的衣裳。(总—分)
师: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第一句是总写,接下来是分别描述。)
4.走进角色“演练场”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是以角色的对话形式写的,分角色表演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形式,教师要善于从其中挖掘与激发学生兴趣点的知识点,设计相关的口语表达问题,营造合理的交际情境和轻松的语言氛围,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思维方法”的专题学习,《坐井观天》、《寒号鸟》和《我要的是葫芦》这三篇文章都是以讲事实的形象,对文章主角进行生动而形象的描写,情节丰富、寓意深刻,非常适合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表演。以《寒号鸟》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安排学生扮演寒号鸟和喜鹊,并脱离书本来表演,而参与表演的学生则需要认真理解课文内容扮演角色,这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的表演过程当中,他们把寒号鸟的“冻得直打哆嗦”“哀号”,以及喜鹊的关心表演得淋漓尽致。分角色表演避免了课文朗读的机械模仿,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走出了文本,进行文本的二次开发,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其表达的欲望。
5.聚焦矛盾“结合处”
一篇文章的精彩之处就在于矛盾冲突,通过矛盾营造出紧扣人心的氛围,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口语表达能力训练中充分利用矛盾冲突点。针对课文的矛盾冲突,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理解。教师如果可以合理利用矛盾冲突点,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可以使其完美表达自我观点,从而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如《钓鱼的启示》课文讲解时,主角道德角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次成长,对学生来说也是个很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辩论,提出问题——“支持儿子还是父亲的做法”。整个过程中不同观点的碰撞,可以激发思维,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小学语文教学时,可以组织辩论会等活动,在辩论会中,并不要求学生发表多么高深的看法与见解,但一定要用词准确、口语流利,将自己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灵活应对各种变化,有效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专业的口语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针对语文教学而言,其不仅是基础知识的传授,同样对学生思想意识及行为价值观念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总之,在进行小学语文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教材,根据学生个人实际问题进行专门强化,各个击破,进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与素质。希望通过本文论述,可以为一线教学工作者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达成利用教材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晓辉 马强 小学语文教学对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作用.语文建设,2016,01,11。
[2]朱琳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新课程学习(上),2012,05,08。
[3]刘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初探.中华少年,2015,12,25。
论文作者:吴春雷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2月第2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口语论文; 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材论文; 教师论文; 词汇量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2月第29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