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问题论文_邱燕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问题论文_邱燕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化技术系 四川省内江市 641000

摘要: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经呈多样化趋势,无论是在建设规范,还是建设速度上,都开始步入高速发展时期。现阶段,随着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轨道交通为核心辐射状城市发展,是轨道交通与城市相互发展的一种趋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作为城市的生命线工程,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它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并且投资大。建设工期长与居民基本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涉及到众多的城市资源,对城市发展模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关键词:城市交通;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安全保障

1 影响运营安全的主要因素

1.1技术设备

技术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营安全。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长、站间距短、列车种类单一, 且包含了线路及车站、车辆及车辆段、通信信号、供电、环控等设施, 还有售检票以及防灾监控报警设备等众多设备。只有各项技术设备协同可靠运作, 才能保证列车安全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

1.2网络运输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运输能力体现了运输效率。提高网络的运输能力,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乘客出行的要求,安全高效地完成输送任务。因地铁运行延误具有传播性,地铁列车一旦发生延误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线路的正常运行,而且会影响到网络中其他列车的正常运行。特别是在客流高峰时段的运行延误,不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提高网络的运输能力,减少列车的运行延误对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是很重要的。

1.3运营组织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应为乘客提供满意的出行服务,良好的运营组织是这种供给的前提和保证。在一定的网络结构和设备条件下,采用的运营方案应针对客流变化的情况,有利于提高网络系统的整体运输能力,增加运营效益和运营可靠性,满足乘客在出行安全、舒适、准时等方面的要求。

1.4突发事件

自然灾害、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也是影响运营安全的关键因素。这些突发事件的发生, 将会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以及运营中断。因此,必须加强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人为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与生产脱节。部分生产管理部门和个别员工错误地把安全工作看成是领导、安监室、安全员的事,在生产过程中忽视安全,造成安全管理与地铁运营管理脱节。轨道交通企业的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推行与生产管理同步发展的全面安全管理,即系统安全管理。对安全问题处理不够全面。(2)在处理安全问题时,未能由表及里按系统结构和功能深入分析,不能将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有机联系在一起、全面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没有抓住信息流这一管理核心去指导安全工作,安全管理体制特征仍然是静态管理。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是:安全信息不仅应包括有关重大事故等灾害事故的信息、历史经验资料,更重要的是应及时把握住运营过程的安全信息,以实现对安全工作的全过程动态控制。(4)事故处理仍然是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重心。要完成由“事故处理”型到“事故预测”型的转变,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心真正从事故追查处理转变到事前安全预测上,还需要一个过程。(5)管理上的漏洞仍然存在。随着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扩大,安全监管的范围、人员、规章制度都有新的变化,容易形成管理上的漏洞。出现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考核和相关措施不到位的情况,所以要对现行的安全标准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改补充或重新制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措施

3.1 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涉及到土建、供电、通信以及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安全问题,所以处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员,他们的安全意识对于轨道交通系统整体的安全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按照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各种培训,三季度无锡地铁组织公司各职能部门与参建单位做了全员安全培训,从安全管理体系、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安全管理重点等方面做了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更加明确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与管控重点。从设备技术的应用、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培养等几个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培新工作,提高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安全则的人意识。

3.2 提高轨道交通运输设备的技术水平

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的安全性,因此,提高设备的技术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在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提升设备技术水平的表现,如设置屏蔽门可以避免人群拥挤时有人跌入站台下;在轨道交通系统的管理活动中应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也可以减少由于人工操作失误而导致的事故;在车辆中安装自动检测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可以在发生火灾时自动启动灭火装置,降低人员伤亡的几率,等等。

3.3 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的常态化训练

为了有效的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性,必须要将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进行常态化训练,以此来提升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尤其是针对地震、火灾、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可以降低有此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首先,要从轨道交通运营系统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制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且通过宣传工作的开展,引导轨道交通的工作人员和乘客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认知程度,并且有意识的学习自救与救援知识,可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我保护;其次,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报警系统,设立24小时轮班值守制度,定期开展消防、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扎实推进应急演练工作。

3.4构建更高效的线网智能安全防范管理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大,环境复杂,仅依靠人力很难对各种突发情况做出准确和及时的反应。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对视频画面进行高速检测和分析,从而完成人流量统计、拥挤检测、人脸识别等功能,可大大减少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所以智能化技术将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防范系统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安全防范应用向深层次发展的需求,只有将各种安全防范数据通过网络汇聚、处理和传输,才能够深度挖掘安全防范系统的功能。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在融合进入我们的生活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安全隐患,只有绝对的危险,没有绝对的安全,这就提醒我们必须时刻把维护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放在心上。我们还应当分别从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做好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定期进行安全维护保养,并且做好应急措施,将事故发生的概率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李江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式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1:267.

[2]郗海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协同机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12:158-159.

[3]孟亚东,贾崇强,韩宝明,付燕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的现状与展望[J].都市快轨交通,2014,04:17-20+24.

[4]周利锋.浅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J].民营科技,2014,02:118.

论文作者:邱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问题论文_邱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