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电力资源需求量逐渐增加,促使电力工程建设规模扩大,管理难度加大,从而引发各种问题,不利于电力行业发展。本文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性质出发,分析了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管理模式的创新依据和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应用
当前,电力工程建设成为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坚实力量,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电力企业不断提高着对管理模式的重视程度。从某种意义上看,电力企业通过对管理模式的革新,可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减少建设成本。下面,笔者从以下几点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进行探讨。
1、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性质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以电力工程为对象,在经理协调和领导下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其中心是经理责任制,依据工程合同,按照相应原则和规律,综合管理项目时间、合同、费用、采购等。从本质上看,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包括技术、社会两个方面,在技术方面,反映着电力工程的组织方法、客观规律,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电力工程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短。在社会方面,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发动职工监管,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电力企业发展[1]。
2、电力工程项目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电力工程项目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普遍存在这样几个问题:①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由于管理人员工作素质低,导致其缺乏主动工作的意识,不愿意尝试和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延缓施工进度,增加投入成本。②未严格控制施工情况。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供用电公司未划分各部门职责,常出现各部门交叉完成一项工作的情况,导致其他工作无法进行和完成,严重影响着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③未按规定施工。理论上讲,工程竣工后需要验收,并进行决算,审核后支付余款。事实上,很多企业并未按照相关规定工作,甚至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影响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
3、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依据和措施
3.1创新依据
随着电力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企业必须不断革新管理模式,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革新中,除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外,还要结合企业实际,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通常情况下,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依据为:①PM模式。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管理模式弊端越来越突出,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创新管理模式。由于PM模式能科学、合理的管理电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是当前常用的管理模式,将其充分用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能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②滚动开发模式。该模式是针对流域水电开发的,也就是建立专业队伍,分别负责水电开发的不同工作,呈梯级式的管理[2]。这种情况下,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生产成本,还能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使项目管理更加趋向于专业化。③EPC模式。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使用的管理模式比较多,其中最有效的是EPC模式。和其他管理模式相比,EPC模式能在最短时间完成各项工作,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创新措施
3.2.1创新管理理念
由于我国电力企业起步晚,所以管理模式具备一定的局限性。要想推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革新进度,就要将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管理理念的创新需要相关人员全面分析管理现状,发现不足后选用有效措施改进。首先,企业领导需要提高对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视程度,掌握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转变传统、落后的理念,学习和接受新的理念,这是创新管理模式的基础和前提。其次,深入剖析电力企业的管理制度,发现问题和缺陷后及时改进,为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便利。
3.2.2创新组织机制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支持,因此在组建管理团队时,必须挑选一些工作经验丰富、素质过硬的人员,从而构建一支有能力、训练有素的工作团队,便于整合组织机构。组织机制的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管理模式的创新,所以企业需要将内部组织机制的创新作为重要内容。通过电力企业对组织机制的优化和整合,推动企业发展。好比矩阵式项目组织,其是重组能力强、生命力旺盛的项目组织,可有机结合项目型、职能型组织,便于优化整合所需资源,减少施工成本。另一方面,还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具体来讲,是将不同专业的人员集中在一起,组织一个完整的管理团队,便于发现和明确问题成因,提出应对思路,制定具体的解决措施,提高问题的处理效率。
3.2.3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所谓的评价机制,多指在电力工程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专业人员分析和评估工程的运营效果,尤其是电力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检验其是否符合要求。基于电力工程项目评价,确保相关工作的合理性、客观性,如果根据项目评价来确定相关不足和问题,工作人员需要立即采用有效措施改进,为相似工程的管理积累经验[3]。为确保电力工程项目评价的真实性,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提出问题,并保证其和工程相符。同时,还要结合上述问题制定工作计划,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待工作计划确定后,管理人员要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然后结合调查结果展开分析,这样才能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电力工程评价涉及经济、管理、运营等方面,能全面了解电力工程的建设情况,并积累工作经验,从而为日后工程的管理提供高质量的指导,提高企业效益。
4、小结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需求量增加,提升着电力企业的生存压力,如若企业仍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将很难顺应社会发展。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基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引入国内外先进的工作经验,并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理念,制定完善的评价机制,以此完善和优化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流程,预防管理问题的出现,进而提高管理效率,推动电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先.简述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8(6):316.
[2]蔡玉珍.关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应用的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4,36(22):208-208.
[3]陈瑞.试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及其应用[J].低碳世界,2014,25(13):75-75,76.
作者简介:
李灿(1975.6)男 高级工程师 本科 主要从事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论文作者:李灿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管理模式论文; 电力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组织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