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文化产业现状的思考与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文化产业论文,现状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带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崛起,尤其在党和国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狠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重视文化、重视科技、重视教育形成风气。如文化设施的建设无论数量、速度,还是规模都是历史上无法比拟的。中央和地方共同奋斗,大中小并举,使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等等有如雨后春笋。陆续建设图书大厦的省、市、自治区已经有16个。中国的图书出版社从1980年初期的几十家发展到560家,公开出版的报刊现有上万种。 电视剧制作每年超过2000部,计算机的普及以年增长40%速度发展……。今天的文化产业,无论教育、科技、广告、媒体等,在资金筹措的操作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是今非昔比,在质与量上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可是,比起泱泱大国的需要,比起发达国家的水平,比起人民群众的愿望和五千余年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中国的文化产业的现状只能算是初期阶段,还处在待开发的低级水平。
(一)差距与优势
1.我国文化产业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1)规模小、质量低是目前文化产业的总状况。以出版业为例,1996年经营额虽然再创新纪录,全国500 多家出版社和上万家书店的总销售额160余亿元人民币, 但是同期美国一家排名靠前的麦格劳·希尔出版公司年收入总额是29.35亿美元, 折合人民币几乎高出中国全国出版业销售额的三分之一。(注:1997年第9期《出版参考》) 另据《世界图书报告》公布的1993 年图书营业额中国是15.1亿美元,美国是225亿美元,日本是91亿美元, 人口仅为中国三十分之一的韩国还有22.1亿美元。在当年的国际图书贸易中,中国图书的出口量仅占世界总贸易额的0.04%。德国一家大图书批销公司可供书品种有60万种,而且具备24小时内将所订图书送到欧洲任何一个零售店的能力。日本最大的东贩、日贩公司可供书目也达到30万种。中国目前最大最全的图书批发机构按现货较多时统计,品种还不到4万种。又如旅游业,1996年大陆提前4年实现本世纪末国际旅游收入突破百亿美元大关的目标, 达到102亿美元,但是如此业绩却仍排在土地范围只有1092平方公里的香港地区之后。首都北京,面积1.68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300万,1996年接待国际游客220万人次;而面积640余平方公里、 人口仅310万的新加坡接待国际游客是730万人次。(注: 1997年5月8日《北京日报》)如果北京的接待量能够达到1990年时马来西亚接待国际游客的水平(744.3 万人次),进而接近那一年奥地利的水平(1901万人次),不仅经济会跨上一个大台阶,而且完全可以彻底摆脱那些消耗珍贵水源和能源,造成无穷污染,又经营十分困难的传统产业了。
(2)盲目性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毁弃现象严重。 计算机硬件普及率在城市已经相当可观,但是除简单输出输入,进行文字处理外,真正开发其功能的计算机拥有者并不多。各种机构只要能筹来资金,就都拍摄电视剧。但是往往因制作平庸,难以被电视台收购,许多电视剧一经完成便直接入库封存。几年前各地盛行建设人工景点之风,因游客寥寥,资产损失惨重。近日报载沿海一地区拟投资40亿元再建一处新的人工景点。国家文物局官员为此发表谈话,称其数额超过全国文物经费总额,呼吁多关心真文化,少造些假文化。文化资源的闲置或破坏是一种更严重的浪费,目前文化历史遗存就面临这个问题。例如北京,已查明的古代文化遗存就有7309项,这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可惜长期以来对外开放的只有106项,约为总量的七十分之一。 全国城市大规模进行的旧城改造已开始伤及文化遗存。有的地方重复着某些国家的历史错误,将有文化传统的街区成片夷为平地。对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加坡政府制定计划要恢复5300多个在70年代被拆除的旧建筑,如当地原有华人、印度人、马来人、西方人不同风格的居住街区等。仅最近修复的位于市中心附近的一座19世纪60 年代的修道院和女子教会学校, 政府便开支7000万美元。(注:1997年5月8日《北京日报》)
(3)理论研究不够,宣传组织不力, 尚未形成共办文化产业的社会合力。国内关于文化产业还没有系统阐述机理,能够指导运作的有份量著作。因此陆续发展的文化产业由于缺乏正确理论的引导,多数规范化规模化水平很低。有的维持“等靠要”式的冷冷清清办文化事业的旧模式,有的弃文经商单纯追求经济收入,经营随意性强,属于自生自灭的类型,文化产业应有的比较优势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另外因宣传较弱,组织不力,其它产业和综合管理部门不了解、不理解文化产业的特点和规律,社会共同支持文化产业的气氛与力量还很弱。
(4)宏观调控力度和领导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部门式条条管理按照原有体制有强化的趋势,如出版、影视等等。但是文化产业是巨大的产业群体,是跨行业、跨地区关联度很高的产业系统,由于国家不设立专门的机构,文化产业对环境和发展条件的综合需求便很难得到满足,难以出现针对产业特点,符合产业规律,具有权威性的,有利于文化产业建设的规划、政策、措施。即便有的部门和地方热情很高也容易产生短期行为,因策划、论证不科学或运作失误而事倍功半。
(5 )失控失衡现象暴露出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还很不成熟的一面。失控表现为文化产业在经营行为、职业道德和获利方式上的不规范,如高价等;另外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丑恶现象蔓延滋长,屡禁不绝。如“黄赌毒”在娱乐业的泛滥;违法侵权在科技、出版业的猖獗;文物盗窃走私和造假之风对艺术品业的冲击等等。它们直接败坏了文化产业的形象,毒化了文化产业的生存环境。
失衡首先表现在结构失衡,如娱乐业豪华消费场所数量大大多于中、低档次场所。反之基础性、效益间接性、高文化含量的文化产业获得的社会资金又远少于其它文化产业,造成质量型高档次产业建设规模和速度的不足。再者是内容失衡,文化产业一些领域国产文化资源开发不够,外国文化引进太多的局面还没有大的改观。第三是布局失衡,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中不同地域之间,都存在文化产业在数量上、内容上与需求不同步的问题。
(6)还没有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相对稳定, 热心于文化产业开发建设的有识、有志、有力之士组成的基本从业者队伍。
2.中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条件
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市场经济规律使文化与经济趋同融合的结果。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文化产业的发展又推动文化经济走向更广阔更深刻的领域。除了与世界各国共性因素之外,中国文化产业还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条件。
首先是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决策给中国经济带来近2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社会物质基础大为雄厚,基本生产生活品供应大大丰富,文化教育空前普及,科学技术事业全面进步,社会需求在市场的作用下进入越来越强烈的文化消费增长的阶段。党和政府适时地推出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力措施,使人民愿望和国家意志在振兴文化上相统一,客观规律与主观努力相一致,中国文化产业拥有了良好的时代背景。
再者是悠久的历史文化积存,深厚的思想文化传统,丰富的生活文化源泉和广阔的国土、壮丽的山河、众多的人民。它们既为文化产业提供着取之不竭的精神物质资源,又为文化产业创造着大有作为的市场。例如中国拥有着举世无双的典籍文化,10万种珍善本古书构成绵延数千年的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体系;例如56个民族所组成的大家庭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显示独有的文化魅力;例如遍布城乡的名胜古迹,无数展示东方文化之光的历史文物,像是一座大的人类文化博物馆。正是这一切有形与无形交织在一起的文化资源,使文化产业拥有坚实的基础。
另外是中国与世界共同进步所取得的现代文化经济成果,如先进的设施、设备、科学技术、思想方法、体制机制、经验教训等等,它们使中国文化产业拥有智力、方法、运作手段等支持条件。
具体到北京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更为明显。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科研文化机构众多,高等学府林立,高级人才荟萃,文化产业庞大,是文化经济的生产基地,又是对文化产品、文化服务需求很大的重要消费市场。作为古都,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资源储量雄厚。作为对外交往中心,聚集着世界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从经济的角度讲,需求可以创造一切。国际国内对文化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促使中国文化产业必然强盛的最主要的优势条件。
(二)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文化产业的调查研究,建立起“文化经济学”和“文化产业学”的理论体系
文化经济发展的世界大潮蔚为壮观,但是我们对其研究,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现象罗列、观点展示、局部探讨的阶段。关于“文化”的争论也常常各执一词,因“此文化”非“彼文化”也,并不能达到交流、沟通、统一的目的。理论的滞后制约着国家、社会和其它产业能动地帮助文化产业,也使文化产业内部深层次的问题不易解决,影响文化经济健康成长。
加强文化经济理论建设的紧迫性还表现在市场和实践都走在前面了,大量现实的问题已经摆在了面前。例如文化经济怎样分类并指导,不同层次、门类文化的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例如文化产业内容与载体的关系,与市场的结合点;例如文化产业输出性及效果的衡量标准,文化产业最基本的运作方式;例如文化符号、文化附加值的经营模式和产业管理等等。即便是各国一些现有作法应该如何评判也是很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像对娱乐业、博彩业的重税制度;表演业、出版业等实行的自给自足、自我发展式的免税、低税政策;对经典型、积累型、民族标志型文化产业的政府投入扶持作法;对学术、艺术、技术成果的考核激励制度等。
理论的完善将给文化产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以指导和劝诫,提供所需要的行为依据。
所以应该将文化经济、文化产业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课题,结合其在社会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和长时期的主导主体地位,考虑建立专门的理论研究机构和理论体系,在少数重点大学开设“文化经济学”、“文化产业学”课程。
2.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实施计划
建立理论体系和制定发展战略是互为基础、相辅相成的建设举措。为迎接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亟需有一个权威性的战略规划为文化产业明确方向任务,改善环境条件,解决综合保障问题。
发展战略规划应该包括: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性质、地位,在现代化进程与未来经济中的意义的阐述;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方针和战略;我国建立强大的文化产业的基本要素和相应的政府行为、社会行为、经济行为、法律行为的原则;体制、机制和政策;主要目标与战略步骤等。
在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体现一定指导性和指令性的实施计划,把文化产业真正纳入民族和国家重大发展计划的领域。
一个体现国家意志、思路明晰、要求确切的规划计划,有利于动员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调整工作重点,重新配置生产力和资源,决定统一协调的建设姿态,有利于在改革的方针下进行体制、机制的相应转变,尤其是有利于克服下述妨碍文化经济发展,有害于文化产业建设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想路线。
A.对大制造、大化工的模糊崇拜。长期封闭落后的农业社会,使中国在很大范围内,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有一种对机械工业深深的崇拜,“大跃进”时的“以钢为纲”,改革开放初期流行的“无工不富”思想和一轮又一轮办厂、开矿进行高消耗、高污染、高资源毁坏的过程,都源于这种崇拜。许多省市一说要发展经济,马上就想到要上一些工业的大项目,重复引进西方正在淘汰或准备放弃的人力密集型或者技术密集型的生产线、生产方式,不考虑人家用文化智力密集型产业会长期控制自己和自己发展文化智力型产业才是真正出路的道理。
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机械工业是开放性、竞争性的,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贬值;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具有垄断的性质,往往随时间的延续会不断增值。对过时的工业盲目崇拜而看不到自身存在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无视拥有的垄断资源,而去加入竞争性产业,是面对市场经济不成熟心态的表现,也是一些企业和政府在投资方向、结构调整上迟迟下不了决心,最终造成产业趋同、效益下滑的重要原因。
所以消除对大工业的盲目崇拜,树立先进的、适度的、有特色的制造业是基础产业,下一步经济的大发展要靠文化产业的理念。
B.虚文化、实经济的潜意识。不了解文化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物质行为及其成果”的性质,看不到文化对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日益强化的决定作用,对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愚昧主义态度,实质上是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不认识,对已经处在文化经济一体化时代不觉察的表现。有害之处在于这种潜意识妨碍对市场消费心理的把握,会导致因经营活动对市场需求的不适应而失败。应该树立以文化优势及其规律保障经济,以经济胆识及其规律经营文化的意识,使文化“实化”,并与经济扬长避短作为综合力量走出越来越宽的发展道路。
C.专注局部政绩、短期行为、个案处置的思维定式。由于文化产业、文化经济是讲求长远、整体、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跨地区、连续性、关联性的特点,需要大市场、大融合、大交流的经济形态和社会条件,不克服政治、经济、方法、手段上的“近视”性、实用性,就难以端正对文化产业的态度。
D.异域文化高于本民族文化的糊涂认识。在发展文化产业时树立各民族文化的“对等观念”和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力,具有基础意义。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时尚”是一种经济化的文化现象。当一国处在经济先进状态时,局部地区文化往往对周边相对落后地区产生吸引力和影响力,于是有可能上升为世界文化、辐射市场波及的领域。当该国民族精神颓败、国力衰微、经济上的先进气概丧失后,世界文化逐步还原为局部地区文化,其世界文化地位被其它文化取而代之。中华文化自汉唐以来因国力强盛,曾千余年在周边地区具有国际文化的地位。法国大革命造成的生产力进步使“巴黎时尚”国际化,例如俄国贵族长时期以说法语、遵行法国宫廷礼节和巴黎生活方式为身份的象征。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的工厂”,“绅士文化”随兵舰和商船走向世界。美国人在相当长的阶段中对欧洲文化怀有自卑感,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超越终于渐渐树立起同欧洲文化对等的感觉,待成为世界首富后,美国文化、生活方式,它的电影、棒球等成了国际流行文化。日本经济暴富后,日本游客漫步世界,日本料理、习惯、语言、文字乃至插花、茶道、柔道也出现世界化趋势。最近的是东亚经济30年高速增长,特别是中国加入之后,世界资金流向和市场发展中心的东移,中华文化、东方文化明显重新崛起,“2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的世纪”的说法屡屡被国际汉学家们提起。
因此文化的对等原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鄙薄民族文化,崇拜“舶来文化”,不仅没有必要,也没有社会经济根据,这与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是两回事。只有文化自尊、文化自立,才能把文化产业放在正确的基点上,才能将用文化带动经济的意识转化为领导者、经营者的思想态度,为文化产业的腾飞奠定社会思想基础。
可见,为文化产业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计划具有现实和长远的重要性,具有理论实践的双重指导意义。
3.设立以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委员会为首的领导管理体制
文化产业群突出的综合性,要求以往条块分割的国家体制架构要做必要的调整,以使生产力配置、资源配置、文化要素配置的流通渠道畅通起来,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规模扩大成为可能。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需要有权威职能、综合效率、协调能力、经济手段、文化水平的领导指挥体系代表社会利益、民族感情和国家意志实施有效的管理。如果仍然简单保持经济、文化、计划、公安、工商、交通、消防、税务、市容、街道等等分灶吃饭的格局,分兵把守,各自强调单行法规和部门职责,那么加上文化产业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者和领导管理者,其环境条件很难改善,经营难度会继续加大,本应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会反而成为束缚文化经济的绳索。为了文化产业早日走上规模经营,高效产出之路,早日创造出占国民总产值50%以上比重的支柱产业实绩,有必要尽快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具有综合协调权力的系统机构。
仍以北京为例,现有220家以上的出版社,分属各自不同的条块, 谁也不成规模,谁都在进行着使简单劳动变为复杂劳动的全过程操作,上千家的图书发行单位也是如此,完全违背了现代化生产的社会分工规律。统一的大市场不能真正形成,市场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就不能很好发挥,但是如此分属中央、北京、各部委办、各军兵种、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的文化产业因无人统一协调,只能走重复建设,小而全的低效益之路。本来一个相当于日本东贩公司一半能力的图书批销机构,就可以用市场行为和经济手段把几百家出版社和北京及周边省市几千家书店紧紧联系起来,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但是如此明显有益并有操作可行性的事情在现有管理体制下会因没有权威牵头领导,而根本无法提到日程上。更突出的还有旅游业。治安、交通、街道、市容、商业、旅游、文化、文物等多头分散管理体制助长了割据风气,阻碍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着败坏形象和信誉的不规范经营行为,无法发挥整体优势及扩大规模。北京大量的文化旅游资源受体制的局限而无法利用。
4.将文化产业纳入国家产业政策,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
产业政策有多种解释,英国的阿格拉的定义是:“与产业有关的一切国家的法令和政策。”美国社会学家认为“产业政策就是计划”,我国的解释接近小宫隆太郎等日本经济学家的说法:“产业政策是为了弥补市场机制所可能造成的失误,由政府采取的一种补救政策。”(注:《第四产业》第226页)
产业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有着重要作用,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之一,然而1994年中国公布的《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基本上未涉及文化产业,1996年国家统计局颁发的“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系统”虽然设了133个量化指标, 但是属于文化产业的指标不仅少而且很不明确,如此状况与文化产业现在和将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比例是十分不一致的。应该根据文化经济时代的新形势和文化产业的实际需要完善国家产业政策,从而体现国家宏观经济导向,为文化产业的领导、管理、经营机制的建立和对其监测、统计、检查提供政策依据。
国外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有许多可以借鉴,如法国对文化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非文化企业增值税率是18.6%,文化企业为7%; 有益于公民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免税。对高雅艺术演出减税70%,对色情演出场所课以重税。韩国对图书出版发行业免税,同时要求书业承担执行统一价格政策,不出版发行有害于社会的读物的责任。欧洲也有国家对书业实行“零税”政策。意大利还有褒奖制度,例如其宪法规定,对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方面因高度成就为祖国增光的公民,设置5个终身参议员位置。还有鼓励社会捐助文化产业的一些政策。
国内从1985年后就有一些地区对文化产业免征营业税、所得税的事例。1995年中宣部、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对宣传文化单位实行所得税返还,上海的一些文化性建筑就是利用返还资金建成的。社会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也开始增加,宝钢集团出资1000万元设立“上海高雅艺术奖励基金”便是一例。
由于文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作用于人的思想心理,精神意识,品质道德和情趣习惯等等,有些因素是市场调节不了的,是不能商品化的,否则就会形成对社会强烈的危害。所以除去产业政策之外,从政治、法律、行政等方面加强宏观调控是必须的。其实任何社会制度都未实行对文化产业、文化服务的完全商品化和市场行为化,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理念和法律制度也从未持完全不干涉态度。美国的布热津斯基1992年在其《失去控制》一书里展示出文化产业负面效果的社会图景:“以好莱坞影片和电视片厂家为代表的商业化大众媒介,出于商业利益,迎合人民最低级的本能,倡导颂扬自我满足、自我放纵和贪婪的价值观念,不断传播自我毁灭的社会伦理,其结果造成道德败坏和文化堕落,使社会日益腐败。”(注:1996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文化经济的特性不可避免带来复杂多变的新情况、新问题,它们是对民族的挑战,也是对一个政府执政能力和驾驭社会发展能力的考验,所以对文化产业的综合宏观调控是应该从理论、文化、政策、手段等各方面整体加强的严重问题。
5.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全面发展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对文化产业实际运行真实状况的了解和把握,然而文化经济的有些部分是难以完全量化的,所以应该设立专门机构,研究专门的办法,对文化产业进行统计分析和情况评估,为宏观决策、宏观调控提供比较准确的依据。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浓厚的文化气氛和国民对文化日益增长的兴趣。以活动为载体来提高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应该是政府行为和产业行为的结合点。所以应该考虑设立“中国文化节”,并结合双休日等时机有系统、有计划地安排群众可以参予其中的文化活动。
发展文化产业同样需要智力和科学的支撑。希望每个人或每个文化行业、文化企业都能良好运用理论知识和科学技能进行产业策划是不可能的,因此应该由一批权威者和权威单位组成文化产业技术性委员会,用讲座、培训、刊物、咨询等为产业服务,使文化产业的支持保障体系逐步完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