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主管护师 412000)
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所在的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将采取循证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甲组,将采取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设为乙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8.0%)较乙组(24.0%)更低,护理满意度(94.0%)较对照组(80.0%)更高,住院时间较乙组更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P<0.05。结论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利于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加快康复进程,减轻经济压力。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类危险性极大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致死率高的特点[1]。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但因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合并基础疾病多,使得治疗难度加大。诸多研究认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辅以恰当的护理干预利于提升其治疗效果,本次实验选取我所在的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循证护理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总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所在的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各50例。甲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60—81岁,平均(68.9±4.1)岁。乙组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60—84岁,平均(69.6±4.3)岁。经分析,甲乙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的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可行。
1.2方法
乙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加强病房巡视,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甲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提出循证问题。由护士长、责任护士共同组建护理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由小组共同讨论,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提出急需解决的问题。(2)循证护理支持。根据提出的问题查找相关文献,收集科学、可靠的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整体,将其与患者护理需求和护理人员工作经验相结合,为患者制定恰当的护理计划。(3)循证护理措施实施。①基本护理。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如出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了解患者运动情况,测定其肌力,以及时、有效的控制病情,防止血肿扩大。②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观察,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针对其负面情绪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向其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法,提升其康复信心。③疼痛护理。可通过听音乐、下棋、锻炼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以缓解患者疼痛,疼痛严重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④康复指导。可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其进行四肢屈伸被动运动、站立和行走等主动运动,需遵循循序渐进的锻炼原则,在康复锻炼过程中需询问患者感受,若出现不适感需及时停止训练,对患者适度进行鼓励和表扬,以提升其康复积极性。
1.3评价标准
1.3.1 比较甲乙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满分为100分,得分≥ 60分则判定为“满意”。
1.3.2比较甲乙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1.4统计学方法
对甲乙两组患者的实验资料以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标准差( )标示,实施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标示,实施卡方检验,并计算出P值,若P<0.05则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甲乙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对比
甲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8.0%)较乙组(24.0%)更低,护理满意度(94.0%)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P<0.05,详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脉急性、持续性供血供氧不足引起的心肌坏死,其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情绪激动、过度劳累、便秘、寒冷刺激、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等有关,其典型症状为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疼痛、神志不清、上腹部疼痛、发热、全身不适等[2]。该病危害极大,需做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常规的护理模式多是按照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和相关操作规程实施护理干预,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循证护理是一项科学性、实证性的护理模式,涉及护理学、营养性、心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要求所有护理措施均有据可循,其临床应用利于提升护理效果,切实保障患者身心健康[3]。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能对患者实施心理、疼痛、康复锻炼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利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临床疗效[4]。本次实验表明,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利于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并提升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高达94.0%,住院时间大幅缩短,住院费用减少,且上述指标均优于单用常规护理的患者,组间比较P<0.05,本次实验结果与石华[5]的实验结果类似。
可见,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艳云. 循证护理减少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15,17(9):964-965.
[2]魏琼. 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2015,28(50):92-93.
[3]常艳. 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6):247-248.
[4]彭耒萍. 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2016,29(13):201-202.
[5]石华. 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8):192-194.
论文作者:李光凤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老年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两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