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的研究论文_彭志华

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的研究论文_彭志华

北京特希达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清远分公司 广东清远 5115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各地公路建设飞速发展,无论是在公路的数量上,还是在公路的建设效率上,都有较大的提升,整体工作的进步较大。沥青混凝土是最主要、最常见的路面材料。在路面设计过程中,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要针对自身的一些问题,采用有效的手段来解决。文章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前言:

在当代的社会建设中,公路建设不再是按照传统的经验来开展,而是要积极的实施各项先进技术、手段,从多个方面良好的处理路面相关的工作内容,进而获得良好的成果。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照顾到施工区域的某些特殊因素,要保证设计方案的健全性、可靠性。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现状分析

(一)力学设计问题

就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本身而言,并非是进行虚拟的设计,也不会进行凭空构想,而是为了将各个方面的组成做出一个思考,从而保证路面能够具备更多的特性,保证通行的安全。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当中,力学设计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1]。首先,开展力学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充分了解到公路可能发生的变化。现下的很多地方公路建设,都是为了紧密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虽然在最初始的阶段表现繁荣,可是后期阶段的增长和调节等,同样要作为重点内容来对待。因此,力学设计过程中,如果一味的在最高指标上努力,并不符合公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其次,力学设计的过程中,有些特殊内容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包括自然灾害的影响、天气的影响、超载的影响等。我国对公路建设的关注度较高,整体上执行的手段与方法,都表现出了较大的良性循环。可是仍然有些公路会出现超载问题及破坏行为,这就需要在力学设计上做出提前预估,避免造成工作上的严重疏漏。

(二)路面设计粗放化

沥青混凝土在应用过程中,的确可以为路面设计提供较多的帮助。可是从现有的工作来看,有些公路的路面设计,表现为粗放化的特点,有很多工作都没有去积极的探讨分析,整体上的设计方案并不具备特别高的可行性,有些设计甚至是存在安全隐患。一般而言,路面设计粗放化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路面设计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还要对以往出现的各种灾害、破坏、重大事故等做出了解[3]。但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仅有少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能够在该项工作上合理完成,多数公路的路面设计,仅仅是在手头固有的资料上分析,没有达到精细化的特点。第二,路面设计表现为粗放化的现象后,后续的工作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当前的公路路面设计,表现为连环性的特点,各项工作都是紧密衔接的,如果因为某一个步骤出现粗放,则很有可能在路面施工上造成严重的损失[4]。

(三)设计与实践之间的差异

与以往工作不同的是,我国在现阶段的发展、建设中,正处于一个特别重要的阶段,每一项工作的执行,都不能单纯从简单的方向出发。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而言,毕竟属于理论上的工作,整体方案的开展,一定要将实践内容作为衡量的标准。分析认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之所以会表现出很多的不足,与设计、实践之间的差异具有很大的关联。首先,设计人员对实践工作参与的并不多,往往是进行图纸的绘画或者是各项数据的分析,这些都是在室内完成的,因此很少进入到施工区域去探查和了解,以至于自身的思维观念存在局限性,没有办法将实践工作的各项标准融入进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实践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设计工作的关注度并不高,除此之外,在工作团队的内部,设计团队与实践团队,并没有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最终造成的矛盾冲突比较严重。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的对策

(一)加强基础研究

随着公路建设范围的持续增加,以及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提出的要求不断增加,造成的挑战是比较多的。为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在今后可以取得更高的成绩,必须在基础研究上持续加强。首先,针对施工场地的情况、周边环境地质情况、天气变化因素等,都要进行大量的搜集和分析,要观察该区域未来的发展规划,从而将设计体系更加健全。其次,在基础研究过程中,需要制定最为可行的设计方案。当下的公路路面设计中,很多设计人员或者设计团队,都在不断的追求创新设计。创新意味着打破固有的规则和标准,实施新的方式。可是对于某些地方而言,特别是偏远地方,了解的数据、信息不足,再加上外部影响条件较多,一定要在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上努力,不要片面的追求创新。第三,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的基础,还包括维护方面的工作。所有的公路都是完全暴露在自然环境之下的,经年累月的使用后,必须开展相应的维护处理,要增加维护的便利性。

(二)积极利用先进的工艺

当代的公路路面设计、实施,要求其必须在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方面得到双重提升,单纯在某一个方面努力,是远远达不到需求的。建议在今后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当中,应该积极的利用先进工艺来完成。首先,要提前将一些性能较高的设备,快速运送到施工场地,便于在工作效率上提升。其次,在沥青混凝土的处理过程中,应积极开展现场试验分析,观察不同配比标准所能够达到的差异化效果,选择应用最适合的配比来完成。第三,在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是出现了突发情况,则必须及时停止施工,针对固有的施工成果进行保护,对突发情况做出分析,选择应用综合化的工艺来解决,避免对整体路面造成威胁。

(三)加强设计方案对比

由于路面设计中所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同时不同的区域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为了能进一步的控制实际问题出现,应对资料进行多方面的整合分析,最终选择最佳的实践方案来进行施工,保证工程的质量能得到提升。设计中应对不同的方案进行全面分析,然后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等进行系统分析。其次,应考虑到周边建筑的影响和水文影响等因素,选择适合当地所使用的原材料,以便于为日后的养护工作提供基础保障。此外,材料的选择上应以节约环保为基础原则,尽量的减少资金上的投入,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总结:

本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展开讨论,从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各个地方在设计工作的改善程度上不断提升,最终得到的公路建设成绩,能够符合当地的需求。日后,应该从内部、外部两个角度出发,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进行深入的研讨,健全设计体系,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艳旭.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研究[J]. 科技与企业,2014,(13):226.

[2]张少颖,陈素珍. 关于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探讨[J]. 科技信息,2013,(01):395.

[3]唐军,曹光伦. 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疲劳寿命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04):27-30.

[4]于玲,闫青玮,包龙生,石玉洪,张肇红. 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参数试验研究[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1124-1128.

论文作者:彭志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5

标签:;  ;  ;  ;  ;  ;  ;  ;  

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的研究论文_彭志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