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教学联盟“五大共同体”建设的初步探索论文_高克强

关于开展教学联盟“五大共同体”建设的初步探索论文_高克强

霸州市教师发展中心 河北 霸州 0657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要与教育发展不均衡之间的矛盾。具体到我市,则呈现出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造成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不能得到满足。为了尝试探索一条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能够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道路,进一步优化霸州教育结构,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我市教育局坚持以教育质量作为“生命线”,以坚定不移地抓教学质量作为教育系统的中心工作,全面部署启动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工程。我们采取以一所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为中心校,辐射和拉动二至三所乡镇学校的一体化捆绑式发展新模式,在全市中小学共建立了36个教学联盟。通过对过去一年中小学教学联盟工作经验与成果全面、深入地分析、归纳和总结,我们认为,强化共同体建设是教学联盟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所谓“共同体”,是指一个群体在和谐相处中,形成一种公共的价值取向,再通过彼此合作、相互支持,协同达成一定的目标。倾力打造“精神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科研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是我市中小学教学联盟建设进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和工作目标。

一、确立教学联盟统一领导机构和发展愿景,维护教学联盟“精神共同体”

建设“精神共同体”,就是要给身处其中的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和抚慰,使其心灵有序并保持健康的社会认知心态;同时,还要给人以精神上的激励和策动,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各种人生挑战,创造人生价值。

我们的教学联盟就应该是这样一种精神家园。它是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价值追求;以“分享合作、高位发展”为基本路径,打破各自为政、自成一统的办学格局,整合校际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合作、互动、分享的教育协作组织、教育互助组织、教育发展组织,从而在区域间达到教育的均衡、持续、高效发展。对于教学联盟这一精神共同体的维护与优化,需要联盟内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

1.建立教学联盟统一的领导机构。以中心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成立各成员学校校长共同参与的教学联盟领导机构,统筹协调教学联盟内部的各项工作;建立健全教学联盟各项工作制度,明确中心校的核心地位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权利。

2.确立教学联盟共同的发展愿景和奋斗目标。以共同愿景和共同目标引领联盟内各学校以及广大教师的思想和实践,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形成教育合力,创造高质量,实现新突破。

3.加强教学联盟内各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多交流,加深相互了解;多合作,实现共同提高。在交流中学习经验,取长补短;在合作中强化互信,增进感情。

4.不断丰富教学联盟校际联动的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吸引教师的参与,以新颖生动的活动方式激发教师的热情;让教学联盟校际联动永远充满活力、散发魅力,让老师们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得到专业发展和素质提升。

5.组成教学联盟的学校和教师要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分享成果、分享快乐,使置身其中的人都享有归属感,寻求幸福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促进各学科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联盟人”,进而成为“系统人”,使教学联盟真正成为全市中小学教师的“精神家园”。

二、有效开展区域校本研修和交流学习,创建教学联盟“学习共同体”

基于教学联盟创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就是突破校际界限,在一定区域内组建,旨在促成教师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的“学习型团体”。这个团队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在于把校本研修扩大到了区域范围,以有效开展区域校本研修为主要特色。校本研修的资源是基于单个学校的,而区域校本研修的资源却可以是多元的,它的信息是开放的,是以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解决行动中的问题为价值取向的。因此,教学联盟学习共同体所组织的区域校本研修,可以弥补学校校本研修师资匮乏的缺陷,实现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研组之间的优秀师资共享,从而发挥群体互补效应。

在教学联盟学习共同体举行的区域校本研修活动当中,“教”与“学”是一种对话式的主体间关系,培训过程是为双方创造一个交流的机会,让隐藏在内心的经验获得继续生长的土壤。在这个过程中,培训者与受训者彼此尊重,平等对话,相互接纳,自由交流,最终实现情感的融合、知识的生成和技能的增长。教学联盟建立集中学习、培训制度,中心校将联盟校各学科教师纳入本校教师培训体系,指导联盟校做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对联盟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业务能力提高的培训。深入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不断扩大参与范围,增加结对人数,促进教师间的互动、互助,从而达到名优教师与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执教能力的共同提升。进一步完善教学联盟内部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盘活优化存量资源,激活生成增量资源,使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都可利用的优质资源成倍增加。在互联网时代,教学联盟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博客群、朋友圈等网络信息平台,构成具有共同学习任务的学习群体。由教学联盟中心校提供指导,学习共同体成员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达成学习目标,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鼓励的人际关系。这种交流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交流的方式可以是个体之间的“单线联系”,也可以是群体内部的“圆桌会议”,学习共同体成员均可参与其中。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开创以教学联盟中心校为圆心,以各联盟校并继续延伸至不定长为半径的一个大圆,一个网络,一个立体交叉的互动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以观摩研讨系列活动推进常态化运行,打造教学联盟“实践共同体”

教学联盟集中组织的交流、研讨活动大致有这样几种:“随岗学习”、“跟踪指导”、“岗位置换”、“横向交流”、“校际联动”等。要求每次活动都到不同的学校,每次活动都有共同的话题,每次活动都有自由论坛的设置,每次活动都有与专家对话的机会,每次活动都有合作项目的交流,每次活动都有集体参与的反思等等。通过以上系列活动的有力推进,促使教学联盟内每一个成员不断加强实践反思,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增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分享与交流,特别是乡镇学校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得最直接的帮助,从而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处于一种开放的联系中,始终保持着同步发展的态势。教学联盟特别注意对各项活动的总结与宣传。积累、总结是宣传的基础,宣传是积累的目的之一。在充分积累、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所做的宣传工作是最真实、最具体、最生动的。我们提倡“痕迹化”管理,通过对实践过程中的点滴积累和经验总结,记录、反映、展示、提升工作的绩效和水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工作的方法和艺术,从而做好对内的客观评价和对外的正面宣传。开展观摩研讨系列活动,能够有效带动教学联盟的常态化运行。教学联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壮大;我们也将在活动推进过程中,努力把教学联盟打造成为长效驱动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平台”,打造成为全市学校深入探索理想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平台”,打造成为各学科教学研究组织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实践平台”,打造成为霸州市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平台”。

四、加强立项课题研究的校际联动与合作,优化教学联盟“科研共同体”

教学联盟科研共同体的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发展理念,顺应学校的变革,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能够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教学联盟将各成员校承担着各级各类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进行统一管理、分科管理、归类管理、层级管理,创设总课题主研与子课题分担相结合的研发管理模式,鼓励校际间教师的合作研究,发挥教师个体的创造力和群体合作力,使个体价值与群体绩效得以最大限度的彰显。

1.对课题进行归类管理。将研究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课题分为一类,方便各课题组间彼此互相借鉴,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增强教育科研能力。

2.对课题进行分科管理。根据学科不同对立项课题进行分组,同一学科的课题组之间协调、互助,整合力量进行本学科各项课题的研究,相互学习,协同发展。

3.对课题进行层级管理。按照立项课题的不同层级进行分层管理,教学联盟选派教研人员或学科名师对不同层级的课题进行指导,并在研究的各个阶段进行总结和反思工作。

4.创设总课题主研与子课题分担相结合的课题研究管理模式。省、市、县级重点课题由承担学校担任主研,成立总课题组,并在总课题之下设置若干子课题,分别由联盟内其他学校承担。总课题与子课题的研究方向一致,研究内容相关,研究活动并行,研究成果分享。各课题组之间统一领导、相互支持、分工合作、抱团发展,使重点课题的探索实验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深入;管理更精细,工作更具体,研究更接近实际,参与面更广,受益人群更多。构建教学联盟内部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享机制。各学校和一线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推介给联盟内的其他成员,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宣传、转化和推广,有效避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走弯路、耗资源和无价值的重复研究。教学联盟使各学校从竞争走向合作,从而获得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永续发展的不竭之源。随着学校之间合作交流的不断深入,教学联盟也将建设成为开展课题研究与教改实验的“科研基地”。

五、创立并不断完善捆绑式考核评价机制,构筑教学联盟“命运共同体”

用“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处理教学联盟成员学校之间的关系,“合作共赢,协同发展”是关键词;“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发展,共同提高”,才是人间正道。教学联盟各成员学校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沟通合作、共建共享的教育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推动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建构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理论体系。利益各方命运的相关性,是构筑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因素。每个成员都深刻地体会到彼此之间荣辱共担、唇齿相依的命运关系,因而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强劲动力的驱使下,共同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

为了强化全市中小学教学联盟的有序、健康、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市教师发展中心对构成教学联盟五大共同体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其中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40项,使这一工作的实施更具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创立捆绑式考核评价机制,对教学联盟内各学校定期进行考核,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推动教学联盟这一命运共同体的成功创建和可持续发展。教学联盟各成员学校联合组织月考、季考、单元检测、期中考试和模拟考试等非全市统考的各类考试。实行全市中小学期末统考,坚持以教学质量为重点评价学校整体工作的导向。教学联盟通过举办中(小)考论坛、中(小)考复习经验交流会、中(小)考复习课教学模式研究与培训等活动,指导毕业年级各学科教师做好中(小)考复习工作。研究、制定教学联盟中(小)考成绩捆绑的评价办法,将联盟校在年度中(小)考当中成绩上升或下降的情况,记入中心校年度中(小)考成绩。由教学联盟统一进行针对各类考试的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形成教学联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召开教学联盟教学质量分析会。教学联盟根据教学成绩确定教学质量薄弱学校,由中心校经过实地调研查找落后原因,制定帮扶计划,整合各方力量,对薄弱学校实施重点帮扶、深度帮扶、精准帮扶。

中小学教学联盟“五大共同体”建设,五位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施教学联盟五大共同体建设,必须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共同体建设观,带动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相互尊重、开放包容、普惠共赢、均衡发展的学校关系框架,努力实现教学联盟内的制度沟通、活动联通、信息畅通、资源互通、人心相通,打造校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论文作者:高克强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1月总第1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关于开展教学联盟“五大共同体”建设的初步探索论文_高克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