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与梦想--对“社会戏剧”教学目标的再认识_社戏论文

天堂与梦想--对“社会戏剧”教学目标的再认识_社戏论文

乐园与梦境——《社戏》教学目标再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戏论文,再认论文,教学目标论文,梦境论文,乐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和《故乡》一样,《社戏》并没有什么很深的政治用意。至于有人认为本文写作针对的是北洋政府时期教育状况,抨击枯燥无味、僵化呆板的教学法,控诉学生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而表达了“渴望自由,追求发展,向往大自然”云云,则未免穿凿附会,无中生有。解读文本需要注意时代背景,但夸大背景作用,事事与背景挂钩,则没有必要。《社戏》就是回忆美好的童年往事,并没有其他重要目的。

现今各种版本教科书收入的《社戏》均为节选(如果不节选,就更不像小说了)。在原文开头,鲁迅对中国戏的形式与节奏似乎仍然有些不耐烦。然而却有这样一段文字:

但是前几天,我忽在无意之中看到一本日本文的书,可惜忘记了书名和著者,总之是关于中国戏的。其中有一篇,大意仿佛说,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我当时觉着这正是说了在我意中而未曾想到的话,因为我确记得在野外看过很好的戏,到北京以后的连进两回戏园去,也许还是受了那时的影响哩。可惜我不知道怎么一来,竟将书名忘却了。

如果注意这一段文字,则就可以想到,这令鲁迅喜欢的“在野外看过很好的戏”,指的只会是家乡的“好戏”。鲁迅的确喜欢看戏,他后来写的《女吊》和《无常》足可以证明他对戏曲有超乎寻常的鉴赏力。和“乡下人”一同看这些“鬼戏”的经历,成为鲁迅生命中不可磨灭的记忆。“我至今还确凿记得,在故乡时候,和‘下等人’一同,常常这样高兴地正视过这鬼面人,理而情,可怖和可爱的无常;而且欣赏他脸上的哭或笑,口头的硬语与谐谈……”少年鲁迅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对传统的民间戏剧,对故乡的民情民风,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

直到他临终前的两天,他还向住在上海的日本作家鹿地亘夫妇介绍《女吊》。一见面,他就把刊有《女吊》的《中流》杂志赠给鹿地亘夫妇,说:“这一次写了《女吊》……”鹿地亘的夫人池田幸子注意到鲁迅在说这些话时,“把面孔全都挤成皱纹而笑了”。然而两天不到,鲁迅便去世了。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日,仍然有着童年记忆中的社戏。

对《社戏》的基本教学目标,教科书编者与多数教师主张放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通过阅读,能了解小说情节结构要求,懂得叙述的详略处理;能注意到作品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思想情感的手法。(2)通过阅读,了解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体会作者对淳朴健康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虽然作品被贴上“小说”的标签,也有“人物”“情节”和“环境”的要素,但毕竟是纪实,又因为是从回忆散文中截取出来的,大概应当属于“非典型性小说”。由于作品一般被放在七年级教材,学生对小说文体了解并不多,故而除了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结构,看其波澜起伏的手法,教学重点可以放在学习叙事详略处理原则与方法及景物描写上。当然,通过这些,更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的,是注入文中的作者的情感,以及他的梦。

详与略,各得其用

叙述的详与略,各有道理。特别是“略”,要“略”而有用。由于学生写作经常不注意“略”的作用,不了解“略”与“详”的关系,往往把必要的交代悉数弃之,造成有干无枝,让故事失去必要的环境和必要的细节,人物的活动失去了背景。这篇作品写了这样一些事:平桥村概况,钓虾放牛,看社戏前的波折,去看社戏途中,去赵庄看社戏,偷豆,六一公公送豆。从看戏前的波折直到偷豆,是详写。其余略写。略写先出现,先谈略写的作用。

如本文中关于平桥村的交代,也只用了经济的笔墨:“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而作者称之为“乐土”。对一个仍然怀着童心向往自然的孩子来说,没有枯燥难懂令人厌倦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能走进大自然,是有着极大的诱惑力的。处在这样“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的环境中,对一个从百草园走出来,睁大眼睛看世界的孩子来说,够大的了。

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如何叙述平桥村农家生活的,体会“乐土”的含义。平桥村仿佛远离教化,不存在封建秩序中“犯上”的观念(这一点给作者印象特别深,也说明其时他已经懂得“秩序”了);“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仿佛是要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人生识字糊涂始”,没有了尊卑贵贱的干扰,竟然能让一个孩子觉得有趣,也从另一方面看出礼教对人生快乐的干扰。更有趣的是钓虾放牛。掘蚯蚓去钓虾,“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写小朋友们的友善,只用一句话就带出来了。说是“一同去放牛”,但因为牛欺生,所以自己“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小朋友们的嘲笑,仍然是友善。

如果不在开始作这样的交代,后面出场的人物性格就显得比较孤立,看社戏的情节发展也就缺少背景。如果在后面的叙述描写插入交代,作品就“松”了。双喜的能干和见识无从表现,最有意思的“偷豆”也会显得突兀。

详写部分也是突出“乐土”。看戏,偷豆,及偷豆后的故事,都写出了乐趣。对少年们看戏时焦躁不耐烦的心理,写得很真实。在一个“疏疏朗朗的站着的不过是几十个本村和邻村的闲汉”的场地上,几个孩子对社戏竟然有那么高的期待,可见孩子和成人的兴趣是不太一样的。从这一部分的详写,可以看出“我”几乎是以一种非常珍惜的心情在看戏。而大家害怕老旦没完没了地唱(“最可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唱”),偏偏老旦一如既往。回忆往事,老旦的戏好看与否,并不重要,留下的不灭记忆,是去看戏的过程。从求之不得到意外惊喜,从乘兴而去到兴尽而返,这种经历非常难得,有必要详写。这是在写一个人对一件事的感受。人生有些经历是独一无二的,未必在于这种经历有无意义,而在于有没有乐趣。譬如详写的“偷豆”,鲁迅怀着儿童般的兴趣记述,而读过这篇作品的人对此印象深刻。这一段历来能引起学生的阅读探究的兴趣。在一个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偷”怎么成了乐趣?但是,不“偷”又何来乐趣?不过是“偷豆”,非偷其他;不但“偷”,而且竟然偷自己家的!如此“偷豆”,也只有孩子们来上一回,才是乐趣。若是成人,恐不相宜。

心情好,景物美

去赵庄看戏一节的景物描写是作品的精华,如梦如幻,令人陶醉其间,应当引导学生细加品味。鲁迅有极好的美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他的作品既能用极简单的语句勾勒景物的特点,也能浓墨重彩,给人强烈的震撼。在本文中,作者靠感官感受自然之美。有听觉的:“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有嗅觉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更多的是视角的:“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作者写沿途美好的夜色风光,正是要表现“乐土”之美。夜晚的那“几点火”究竟是什么?“我”说不明(“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传来的声音,“我”说不清(“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然而正是这种朦胧“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这样的景物描写,和人物的心境合拍。单纯写景而没有人的活动,不能传达人的情感,是没有必要的。

返回时的景物描写同样充满诗意:“……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而孩子们的活动给宁静的景物带来生机:“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时隔二十多年,那幅动感极强的画面,仍然能清晰地再现,可见作者对儿时故乡充满美好的记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作者通过追忆往事,向往融入自然的思想情感。

需要指出的是,相当数量的初中生的记叙文写作尚不懂得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教师应当充分借助经典作品精读精讲,引导学生关注,启迪学生,从景物描写中注意人物的情感。

美梦重温

作者在传达什么样的情感,学生解读文本,有可能获得什么样的感悟?回忆性的文章,一般的目的,是作者想告诉人们“我曾经有过这么一件事”,这件事有奇特之处,人所不知,人所未悟,而我得其乐。简而言之,“这件事在我的生活中很重要”。英国作家赫克斯科说:“每个人的记忆都是自己的私人文学。”作者记写的看社戏的经历,在那一大群人中,可能只有“我”才会当做生命记忆。母亲会记得有过这件事,但她会有“我”那样的体验与记忆吗?不可能。双喜和我一同去看社戏,然而他的感受和“我”绝对不可能一样。隔了二十多年,当年一同看社戏并一同偷豆的那群人,可能没有谁会像“我”如此感慨不已。这就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因为“风光美,人物好”,因为逝去的永不再来,所以必须再现那样的美好,作为梦,作为人生寄托。文章开头有“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结尾则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学生在学习中会发现,真正的社戏演出却并没有引起“我”作为观众的兴趣,乏善可陈。作者把那种无趣无味的感觉写得形象,让读者和他同样厌倦,几至昏昏欲睡。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戏好看与否固然重要,但是和谁一同去看戏,对“我”这样一个孩子来说可能更重要。在作者的生命中,曾经和一群身心健康的孩子相处,成了他梦一般记忆,因而才有了难忘的“好豆”与“好戏”!

作品中提到了很多人,有没有“我”不喜欢的人?平桥村所有的人,都喜欢;社戏的所有演员,包括挨大家责骂的老旦,其实一个也不值得怨恨。可以说,所有的人,“我”都喜欢。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乐土”;因为他们,“我”才有那样的梦;他们活在“我”的记忆中,使我有值得怀念的“乐土”。自然景物之美,小村人淳朴善良,母亲的爱怜,儿时观察世界的童心,经历波折的中年之后,对童年的眷恋之情,交织在一起,凝结在一次“看社戏”的过程中,将追随着作者到更遥远的岁月。

《社戏》和一些有关儿时故乡的记忆的文章,都是鲁迅中年之后,在远离故乡的北平写就的,时空久远,情感弥深。因为他的生命中,有过许多梦,他也在不断地重温那些美好的梦。

标签:;  ;  ;  ;  ;  ;  ;  

天堂与梦想--对“社会戏剧”教学目标的再认识_社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