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写作教学系列化设计初探_文学论文

高中写作教学系列化设计初探_文学论文

高中写作教学序列化设计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中论文,序列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高中写作教学还没有形成非常明晰和规范的序列的大背景下,笔者试图探索出一套较为清晰和较为规范的写作教学序列。

以往的高中语文教材,重阅读轻写作。写作只作为教材中的一个点缀,列出的一些知识点只是零星地散布在一些单元专题知识中,没有形成体系。新课程之前的最后一套人教版教材,加重了写作教学的分量,每一册后半部分都设计了几个写作专题,可能由于缺乏科学的序列,本套教材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新课程实施后,全国出现了多版本语文教材。这些教材开始有意识地强化写作教学,有的还编得较为成功,但总体而言还是缺乏明晰规范的教学序列。因此,高中写作教学的序列性研究非常必要。

因为缺乏现成的可依据的高中写作教学序列,广大语文教师只能凭感觉来“耕耘”自己的写作教学。有的喜欢写诗,就让学生不断地写诗;有的紧盯高考,让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写所谓的高考作文;有的随意找个话题,就心血来潮地让学生写“应景文”;也有的只是让学生一味地写随笔,以此代替有序的作文训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种随意,导致了高中写作教学的“少慢差费”,使得学生写作能力片面发展乃至停顿。而这种随意性,源于无序性。

另外,高中写作教学的研究已经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可依托。一是高中生心理学研究较为成熟,对其认知发展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都有了基本的研究结论;二是高中段写作学的研究较为成熟,对这一阶段应掌握的写作能力点已经有了基本的研究结论。

本研究的总体设想是:以文学类、论述类、实用类三类文体的主要能力点为节分点,以高中生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为主线,借助一个个人文专题,将点线连接起来,勾画出高一至高三的写作教学序列。

对文学类、论述类、实用类三类文体做了以下的大致分类。文学类:细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论述类:细分为评论、杂感、论文等;实用类:细分为适宜学生或切合学生实际的计划、总结、申请书、说明书、个人简介、求职演讲、调查报告等。

将各种文体整理出如下主要能力训练点——

小说类(九个能力训练点)

之一:情节的基本安排以及安排的原则(顺叙、倒叙、插叙:以情感为情节安排的原则);之二:情节的巧妙设置(悬念与呼应:欧·亨利式的结局);之三:选取合适的叙述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之四:环境、场景对于小说的意义(人物在场景中生活,风景与风景中的人和谐一致);之五:如何塑造生动的人物(细节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之六:人物与生活原型的对应(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之七:古典的人物塑造与现代的人物塑造(平面人物与立体人物:即成性格与性格发展变化);之八:小说的重要手段——虚构(想象、联想、虚构是对现实生活的合理延伸);之九:小说的主题(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诗歌类(六个能力训练点)

之一:诗歌的情感与生活(情感来自生活:在我的年龄写属于我的诗);之二:诗歌意象的传承(传统意象的运用:选择有固定象征意义的意象);之三:诗歌意象的创造(展开想象联想,赋予传统意象新的意义,创造全新的象征意象);之四:诗歌的形式(段落句子和谐,语句音节和谐:诗歌既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之五:诗歌的语言(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音乐性);之六:诗歌的模式(象征模式、串珠模式、横断模式)。

散文类(六个能力训练点)

之一:实写性描述与感觉化描述(实写性描述注重细节场景描写、注重人物、事件描写等,感觉化描述更注重心灵的感觉和体验);之二:概括性描述与具体化描述(调动具象文字、字句准确到位,调动感觉体验、化虚为实的修辞技巧);之三:锻炼文采(换用词语,炼句筑段,化用诗词语句,营造诗词的意境);之四:韵味的冶炼(精选特征、裁出空白、善于寄托、营造意境、化理为象、以情炉冶);之五:追求哲思之美(渗透性、象征化、朦胧感、普通的哲理之美);之六:扩展思维领域(调动形似、相关、意同、对比、延伸想象进行扩展)。

戏剧类(两个能力训练点)

之一:人物语言要有个性(如身份、年龄、角色、地位、性格等);之二:情节方面要有矛盾冲突。

论述文类(七个能力训练点)

之一:读后感要叙议结合;之二:演讲词要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之三:文学短评该怎样选取角度;之四:思想评论要以小见大、针对性强;之五:时事评论要时效性强、思想深刻;之六:杂文的语言要说理形象、议论生动;之七:论说文要观点新颖。

实用文类(六个能力训练点)

之一:计划的写法;之二:总结的写法;之三:申请书的写法;之四:说明书的写法;之五:个人简介的写法;之六:调查报告的写法。

根据高中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规律,将以上能力训练点分配到高中三个年级,每个能力训练点通过一个人文主题来消化。

高一

专题1:告别过去/心系成长

落实诗歌能力点之一。

专题2:青春之歌/感知梦想

落实诗歌能力点之二。

专题3:人生计划/学习计划

落实实用文类能力点之一。

专题4:俯瞰大地/花开声音

落实散文能力点之一。

专题5:大爱无言/爱的代价

落实诗歌能力点之三。

专题6:岁末小结/期中小结

落实实用文类能力点之二。

专题7:亲情之恋/一封家书。

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一。

专题8:故土乡音/家长里短

落实散文能力点之三。

专题9:人性光辉/人生巧合

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二。

专题10:申请加入/申请得到

落实应用文类能力点之三。

专题11:欣赏生活/感激生活

落实诗歌能力点之四。

专题12:书海遨游/走进经典

落实论说文能力点之一。

专题13:产品说明/项目说明

落实实用文能力点之四。

高二

专题1:珍爱生命/亲情无价

落实散文能力点之三。

专题2:美丽人生/直面缺憾

落实诗歌能力点之五。

专题3:激情飞扬/真心英雄

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一。

专题4:仲尼授业/学生宿舍

落实戏剧能力点之一。

专题5:值得品味/云外天香

落实散文能力点之四。

专题6:父亲小传/隔篱长者

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三。

专题7:楼上楼下/球声乒乓

落实小说能力点之四。

专题8:密林惊魂/美丽邂逅

落实戏剧能力点之二。

专题9:毛遂自荐/交友自荐

落实实用文能力点之五。

专题10:城中闲人/心灵之舞

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五。

专题11:红衣女孩/最美的笑

落实小说能力点之六。

专题12:科研调查/实践报告

落实实用文能力点之六。

专题13:阿Q新传/我的故事

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七。

高三

专题1:艺海拾贝/重读经典

落实论说文能力点之三。

专题2:精神家园/心灵小屋

落实诗歌能力点之六。

专题3:静听天籁/走过四季

落实散文能力点之五。

专题4:思考历史/生命绝唱

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四。

专题5:南柯一梦/时间手杖

落实小说能力点之八。

专题6:事件直击/我在现场

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五。

专题7:诗意生活/花开花落

落实散文能力点之六。

专题8:人生储蓄/圣诞礼物

落实小说能力点之九。

专题9:世相百态/热点透视

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六。

专题10:财富论坛/生活广角

落实论述文能力点之七。

上面拟定的高中生写作能力点,基本涵盖了高中生在学习、应考和以后的生活中所需要的主要能力点。

根据高中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在认真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拟定出三个年级不同的训练重点:高一以认识自我、感受青春为主,着重训练学生的叙述和描写的能力;高二以认识自然、感知生命为主,着重训练学生的体悟和分析能力;高三以认识社会、感悟人生为主,着重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思辨能力。

三年共设置36个写作能力训练点,看似疏朗,但并不意味着一年只有12堂作文课。因为要经过初写、自评、修改、小组评估、教师美文推荐等多个步骤,同时一个能力点往往要经过多次的训练才能达到融会贯通。

我们希望通过高中写作教学序列化设计,让写作从无序走向有序,让教师从无为走向有为,让教学从低效走向高效。同时,学生通过三年序列化的写作训练,能够形成完整而系统的写作能力,并养成健康而美好的人性。

构建一套符合高中生认知规律和情感规律、又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写作教学序列,一直是笔者孜孜以求的梦想。但是,高中写作教学序列化研究是一项庞杂而艰巨的工程,以上研究成果还很粗糙,科学性和实效性还需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完善,从丑陋到完美还需要经过无数轮的实验、反省与调整,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探索,笔者和志同者将沿着这条路子一直走下去。

标签:;  ;  ;  

高中写作教学系列化设计初探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