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500
【摘 要】目的:探究将MRI诊断应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中的效果,对影像学数据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间收入的所有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91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所有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别采用CT检查和MRI诊断方案对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评价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应用MRI进行诊断,其诊断准确率较常规CT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并且在实验结果中显示,这种诊断方案较CT诊断来说阳性率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MRI诊断方案应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诊断率和阳性率,在临床诊断时采用这种诊断方案对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T诊断;MRI;影像学诊断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少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这种症状主要是患者的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对患者的椎管内髓核产生挤压,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和血管运行受到影响,进而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1]。当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肢麻木和腰部疼痛,多数患者在进行蹲坐或劳累后,症状会出现明显加重[2]。本次研究中,探究将MRI诊断应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断中的效果,对影像学数据进行分析,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间收入的所有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91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本次研究中收入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38例,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38-68岁。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经临床确诊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本次研究经我院中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开展实验。所有患者经临床全身体检,未见其他全身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所有患者在开展实验期间随时可以退出,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个体化细微差异不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CT诊断方案:采用西门子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诊断,对患者的L2-L3、L3-L4、L4-L5、L5-S1进行诊断,层厚设置3mm,每个节段进行4层扫描。
MRI诊断方案: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3.0T MRI诊断仪器对患者的L2-S1椎体进行全面扫面,并做好患者的冠状面和横断面加权图像设置,并需要根据患者椎间盘进行全面扫描,主要扫面上一椎体下缘和下一椎体上缘,层厚设置为3mm,而层距设置为0.3mm。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与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数据录入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中,患者的诊出总计准确率则应用百分比(%)的形式进行数据记录,采用卡方对数据结果进行检验。实验中患者的一般资料中的年龄信息则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数据记录,采用t值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则证明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两组诊断方案诊出部位结果对比
实验结果显示,应用MRI进行诊断,其诊断准确率较常规CT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并且在实验结果中显示,这种诊断方案较CT诊断来说阳性率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老年人群的常见临床病症,患者在发病后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当患者发病时,其腰椎会呈现功能障碍和弯曲的情况,主要以患者椎间盘为最早发病部位,当患者的骨密度出现增大时,患者的骨骼血液供应量就会出现减少的情况,而腰椎间盘作为人体的主要重量,支撑骨骼具有较大的活动性,并且需要支撑人体的大部分重量,所以患者的椎间盘变性状况就会随患者的骨质疏松状况而不断加重[3]。
当患者发生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时,患者容易出现韧带充血和水肿的情况,其椎体也难以维持正常的稳态,导致患者的正常生命活动受到限制[4]。临床通常采用CT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诊断,但CT诊断方案所拍摄的单一侧位片难以对患者的椎间隙进行明确,尤其对于部分腰椎间盘病变状况来说,患者在受到病症影响后,CT图像无法对患者的病症加以表现,所以CT诊断在临床上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5]。
MRI诊断能够明确患者的病变进程,对患者的多个部位进行不同层次的扫描,通过计算机处理后获得较为清晰的影像。mr诊断能够在诊断过程中显示出较为清晰的矢状面影像,对于患者椎管不仅有良好的诊断效果,还能清晰的明确患者椎管内可能出现的其他病变,这种诊断方式有助于了解椎管的形态和具体狭窄程度,使患者的髓核向椎管迁移程度得到明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RI诊断方案对患者的病灶诊断表现明显更高,同时诊出阳性率也更高,较CT诊断结果有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将MRI诊断方案应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诊断率和阳性率,在临床诊断时采用这种诊断方案对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郝健. CT与MRI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价值比较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02):96-98.
[2]江时忠,王士维,夏花,余竹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CT与MRI影像学临床诊断对照探究[J]. 中华全科医学,2015,13(05):816-818.
[3]符莉莉,李长清,许海娜. 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价值研究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08):94-96+101.
[4]王忠明,杨宏涛. CT与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0):2055-2057.
[5]刘廷斌. CT与MRI用于患者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诊断对比研究[J]. 系统医学,2017,2(01):85-87.
论文作者:彭双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患者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方案论文; 椎管论文; 统计学论文; 更高论文; 影像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