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检验分析论文_高绪霞,冯仁忠,臧立群

1.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卫生院 266400;2.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卫生院 266400

3.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灵山卫中心卫生院 266400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检验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惠者出血情况把8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出血组,一组为无出血组.每组各40例。另选择40例健康人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结果 出血组与无出血纽血小板参数、凝血酶原时间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出血组与无出血组对比,血小板参数、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出血和肝功能受损均可以由血液中血小板参数、凝血酶原时间产生的变化检测出来,对患者肝硬化的治疗与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相关指标也可以作为肝硬化评估的指标。

关键词:肝硬化;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价值

肝硬化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慢性肝病的一种,在病症早期多数并没有临床症状表现,当病症发展到后期会发生肝功能减退,在临床上患者会表现出造血系统受损,例如:出现患者血小板与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因子消耗太大等情况,这些都会使肝硬化患者出血。[1]本次研究中,对比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人凝血功能与血小板检测,对比肝硬化患者Ⅲ血组与不出血组凝血功能与血小板检测,分析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80例肝硬化患者均符合我国肝硬化相关诊断标准,排除了肝、。肾等器质性病变,排除了血液病、心脑血管疾病,且所选研究对象在两周内均未服用过药物。根据患者出血情况把8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出血组,一组为无出血组,每组各40例。出血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45.2±2.6)岁;无出血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46.1±2.5)岁;另选择40例健康人设定为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4.8±2.7)岁;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进行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选择真空静脉采血的方式,采集1~2ml血常规抗凝血摇匀检测。研究对象要在清晨时空腹状态下完成静脉血采集,采集剂量为2.7ml,把采集的血液放置在血凝用的试管内,试管内有0.3ml枸橼酸钠,药物浓度为0.1mol/L,将试管内溶液充分摇匀后,根据规定把血浆分离,等待下一步的检测。研究对象血液中血小板的参数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研究对象血液内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测,选择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检测,在2h内要把所有标准及时检测完成,进行检测的相关记录。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出血组、无出血组和对照组各有对象30例,对其血小板参数、凝血酶原时间进行了检测,其中,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以及血小板压积(PCT)。对各组数据进行X2检验,可得,对照组与出血组、无出血组比较,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3 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2]。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3]。

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处于充血和水肿状态下,纤维组织会出现增生,同时,肝细胞受到损伤后会坏死,降低了凝血因子的合成,很容易使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紊乱,而咀小板有着酶与生理活性,由黏附聚集与释放凝血因子实现止血的作用[4]。肝硬化患者体内血小板的释放反应,会使血小板发生衰竭,受门静脉高压影响,患者由于脾梗阻现充血和肿大,在晚期还会出现脾功能的亢进[5]。

本次研究中,肝硬化组血小板参数、凝血酶原时间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出血组与无出血组对比,血小板参数、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显著(P<0.05)。可见,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严重时,凝血功能会发生障碍,血小板数量降低明显,患者易发生出血,出血后又难以凝固。

4 结论

肝硬化患者出血和肝功能受损均可以由血液中血小板参数、凝血酶原时间产生的变化检测出来,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功能与血小板的检测,利于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发展,对临床治疗与预后病情发展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花爱辉,刘春燕,梁芸,等脑梗死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参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2011,33(11):1700

[2]崔娟红,陈晖,孙涛,等.网织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在原位肝移植Child-Pugh分级患者围手术期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2,15(5):796-799

[3]刘鹏亮,孙杰生,王炳元,等.肝硬化患者Chad-Pu分级与血小风板生成素的关系…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18(4):392-396

[4]乔俊妮.老年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3,5(4):202-204

[5]刘冬梅,汤春美凝血指标变化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0):230~231

论文作者:高绪霞,冯仁忠,臧立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5

标签:;  ;  ;  ;  ;  ;  ;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检验分析论文_高绪霞,冯仁忠,臧立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