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园林绿化的目的是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娱乐、休闲、亲近自然以及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场所,也是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总体来看,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更关系到这个城市的人文、品位和整体形象。本文分析了影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因素;对策
现阶段,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环保已成为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园林建设体现出了环保的重要作用,继而也为园林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我国园林工程建设体系目前尚不完善,所以只有充分了解好园林施工的质量影响因素,才能够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只有管理好园林绿化工程,才能够建设好绿化工程。
一、影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因素
(一)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低
根据调查显示,从事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管理者对施工队伍的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由于园林绿化建设量不断增加,很多劳动者看到其广阔的发展前景,纷纷成立施工队伍,承包园林绿化工程建设项目。由于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低,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落实园林设计者的方案。部分施工队不具备施工资质,对园林施工的规范、程序、材料等并不完全了解,这种施工队的施工质量可想而知。再有,施工单位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有限,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计划性和组织性,不能严格监控施工进程和质量,导致施工成本增高,施工质量低下。
(二)后期养护不到位
诸多施工企业过分强调前期建设,忽视后期养护工作,重栽培轻管理,致使景观观赏价值较低。从本质上来讲,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是一种长效性的工作,而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绿化养护专业人员少、技术水平低,基于养护不到位的前提下,苗木成活率不高,花木景观欣赏价值与预期目标不吻合,存在严重的病虫侵蚀现象,致使苗木死亡率高,造成了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社会效益低下,不利于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由于园林绿化工程繁琐复杂、涉及面广,材料、设计、土攘、水质、气候、地形以及施工工艺与管理制度等方面都会影响其质量的提升。再者,针对园林绿化项目位置而言,具有其固定性与季节性,再加上施工面积相对较大,门类众多,因此一些施工单位往往忽视了诸多细节问题,工程质量不高。例如在植被绿化施工中,树种的选择没有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配置结构不符合相应的标准,景观效果欠佳,与预期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竞标过程中存在恶性竞争问题
在园林绿化过程的招标和投标过程中,施工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问题。在报价方面,部分企业没有获得相关报价项目,因此出现不合理的压低投标报价问题。由于企业的施工能力不够高,再加上施工单位在选择过程中过于偏重竞标价格,而没有充分考虑到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导致频繁出现低价中标情况。低价中标之后,施工企业为了防止亏损状况出现,往往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偷工减料方式,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由于部分企业对施工质量不够重视,因此出现了施工质量问题,制约了园林绿化项目的相关价值。
(五)园林绿化施工建筑材料的因素
任何一个建筑都离不开材料,园林绿化也不例外。针对不同的园林绿化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会有多种材料可供选择,何种风格该选择何种材料,该怎么选,选多少,这些都与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息息相关。
(六)土壤和植被因素
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土壤作为植被赖以生存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它可以直接影响植被的成活率。植被的苗圃选择、数量多少、运输环节等都影响着园林绿化施工能否顺利实施。加之不同类型的植被由于自身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同,也成为了一项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加强对园林绿化施工企业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从而显著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此同时提高绿化管理部门的管理意识。简而言之,加强对绿化施工队伍的相应管理,建立一支园林建设的高素质队伍,针对一些质量比较差且素质比较低的施工队伍,进行宣传公示,加大对其管理力度,发挥出市场竞争的整体优势,使得一些素质低的队伍失去发展空间,从而使得高素质的园林施工队伍能够发挥优势,继而保证绿化施工的整体质量。
(二)强化后期养护
要想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化以及科学化水平,就必须要完善其管理制度,构建一套高效、全面的后期养护制度,进行科学规划设计,进而合理组织施工。具体来讲,要认真园林绿地的使用功能以及性质,合理布局选苗、起苗、整地、放线、包装、运输、打坑以及栽植、填土、浇水、除草、修剪、打桩等内容,保证园林景观效果。完善养护管理技术标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积极采用先进的挖坑机、起苗机以及绿篱修剪机等园林机械,提高养护管理机械化水平。再者,强化绿化宣传,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使其共同绿化家园。
(三)强化施工过程管理
首先,要积极完善施工前准备作业。由于施工过程较为繁琐,施工方法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施工前,要明确设计意图,积极做好场地平整以及定点放线等工作,开展给排水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尽可能地缩短施工工期。同时,遵循设计图纸,依据设计要求,科学种植植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绿化美化作用,保证绿化工程质量。其次,严格把控园林绿化材料质量,确保施工构配件、机具、植物材料符合相应标准,基于把握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方法的前提下,保障工程质量。再者,检验园林绿化分项工程质量。在评定分项工程质量时,要严格检查,防止出现判断错误,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质量与实际要求一致,不可盲目降低验收标准,为分项工程以及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奠定基础。此外,要完善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机制,使其渗透于整个施工过程中,从而积极维护施工单位利益,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四)科学管理低价中标
要想提高低价中标管理水平,必须要注意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完善限价标准,防止超出控制现象的发生。全面审核设计成果,及时改正设计文件中存在的错误,避免存在不必要的变更。明确园林材料品种、材质、规格以及质量标准,避免产生歧义。标底编制工作人员要全面掌握施工工艺以及材料市场价格,不能明确的单价或者项目可以采用暂定价形式;第二,依据工程量清单法,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确定工程价格,完善综合单价构成分析表;第三,科学控制园林工程变更,认真审核设计文件;第四,于招标前执行资格预审程序,避免出现串标现象;第五,按照工程类型。大型项目要按专业工程来进行分包。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总造价。此外,要做好现场管理工作,防止存在偷工减料情况,保障工程质量。
(五)提升施工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作为一个企业或队伍的管理者,如果自身管理能力不够,却又不虚心学习,这对企业或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作为管理者,应该有统领大局的雄心,同时还应该有严格的管理意识,如时间意识,施工前就应对整个施工时间有一个合理的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企业在安排管理人员时,首先,应根据人员的专业背景加以考虑,尽量不要让没有相应专业背景的人员从事该管理岗位。对于个人而言,如果自身意识到缺乏管理经验,更应该多学、多问,充实自己的管理能力,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六)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管理
在建设园林工程项目过程中,不仅要树立好管理意识,而且应根据各个环节的不同需求按照相关要求来操作,把握好施工过程中能够影响园林工程项目的各个要素。此外,把握好细节处理,对现场的每一项基础工作进行规范处理,避免造成施工质量问题。
(七)选择适宜的施工建筑材料,做好土壤改良和植被运输工作
在选择园林绿化施工建筑材料时,先做好实地考察,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在施工前就应该首先解决土壤问题,比如,测试土壤的酸碱度、透气性、含水量等。再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栽植的植物,选择好植物苗圃后,安排专人负责运输和指导种植。
三、总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从单一地追求环境美化,上升到了追求生态文明的层面,对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必须狠抓施工质量,争取打造出既符合美观,又注重生态文明高质量的园林绿化工程。对于施工企业管理者来说,提高自身对园林管理的能力。在我国园林施工管理不佳的大背景下,努力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争取为我国园林绿化建设和施工管理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杜美娇.探讨影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6):100.
[2]逄淑霞,徐前文.影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5).
[3]胡佳.影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江西建材,2011(6).
[4]张宇.影响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6).
论文作者:寇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园林绿化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园林论文; 过程中论文; 因素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植被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