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6
【摘 要】目的:分析对缺血性脑卒中行以CT灌注联合CT造影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3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行以CT灌注联合CT造影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患侧与镜像区CBV对比无统计差异,镜像区CBF高于患侧,MTT低于患侧,P<0.05;据CT造影诊断可见20例责任血管狭窄,CT灌注发现异常15例,阳性率为75.0%,CT造影发现6例责任血管无狭窄,CT灌注异常2例,阳性率为33.3%,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CT灌注联合CT造影诊断,可以取得显著临床效果,可将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反应出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关键词】CT灌注;CT造影;缺血性脑卒中;效果
缺血性脑卒中指的是脑供血动脉狭窄、闭塞导致的脑组织坏死,或因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经CT造影检查可对患者血管形态变化进行了解,将血管狭窄、闭塞情况显示出来[1]。近些年,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CT关注应用广泛,此种诊断方式可准确判断脑组织缺血程度,量化分析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2。基于此,本文分析对缺血性脑卒中行以CT灌注联合CT造影诊断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3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选患者均与脑卒中诊断标准相符合,排除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甲亢或甲减、精神障碍、神经功能缺失、合并心肝肾等脏器疾病、造影剂过敏等患者。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最大为76岁,最小为48岁,年龄均值为(54.22±7.05)岁。
1.2方法
所选患者均行以CT灌注联合CT造影诊断,检查之前6小时禁食,并行碘过敏测试。CT灌注检查:选用西门子64排CT机进行检查,从OM线开始进行扫描,管电压设置为120kV,管电流设置为120mA,矩阵设置为512*512mm,FOV设置为25cm,层厚、层间距均设置为5mm,扫描时间为4-6s。CT灌注成像:感兴趣层面为平扫图像中基底层,静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普罗胺,注射剂量为50ml,速率为4-5ml/s,之后用生理盐水冲管,间隔5s,33s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CT血管造影。CT灌注5分钟之后,静注增加扫描对比机碘海醇,使用剂量为300g/L,流速为3.0-4.5ml/s,通过生理盐水进行冲管,之后通过追踪触发扫描术对主动脉弓至头顶进行扫描。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患者CT血管造影、CT灌注成像图像资料进行记录和分析,向CT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上传原始数据,通过双盲法予以分析,CT灌注图像主要是对局部脑血流(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局部脑血容量(CBV)进行观察,通过镜像对两侧参数进行测量,对动脉狭窄率进行手动测量,在25%以下为轻度狭窄或无狭窄,介于26-50%为中度狭窄,介于50-75%为重度狭窄,在75%以上为闭塞。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侧CT灌注成像指标参数对比
患侧与镜像区CBV对比无统计差异,镜像区CBF高于患侧,MTT低于患侧,P<0.05。见表1:
表1 两侧CT灌注成像指标参数对比()
3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因多种原因导致的颅内动脉系统闭塞,最终引起脑供血不足,出现脑组织坏死现象。据相关研究指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对老年人群健康及安全有严重影响,且幸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常会伴随精神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之后,梗死区域和正常脑组织之间存在缺血边缘,神经元处于电衰竭状态,缺血边缘区血液供应未及时恢复,此时神经功能适当恢复。通过积极、准确且客观的评估方式,对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为缺血边缘区血流再灌注,可以使未死亡神经细胞组织得到挽救[4]。
CT血管造影通常是向周围静脉组织中注入造影剂,在受检靶血管内造影高峰期时予以CT检查,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采集,获得多样血管造影图像,从不同方位和角度对脑内血管状态进行观察,并对脑内血管侧支循环状态进行评估。CT灌注作为一种检查方式,可以获得活体组织血液循环,对患者头部层面进行连续扫描,可以获得这一层面密度时间曲线,据此可以对脑血容量参数值、脑血流流量参数值、对比剂峰值时间参数值、对比剂平均参数值进行确定,进而利用这些参数值对灌注状态下脑梗死的不同区域进行分辨[5]。本次研究中,患侧与镜像区CBV对比无统计差异,镜像区CBF高于患侧,MTT低于患侧。头颈部CT灌注图像非常依赖CT实践分辨率,CT灌注图像可以将颈内动脉血管形态以及密度等方面特征显示出来,从原理上分析,经外周静脉注入含碘造影剂,扫描灌注异常区之后,可以对CT灌注图像进行确定。CT灌注图像的后处理技术中,涉及到最大密度投影方式和多方位重组方式,不仅可以从不同血管侧面进行分析,还可以从整体上对血管主要形态进行观察。CT灌注图像对管腔进行测量,可以对不同斑块性质进行区分,还可以对管壁钙化进行定量分析,效果相对直观[6]。本文研究还显示,据CT造影诊断可见20例责任血管狭窄,CT灌注发现异常15例,阳性率为75.0%,CT造影发现6例责任血管无狭窄,CT灌注异常2例,阳性率为33.3%。CT造影一方面可以从视觉方面将病灶位置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可以对其进行评价,由此可见CT灌注和CT造影的一致性比较高。
结语
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CT灌注联合CT造影诊断,可以取得显著临床效果,可将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反应出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卢明春,曹真真.CT灌注和CT造影联合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01(11):161-162.
[2]孟淑春,黄贤会,韩兴军,等.CT血管造影和CT灌注对前循环卒中患者梗死体积的预测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03):561-567,572.
[3]李郭辉,李真.CT灌注联合CT造影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诊断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07):8-10.
[4]顾浩玉,唐日忠,吴玺.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在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1):52-53.
[5]张兴强.CT灌注成像联合血管成像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8):92-93.
[6]张金良.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果分析与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1):119-120.
论文作者:刘静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造影论文; 缺血性论文; 血管论文; 脑卒中论文; 患者论文; 狭窄论文; 组织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