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策略论文_刘俊

浅议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策略论文_刘俊

刘俊(广西田东县田东中学 广西 田东 531500)

中图分类号:G6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0-146-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语文教育专家黄麟生教授甚至指出:“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由此足见,作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对于广大高中师生来说,作文教学无疑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实在是令师生们“谈作文色变”。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尴尬的处境,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较好地提高呢?结合多年作文教学的研究,笔者以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兴趣

俗语有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就要想办法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尝到成功的甜头。我们常说,生活处处是语文,生活时时可成文。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就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留心生活,激发他们抒写生活的动机,活跃他们写作的思维,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思想情感。我们不但要办法想让学生饶有兴趣地作文,能够敞开心扉地写作文,能够用自己独有的声音来抒写自己的内心;还要设法激发学生言说的欲望,让他们有一种表达的内驱力,仿佛有一种“不吐不为快”是感觉。而不是让学生照着某些作文指导书上所谓的写作模式,仅仅教给学生一些静态的写作方法;更不要去总结那些满分作文的诀窍。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自由状态下写作:不管是学生的日记、随笔,还是周记、读书笔记,只要在其中展现出来一点才情,我们教师都要尽情地去呵护他,去激发他,尤其是那些可能迸发出来的思维火花,更要加以肯定与精心呵护。对于这样的写作,我们不要面面俱到,求全责备,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与指导,尽量让学生多尝到成功的甜头,我们还可以创设多种流畅的发表渠道,或把学生的好文章、好片段、好想法在小组内、班级中或年级里传阅;或指导学生积极投稿到校刊等易于发表的地方;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作文竞赛活动。总之,就是要想办法让学生的习作尽可能多地找到展现的机会,以此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我们甚至还可以告诉学生,写作上的优势并不仅仅在高考中体现出来,更在“逢进必考”的未来就业趋势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这或许能从另一个角度来刺激学生对于写作的爱好。

二、强化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就目前高中生这个特殊的年龄段来说,无论是生活经历,还是社会阅历,都是非常有限的,“没有素材,无话可说”成了多数学生害怕写作文的一大重要原因。如果没有丰富的阅读量做积累补充,学生肚里没料,即便是巧妇,也会“难为无米之炊”,何况是一般的学生。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说得顺畅,笔者以为,强化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最佳的选择。

首先,是报刊杂志(时文)的阅读。这些时文,一般反映的是当代社会发展当中新的思想,新的现象以及新的语言表达形式,它们篇幅短小精悍,语言通俗易懂,内容贴近生活,很容易引起青年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们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向更深广的方向去阅读。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校阅览室等有利条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平台;或者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学会收集素材,并融入自己的思考,对作者提出的一些观点作出一点评判。如此,可以弥补学生因社会阅历少等而在写作时“没有素材,无话可说”的缺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批判水平,做到“身在学校,心系社会”。

其次,是经典名著的阅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生对报刊杂志等时文阅读有了一定的习惯后,我们可以逐步引导、强化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相对于时文的时效性、通俗易懂而言,经典名著具有沉淀性、深奥难懂等特点;但因其一般都经历了时空上的考验,无论从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还是从语言上的修炼,都是比较突出的。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我们更要注意学生读书的品味、深度,引导学生多读经典名著。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位青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帮助学生遇到他‘自己的'那本书,这是需要教育艺术的。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引导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书,教会学生从“自己的”书中吸取精神养料。有了这样的兴趣,学生就有可能去阅读更多的经典名著。由此哥哥可以使学生的眼界更为开阔,不但获得了语感,还可以陶冶情操,那么,学生的精神世界就不再是狭窄和贫乏的。但因经典名著与我们时空上的距离,阅读起来有些困难,有时甚至使学生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因此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引导阅读经典时多做一些工作,想一些对策。比如,选举古今中外经典名著,列成“好书目录”介绍给学生;或者把自己的阅读书目、方法及阅读体验分享给学生;还可以举行不同形式的阅读经典名著比赛,以此强化学生对阅读习惯的养成。

学生的校园生活本来就单一,“三点一线”几乎成了学生校园生活的基本常态;学生的社会阅历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他们对于来自社会生活的第一手鲜活材料的积累是非常有限的;自然的,阅读就成了弥补这方面缺陷的绝好途径,诚如黄麟生弟子陆铭中所说的,“十几岁的生命历程和囿于校园狭窄空间的学生肯定不能感受生命的长度和宽度,只能通过阅读来丈量”“阅读使我们的生命变得丰盈、高贵。”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水平,强化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及时评改,注重升格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启发我们,作文评改存在着很强的时效性。因此,及时评改作文(3天以内)才更为有效,但现实往往是学生作文的评改一拖再拖,不是语文老师不努力评改,而是在方法上出了问题:一方面来自学校的苛刻要求,比如有的学校有硬性规定,要求语文教师全批全改;更有来自语文教师自身的问题,即评改不得要领,大包大揽地详批详改,以为这是优良传统经验,殊不知,这早就被人诟病的“高耗低效”。这种做法,不但是适得其反的,而且也不符合新课改倡导的“学生自评为主,主动参与”的理念;更与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论相去甚远。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学会放手,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自评自改,注重升格作文的训练。只有经常进行升格作文的训练,才有学生写作水平的切实提高;有了提高,学生更容易感受到付出后的收获。当然,在升格作文的指导上,教师就不要怕开始时的费时费劲,而要费心思、想办法来指导学生如何自评自改。但无论如何指导,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尽量多鼓励与赞赏,少批评和否定。比如每一次指导学生自评,让学生努力从文章中找出一两点的优点,再从文章中找出一点不足就足够了。还要注意的是,升格作文绝对不是在一两次内就会马上凑效的,它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孔子韦编三绝,才编撰出了《春秋》;曹雪芹也是‘增删五次,披阅十载',才成就了《红楼梦》;文学大家鲁迅也强调,“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名家尚且如此,何况中学生。“文章不厌百回改,”写作与评改,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写→评→改→写',一环扣一环,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坚持,不能有稍微懈怠,其中任何一环的脱节都会造成前功尽弃。”只要做到了这些,我们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得到很大的提高。通过升格作文,学生得到了进步,尝到了甜头,写作对于他们来说,将不再是“谈作文色变”的难题。

总之,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一方面要想办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再辅之以及时评改、升格学生的作文;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得到有效地提高。

论文作者:刘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浅议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策略论文_刘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