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日常生活护理干预对小儿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论文_马薇娜

分析日常生活护理干预对小儿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论文_马薇娜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内一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分析日常生活护理干预对小儿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6-2019.3我院收治小儿糖尿病患儿80例纳入,信封法分组为基础护理组(40例实施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组(40例在基础护理上实施日常生活护理),对照两组患儿血糖水平。结果:生活护理组患儿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P<0.05)。结论:日常生活护理干预可降低患儿血糖水平,具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日常生活护理;小儿糖尿病;治疗效果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1]。小儿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糖尿病类型,主要治疗手段为胰岛素治疗,通过外源性胰岛素注入,改善患儿体内胰岛素水平,达到降血糖的目的,不过,虽然胰岛素将血糖效果确切,但其并发症较多,易出现低血糖、高酮症酸中毒,严重时直接危及患儿生命健康[2]。研究指出通过日常生活干预可在临床治疗中控制患儿的血糖水平,为研究日常生活护理干预对小儿糖尿病的治疗效果,选入本院患儿80例进行随机对照实验,详细内容见下文。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6-2019.3我院收治小儿糖尿病患儿80例纳入,信封法分组为基础护理组与生活护理组,基础护理组40例中含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6.38±1.25岁,生活护理组40例中含男性24例,女性16例,平均6.29±1.31岁,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已知悉本次研究内容,本院伦理委员已批准,对比组间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基础护理组患儿给予基础护理,内容包括血糖监测、常规病房环境护理、用药指导等。

生活护理组则在基础护理之上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具体方法下文见。

1.2.1 日常饮食护理

患儿入院即接受各项检查,了解其发育情况及体内营养平衡情况,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其饮食结构,一般需保证患儿营养摄入满足其日常消耗及生长发育同时,避免高脂、高糖、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调整饮食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与患儿或其家属沟通,了解其口味喜好,保证饮食可口易接受。

1.2.2 日常运动护理

治疗期间进行适当的运动不仅可提高患儿体质,还可促进其发育,改善其心肺功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护理人员向其家属告知运动锻炼的必要性后,通过评估患儿年龄、体质、生活环境等,指导其每日进行适当运动,如慢跑、有氧操等,运动量控制在患儿不疲劳但有出汗为宜,运动前准备好糖果,避免运动过程中出现低血糖。

1.2.3 日常用药护理

针对患儿病情特点,选择适宜的胰岛素,并告知其家长血糖的监测方法,一般于早中餐前0.5h监测血糖一次,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避免胰岛素注入过多导致低血糖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胰岛素注入时尽量不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避免导致皮下脂肪增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4 日常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密切留意患儿的情绪变化,可从患儿面部表情了解患儿的情绪状态,针对其情绪状态低迷时及时予鼓励,在患儿出现焦虑情绪不安、紧张忐忑时,进行有效心理疏导。

1.3 观察指标

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生活护理组患儿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5.36±1.26mmol/L、8.21±1.26mmol/L、6.01±0.58%,基础护理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6.24±1.35mmol/L、9.61±1.58mmol/L、6.87±0.75%,生活护理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t=3.014,P=0.004;t=4.381,P=0.001;t=5.870,P=0.001)。

3.讨论

小儿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糖尿病类型,好发于5~6岁及10~14岁年龄段患儿,目前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治疗尚无根治手段,主要通过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缓病情进展,减轻各组织器官的慢性损伤[3]。

由于血糖控制为一个漫长过程,临床护理工作的作用尤为重要。用于小儿糖尿病患儿血糖的常用药物胰岛素,若不注重用药护理则可能导致患儿出现低血糖等严重并发症。针对小儿糖尿病的疾病特点及治疗需要,相关研究指出临床治疗中实施日常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患儿的血糖控制效果。

日常生活护理主要指在患儿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运动等各个方面实施护理干预,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生理、心理功能恢复。虽然任何疾病的护理工作中均涉及日常生活护理,但在小儿糖尿病患儿的护理工作中其护理占比更大,通过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等日常生活护理进一步改善患儿的血糖水平[4]。本次研究中生活护理组较基础护理组各项血糖水平指标均为更低(P<0.05),进一步证明了生活护理干预在小儿糖尿病患儿中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日常生活护理在小儿糖尿病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效调节患儿的血糖水平,可起到一定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时英. 日常生活护理干预对小儿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21):122-123.

[2]陈辛梅, 程遵斌 . 日常生活护理干预对小儿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 2019, 22(1):100-101.

[3]李钗. 小儿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23):153-154.

[4]叶晓君, 陈珍琦, 蔡晓红. 路径化护理干预对儿童糖尿病的干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 17(11):1701-1703.

论文作者:马薇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分析日常生活护理干预对小儿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论文_马薇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