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市北分校 266012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是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 ,培养审美情趣, 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因此,音乐教育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然而,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却遇到过不少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了我的一个不能释怀的疑问,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便会对学习音乐产生强烈的需要 ,积极地投入学习, 不再感到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或者是无聊的事,所以说,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那么究竟怎样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经过多年教学的摸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上课前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去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是事倍功半。很多中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对音乐没有兴趣,而是随着升学压力以及外部因素等,对音乐没有更多时间的投入和学习,从而逐步失去兴趣。作为初中音乐老师,在完成教学进度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投入到课堂中,而不是被迫学习。被迫学习只会让初中生对音乐课堂逐渐产生厌恶的心理。比如说,在上课前,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最近流行或者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并让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沟通,更能够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中,老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的亲和力,这样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展开教学计划。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还要尽量多鼓励和赞扬学生,让学生建立自信,对音乐课堂产生更多的兴趣。作为老师,在进行音乐课的知识讲解时,不仅要教授学生一定的音乐技巧,还要善于利用每一首乐曲的不同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特点,调动学生探索走进每一首歌曲的欲望,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有利于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更多的共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丰富教学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常规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常常是教师示范—学生学唱,这样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的教学要求,也无法令我们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采取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中的音乐情景剧《一个真实的故事》时,我就在班里选择了几名学生让他们对情景剧中的角色进行了扮演,如,朗诵者、丹顶鹤、女孩,以及群众演员:芦苇、风声、流水、雷雨声等。如此精彩有趣的教学形式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也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音乐才华,将这一情景剧演绎得精彩生动。这样,我通过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形式,使原本枯燥乏味的音乐课堂变得精彩有趣;另一方面在学习这首歌时,学生会正确把握这首歌的情感情绪,理解这首歌的内涵和意义。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教学要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教师要学会借助多媒体等手段为音乐课增添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具有便捷灵活、生动形象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加直观地感知音乐内容,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与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满堂灌”的方式比,这种方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电教手段是现代化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技术,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丝路驼铃》这一乐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电影《卧虎藏龙》的片段,因为《卧虎藏龙》这部电影中采用了这首乐曲中的两段。通过观看电影的开式,可以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乐曲学习的状态。除了观看电影,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与古丝绸之路相关的图片,如丝绸之路上的骆驼队、漫长的跋涉旅途、人们庆祝时跳的舞蹈等,配台播放《丝路驼铃》这首乐曲,使学生能够视听结合,感受乐曲中所描绘的丝路驼商行进的情景,这种方式更具感染力,能够更好地将这首乐曲古朴清淡的韵味传递出来,帮助学生在听音乐时感受和理解音乐。此外,这首乐曲是一首轮响悬殊、起伏大的大阮独奏曲,由新疆手鼓和碰铃伴奏,教师还可以针对乐曲中用到的乐器展开介绍,帮助学生拓展音乐知识,使音乐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
四、注重教学手段的丰富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音乐课程中,涉及到很多复杂抽象的知识点,例如音符、切分音、休止符等,再加上单纯的演示无法使学生真正学习到发音的技巧等,因此学生往往提不起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例如对于附点音符这个定义来讲,如果教师单纯地告诉学生附点音符是谱中用来表示演奏时某个音需要在原时长上延长一半,这样对于那些没有音乐学习基础的学生而言很难真正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教师选择一些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曲目,特别是一些附带附点音符的卡通节目的主题曲,这样肯定能够充分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又或者是在训练发音时,如果光靠教师讲解发音时喉咙、舌头等部位的动作技巧,这样抽象的解释难以使学生得到切身体会。但如果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须、动画的形式来为学生分解演示发声时各个器官动作幅度和姿态等,再配以适当的讲解,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使音乐变得生动,使学生得到立体式的感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提高了课堂质量。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音乐的内驱力。音乐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还可以使学生在音乐中实现自我发展。教师要大胆创新,使音乐课重新焕发生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成为学生释放自我的舞台。
论文作者:王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4月总第26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学生论文; 音乐论文; 兴趣论文; 教师论文; 激发学生论文; 乐曲论文; 老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4月总第26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