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论文_王大为

探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论文_王大为

王大为

辽宁政兴国际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建筑工程质量已经成为了关系国计民生、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国务院、住建部到省、市各级政府对工程质量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同时,国民自身素质的提高,维权意识的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减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杜绝偷工减料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主体结构安全,成为各级建设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必须面对的一项课题。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依法依规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重要性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必要性分析

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于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如果建筑工程的质量不符合相关的要求,会导致建筑产业得不到科学发展,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对于建筑产业未来的发展具有关键的意义。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方面实施的是终身制管理手段,无论哪个企业,再起承担相关的工程建设以后,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以及工程完工以后出现任何的质量问题都需要其来承担责任。一个建筑企业其声誉是这个企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假如发生质量问题,其对企业带来的不利作用是不可逆的。因此需要在最初的阶段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实施有效的监督,这样能够有效防止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对于推动企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2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

2.1不按图施工,随意变更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根据工地现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计,按图施工是保障施工质量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在监管中,我们发现,很多工地因种种原因,设计单位不依照工地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设计,施工单位擅自变更设计图纸,强行施工,造成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举例来说,本地某小区一期项目,在地勘出具的岩土勘查报告中,明确说明,工地现场土质不适合采用管桩作为基础型式,设计单位在图纸中也明确指明,采用冲击成孔灌注桩作为建筑的基础,而建设单位为节约工期和基础施工成本,强行将桩基础变更成管桩,造成一期多栋楼的桩检静载结果无一合格,致使建筑基础的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而后期桩基处理的时间和费用远超建设单位的预期。合理、科学的变更可以为工程建设节约工期和费用,但不遵照实际情况不合理的变更,只会为工程建设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2.2不合理的工期安排,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的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工程建设中,合理的工期安排,能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可靠保证,但实际工作中,擅自、随意缩短合理工期的现象较多,这点在政府主导的重点工程建设中尤为突出。某会议中心项目建设时,原有工期为18个月,在行政职能的干预下,被缩短到不足十个月,因此,在抢工期的时候,各种乱象应运而生。比如内墙粉刷作业,没有时间严格按工艺要求施工,喷浆找平、底灰、中灰、面灰一次成型,很多接口处未按要求挂网作业,面灰施工完毕直接乳胶漆罩面。室外场地沟槽开挖,不做垫层,各种建筑垃圾,碎砖、渣土当作回填材料,更无法进行机械夯实,直接进行路面道板铺装,一切为了赶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前完工。交付之后的半年内,每周都会有管道破裂,开挖、更换。内墙大面积开裂,粉刷层脱落,造成交付后维养费用的大幅增加,严重影响到建筑功能使用。不合理的工期安排,带来的问题是长远的,影响是巨大的,个别问题甚至是无法根治的。

2.3建筑材料进场把关不严,造成质量问题

工程施工时用到的建筑材料,必须严格按规范标准进行把关,才能为工程质量提供可靠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是涉及到影响主体结构安全的建筑材料时,出厂合格证明和进场复验缺一不可。某小区16#楼某楼层施工时,商砼进场,未提供有效的出场合格证明,施工、监理对商砼配比未进行核验,开盘前未进行塌落度测量,致使这批次配比有问题的商砼使用到工程中,虽然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进行浇捣、养护,但仍造成楼板大面积龟裂,局部产生贯穿缝,给该楼层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3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分析

3.1完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立法

强化法制建设是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监督与管理的最为科学的方式,所以国家相关的立法部门要根据现阶段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相关的法律与法规,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相关的立法进行不断的健全与完善,把目前质量监督管理相关的法规当中部分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不够科学的内容删减,对行业的规范进行不断地改进,建立科学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法律体系,还有工程质量相关的监督技术与标准,这样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相关的管理工作能够具有良好的法律基础与依据,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能够有法可依。另外各级地方的政府也需要关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相关的地方性的法律与规范,在国家法律法规德威前提下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行业的形势来对地方法规与条例实施科学的修改与完善,保证质量监督的管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3.2构建科学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政府需要关注建筑的质量监督与管理方面的工作,构建法律法规来对建筑单位有关的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与规范,保证建筑质量的监管理有法可依。建筑单位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监督的机构,改善监督相关的制度,对于那些对建筑工程质量相关的全部因素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多样化监督的手段与方法。建筑企业相关的部门需要将监督管理的责任与义务进行明确,使得监督管理工作能够不断细化,不断加强监督的力度,通过随机检查的方法监督各个工程在质量方面的问题,这样逐渐提升质量监督的管理效率。

3.3强化监督管理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人员的考核机制

在监督管理队伍的建设上,需要不断改进现阶段的质量监督机构与相关的人员资格的认证机制,规范个人执业资格的认定。可以根据公务员制和警员制这些制度来构建质监工程师相关的制度,对于监督工程师的任职资格与条件,需要进行严格的规范,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人员需要经过考试和考核,获得注册建筑师和注册工程师以及注册建造师,还有注册监理工程师等等相关的资格证书才可以具有从事质量监督相关工作的资格。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构建监督人员的培训制度,构建一个高素质的质量监督队伍,保证质量监督的科学性。

3.4强化信息化的建设

强化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与各个相关的建筑质量监督管理的部门结合在一起,强化建筑质量监督相关的信息化建设。要构建全面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使得各个部门的职责与任务都能够得到明确。还要定期对信息化建设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高效性。信息化建设对于相关的使用人员有着更高的要求。相关的建设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和意识以及实践经验才能保证建筑质量监督的信息化管理更加科学。各个部门也要对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实施专业的培训,通过这种方式强化信息化的队伍建设。

4结论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各个部门的合作,发挥监督的积极作用,还要加强立法,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通过各种方式与手段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峰.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控制研究[J].建筑知识,2016,36(14):89-90.

[2]段孝克,李轶娜.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4):138-139.

论文作者:王大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  ;  ;  ;  ;  ;  ;  ;  

探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论文_王大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