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以上海市七年级《牛津英语》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牛津论文,英语论文,为例论文,调查研究论文,七年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途径,由学生自主完成一系列根据其英语学习需求而设计的教学任务,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语言学习与创新,以达到学习目标。[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提出: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协作的交流方法和任务型教学途径。[2]
本文从任务型教学的应用角度出发,对上海地区任务型教学的课堂使用现状做了比较系统的调查,并结合教材使用、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等具体情况,对中小学课堂上使用的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目的是使教师能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把握任务型教学的优势与不足,权衡任务型教学的利弊,寻找任务型教学本土化的突破口。本文主要以上海七年级学生和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课堂观察的方式调查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调查目的与调查过程
(一)调查目的
本文从最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和任务型教学理念的几个调查项出发,试图了解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了解情况和利用程度,新教材新形势下教师和学生是否适应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否达到了任务型教学和新课程标准中的主要要求,还存在哪些差距等问题。
(二)调查内容
本研究选择七年级学生及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共调查了上海市区三所学校,其中两所为普通初级中学,一所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三所学校的七年级英语教学统一采用《牛津英语》2009上海版教材。
(三)调查方法
本文的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笔者在三所学校共面向七年级学生发放问卷200张,回收200张,有效问卷192张,问卷有效回收率96%。访谈英语教师15名,听课12节。
问卷调查面向七年级学生。问卷共五部分,21个项目,主要调查项目包括:第一,学习背景调查;第二,学生对任务型教学的适应情况及认可程度;第三,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心理状态;第四,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用英语完成任务的情况;第五,任务型教学的评价。
深度访谈面向英语教师。主要访谈内容包括:教师对于该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教师设计任务的过程和着重点;教师如何监督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如何看待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教师对于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态度和想法;教师具体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及障碍。
(四)调查过程
首先,在各调查中学的七年级进行听课,做好听课记录,包括:教师在课堂上具体对任务型教学的操作情况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定位情况,即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然后,与授课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当前英语教师使用任务型教学的现状。从课程改革的视角出发,了解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对任务型教学使用的看法、存在的困惑。接着,面向七年级学生发放问卷。问卷回收后,对各项的反应结果进行初步统计,结合听课记录及对教师的访谈内容,进行初步分析。统计问卷数据,整理听课及访谈内容,对比任务型教学的理念和要求进行分析。
二、任务型教学在七年级《牛津英语》中的应用现状的调查结果
通过近一学期的调查以及课堂跟踪,笔者总结任务型教学在七年级《牛津英语》中应用现状如下:
(一)学生普遍倾向于接受任务型教学法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愿意接受任务型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兴趣。
当学生被问及在“课堂上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安排是否符合你的兴趣?”这一问题时,选择非常符合和基本符合的分别达到31.25%和54.68%,而完全不符合的只占到总人数的1.56%。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当学生被问及“你认为完成任务的过程能够全面培养你的英语能力吗?”这一问题时,认为任务型教学能够全面培养自己英语能力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72.13%,而选择不能的学生只有1.64%,另外26.23%的学生认为不确定。
由此可见,在实际运用中任务型教学得到学生群体的普遍接受,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
(二)教师使用任务型教学法的频率较低
在与多位教师进行访谈后笔者发现,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普遍表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较少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一位访谈对象如是说:“任务型教学大多出现在公开课中,因为这样的课比较能够吸引人眼球。倘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采用这种方法,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一方面,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机械操练和输入程序,而较少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在课堂中长期使用任务型教学法,对于有着升学考试压力的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有风险的尝试。
可见,目前任务型教学在七年级《牛津英语》中的应用现状为任务型教学方法比较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对任务型教学热情度很高,这种方法也使得学生更倾向于合作学习,希望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方式完成课堂学习,也使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得到提升。
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诸多原因,如任务型教学工作量大,会带来教学风险等,较少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在笔者调查的三所中学七年级英语课堂中,并未得到充分使用,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也未得到充分发挥。
由上述关于任务型教学应用现状的分析,笔者发现任务型教学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三、任务型教学应用于七年级《牛津英语》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调查结果与课堂观察的实际情况,任务型教学应用于七年级《牛津英语》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教师对于使用任务型教学热情不高
笔者访谈的教师大多是年轻教师,他们基本上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接触了任务型教学,大部分教师在理论上对任务型教学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也尝试着将这种教学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教学方式只停留在公开课层面,日常教学中并没有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可。从笔者访谈的教师来看,十五位教师均熟悉任务型教学,但仅有一位教师愿意经常在课堂上使用这种方法。
广大英语教师和高校研究者撰写了大量关于任务型教学的论文,对其投入了巨大的研究热情。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对该教学方法表现出过多的热情,从笔者听课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仍然以3P模式或情境式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的使用情况并不理想。
(二)教师设置的任务难度过大
从调查情况来看,78.64%的学生认为任务型教学活动中老师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难以完成,其中高达39.82%的学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83.07%的学生认为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经常是个别学生一直把持着课堂发言权,影响了其他学生进行任务型教学的学习质量。任务型教学课堂运用情况如表1所示。
由此可见,现行的任务型教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仍需逐步进行改善。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难度适宜的任务;老师在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应当避免个别学生过多把持课堂发言权,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任务型教学效果。
(三)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心理状态不佳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心理状态不佳,影响到任务型教学的顺利实施,主要有以下两个突出表现:
1.课堂上学生完成任务时的情绪紧张
由表2可知,61.53%的学生觉得在课堂上自己和老师的关系压抑或者紧张,其中经常发生的学生比例占到26.15%,这表明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仍然是高高在上,以权威为中心,让学生感到有压力。任务型教学倡导师生关系的互动和平等,这一点在实践操作中有待提高。70.77%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特别是当任务较难时,往往会习惯于说中文,而且经常发生这种现象的学生比例高达32.31%。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不习惯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没有形成顺畅的英语逻辑思维能力,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少或者完全不接触英语的缘故。所以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活动时不仅要注重课堂中的学习,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以达到从做中学,在学中做的目标。
2.课堂上使用英语时十分犹豫
从表3数据来看,有51.56%的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英语时的心理状态处于敢说但是说的时候十分犹豫的状态,真正能做到敢说又不怕说错的只有31.25%,由此可以发现学生在英语实际运用过程中缺乏自信。故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而且要肯定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优点,多多鼓励学生克服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从而更加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学生对于任务型教学的满意度不高
从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任务型教学,但是对这一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却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任务型教学对于口语能力的培养没有满足学生需求
如图2所示,通过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将近一半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加强口语方面的培养。由此可见,目前的英语教学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口语交流的需求。任务型教学就是在自然情境中运用英语,以听和说为主完成课堂任务,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有极大优势,在实践中还需要更多的操练,以更活跃、实用性更强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之中。
2.任务型教学的评价体系存在弊端
当被问及除了考试之外,你希望老师用什么方式评价你的英语水平时,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他们向笔者反映,自己有很多想法,比如希望通过表演小品、演讲或者辩论等形式考核自己的英语水平。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只接触过笔试这一种评价手段。因此,长期以笔试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标准,无论是对于评价任务型教学使用情况,还是对于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都存在明显的弊端。对于任务型教学而言,需要以一种综合、全面的评价方式取代原来单一的笔试。
此外,从成绩反馈来看,那些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在课外活动完成过程中积极的学生,英语考试成绩却不理想。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听课和批阅试卷也发现,任务型教学模式并不与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有直接的相关。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的评价是包含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考试的卷面成绩难以涵盖所有方面。
综上所述,任务型教学方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在众多教学法中它具有明显的优势,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但是,它在初中英语教学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四、任务型教学应用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好任务型教学法,使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一)正视任务型教学,处理好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对于任务型教学的引进绝不能照搬照抄,要与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经过多年的课程改革,过去的中学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只进行输入和机械操练的情况现在已得到明显改善。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课堂主体是学生,但教师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引导作用,教学质量的好差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时应当积极主动地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应当转变自身角色,由原先的长者转变为平等的师生关系下的朋友,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出色完成任务,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调整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任务型教学活动并完成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传统的3P教学模式比较注重语言输入,而任务型教学则更关注语言输出,因为只有通过语言输出才能展示教学成果,评价教学过程。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前提条件之一,学习语言如果没有语言输入,就无法完成知识的储备。而没有语言输出,知识和信息只会停留在记忆阶段,缺乏必要的训练,而无法转化为技能,任何语言输入和知识储备也就失去了意义。威尔士的三阶段理论完全将3P模式颠倒过来,在没有输入的情况下便开始任务[3],这显然不符合我国的外语教学现状。对学生语言输入的创新,要求教师在任务前期系统地设计语言知识重难点的传授,让学生首先对语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再通过完成任务的形式进行探索和强化,这样将使得输出更加有效,整个任务完成过程更加流畅。
(二)降低任务设计难度,确保任务顺利进行
任务型教学的目标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最后以展示完成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考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绩。其中完成任务的过程是整个任务型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在课前仔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来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灵活安排教学任务,设计各种生动有趣而且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己思考,真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仅仅是为了公开课才会想到设计任务,这样设计出来的任务往往显得僵硬和苍白,难度过大的任务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引导者,使学生的思维不过于发散,使整个教学过程在一个稳定的秩序中顺利进行。
(三)提倡小组合作,兼顾个体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需要整个小组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特别适合于有较高能力要求的任务。任务型教学方法就是在学生的互动中,在完成任务的动机下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任务型教学的顺利展开。
但是,目前教学情况是班级学生人数一般大于三十人,而且个体差异比较大,以目前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很难保证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任务型教学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在任务型教学中,老师应当注重引导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合作完成任务中,留给学生冷静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以避免学生养成只是追求回答问题热和依赖小组其他成员的心理。尤其要处理好小组成员的分配问题,不要将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单独分组,影响学生完成任务的效率和积极性。在最后任务阶段或输出阶段,有时小组内会出现个别学生把持发言权的情况,这时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敏锐度,鼓励胆小或沉默的学生进行发言,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任务并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都能享受到任务完成后的喜悦。
(四)明确任务与练习的区别,完善任务的评价方式
终结性评价与任务型教学的冲突使得学生对于该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不高。需要明确的是,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练习是有区别的。任务接近人们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使用语言的真实情况,是一种更为自然的状态。而传统课堂上的练习和活动,往往都是为了理解、巩固语言或训练语言技能而设计的步骤或做法,主要是机械操练的进一步深化。这些步骤和做法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通常不会发生。任务类似现实中语言使用情况的语言学习方式,往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另外,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决问题上,而不是使用哪些语言形式。对于目标的完成情况,就是任务型教学的评价过程,它不仅评价学生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还对任务目标的实践成果有明确的评判。这种评价使得任务与练习存在本质差别,会给学生更多的能力提升空间,提高其对任务型教学的满意程度。
例如上海版《牛津英语》7B要求学生写一份上海旅游的一日游计划,并且付诸实践,将旅游途中拍的照片带到班级与老师同学分享[4]。这个任务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走出课堂,将这个单元学习的有关旅游的英语知识真正运用于实践中。而如果是练习的形式,则只需要学生写一份计划,并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关于旅游的重难点词汇,学生不会有进一步的探索和发现。本案例中,任务型教学的评价就是学生将照片带到班级与老师和同学分享的过程,并且可以评出最优作品,评价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笔试。
(五)分析设计前的需求,注重任务后的反思
教师关于任务设计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任务实施过程,而关注任务设计前的需求分析和任务后反思的研究较少。需求分析有助于教师掌握任务难度,减轻任务实施时的学生认知负担,增强任务的可操作性,有助于师生沟通、相互理解和共同完成任务。任务型语言教学主张从做中学,提倡通过完成任务学习语言,它强调形式与实践的统一。任务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任务的意义及其使用的语言形式进行反思:任务完成过程中哪些做得比较成功,哪些还有待改进,在完成任务时有哪些使用不当的语言形式,有哪些应当使用却没使用的语言形式等。作为英语教师,需要谨防任务流于表面的情况。让课堂更活跃不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任务的执行学习语言,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任务设计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反应如何,任务难度是否适宜等问题,都需要教师在课后的反思中寻找答案。任务后的反思既是学生对学习的反思,也是教师对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