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条普及历史文化遗产的新路——谈《资治通鉴新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治通鉴论文,文化遗产论文,新编论文,新路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资治通鉴》是我国史学发展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成就空前的编年体巨著。由于它“纲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①因而自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清代著名学者王鸣盛曾赞誉其为“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②
鉴于《资治通鉴》具有巨大的学术文化价值,古往今来,很多学者对其下了功夫,做了不少注释、改编、校勘等文章,其荦荦卓著者就有宋末元初胡三省的《资治通鉴注》、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近人章钰的《胡刻通鉴正文校宋记》等,这些注释、改编、校勘都为《资治通鉴》的释读、普及打下了基础。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古为今用”方针的指引下,专门成立了标点资治通鉴委员会,对这部祖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典籍进行新式标点,并于1956年由古籍出版社印行。《资治通鉴》标点本以清胡克家刻本(含正文,胡三省注)为底本,将章钰的校记择要附注于正文之下,使正文、胡三省注、章钰校融为一体,给读者阅览带来了很大方便。然而,尽管有了标点本,《资治通鉴》这部史学名著仍然只是少数研究者案头的参考资料,还很难为广大的一般者所接受。因为,标点本《资治通鉴》在普及方面存在着两大突出问题:
一是,体裁缺陷,枯燥乏味。编年体史书限于体裁,“事以年隔,年以事析,遭其初莫绎其终,揽其终莫志其初,如山之峨,如海之茫。”③对一般读者来说,这种体裁把一件件有头无尾,互不相关的史实排列在一起,尤如白菜豆腐帐,读起来必然感到枯燥乏味。司马光说:“自吾为《资治通鉴》,人多欲求观读,未终一纸,已欠伸思睡,能阅之终篇者,惟王胜之耳。”④可见枯燥之书,人们难以卒读。
二是,文宇隔阂,难以读懂。《资治通鉴》问世已九百余年,由于时代的变迁,白话(语体)文的通行,《资治通鉴》文字已显得古奥艰深,非专门研究文史者,俱感到读懂甚难。
标点本《资治通鉴》存在的这两大问题,是《资治通鉴》在新时代难以普及的主要障碍。近年来,随着古籍整理工作的开展,古籍今译渐为风行,《资治通鉴》亦被全译问世。《资治通鉴》的今译解决了文字隔阂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这部学术名著的普及。然而,《资治通鉴》的全译虽使文字浅俗,但丝毫未能克服原书“一事而隔越数卷,首尾难稽”的缺陷,而且,文字比原书增益许多,洋洋千万之言,人们不要说捧而细阅,即使望亦生畏,何能言为广大读者接受。
要使《资治通鉴》真正走向社会,使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营养为广大读者所汲取,借鉴普及历史文化遗产工作中的经验,在今译、改编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以彻底扫除普及中的障碍,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黄山书社决意另辟蹊径,而《资治通鉴新编》的编撰者们则进行了精心的构造。经过出版工作者和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资治通鉴新编》终于克服了普及《资治通鉴》中的两重障碍,将《资治通鉴》以全新的面貌推向社会。
《资治通鉴新编》以《资治通鉴》原本为基础,今译化裁,使其在体裁、内容等方面具有许多全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摘要而言有:
一、将《资治通鉴》内容重新精心组合,使所载一千三百六十年的历史,成为数千个历史事件。一事一篇,头尾完整。
组合《资治通鉴》史事,南宋袁枢虽已发端,但袁氏《通鉴纪事本末》总括大小事三百零五件,分类过大,内容庞杂,且仅注意收录《资治通鉴》中的政治大事,遗漏了经济、文化、典章制度等方面许多资料,《资治通鉴新编》虽取法于《通鉴纪事本末》,但有明显改进:分类缩小,一事内容单一;既收录政治事件,亦叙述经济、文化、典章制度,凡重要史实俱网罗不漏。
二、改编、今译并行,改编力求去原书体裁陷而不失其“网罗宏富,体大思精”的优点,今译讲求行文晓畅、文通句顺而力戒凭空臆造,牵强附会。
《资治通鉴新编》的改编一方面使隔越数卷的同一史事,集中出现,以让读者明其首尾;一方面剔除原书中的糟粕,舍弃零碎的事实,对可有可无的材料进行剪裁。这样改作,不仅保存了原书的优点,而且,在不挂一漏万的前提下,简省了文字,使原书的内容更加集中、明了。
《资治通鉴新编》的今译,即改文言文为白话文,改繁体字为简体字。古籍今译,易随意支衍。《资治通鉴》“名物训诂,浩博奥衍,亦非浅学所能通,”⑤更亦支衍误释。为避免今译常见之病,《资治通鉴新编》的今译,严格依据原文叙述,对古代某些不易理解的名物典故,按照胡三省注进行解说。这样,既消除了广大读者对原书的文字隔阂,又做到了叙述的严谨性。
三、吸收传统史书的三体之长,力求做到史事与时间结合,人物与史事结合。
《资治通鉴新编》在总体编排上,以时间先后排列,按史事发展顺序贯通,保留了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本位,史事发展脉络清晰,因果分明的优点。在具体叙述时,以事为中心,因事命篇,突出了纪事本末体史书“自为首尾,经纬明晰,节目详具,前后始末,一览了然”的长处。除此之外,编制人名索引作为附录,读者通过人名索引即可将某一历史人物的相关条目集中起来阅读,从而达到阅读纪传体史书的效果。
四、做到了科学性、学术性和可读性的有机统一。普及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又需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这就是说,无论改编还是译作,既要注意到资料的完整性与叙述的严谨性,又要考虑到广大读者的接受能力,所作应生动活泼,乐于为读者接受。在这方面,《资治通鉴新编》成绩突出。
《资治通鉴新编》每事一题,第立一题俱以达到概括性与欣赏性的统一为目标,巧思精构,所立之题,每每生趣盎然,读者见题即想细读。在具体内容的叙述方面,《资治通鉴新编》力求发掘原书固有的内在魅力,将记事和记人相对集中,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相对集中,以人系事,以事塑人,事中有人,人中有事,人物形象鲜明,事实条理清楚。这样,枯燥无味的记载即变为引人入胜的叙述,读者展卷一览,就有欲罢不能,读完为快之感。
由于《资治通鉴新编》鉴既往之经验,剪裁译作,化繁为简,化巨为细,化艰深为平易,化腐朽为神奇,就使《资治通鉴》这份宝贵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得以充分的展现,也使这份历史文化遗产的接受面大大拓宽。各界人士无需受体裁、文字的困扰,即可在轻松的阅读中,吸取所需的历史营养。譬如,对行政领导来说,即使无暇通读全书,亦可抽闲从《资治通鉴新编》的目录中挑选有关治政的篇章阅读,“鉴于往事”,提高治政艺术。对文史教师来说,可以利用改编、整理过的《资治通鉴新编》,查明五代以前的史事与前因后果,一册在手,即可省却东翻西找各种参考资料的烦恼。对青年学生来说,可以从《资治通鉴新编》所提炼出的一个个具体详实的历史故事中,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廓宽视野,陶冶气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信心,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胡三省所说的:“读《能鉴》者如饮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⑥通过《资治通鉴新编》,使其真正得到了实现。
注释:
①⑤《四库全书总目》卷四十七
②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一百。
③杨万里《通鉴纪事本末序》。
④《宋史》卷二百八十六。
⑥《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八》开元十二年胡三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