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富余论文,劳动力转移论文,因素论文,农村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我国目前主要是指农业富余劳动力, 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期、一定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耕地所能承受的劳动力负荷(或者说,耕地对劳动力的需求),它是人口和劳动力压迫土地的结果,是在现有的耕地和生产技术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与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的劳动力之差。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主要是指农业领域剩余的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领域的转移,包括产业转移与地域转移。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
较常用的方法有工日计算法、劳均负担耕地面积测算法、 社会平均生产力测算法,生产函数法。
1、工日计算法
用此方法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测算:第一,根据2002年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 以某种农作物亩用工人数乘以该作物的播种面积;第二,将这些分品种的用工数量相加,即得到2002年农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为1.7亿人;第三,以2002 年实际农业劳动力3.2亿人减去1.7亿人,则2002年农业剩余劳动力1.5亿人。
2、劳均负担耕地面积测算法。
劳均负担耕地面积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复种指数、作物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不同地区差异较大,此法只适用于生产环境相似的较小区域,不适用于全国大范围的测算。
3、社会平均生产力测算法。
本文在使用此方法测算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时,假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生产要素完全是由市场配置,农业产业化、集约经营程度较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基本上达到或接近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则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农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社会劳动力总量),农业富余劳动力数量=农村劳动力总数-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数量。本文取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数作为调整系数,从而计算出2002年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的劳动力数量1.47亿人。再用2002年实际农业劳动力3.2亿人减去1.47亿人,则2002年农业剩余劳动力1.73 亿人。
4、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应用此方法测算的农村富余劳动力2002年为1.68亿人。
此方法是假定不考虑农业生产条件(如农业机械化水平)、复种指数、 管理程度等的影响,而我国地域范围广阔,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复种指数、管理程度差异较大,小区域测算。
我们将这三个结果进行平均,得到2002年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1.64亿人。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定性分析。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转移的制度空间。
2、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形成了重要拉动力量,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就业空间。
3、经济的结构性偏差和收入消费水平的差距,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
4、社会的进步、教育水平的提高及信息的传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了条件。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定量分析。
1、指标的选取。本文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指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作因变量,选择以下变量为自变量:
①城乡消费支出差距: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之比。
②劳均农业增加值:指平均每一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增加值。
③农村非农产业产值比重:指农村非农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④城镇化率:指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⑤乡镇企业增长率:指乡镇企业增加值的增长率。
⑥初中文化以上的从业人员比重。
2、相关分析。根据2002年各省(区、市)的数据,选择以上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1)城镇化率、初中文化以上的从业人员比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高度正相关。
(2)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和劳均农业增加值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中度正相关。
(3)城乡消费水平差距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中度负相关。
(4)乡镇企业增长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呈现出低度相关。
3、回归分析。采用2002年各省(区、市)的数据,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与各有关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取对数形式,结果表明:
城乡消费支出差距、农村非农产业产值比重、劳均农业增加值、城镇化率、 初中文化以上从业人员比重五个解释变量通过T检验,整个模型通过F检验,说明回归效果显著。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0.74,表明上述五个变量可以解释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的74%。
(三)主要结论
本文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是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1、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2、劳动力文化素质。
3、农业劳动生产率。
4、城镇化水平。
5、城乡收入消费差距。
三、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一)加快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三)加快城镇化发展。
(四)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增强转移劳动力的市场竞争能力。
摘自《调研世界》(京),2004.10.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