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胆道外二科 湖南长沙 410005
【摘 要】目的:在临床上,对肝硬化患者研究采取心理干预的方案实施护理后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肝硬化患者,例数合计总数200例,选取时间范围在2017.06.03日到2018.05.20日,将其依据信封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基础护理为主护理)、观察组(再联合使用心理干预),各100例,对比2组的负性情绪指标。结果:观察组肝硬化患者在护理后,其负性情绪指标得到良好改善,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实施心理干预方案于肝硬化患者当中,患者的负性情绪指标改善佳。
【关键词】心理干预;肝硬化;负性情绪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METHODS:A total of 200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in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The time range was from 2017.06.03 to 2018.05.20,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basic care-based nursing)and observation group(re-integrat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grouping of envelopes). Using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100 cases each,comparing the negative emotional indicators of the 2 groups. RESULTS:The negative emotion index of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improved,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rogram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the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al indicators improved.
[Keyword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cirrhosis;negative emotion
前言
肝硬化疾病在临床上的特征为:病程长、预后差、疾病症状改善难等[1],故而长此以往,患者的负性情绪会逐步上升,最终影响治疗效果。本文当中,对本院2017.06.03日到2018.05.20日收治的肝硬化患者进行护理方面的研究,旨在通过护理干预缓解其负性情绪,具体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在下文展示。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其中合计例数是:200例,时间区间是:2017.06.03日--2018.05.20日。
进行“信封随机”分组,将上述200例分为观察组(100例肝硬化患者)、对照组(100例肝硬化患者)。
观察组(男女性别区分=67:33例)--年龄区分,最高值:72岁,最低值:45岁,平均值(58.72±10.57)岁。
对照组(男女性别区分=64:36例)--年龄区分,最高值:71岁,最低值:46岁,平均值(58.53±10.60)岁。
2组肝硬化患者对比上述性别区分、年龄区分值,结果无差异,P值>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肝硬化患者护理方案
【对照组】:基础护理。本组肝硬化患者按照临床的常规方式护理。
1.2.2 观察组肝硬化患者护理方案
【观察组】:基础护理+心理干预方案。本组肝硬化患者同时进行对照组的基础护理,另再实施心理干预[2]:
第一方面,心理支持疗法,实施倾听技巧后,对患者进行开导、安慰和鼓励,同时解释疾病的治疗过程和效果,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对治疗的心理准备。
第二方面,放松训练。根据肝硬化患者的性别和兴趣爱好等进行分组,例如爱好象棋的患者,可以组织其下象棋;爱好音乐的患者,可以播放愉悦的音乐;爱好绘画和书法的患者,可以为其准备相关工具和场地,在通过各种放松方式后,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从而侧面改善其治疗情绪。
第三方面,排除干扰状况。和患者的家属沟通,尽可能的从院内和家庭环境中减少患者不喜爱的项目,客观合理的满足患者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感受,同时鼓励患者适当的宣泄,以此达到减压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记录负性情绪指标,包括——2组肝硬化患者的SAS、SDS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对上述“1.3 观察指标”部分的2组肝硬化患者指标结果用SPSS 22.0版本的统计学测算,其中“均数±标准差”的形式用以表达2组肝硬化患者的负性情绪均值,实施检验方式为:T检验。P<0.05时,为上述结果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肝硬化患者的负性情绪数据显示:SAS(40.26±2.61 分)、SDS(39.62±2.74 分),其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如表1:
表1:对比2组肝硬化患者负性情绪指标的各项数据
注:△经过验算,其结果和对照组相差结果显著,P<0.05。
3 讨论
肝硬化在受到疾病折磨下,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肝硬化患者生理表现为体内肝脏中儿茶酚胺灭活作用降低,形成患者性格反常;心理方面为患者本人对疾病了解的局限性大,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想法,最终使得患者的社交减少,无助感上升[3]。本文当中,旨在通过对比试验的方式,验证临床上护理肝硬化患者的效果,其中基础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模式后,肝硬化患者的负性情绪指标改善效果更为优异。
在结果可知:实施心理干预方案护理后的观察组肝硬化患者负性情绪指标数据更为理想,其中焦虑分值仅为(40.26±2.61)分、抑郁分值仅为(39.62±2.74)分,与对照组肝硬化患者使用基础护理后的结果相比,差距显著,P值<0.05。
总而言之,实施心理干预的方案护理于肝硬化患者当中,患者的负性情绪指标改善理想。
参考文献:
[1] 赵芳,杨昆,谭焦奇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牙龈出血疗效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21):3613-3615.
[2] 冯辉.临床路径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1(23):3217-3219.
[3] 王秀全,王雪莲,吴育云等.个性化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4):653-657.
论文作者:王玉兰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1
标签:肝硬化论文; 患者论文; 性情论文; 心理论文; 指标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疾病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