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系统实证研究_协同创新论文

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产业集群论文,中小企业论文,实证研究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截至2015年6月,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7419.6万户[1]。其中,中小企业占99%,并创造了50%的全国税收、60%的国内生产总值、70%的发明专利、80%的就业岗位[2]。因经营成本低、组织方式灵活,中小企业在稳定区域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市场竞争、推进技术创新以及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开放和搞活中小企业成为各地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然而,资源有限性和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难以充分发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为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选择与其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组织开展合作创新。由此,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突破创新壁垒,充分释放创新主体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的协同创新成为中小企业创新的新范式。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相互联系、空间上相对集中的企业、供应商、关联产业、专门化协会等经济组织的集合,通过区域积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优化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集聚洼地,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与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3]。目前,产业集聚化和集群化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基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是中小企业借助集群创新网络优势进行技术创新的一种新模式,集群创新网络是中小企业获取市场、技术信息和人才的基础性平台[4]。中小企业依托产业集群优势,通过加强与集群内企业和相关机构的协同创新,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基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5]。

       1 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概述

       1.1 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研究述评

       “协同”(synergy)一词来源于协同学,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Haken[6-7]提出。他指出,任何系统均依靠有调节、有目的的自组织过程,使千差万别的子系统协同作用,并产生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进而提出系统协同学思想,创立了协同学理论。最早将“协同”概念引入企业管理领域的是美国战略管理学家Ansoff[8],他将协同作为企业战略四要素之一,指出基于协同理念的战略有助于企业在开展多元化业务时通过人力、设备、资金、知识、技能、品牌、关系等资源共享来降低成本、分散市场风险、实现规模效益。Freeman[9]在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概念时,将“协同”与“创新”组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指出创新网络的主要链接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陈劲等[10]认为,协同创新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与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楼高翔[11]认为,企业之间开展协同创新必须具备一定条件:首先是产业集聚条件,只有在地理上接近,交易成本低于自主创新或合作创新的收益才有协同创新的必要;其次是创新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符合要求。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和技术要求复杂的项目更适合协同创新;最后是创新主体间的关系条件,即协同创新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此外,大量研究证实,在产业集群环境下开展协同创新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12-15]。

       中小企业由于资源有限,对依托外部力量进行创新的需求更为迫切。吕静[4]在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型和价值链协同创新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型。解学梅[16]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企业-企业”、“企业-中介”、“企业-研究组织”等协同创新网络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效应。龙静等研究了政府支持环境下服务性中介机构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陈晓红等[17]提出了基于中小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政府、社会服务体系的“四主体”协同创新体系并分析了其运行机制。本文从产业集群外部主体和内部企业两个方面构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其中,外部主体包括政府、大学及科研院所、科技中介以及金融机构,内部主体主要从中小企业内部价值链、行业供应链和产业链3个层次解构集群内部协同运行机制。

       1.2 中小企业协同创新问题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2014)》指出: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有所增强,以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成为政府和企业共识,中小企业创新所需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各类要素加快向企业集聚;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分工合作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小企业围绕专、精、特、新加大投入,提高了协作配套能力;新产业融合不断涌现,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然而,根据当前研究成果[4,16,18-19]和抽样调查,中小企业发展仍然面临以下问题:一是融资困难;二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缺乏;三是协同创新信息获取难;四是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由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具有创新效率高、创新资源易得、信息沟通便捷、自主创新可持续、创新成果共享等特征[18]。因此,依托产业集群构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能够有效克服中小企业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2 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构建

       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是指在开放式产业集群环境下,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依托集群中核心大企业或超大企业创新平台,推动和加强中小企业与集群内核心大企业、其他中小企业、用户、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社会服务组织之间的合作创新活动,即旨在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率,由创新主体、政策法规、信息、资金以及平台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创新要素所组成的有机集合体。

       2.1 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模型

       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构建主要基于以下原则:①以产业升级为目标,经济转型为契机,强化企业合作基础,驱动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演化,实现政府、产业、高校、科研院所、民众、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②依托集群背景,借助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分析工具,推动中小企业创新系统的互通互联及嵌套繁衍;③过程与结果互动,突破、发展与均衡并存;④创新形式与内容融合、活动与资源并轨、能力与绩效共生。基于以上原则,本文构建了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产业集群视角下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主要包括集群外部主体协同、知识/信息要素协同和集群内部主体协同3部分。其中,外部主体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提供资源要素,包括政府、大学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集群内部主体包括产业集群中的核心大企业、中小企业、供应商企业、顾客、竞争性中小企业、资源互补性中小企业等,内部主体协同分为企业价值链协同、供应链协同和产业链协同3个层面,通过加强自身资源整合以及与其他企业的竞争合作来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中间层为知识/信息要素协同层,该层为隐性层,知识流、信息流在各外部主体和内部主体之间充分流动,并通过知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连接外部主体与内部主体,达到最大化释放协同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要素活力的效果,促进协同创新深入化和全面化开展。

      

       图1 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模型

       2.2 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过程

       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过程如图2所示,一般需经历4个阶段:创新诊断、创新战略、创新活动和创新产出。在创新诊断阶段,中小企业对创新需求的判断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顾客需求的判断,通过对用户市场的调研直接得出创新需求;二是从政府对产业、行业的发展规划来捕捉创新需求;三是直接根据核心大企业的创新战略判断中小企业自身需要跟随或升级的技术;四是企业根据自有技术情况创造顾客需求。确定创新需求后,中小企业进入创新战略构建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小企业需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并考虑自身创新能力不足,与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制定符合企业长期发展的创新战略。下一阶段是具体创新活动的开展。中小企业与核心大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供应商企业以及竞争中的其他小企业开展合作创新,合作内容以技术创新为主,同时辅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流程创新、工艺创新等其他形式的创新活动,全面提升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能力。这一阶段的协同主体还包括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它们为协同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和中介服务。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产出阶段主要是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产品生产及销售,创新产出形式主要包括产品或服务、创新能力、行业标准、专利及文献等。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机构有产业园、科技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专利代理机构等科技中介组织,风险投资公司、基金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为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担保。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产品生产和市场投放,还需集群内供应商企业、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等其他中小企业的支持与合作。

       2.3 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运行机制

       2.3.1 集群外部协同机制

       集群外部协同创新机制的核心是政产学研协同,涉及主体包括政府、大学及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产业集群视角下,政府结合区域优势和产业分布制订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并通过政策法规驱动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因此,政府是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战略驱动要素;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知识和技术支持,科技人员的创业和人才交流等活动是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科技驱动要素;银行、风险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为提升资金增值效率,积极与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合作,以期获取超额回报,成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资本驱动要素;科技中介机构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评估机构、技术市场和产权交易所、科技情报信息机构、专利代理机构、科技招投标机构、专业技术协会和行业协会等,它们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管理、评估、孵化、技术交易、行业监管等服务,各机构在寻求自身发展过程中,成为促进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服务驱动要素。政府、大学及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通过政策要素、科技要素、资金要素以及服务要素的协同,驱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促进协同创新成果转化。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外部协同机制如图3所示。

      

       图2 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过程

      

       图3 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外部协同机制

       2.3.2 集群内部协同机制

       集群内部中小企业协同机制主要由3个层面构成:第一个层面是基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协同创新;第二个层面是基于供应链的协同创新;第三个层面是基于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其中,内部协同整合是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基础;供应链协同是企业内部价值链协同的拓展;多条供应链通过空间耦合形成产业链,进一步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范围扩大至产业集群层面。产业集群内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3层机制由内而外,环环相扣,与集群外部协同机制交互融合,形成复杂、多维、立体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具体分析如下:

       (1)基于价值链的中小企业内部协同创新机制。甄晓非[20]指出,当前许多研究忽略了技术创新中的非技术要素,将过多精力集中于技术要素,忽视了公司内部其他因素。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他提出技术、组织与文化协同创新是部门之间高效合作的重要途径。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21]在其“价值链理论”中指出,企业内部价值增值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分类解析了企业价值创造的来源,中小企业内部组织和部门协同运作是协同创新活动开展与价值创造的基础。基于企业价值链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如图4所示。在基础性活动中,投入性活动、生产性活动和产出性活动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生产协同,市场销售和服务活动则提供营销协同。在支持性活动中,企业基础设施从组织架构、规章制度、企业流程、企业文化、控制系统和办公经营场所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管理协同,管理协同具体可分为组织协同、制度协同、模式协同、理念协同、方法协同及文化协同等;人力资源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人才协同,具体活动包括人员招聘、配置、培训、开发等,其是中小企业创新的根本来源和不竭动力;技术研发活动是中小企业核心能力的体现,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反映了中小企业竞争能力强弱,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内容;采购是指为企业提供协同创新所需的各类资源,通过搜索、发现和匹配,将企业资金转化为其他互补性资源。企业通过基础性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实现利润,利润又以资金形式反哺企业各类价值活动,并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2)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中小企业内部价值链向外延伸形成供应链协同创新,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如图5所示。供应链后向延伸是指中小企业是供应链中核心大企业的配套供应商,为大企业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核心大企业直接与顾客接触,达成创新战略,并将相应的零部件创新需求反馈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完成零部件技术创新活动,为供应链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供应链前向延伸是指供应商和生产商根据创新战略提供配套技术支持,协同中小企业完成其创新计划。在供应链协同创新中,从原材料生产厂商到终端客户,始终伴随着知识/信息、资金及物流的协同。其中,知识/信息为隐性协同要素,对协同创新起关键性促进作用。

       (3)基于产业链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多条供应链在时空上的多维度交互融合形成了产业链,而基于产业链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除了包括中小企业内部协同创新和供应链协同创新外,更多地强调供应链间的竞争。对中小企业来说,协同重点是中小企业与竞争对手间的竞争与合作,同时,还包括中小企业与资源互补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在产业集群视角下,依托核心大企业研发平台,中小企业可与核心大企业、竞争企业和资源互补企业进行协同创新。中小企业与竞争对手通过共同投资和知识、技术共享进行合作创新,加快创新速度,减少创新风险。中小企业与资源互补企业,如其他零部件生产企业、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等,可以进行资源互补性协同创新活动。为促进产业集群中小企业与其他企业间的协同创新,需要培养信任、合作的协同创新氛围,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协同机制,充分发挥集群集聚效应和技术扩散效应,促进协同创新系统的不断完善。基于产业链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如图6所示。

      

       图4 基于企业价值链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

      

       图5 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

      

       图6 基于产业链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机制

       3 案例分析

       家电产业是合肥市的支柱产业,2015年4月,合肥市继2009年再获“中国家电产业基地”称号。目前,合肥市在家电行业中具有4个国际品牌和11个国家级名牌产品。2014年,合肥“四大件”(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总产量为5375万台,已连续5年居全国城市之首[22],成为全球最大的冰箱和洗衣机生产基地。截至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家电企业超过260家,总产值超过200亿元的企业2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5家,超过50亿元的企业10家,为家电产业提供配套产品的中小企业数以千计,配套产业链完整、产业规模较大[22]。家电配套产品包括压缩机、电机、注塑、冷凝器、蒸发器、电子元器件、金属件、集成电路、线路板、模具、接插件、线束、钣金、包装、印刷等,已经形成了从研发到核心配套件制造、整机组装、物流和售后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合肥及周边地区家电产业链主要配套企业情况如表1所示[23]。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4部门印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因此,表1中除国风塑业、马钢(合肥)钢铁等少数几家大型上市企业外,其他企业均属于中小企业类别。随着合肥市家电产业规模的不断升级,表1中有不少企业具有突破中小企业规模成长为大企业的潜力。合肥家电产业集群为该市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平台。

       3.1 外部主体与中小企业协同

       在合肥市家电产业集群快速发展过程中,为促进配套中小企业发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和引导决策。合肥市家电产业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主要是引进技术和生产线;二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主要是引进外资和资本运作,帮助美菱和荣事达等本地企业度过“瓶颈期”;三是2000年以后,主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在此期间,随着“工业强省”和“工业立市”战略的实施,海尔、美的、格力和长虹等企业纷纷在合肥投资建厂[24],合肥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其中,《合肥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25]:要创家电品牌、主攻升级换代;建基地,提高集聚水平;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促进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合理的配套协作关系;积极推动优势企业低成本扩张,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专业化配套和服务功能齐全的中小企业集群。《合肥市家用电器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点》提出[23]:选择有基础条件和技术优势的重点企业与重点产品,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加快集聚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且相对集中的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关键零部件、元器件等配套件,扩大本地配套能力,大力培育系统集成和整机配套能力;到2015年,培育200家具有“专、精、特、新”特长的中小家电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扩大金属件、塑料件、电工电料、包装材料等家电配套件的生产能力。根据战略规划,政府在中小企业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创业基地建设、吸纳就业补助、投资基金、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完善、信贷融资、高校毕业生创业、信息互通机制建设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多方面颁布了保障措施[26-27]。

      

       各类科研机构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提供科研支持。合肥市家电研发以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合肥分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等众多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3个,国家级、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个,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1个。其中,家电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术中心6个、市级技术中心8个[28]。此外,合肥市于2011年建立了国家家电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提高了在家电产业的话语权。众多科研组织汇聚了家电产业的科技及信息资源,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提供了智力资源和科研平台。

       金融机构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对家电中小企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2011年,合肥市政府在对192家工业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中发现[29]:企业整体呈现“增长快、效益好”的发展态势,但是资金需求大,而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贷款缺口大、融资成本高。因此,合肥市中小企业根据“政府搭台,银企合作,共谋发展,实现多赢”的指导思想,设立了多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类基金。同时,进一步引导各类金融机构[30-31](四大国有银行、地方商业银行、融资性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机构)为家电配件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贷款、扩产项目贷款、风险基金、创投基金、天使基金等各类资金支持,为家电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提供资金保障。

       科技中介以园区为载体,为家电配套中小企业提供各类中介服务。合肥家电产业发展以建设“全球制造中心”为目标,坚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集中整合开发区资源、发展特色园区。以高新区为例[32],该区高度重视“创业导师+服务平台+专业孵化”的发展模式,支持孵化器建立导师制度,搭建专业技术支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设立了荣事达三洋工业园、格力工业园、美芝工业园。经开区、包河工业园和桃花工业园则集聚了合肥海尔工业园、长虹美菱工业园、美的华凌工业园、长虹工业园等。东北部新站试验区和双凤开发区重点发展彩电显示屏、电冰箱、冰柜等家电产品及相关配套产业,包括京东方、鑫昊、乐凯、鑫虹、欧力、尊贵及数百家配套中小企业。

       3.2 内部主体与中小企业协同

       合肥家电配件从2007年前50%[33]左右的本地自配率到如今90%[34]以上的本地配给率,产业扩张导致的市场需求是促进家电中小企业迅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一条家电供应链包括从上游的原料供应商(塑料、钢材和铝板等)、零部件供应商(电机、电源线、温控器、IC集成块等),到磨具设计、制造成型、加工装配的核心生产制造商,再到下游的各类线上线下零售商,涉及不同类型的大中小型企业。在众多供应链交叉运行过程中,形成了当前规模完整的合肥家电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家电产业中核心企业为整机厂家,中小型企业主要为数量众多的配件厂家。家电中小企业通过为核心大企业提供配件,进行共同研发、共同生产等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活动。共同开发方面,以合肥晶弘三菱电机家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为例[35],该公司是由三菱电机与中国冰箱制造企业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开发设计家用大型冰箱公司。新公司利用三菱电机的日本节能和大容量化等自主技术,合作开发了3门以上、容量在400L以上的大型冰箱。像这样以行业龙头企业牵头成立的家电中小企业在配件业及物流业[37]中占比较大。其中,产业共性技术难题攻克是企业联合开发的动力。同类型配件中小企业间的联合开发也是协同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共同生产方面以晶弘冰箱为例[34],为其配套的协作企业有数千家之多。很多配件企业打破常规运作形式,缩微成一个生产车间,每家只做一道工序或一个配件,甚至有配件企业直接在厂区一角设立车间,以减少物流。这些企业既相互竞争又彼此协作,呈现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联动、社会化协作”的基本特征,建立了一种相互依存、不断进步的关系。这种新型合作关系是基于这些配件企业为实现供应链上JIT生产,通过企业内部价值链模式变革来降低供应链整体库存、物流成本以及供应链中产品生产的等待时间而产生的,提升了供应链竞争力。此外,由于每件配套产品细分市场上存在众多同类企业,整机厂商总是选择质量佳、供货及时、成本低的厂家,导致配件厂商间竞争异常残酷。因此,配套企业竞相改善生产环境、更新设备、改进技术,努力控制成本和扩大产能,以期进入各大整机企业的供应商清单,从而也促进了配套企业自身技术升级,提高了企业服务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上述案例也进一步反映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由企业内部价值链到供应链再到产业链的层次递进关系。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了产业集群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现状和问题,构建了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并阐述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过程和协同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其中,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分为外部主体协同层、内部主体协同层和中间隐性协同层;协同创新过程包括创新诊断、创新战略、创新活动和创新产出4个阶段;协同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包括外部协同机制和内部协同机制两种。其中,内部协同机制又包括企业价值链、行业供应链和产业链3个层次。以合肥市家电产业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构建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应用情况。最后,本文提出产业集群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管理建议。

       4.1 外部主体

       (1)政府。政府需通过战略性产业规划,依托现有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产业集群集聚和扩散效应,通过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和社会化服务平台,不断吸引新创企业及外部企业融入集群中,促进协同创新系统的不断完善。政府需依据战略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提高协同创新主体开放度,促进协调创新活动的充分开展,重点在资金供给、税收、人才流动、平台建设等方面完善法律法规。除此之外,还应在资金供给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扩大招商引资,扩大税收优惠的幅度和种类;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加强人才引进并鼓励科技人才创业,充分发挥人才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促进共性研发平台的建立,减少平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平台的信息集散作用。

       (2)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应不断更新金融业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如建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资金交易中心、私人银行等各类运营中心。新金融业态可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渠道和金融服务,包括各类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新金融机构,还包括金融衍生市场、PE、VC、产业基金等创新性金融服务工具。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更广阔的融资平台,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股权众筹融资,将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3)大学及科研院所。大学和各类科研机构应不断促进科研人才与中小企业合作创新,进一步开放各类实验室和科研设备,与中小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利用共享平台,培养科技人才,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并为中小企业输送科研人员。

       (4)科技中介。协同创新中需要强化科技中介的“牵线搭桥”能力,发挥其中转、“媒婆”的角色和功效。科技中介服务是联系创新各环节之间的关键纽带,是促成协同创新不同主体间相互了解、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条件。应以各类开发区、产业园等为组织载体,积极搭建中介服务机构与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平台,建立优秀中介服务机构的政府推荐制度。大力发展知识服务机构,加大对市场化、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规则、具备实务操作能力的高层次技术中介服务人才,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活动开展及协同创新成果转化。

       4.2 集群中主体

       (1)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要想成为协同创新主要成员,必须在研发投入上借力,在产学研链条中嵌入,不断提高组织学习能力和创新吸收能力。组织学习是系统观视角下组织可持续性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组织学习可明显提高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合作能力,在协同创新中获得更多资源、能力和绩效。中小企业还要通过内部激励、技术开发及生产过程协同实现吸收能力的提升,以匹配组织间的学习与合作,形成基于组织学习和吸收能力的协同创新系统。在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吸收能力是中小企业吸纳知识、开发应用、探索模式的重要能力基础。特别是在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主导的信息时代,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成功一靠技术,二靠环境,三靠绩效。信息技术有助于提升吸收能力,提高技术研发能力、降低研发成本和不确定性风险。

       (2)核心大企业。依据传统专业分工协作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核心大企业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最擅长的业务上,而将不太重要的业务通过分解,以外包方式交给中小企业去完成,促进产业集群的加速形成,降低因非核心业务带来的企业资源分散化等负面影响。为了提高协同创新效率,核心大企业还应在协同创新过程中,联合原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以及其他中小企业,不断加强合作,通过前期介入方式联合开发、合作创新,不断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实现集群内大中小企业共生共赢。

标签:;  ;  ;  ;  ;  ;  ;  ;  ;  ;  ;  ;  ;  ;  ;  ;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系统实证研究_协同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