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英语教学的“变”和“通”论文_徐星星

初三英语教学的“变”和“通”论文_徐星星

杭州市富阳区灵桥镇中学

摘要:本文针对初三英语教学低效和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消极、被动态度,从剖析原因入手,重点阐述了通过活动和练习、材料和话题、内容和文化、语法和情感四个方面的结合来达到“变”和“通”的目的,从而优化英语教学。

【关键词】初三,中考,复习

初三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出口关,作为学校和社会都关注的成品关,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承受着巨大压力。尽管减负的声音从来都没有停过,但是初三学生和教师承担的压力似乎有越来越重的态势。笔者认为,初三英语教学必须进行“变”和“通”,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英语教学的优化。

一、“变”和“通”的理由

英语教师应对初三这一阶段教与学的特点和变化有足够的敏感性。以下几点情况应引起教师们的关注:

1.教学内容枯燥:初三英语教学主要有两部分:课本教学和总复习。初三阶段有一大部分时间要用来复习,教学内容的重复增加了语言教学的枯燥性。

2.考试内容变化:初一、初二阶段的期中或期末考试的内容十之八九是紧密围绕课文所学内容,多考查知识,而中考很少考查纯语法内容,更多的是对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运用技能的考查。这种考查内容的变化使很多学生不太适应初三阶段的英语教学。

3.中考分值影响:在初一、初二阶段,语文、数学、英语在考试中的分值都是100分,但在浙江省中考中,各考试科目的比重有所变化:语文、数学各150分,英语120分(在中考总分760分中占16%的比例),这使很多学生对英语学科难免有所忽视。英语学习一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加上难度增大和信息量增加,就很可能影响教与学的实际效果。

以上种种现象都反映出初三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面临挑战,教师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正视初三英语教学现状的同时增强对“变”与“通”的必要性的认识,寻求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途径。

二、“变”和“通”的途径

求“变”是为了达到“通”,要真正达到“通”,就必须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有所创新。教师要坚持课改的基本理念,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灵活处理教材和采用教学方法,在复习阶段的教学中注重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的紧密结合。

1、活动和练习相结合

活动和练习相结合即把课堂活动和课外练习结合起来。很多教师都觉得交际性的任务活动一般在新授课中开展,复习课应多讲知识点,课后让学生多做练习,这样比较有实效。其实不然,这种教学模式很可能导致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之间产生脱节,学生上课忙于做笔记,下课埋头做练习。这样的英语课不仅枯燥,收效甚微,而且还会加重学生的心理和作业负担。笔者认为,复习课上同样可以很好地开展交际活动,并结合课外练习,把讲练结合变成学生的说练结合,以说带练,以练促效,达到复习和巩固的目标。

例如,在复习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有关饮食健康的内容时,笔者并没有像往常那样重复解释语言点和指出需要背诵的句子,而是想到了以前新授课后学生在课外练习中做过的一篇阅读理解,当时有两道题目很多学生都做错了。在弄清楚错误原因后,笔者就在思考怎样在复习课时补充内容,使学生避免犯类似错误。笔者在课上增加了一个让学生讨论的交际活动。这个讨论任务是让学生创设不同情境,扮演人物角色进行自由谈话,内容必须涉及饮食健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对这样的教学安排也感到有点意外:复习课怎么还要讨论?为了让学生跳出课本,开阔思路,笔者先与一个学生作示范(划线部分是对后面题目的提示):

T: Why don't you eat more fish? It's very fresh.

S:Sorry, Mom. I have eaten too much fried food on my way home. Now I don't want to eat anything any more. I’m full.

T: Oh! Too bad, that’s junk food, junk food. Understand? I made-healthy food for you.It’s healthy.

此时学生开始兴奋起来,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运用语言。之后,笔者发给学生一篇课外文章(以前做过但没有讲解过,学生印象不深),让他们当堂阅读,然后完成文后的选择题:

(1)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e author may be________.

A. a PE teacher

B. a doctor

C. a nurse

D. a cook

复习课本质上就是通过梳理、归纳知识和补充信息达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活动和练习相结合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走出思维定势,而且还能激发课堂活力,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学生当然也明白了之前的讨论和之后的练习是要让大家明白:健康饮食问题可以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做题时要以文本为依据灵活捕捉有效信息。这样,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了,学生收获的不只是单纯的知识,还有能力的提高。

2.材料和话题相结合

学生平时所用练习材料的内容大都与教材中的话题相关。练习材料和教材话题相结合是指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在课堂中把材料和话题结合起来,同时指导学生在审题时注意练习材料的内容和要求,然后再结合教材中的话题进行思考并整合。《新目标英语》九年级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话题,如学生追求个性和穿校服的矛盾,如何看待自由和规则,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等。教师可以布置一道书面表达题:每个学校都有校规,每个家庭都有家规。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家的家规,你赞成哪些,不赞成哪些,并说出原因和你的建议。熟悉课本话题的学生会联想到教材中有许多涉及家规的内容和观点,如:I have to stay at home on school nights./I’ m al-lowed to go shopping with my friends on Satur-day afternoons./I'm allowed to choose my own clothes, but I'm not allowed to get years pierced yet.这些内容都可以用于书面表达。可见,只要材料和话题相结合,写作其实也是很简单的。

(2)使解题有效化

同样是上面那篇写作题目,如果光是熟背课文,很多学生就会写出很多这样的句子,如:I think 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do home-work with friends./Sixteen-year-olds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rive.如果把材料和课本话题相结合,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很容易领会到在陈述家规时使用should这个词是不合适的,只有在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时使用才准确和自然。这样就使学生明白:在表达时要根据说话对象和叙述角度作适当调整。又如,有一道书面表达题:

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你和你的几个好朋友也准备创建一个志愿小组。为了号召更多同学加入,你们将在校园中张贴海报。请你写一篇80词左右的短文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志愿小组。短文内容主要包括:志愿小组的名称、服务的对象和内容,活动开展的时间等。注意要点完整,语法正确,上下文连贯。80100词,文章的开头已给出。

开头:Do you want to be volunteers? Are you happy to help others? We will set up a club called…

只有把材料和话题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对题目要求有更清晰、全面的认识,真正提高应对各类题目的灵活性和做题的有效性。

结束语

要想真正使初三英语教学有所“变”,达到“通”,教师的教学理念、经验和态度至关重要。课改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要教师有勇气去思考和实践,就一定有能力去变通过程和结果,最终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徐星星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7月总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  ;  ;  ;  ;  ;  ;  ;  

初三英语教学的“变”和“通”论文_徐星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