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临床诊断方法与疗效探究论文_梁磊,刘洋

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临床诊断方法与疗效探究论文_梁磊,刘洋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 山东潍坊 262737

摘要:目的:探究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75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系统剖析DVT的分布及超声征象表现。结果:本组75例患者中,超声检查显示82条下肢出现DVT,单侧68例,双侧7例;左侧65条,右侧17条;主要为股静脉血栓,其次为髂静脉及股静脉、腘静脉及胫后静脉,以髂静脉最少。急性血栓超声征象表现为规则实性低回声,病变部位管腔扩大,静脉管腔部分或全部堵塞,但是血管未变形;亚急性超声主要表现为管腔内回声从实性低回声逐步变成实性中等回声,探头加压管腔无法完全压瘪;慢性血栓表现为不均匀强回声,病变部位管腔狭窄,静脉管腔部分或全部堵塞,内壁不光滑。结论:营养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DVT能直观反映静脉血流、血栓形成等情况,诊断准确率高,有着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针对性依据。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DVT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深静脉阻塞性病症,就是外周静脉血异常凝结于下肢深静脉腔造成阻塞,使下肢深静脉血无法正常回流的血管病症。血流速度缓慢、静脉腔壁受损、异常血高凝等是主要的致病因素[1]。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将会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极大影响,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因而,早期诊断的临床治疗的关键。本文主要对75例DVT患者的超声诊断情况进行回顾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诊治的75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症状、彩色超声、静脉造影等检查确诊,符合DVT的诊断标准[2]。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肤色素沉着、浅静脉曲张等,伴有疼痛。其中,男患者39例,女患者36例;27~82岁,平均(40.6±4.1)岁,病程2d~6个月,平均(2.4±0.7)个月;外伤以及手术史58例,心衰史5例,换瓣史2例,剖宫产史6例,原因不明4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应用美国飞利浦公司生产的IU 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为3.5~5.0 MHz,线阵探头频率为7.5~10MHz,血流向和声束间夹角控制在60°以下,严格按照流程和要求操作。具体操作:指导患者行仰卧位,将下肢充分暴露,并让下肢向外稍微展开外旋,然后依次对髂外、股总静脉,股深、浅静脉,胫前静脉,大隐静脉进行全面扫查;更换俯卧位对腘、胫后、腓静脉,小隐静脉逐一扫查,在对小腿肌肉静脉丛进行扫查时,需要将足部适当提高,进而让该部位的肌肉得以放松。探头从股静脉从上往下沿着血管走行进行扫查,纵、横切结合,实时超声检查静脉血管壁、管腔及周边结构,连续移动探头逐步扫查成像,同时应用二维图像对管径、管壁、管腔中的血栓形成情况进行检查;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情况,重点观察静脉血管分叉、静脉瓣处、关节周围等部位的血管,主要观察管径的大小、管腔回声、血流信号及血流频谱等情况。

2.结果

2.1超声诊断结果

本组75例患者中,共检出82条下肢有DVT,单侧68例,双侧7例;左侧65条(79.3%),右侧17条(20.7%);具体包括:股静脉血栓29条(35.4%),髂静脉及股静脉19条(23.2%),腘静脉及胫后静脉14条(17.1%),胫后静脉9条(10.9%),腘静脉7条(8.5%),髂静脉4条(4.9%)。急性血栓14例,亚急性栓塞42例,慢性栓塞29例。

2.2超声征象表现

急性血栓的超声征象主要表现为管腔内规则实性低回声,栓塞处管腔内径明显增宽,管腔部分或完全堵塞,血管未变形。CDFI检查血栓部位不存在血流信号或很少血流信号;亚急性血栓超声征象表现为静脉管腔内回声从实性低回声逐步转变成实性中等回声,随着血栓溶解变小,管腔变窄,探头加压管腔无法完全压瘪,CDFI显示管腔边缘部位存在较细条状血流信号;慢性血栓的超声征象表现为血栓部位的静脉管径无异常或一定减小,管壁表现为部分性增厚,回声增强,静脉瓣僵硬,管腔内表现为条索状实性回声,血栓和静脉壁广泛粘连。CDFI显示管腔边缘部位有点线状、轨道状血流,内壁不光滑,血栓周边侧支循环开放。

3.讨论

DVT是下肢常见的阻塞性血管疾病,近几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达到7.0%~58.0%。临床普遍认为血管壁损伤、血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是静脉血栓发生的主要因素。当前,DVT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患者长时间卧床导致肌肉泵效用丧失而致局部血液淤滞,血管内皮受到损伤,凝血因子的激活及血栓的自行清除[3]。为提高DVT的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必须进行准确诊断。

当前,临床诊断DVT的方法主要有MRI、DSA、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不存在辐射性影响、较为经济、操作简便,能实时观察血管情况,可更好的观察下肢静脉的血流情况。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DVT临床早期诊断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中,主要是单侧左下肢出现DVT,且以股静脉血栓居多,亚急性DVT为主。原因可能是腹主动脉、左侧髂动脉及左侧腹股沟韧带压迫左侧髂静脉,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受到阻碍,进而易发生DVT。在DVT的诊断中,该项超声检查能够清晰、直观地显示下肢深静脉血管壁状况和血流特征,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总之,在DVT临床诊治中,应用彩超可明确血栓的分布及声像图表现,为临床确诊提供依据,并为治疗给予指导,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钱金花.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6(7):166-167.

[2]李建初,袁光华,柳文仪,等.血管和浅表器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180-182..

[3]李艳丽,李峰玉,陈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5,23(12):165-166.

论文作者:梁磊,刘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临床诊断方法与疗效探究论文_梁磊,刘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