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 杨爱萍 甘肃省会宁县教场小学 730799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同时“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让孩子张扬个性,发挥特长”等观念让家长一窝蜂地跟风追捧。于是,各种特长班、培训班铺天盖地而来。殊不知,与传统教育相比孩子在才艺、个性等方面发展的同时,如今中国学生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局面,如:学生厌学、旷课逃课、进网吧、打游戏、打架斗殴,甚至小小年纪就违法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而这些大多数属于学困生所为。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天生就有学困生和非学困生之分,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在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在思想和学习上暂时落后,从而成为大家眼中的“学困生”,相对优秀生而言他们敏感、自卑感强、逆反心理强。
一直以来,学困生转化成了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老大难”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中我将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一、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到严中有爱
对于犯错的学困生,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恨铁不成钢”,会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结果孩子却依然是我行我素,弄得两败俱伤。那么,孩子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无动于衷?慢慢地我发现原来是我不够了解他们,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爱心和耐心。于是,除了课堂上一如既往的严格要求,鼓励他们积极发言,认真思考之外,课后我一改往日严肃的表情,用平和的心态去和他们交流,找他们聊天,深入了解孩子们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进而走进孩子们的心灵,给他们鼓励和信任、宽容和接纳,并给予他们充裕的改正错误的时间,逐步地引导孩子们融入班集体,向品学兼优的孩子靠拢、看齐。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从心理上接纳你,听从你的教诲,从而知错就改,振作精神,增强主动求知意识,将内心对老师的感激化为持之以恒、勤于自学的决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对待学困生,首先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爱心,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平等友爱,关系融洽。
关心和爱护学困生,这是做好学困生思想工作的重要前提,爱护学困生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金钥匙。学困生需要温暖,更需要信任和关爱,所以教育要讲究艺术,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耐心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不能把他们当作无药可治的病人,任何一个学困生都可以找到闪光点,对他们的缺点,要树立本性可移的信念,用炽热的爱,去点燃他们心灵中的火把: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
2.激发兴趣,帮列计划。
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艺术,让孩子在学中乐,学中仿,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习兴趣培养起来,建立起学习的主动性,效率自然得以提高。学困生由于心理上怕说不好而不敢开口,我尽量将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这样学困生开口的习惯就会慢慢地养成。时间长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习惯成自然,消除了畏惧心理,就能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二、挖掘“闪光点”,找寻教育契机
苏霍姆林斯基说:“总结多年的教育经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们往往正是在那些能充分发挥其才能,显示其力量的领域里做出成绩,然后从这些成绩里吸取精神力量来克服自己某个方面的,其中包括某门课程成绩低劣的弱点。因此,老师的任务首先在于发现学生身上最好的东西,要捕捉它,发展它。鼓励学生独立学习,支持他们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也经常抓住学困生身上哪怕一个微弱的“闪光点”,用放大镜视之,将其发扬而广大,从而达到激励学困生本人的目的。
每一位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困生也不例外。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点滴长处,激励他们扬长避短,树立信心。多年来,我就是这样针对孩子不同的长处,分别赞扬他们是“小说家”、“小军师”、“小发明家”“小画家”、“小书虫”、“写字大王”等等,促使他们奋发向上,树立信心,敢于面对,正视不足,努力改进,化自卑为自尊,化压力为动力,发展自己的特长。
三、家校紧密联系,结对共促进步
对于学困生来说,要想较快进步自然要付出得更多,多利用家访、电访、信访等手段,经常与家长联系,多找些学生的进步方面和家长共勉,增进家长与学生的信心。提出在校期间由老师督促,在家的学习作业靠家长督促。只有学校与家长能够配合紧密,共同地努力,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取得很好效果。此外,让学习好的同学与学困生结成对子,互相帮助促进,既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又密切了同学间的关系。这样,有助于养成学困生的良好的学习心态。
众所周知,“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如果用这句话来激励经受过许多次挫折、自尊心麻木、情感淡漠、认知结构还不够完善的学困生无疑是雪上加霜。实践证明,转化学困生最有效的方法是多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同时,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长期而又复杂的。作为教师必须看清这一点,并坚信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即使我们的转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孩子也一定会在我们的转化过程中有所进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会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坚持下去,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已有经验努力做好它,用“心”聆听孩子成长进步的声音。
论文作者:杨爱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9月总第2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学困生论文; 孩子论文; 他们的论文; 孩子们论文; 自己的论文; 家长论文; 中有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9月总第205期论文;